我和老公都在一線城市工作,他35,我33,有一個孩子今年5歲了,我們倆一直都是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算是比較頭部的互聯網公司,但老公因為項目被公司砍掉,他被架空後又被公司裁員。

沒想到今年的寒冬這麼寒,老公從事的是技術方面的工作,之前一直管理著10人團隊,但在這次換工作中一直沒有公司給offer,有的聊的不錯但卻沒下文了。

我現在已經孕8個月,工作還算是穩定的,但手頭的積蓄能支撐一段時間,但總感覺這樣的狀態非常焦慮。想聽聽知友們的建議。。


題主,你先別著急,8個月也快生了,你先保重自己養好胎,準備一下生產前的安排,和孩子爸一起多陪陪大寶,因為二寶出生後你們會非常忙碌。

我理解你現在焦灼的心情,即使沒有孩子爸失業這件事,你在工作狀態孕育二寶、陪伴上幼兒園的5歲大寶,也已經不容易了。中年人肩挑一個行進中的家,正是人生中要穩住核心的時候,不如我們一起理理如何「抓大放小,保持核心穩定」:

1、夫妻關係:困難只是暫時的,有我在,大膽闖

一方失業發生在題主家這樣略有儲備、另一方有穩定職業的家庭,潛在里仍會有死水經不起瓢舀、一人支撐過渡的感覺,確實會讓人心裡發慌,更何況未失業方是待產二胎的媽媽。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失業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說不定下一站會更好呢

我在一些答案中提到過,能力和學識的積累,功夫在平時。一個人的競爭力,是日復一日的努力和踐行積累加強的。在我們面臨中年困境的時候,考驗我們脫困能力的有兩方面素質:平時鍛鍊出的肌肉群+穩定的心理素質。 怎麼理解呢,肌肉群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一些核心競爭力是可轉化的,比如你的技術在一家公司是有用的,那麼換其他公司,經過短暫的適應和針對性的學習,也能勝任;你在這家公司帶了10人的團隊,積累了一些帶團隊的經驗,到另一個公司也能夠轉化為團隊合作能力……

題主家的情況,現在需要的是很強的心理素質:臨陣不亂,大事不慌;積極主動,百折不撓。

在市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你的丈夫內心一定也更為焦灼吧?題主你想一下,近期能快速提高的是肌肉群呢,還是穩定住心理,理清思路,尋找突破? 我認為是後者,做好心理建設:看到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了解客觀的環境,多方探觸尋找機會。心理穩定的人,才可以抓住這段時間,思考藉機轉型、暫時過渡、或行動起來蓄力以提高複合競爭力(當然我建議在職的中年朋友也總是給人生留個B方案)。

需要題主注意的是,男人在長期的社會習俗影響下,容易把壓力藏在心裡。男人習慣於表現出自控。

在這樣特殊的時刻,作為臨產的妻子,你會選擇怎麼做呢?你不必壓抑自己的情緒,但也需要自我梳理,保持鎮定:

老公,不要怕,家裡還有我呢。你趁這個時間休息調整一下,以你的能力和經驗,工作總會有的。 我看到你在努力,但你別太著急,找到工作需要時間和契機,我們可以一邊積極主動去創造機遇,一邊趁這個時間多陪陪孩子,把家裡的事理理。

不如你趁這段時間把一直想看的書看了,整合整合思路……平時沒時間見面的朋友也約著聚聚,聯絡聯絡感情。

能夠說出這些話的女性很多,和千萬建設家園的男性一樣,同是我們民族的脊樑。而我在題主的字裡行間,感受到這種責任心,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渡過難關,困難只是暫時的。

2、社會關係:整合資源,把危機變成轉機

我們的憂愁,常常會在夜晚變得清晰。想一想家裡的帳單和房貸,大寶的學費和課外班,二寶的奶粉和尿不濕,老人入冬後的氣管炎,丈夫遭受打擊的頹喪……不由自主間,心就覺得沉重了。

然而,35歲和33歲還很年輕,正是年富力強時,還有25-30年的勞動時間,通常情況下,從初入社會到30出頭也只是經歷了10年左右的職場打磨而已。

假如說從20歲到60歲,有30-40年的職業時間,我們要有心理準備,這將經過幾個起伏周期。不嚴謹點說,不少民族把7當成一個富有特別含義的數字,7歲,14歲,21歲(初成年),28歲(體能最強壯,心智漸成熟),35歲(中間轉折點),42歲,49歲,56歲……

在心理學上,人的心理社會性發展會經歷下面這些階段:

《心理學與生活》津巴多 etc. P.305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成年早期我們嘗試建立親密關係,組建自己的家庭,漸漸過渡到成年中期,更加關注家庭、社會和後代。與此同時,我們也會遇到「再生力成長」「再生力停滯」的問題,因為日常生活的瑣碎與沉重,我們漸漸忙碌於日常,也許是體內激素的漸漸穩定,我們開始有一定的反省能力,是好事的同時也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自我感覺,對於人生,中年人其實也有自己的迷茫。

我在另一個答案中寫道(附鏈接):

人們常常認為中年是穩定的,其實中年面臨著最大的動蕩。

表面的波瀾不驚,不過是中年人學會了靜水深流。

妻子生完孩子沒安全感,非得要我辭職在家帶孩子,她自己出去工作,我該怎麼處理??

www.zhihu.com圖標

這是不是讓人喪氣?

中年是考驗前期積累的時候,如果我們沉下來想,這麼多初嘗覺得滋味消沉的信息背後,中年也擁有可支配的社會資源:你的同事,前領導,老同學,鄰居,親戚,孩子同學的家長,行業合作夥伴,偶有聯絡的獵頭……

中年有廣泛的社會關係網,也形成了自己穩定成熟的社交風格。現在是中年人善用自己社會關係的時候了:啟用弱關係去尋找工作

「弱關係」是社會學上的一個概念,是相對於與我們社交關係中與我們情感交流充分、利益關係密切、日常互動頻繁的人而言的「強關係」而言的。我們常常在強關係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卻不想弱關係中真正蘊含了大量的機會——你的家人朋友與你最為親密,在就業問題上,他們能提供強大的情感支持,但非常有限的高價值針對性信息;而你在行業展會上認識的互有好感的同行,平時雖然少有聯繫,朋友圈點贊之交,卻有可能在得知你正留意新工作時,給你轉化率非常高的就業信息

我遠離職場有段時間了,不過這些知識還隱約記得,60-70%的工作是通常弱關係找到的(可能記憶有誤),是&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了。為了強調這個知識點的重要性,並幫助我們理解,我舉一個自己的例子:

學校組織一個月一次的校友早餐,想去就去,有的校友畢業二三十年仍會參加。早餐會在一個固定的咖啡廳,早上7點開始,去了自己買吃的,餐廳會留出一個專門的區域,大家自由交流。我為了練語言常常去,夏天時人多,到冬天時人很少。我屬於習慣性早起的人,幾乎每場必到。其實也不怎麼發言,在艱深問題上有時還表達不暢。有一天,一個上了年級的校友說:老皮,中國某地有一個項目要找人手,我覺得你合適。給了我一張名片。

這份工作市面上根本沒有發布招聘啟事。

關於弱關係的強影響力,類似的例子很多,就像我在知乎刷臉,有天我說:同學們,我想買什麼什麼,有沒有人知道哪裡買得到呀。可能正好一個知友路過,給我一條關鍵信息留言——而我日日相見的強關係並不具有這個資源(比如說抱大腿的4歲小皮和七八十歲的老母是我目前最強勁的社會關係……)。

我常常說我們要打破人際壁壘,走出自己小小的世界。我做得不夠好,但是朋友們要活動起來啊,向我喜愛的職場媽媽 @陳大可 同學學習,積極主動地聯結機遇,快樂探索(在大可的答案中了解到,她在生產後仍保持不斷的學習、接觸外界,主動牽頭組織一些有意義的社區活動……她沒有因為照顧家庭而停滯個人發展,並在這個過程中跨界交到新的朋友)。

我寫這麼長,題主估計會不得要領的,不如整理一下:

1)告訴所有朋友自己正在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尤其是同行業在職的朋友

2)主動聯繫獵頭

3)聯繫朋友推薦的獵頭

4)聯繫以前要好的老領導老同事5)你的社區鄰居也是一個不錯的資源6)某些行業,可以聯繫你的導師、老同學7)有心儀的企業或崗位,主動去敲門(不管他們招不招人都可以打電話問一聲)8)帶有計劃性的去學點什麼……(刷簡歷改簡歷啥的我就不說了)

不一定立即有結果,機緣就在於不確定性,但只有你主動向世界發出信息,才有可能收到迴響。暫時沒有就繼續努力唄。

發出信息後,需要孩子爸調整期望值,可以先來一份干著過渡,有更合適的再轉型,我個人的觀點是,在失業狀態下,不要太挑剔工作——有差不多就先上,正好是一個和用人單位相互磨合的試用期。工作是雙向選擇:工作選擇我們,我們也在選擇工作,在保有章法的前提下,多試試沒啥壞處。

這不是一味強調放低身段,而是多觸角接解不同的工作對於善於學習的人來說,也是非常有利於職業成長的。有時候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工作機會,其實增加了我們的綜合能力。舉一個皮姐夫的例子,他在某個時期用業餘時間做了些不以回報為考量因素的工作,不想在他的轉型期,這些經驗助他擴張了他原先的職業管道。

一個人在職業上的積累,就如同在學業上的積累一樣,一切皆相關。常常是在許多年回頭時,發現那些散開的點,其實也連成了圖案。

不要灰心,現在也許只是生活給我們安排的一個休止符

具體怎麼操盤還是自己去考慮,外人也只能泛談原則。

3、把包括經濟和孩子教育在內的家庭發展,看作是一個長遠的、統一的整體

我們日子好過的時候,常常會想到去投資或消費。幸運的是,相對而言我們是一個更喜歡儲蓄的民族,這是一個好習慣。許多人最大的投資是在房產,房產可能會有一些貸款,也可能會與戶口、學位、生活的便利度等掛鉤。

而在遇到困難期的時候,決定我們內心是否發慌的其實是你的現金流——即,可立即支配周轉的資金。這筆資金平常不需要太多,但是有老有小的家庭起碼要有較易支配的半年到一年支出儲備,這筆錢用來做什麼呢?用來支付房貸、日常生活消費、人情往來、支付醫療開銷(比如說生產住院費),和大寶幼兒園學費等。日常的流水看起來不多,但積小成多,在寒冬開源節流是人的本能,不過健康和教育是兩條主線,主線保障上要態度鮮明。

其他的閑余資金可以用來投資。我們知道工作是主動收入,投資類收入是被動收入。投資我們常常想到的是股票、房產、理財、基金、保險、外匯……有些朋友頭腦靈活,也可能會持有一些小生意的股份或商鋪甚至虛擬貨幣等。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對於求穩的普通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是保障大頭資金的安全,在保障和改善家庭生活方面的投資,力求主線穩定增值而不是全盤資金入場以小搏大。通常成熟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考慮,我相信在這方面題主其實有自己的主張,並不需要更細節性的意見。如果想長期學習,可以通過閱讀和思考來慢慢加強知識儲備,也有該版塊的高質量答主/話題可以關注。

有一項投資是關於人的投資——投資孩子。我們在孩子身上所有花費的時間、精力、理性的教育支出,不僅會幫助他們的現在,也將會在他們的未來助他們啟航。成長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外人不能替代,教育剛需推動著@知乎親子 及育兒版塊的快速成長:怎麼做負責任的成熟的父母,是人生一大難題,與大家一樣,我們也在學習的路上

教育真是太重要了!孩子的成長是單線程向前的,沒有回頭路可走。我們作父母的別無選擇,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

我為什麼在題主覺得焦慮的時候,來談教育的投資,因為「時間和資源管理的最高形式是做好任務管理」

1)家庭教育重於學校教育

2)5歲孩子需要考慮幼小銜接,並側重於作息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銜接

3)經濟寬裕的父母可以適當藉助靠譜的機構,善於學習的可以在家DIY(推薦 @Cecilia 直播「每天帶娃一小時」,小萌也恰巧5歲)

4)帶養大寶的工作可以由孩子爸來做,對現在及長期的親子關係更有利,幼兒園回來後陪伴孩子或可緩解他失業時的焦慮情緒

5)基礎打好了,有時候事半功倍。在育兒上,我們所有偷的懶都會體現的,但只想著形式上勤快、時間上表象陪伴也不行:育兒沒有標準答案,貴在因材施教,張弛有度。做到這些,需要知識儲備。這不是說要把父母纏得死死的沒有自我,而是指要有這個意識,先有意識行動才可能跟得上。

如果把大寶的教育銜接好,定好了上公立(費用低),二寶出生後若是母乳餵養、自家人手也夠(費用低),家中的經濟也能支撐上一兩年,那麼我們說,現階段家庭的核心大約就穩了。

產假後假如孩子爸仍在尋找狀態,就讓他多參與育兒。等二寶大一點,大寶小學理順,假如說仍沒能有好的突破(題主丈夫有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一直認真找,通常仍在失業的機率很低),那麼題主也可以考慮自己職業二次發展。

女人的潛力也是無窮的,包括在職業上。新時代女性,可以有新的風采。

家庭分工上,自家覺得合適就好。

寫了這麼長,不過是人到中年的一點惺惺相惜,讓題主見笑了。

希望孩子爸爸很快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二寶生產順利,大寶在二寶到臨後仍感覺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重視,老人們身體健康,而題主在生產後恢復順利、休息充足。

一切困難都將過去,我們在這裡用傾聽為你加油打氣。

靜下心,去面對,生活需要我們處變不驚的勇氣。

輕輕擁抱你。


我最喜歡推薦的一本書,很適合調整期的中年人看:

少有人走的路(白金升級版):心智成熟的旅程京東去購買?

文中圖片來自於心理學入門書籍《心理學與生活》,是一本嚴謹經典的教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心理學與生活(中文版 第16版)京東去購買?


看到文字間透露出的焦急和無助,感到心疼題主,先不要憂心過度動了胎氣,你面臨的是我們很多人都在面臨或者即將面臨的問題。

孕期的焦慮和即將生產的壓力都會令你和你先生比其他人的失業反應更大,尤其是小寶寶這個甜蜜的碎鈔機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

普通中年男性被裁員和普通女性因為結婚生子產生的職業發展斷檔是一樣的,就是看似由於經濟下行、勞動力市場供給過剩產生的裁員,其實是因為這個階段的男性和女性在職場中的性價比大幅降低,而被企業用高性價比的年輕人置換。

現代工業體系中,分工精細化、標準化,把複雜的工作切分成每個標準化模塊,再進行整合拼裝,這樣來提升勞動生產效率。每個人只負責自己眼前的這一個小的標準化模塊,隨著時間的積累,你可能成為了這個模塊上的「專家」,產生了自己認為的「不可替代性」,但實質上這只是一種錯覺。我們拿「電池」來做比喻,每個人都被這樣的分工體系內化為「一塊帶標準介面的電池」,你與別人的不同可能是型號和電量的不同,但本質上都逃脫不了「電池」的宿命(讓陶姨想起MATRIX)。尤其是今年,互聯網形勢嚴峻,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面臨這樣的困境我們應該如何破局呢?

對於寶媽:

1、你自己先調整好心態,求職尤其是找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半年的周期是必須的,除非像郎咸平那麼搶手。

這個關鍵時期給他鼓勵,不要埋怨他,一個男人中年失業他的壓力一定比你更大。

保住你自己的飯碗也非常重要,你現在是穩定家庭現金流的重要支柱!

就當是給自己放了個假,利用這個假期來陪懷孕即將生產的老婆,也是一件好事。

正常的求職周期是半年,年齡、失業時間、行業、經濟周期等因素會對求職周期造成影響,所以他不算失業很久,一年沒找到工作也在正常範圍內,不是loser~

對於題主老公:

1.求職者放平心態,重新根據自己的職業技能定位自己的目標公司和薪酬。

很多人面試的時候要求的薪酬是根據自己的生活壓力倒推的,比如我一個月房貸1.5w,生活費3k,孩子支出4k、我得要求薪酬三萬稅前。

企業不是福利院,只看你能創造的價值,不看你的生活壓力。

所以切身的衡量下自己的價值來開價

先把社保續上

再利用失業期好好思索一下自己除了互聯網還有沒有其他技能,也許能用好自己的其他特長另闢蹊徑殺出一條路

2.適當降低要求,找一個讓自己60分滿意的工作。

很多求職者有「一步到位「的想法,或者嘴上說」我要求不高啊「但面對企業的邀約的時候這也又會挑剔離家太遠、工資太低沒有獎金、企業規模不大平台不行等等,不願意屈尊,這不是不行但是這會拉長你的成交周期。

如果你仍然在崗或者不著急跳槽只是看看機會的情況下這種想法是沒問題的,現在面臨一年失業,意味著你這一年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社保斷繳,就算你自己扛得住,也會引起一些家庭問題。

越長失業時間,在用人單位眼裡越扣分,你的求職議價能力越來越低。

我建議降低預期,先找個接盤俠,再在崗求職。

3.多投簡歷多面試,不要輕易拒絕看似不好的機會。

還有些向我諮詢的求職者說自己找不到工作,我問他你近三個月投了多少簡歷,對方說15份總有了。。。。

這種就是no zuo no die的典型

每周15個崗位,是積極求職應有的頻率,我說的是社招

很多公司你看不上就不投了,這是不行的,因為面試是需要練習的

面試和求職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是要靠不斷實踐來訓練和保持的

不要小看這種技能的培養,這是非常重要的職業能力

4、沒有核心技能怎麼辦?

我看到幾篇知乎網友的答案,在指責「沒有核心技能中年失業是必然怪不了別人」,也看到有些回復說自己正在遭遇同樣的情況。 可能答主看了開篇我的吐槽也更受打擊,網友給我留言問沒有核心技能怎麼辦。

答案是:別怕!繼續積極求職

其實絕大多數求職者都沒有核心技能,有核心能力自帶資源自帶背景音樂的是少數甚至極少數,這個多少是相對於正在開放招聘的崗位而言的。

所以除了不多的牛逼的企業能把這些民間高手薅走外,多數企業還是在茫茫的勞動力市場尋找著收益率只有平均值的普通勞動者。

你並不比別人差,只是沒那麼突出而已,你只是在經歷多數人都會經歷的痛苦。身邊肯定有幾個張三李四華麗轉身順利跳槽,不要受打擊,大家往往會盯著倖存者來打擊自己。

有核心能力總共也沒幾個,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

你丑不怕,我瞎。

希望能有所幫助。

@知乎親子


人到中年, 真的很難。

底下回答大部分是情感支持和職場建議,我這邊從財務角度給個回答:

標籤:一線城市,頭部互聯網公司管理層

按家庭月現金收入5W(裁員後2W)*,有房有貸月供1.5W,常規月支出1.5W,裁員補償N+1正常拿,進行財務規劃測算:

1、收入大幅下降,支出大多為剛性支出無法降低(家庭資產負債表崩潰風險)。

相信題主目前已經把所有【不必要】的開支都暫停了,然而,娃上幼兒園的錢、房貸、日常消費等費用不會降低。

2、丈夫心態崩潰

因為當你被裁員的時候,你根本沒有為未來做好準備。沒做好準備的前提下,求職、創業、轉行,大概率要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毫無成果和進展。這個時候,失敗受挫、沒有收入來源,雙重壓力會直接讓你崩潰的。這一點我有切身體會,我上次被裁員之後,投了900+份簡歷。2019 年失業是什麼體驗?

3、資產不足以支撐半年的支出

收入下降,支出難以降低,不斷消耗家庭存款。

財務角度解決方案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就像長壽秘訣:保持呼吸,不要斷氣。基本上是正確的廢話)

按這個思路,梳理一下目前能做的:

1、記賬,梳理支出項目,減少不必要開支

梳理一下歷史支出,看一下哪些是可以節省的。這段時間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所有不必要的支出,都砍掉吧。

2、梳理收入項目

老公目前如果休假在家,梳理一下人脈關係,看一下有沒有哪些項目類的工作,是可以短期接過來做的。

3、轉換思路,老公的時間回歸家庭

回顧一下歷史,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到08年金融海嘯,今年,相同的寒冬臘月,相同的經濟低迷,相同的職場冷酷。中國市場恢復的速度比你想像中快。不要怕,春天就在不遠處。

題主沒有說收入,但是按我個人田野調查,一線城市頭部互聯網,工作這麼多年,收入水平只會比這個高。有些敏感問題【有無房貸】【存款在最低消費情況下能維持幾個月】【未來打算】這些,題主沒有寫,因此只能全靠猜測。另外,題主說的一線城市,如果是上海,也許有機會可以見麵線下溝通。


這個問題,其實我之前就看到了,卻今天才來回答,因為這個問題其實我也經常問自己。

身為一個普通的中年的全職麻麻,我是經常帶有焦慮的心情的,加上老公今年也遭遇了離職事件。互聯網是個動蕩的行業,突然間老公的公司就由3200人減至900人,加上我們剛剛買了學區房,可以說是比較悲催了。

當然,找工作並不難,難的應該是我的焦慮的心情。

有了孩子才明白,原來養得起孩子是一個多麼高的要求。

各大公眾號各種販賣焦慮,讓你分分鐘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

四腳吞金獸,花錢如流水,關鍵這錢你還花的心甘情願,還在不斷盤算怎麼花錢。

說實話,我一直很焦慮的,現在孩子兩歲八個月,每個月焦慮的事情都不一樣。

一歲焦慮孩子睡覺、濕疹、腹瀉、發燒,兩歲焦慮孩子視力、過敏性鼻炎、說話,現在還沒到三歲,各種焦慮幼兒園、學區房、我未來的工作等等等等。。。

人其實沒辦法不焦慮的,但是這不是壞事,焦慮使得我們警惕,及時處理眼前的問題,並對未來做好規劃。

我想跟你說就是這個,大家都一樣,都是普通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要把焦慮化為提前行動的動力,而非一種愁緒。

馬上要生了,該怎麼辦?多看看知乎

別覺得我在搞笑,我是認真的。我其實很早有了知乎,但是沒怎麼好好看,一直特別後悔。

知乎這裡有什麼?都是各種過來人的經驗,這裡有很多人的經驗,可以讓我們盡量避坑。

孕產包怎麼準備?

哪些事情是產前需要知道的?

如何配置家庭保險?

如何理財?

我覺得這都是你眼下需要解決的問題,要做好迎接嬰兒的準備。同時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通過保險來抵禦家庭風險,通過理財來增加睡後收入。

等孩子出生了,你又可以知乎上查了。

如何預防嬰兒猝死發生?

哪些母嬰產品值得購買?

寶寶月子里哭鬧原因?

產後如何恢復?

如何防止過度用藥?

相信我,孩子出生後第一年,你的時間將被孩子填滿,你很忙,但是也會遇到非常多的育兒問題,這時候怎麼辦,繼續上知乎搜索對比。這是個信息透明的世界,也是個信息混亂的世界,相對而言,知乎上高贊回答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靠譜。

好像說的有點遠了,題主的問題是如何度過這三個月。

我的想法就是不用為自己的焦慮覺得不該,焦慮是正常的,但是建議你首先做好家庭計劃,然後放寬心,迎接孩子。孩子可以感受到麻麻的情緒,我們不需要假裝快樂,我們需要的是:「寶貝,爸爸麻麻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去克服。「

另外我建議你多查知乎真的不是我在搞笑,是因為我過去因為信息混亂犯了不少錯誤,知乎很多問題都是完美的育兒避坑指南。比如買保險,買了兩年花了兩萬看了知乎退了,退了900.。。。

最後祝你一帆風順,母子平安,希望我們都能有好的未來。


首先沒有什麼事過不去的,可以讓你老公先這個零時工緩解家裡危機。然後騎驢找馬,你現在的首要是控制精神別有太大壓力。身體是第一位,可以讓你老公做一些肯德基打工這樣的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