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來有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想像力,為什麼人類還要發明發明VR眼鏡,還要發明全息投影技術,想體驗VR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的人直接用想像力想像出來不就行了嗎?


想像力沒有細節,想像力創造不出超出你自己知識範圍的東西,想像力局限於你自己的腦子。你自己能創造出幾個3A大作?3A大作都需要百來個人的人力去做出來。

VR只是一種顯示方式而已,以後人機介面成型了,可以在腦子中直接顯示就不需要VR了,也不需要眼睛了。


在文字發明之前,在電視電影盛行之前,在.....之前,很多人都有過同樣的想法。

表達,是人類最執著追求的目標之一。


瀉藥。

VR和全息投影解決的是完整的信息傳遞,所謂完整是指交互方所有情境元素並讓人產生「沉浸感」。在某些場合,例如演唱會現場或者足球比賽現場,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上述是C端。B端則在複雜3D場景工業培訓(機械和外科手術等)很有價值。


有人提到奶頭樂,有點陰暗,但也挺有道理。


一種技術的突破,紅利往往沒有那麼狹隘。比如有了3G為什麼要4G、5G?絕不止是提速那麼簡單——比如4G催生的短視頻和直播,5G瞄準的物聯網和遠程操作等等。

積極點來看的話,也可以成為更高等的信息存儲方式。

很久以前人類開始繪畫,其中中國畫的分支在北宋出現了一幅叫《清明上河圖》的作品,所以現代人可以通過畫看北宋民風,那時的生活、文化得以流傳。(文字也是同理)

試想以VR保留現代生活豐茂,不就可以成為相當詳盡的,多感官的,可以長久保存的史料了嗎?廣從歷史研究的角度,對未來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吧。

再比如教育,可以大大增加生動程度,彩色列印出現前,人類也有想像力,但一個學生坐在家裡不能確切地知道化學課本里說的「絮狀沉澱」是像棉絮還是柳絮。有了VR或全息投影,生物課也可以在少殺幾隻青蛙的情況下起到同樣的效果。

再加上醫學、地質學、工學。。。

人類的想像力確實能讓我們自娛自樂,但想像力需要支撐,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畫,可以是全息投影。。我可以用文字詳細地描述我家種的蘭花,但你永遠也不知道它「白里透綠」究竟是怎樣一種顏色。


為了讓虛擬成真,為了讓想像力變成現實,為了生活的更方便


小說為啥要翻拍成電視劇?

迪士尼為啥要用丹麥童話故事做電影?

三國演義為啥先是小說然後又變成茶館裡的評書再登上戲台最後還要拍好幾套電視劇?

小黃書為啥要進化為連環畫和愛情動作片?

靠自己的腦袋想多麻煩啊,畫面還模糊不清,哪有直接看視頻來的直接

順便說一句,基於這個原因,我不看好網路小說的未來。現在網路快了,不是過去看電影要提前下,看小說的時候手機才勉強能載入的時代了。

人都是會去追求更直接的刺激的


人類的想像力在當前的信息餵養型傳媒環境里正在快速退化,而這些技術的發展有利於用更低的成本實現奶頭樂式傳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