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已经不在有名气的喜羊羊灰太狼


日本的动画产业依托于漫画,然后上游下游两开花养起来了一堆产业,这群人拎著麒麟朝日一起勇闯天涯。这叫上阵父子兵。

中国没有漫画期刊吗?有的,但是那些杂志打不过故事会读者知音等期刊,而且当时社会普遍认为看漫画看不出钱来。这叫打虎亲兄弟。

欲言又止

止言又欲

整理语言

一声唏嘘


中国动画在世界上地位最高的是水墨动画,合著《小蝌蚪找妈妈》也会被家长举报吗?

动画行业疲软是中国整个文化产业落后的一个方面罢了,仅仅将动画割裂开来看待总是「审核」「技术」「资本」「审美」这几个理由转悠。

然而由于技术的革新,当下动画理念完全是嫁接过来的,纵使有再丰厚的底蕴,也要考虑融合的问题。

当年样板戏可是将芭蕾舞融进了戏剧,现在呢?还不是传统归传统,现代归现代。大圣和哪吒都是传统题材,当下的「中国故事」文学上都写不好,更别提你动画片站出来讲什么崛起。

动画是要复兴,但它定然是中国软实力整体上升的一部分。至于家长,现在网路动画性暗示还少了?暴力少了?不要乱推卸责任了。


我觉得是多方面的因素吧。

大部分家长其实不搞事,但是只是不关心,在少数家长搞事的时候不会加以指责。

而相关部门则是比起动画行业本身更注重家长态度和舆论压力,一旦有人提意见不管是否合理先「整改」了再说。

加上观众群体大多喜欢白嫖,导致做动画的主要靠补贴过日子。既然观众不掏钱,那么观众的意见自然就无关紧要。

等哪吒这样的确确实实能让观众愿意买单,而制作公司也能从中取得收益的动画越来越多,形成利益链条之后,家长也好媒体也好,瞎搞事就没用了。


首先实行网路付费观看,且增加电视台购买青少年动画作品数量。

政策加大打击盗版,提倡正版全面发展,提升国民付费享受意识。

应试教育全面改革,高考提升个人艺体分数比重,削减基础学科考试占比。全面推进青少年艺体发展,为国家输送大量艺术人才和体育生,奠定现代文化强国的下层基础。

题外话。现在的中国文化产业创作者,专业的不太多,专业的大师更是屈指可数。国民艺术审美非常落伍,甚至只会盲目从众跟风,这才有了流量明星和IP的诞生。从小培养国民的审美,是迫在眉睫的。


没家长什么事吧,国内动画起不来是因为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啊。动画靠啥挣钱?日本是卖盘卖玩具卖周边卖游戏,国内卖啥?tv动画根本没有盈利的方式,现在的产业都是靠企鹅跟几个大网站大公司烧钱撑起来的,动画产业任重道远,要摸索自己的方式谈何容易,现在刚起步,给点时间吧


以前银魂在tv里自我调侃过,某些恶搞尺度太大,家长有意见,日漫的不同类型的番播放时间也不一样的(在日本本土tv里)。所以日本也有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人家也有自己的分集制度。

再说回国内,我们没有分级,家长也确实有意见,管的多,但是你说家长能一手遮天?我觉得不见得,比如哪吒那事儿,什么家长和明星一样,能够把话题炒那么热?我觉得那些营销号或者说某些媒体才是舆论主力吧?


先说说喜羊羊问题哈~

喜羊羊与灰太狼我是不建议很小的孩子去看的,毕竟他们没有是非观,很容易把里面的笑料当素材学了去。要不怎么会有后期喜羊羊跟熊出没要打上「危险动作请勿模仿」的字样(上字幕其实意义不大,小小孩又不识字)孩子大点了知道对错了,看喜羊羊跟熊出没当娱乐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想想喜羊羊最风靡的时候,哪个台不放?想看点适合小小孩的动画片都找不到。所以只好买盒子看点海底小纵队恐龙列车小猪佩奇之类的不需要家长近身指导的外国分级动画。

虹猫蓝兔也是,本子不错,但不适合小小孩看,但毕竟适合年纪大一点的孩子。

身为小小孩的家长肯定会觉得铺天盖地的喜羊羊(熊出没,大头儿子猪猪侠等)会教坏孩子(别说近身辅导教育了,一般给小小孩看电视大多是家长忙家务忙做饭无法全程看管的情况下)。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按照年龄段分级就好了。这些动画不是哪个孩子看了就一定能学坏的,但是某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确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家娃小学了,才能看看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即便不少动画的确有不好的影响,但我知道他能分辨什么是可以学的什么只是个笑料。

现在网路电视也已经把动画类分年龄段了,为什么分?还不是有需求?但是电视台嘛~播啥你看啥,哪里有的选,全民的东西,不符合某部分人的利益是肯定的,但是有些剧情的确可以规避,也并不是低年龄段的动画就一定不好看(我还挺喜欢看地年龄段动画的,如海底小纵队小猪佩奇啥的,剧情不枯燥还很暖心,累了一天陪孩子扫两眼都觉得家就应该是这样的)端的看你怎么写本子。要想没有家长反应教坏孩子,要么老老实实放弃某些剧情好好磨磨本子写出全龄化的好动画脚本,要么像大护法一样放弃低龄直接13岁起。

其他的等我有空再更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