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孔子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斯賓諾莎說:「一切規定都是否定。」(Omnis determinatio est negatio)蘇格拉底說:「我知道我無知。」這些話,其實都是表達一個意思,即:不能完備界定一件事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定義經濟學?一件形而上學的差事!19世紀30年代之後,形而上學式微,實證主義崛起。不過,形而上學還是有用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對某個對象的界定,雖然有缺陷,但確是分析的邏輯起點,不可或缺。

經濟學最流行的界定是LSE的Lionel Robbins(1932):「Economics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human behavior 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s and scarce means which have alternative uses.」。Robbins的定義基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subject matter,定義基本都基於研究對象),他認為是「在資源稀缺的約束下表現出的人類行為。」這據說是現在經濟學帝國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濫觴。

Robbins的前輩、劍橋大學的Alfred Marshall在其《經濟學原理》(1890)開篇對經濟學的界定:「Political economy or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mankind in the ordinary business of life; it examines that part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action which is most closely concerned with the attainment and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requisites of well-being. Thus it is on the one side a study of wealth; and on the other, a more important side, a part of the study of man.」相信Robbins從馬歇爾這裡汲取了靈感,但在形式化道路上遠遠超越了馬歇爾。馬歇爾的定義受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影響頗深,因為他接著說:「This is on the one side a study of wealth; and on the other side,and more important side, a part of the study of man.」。研究財富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題,研究人被羅賓斯批判繼承了。

早期的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從Frank Knight一直到Milton Friedman,認為經濟學是研究「soc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特別是對市場協調機制的研究。芝加哥學派的Stigler和Becker卻繼承了Robbins之義,尤其是Becker,堪稱經濟學帝國主義集大成者。「在社會科學領域,經濟學區別於其他學科,不在於它的研究對象,而在於它的研究方法」(Becker,1976)。

Coase雖然從1964年加入芝加哥大學,但卻在法學院。科斯受馬歇爾和之前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影響頗深,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economic system」,目標是經濟系統的財富或產值最大化,這與Becker等芝加哥經濟學家倡導的經濟學應該研究人的理性選擇很不同。可見,科斯雖然身處芝加哥大學,但從經濟思想來說,很難把他歸入芝加哥學派。

現在的主流經濟學家代表哈佛大學的Mankiw,在其《經濟學原理》一書的前言中說:「Economics combines the virtues of politics and science. It is, truly, a social science. Its subject matter is society--how people choose to lead their lives and how they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But it approaches the subject with the dispassion of a science」。曼昆的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社會」。「社會」有太多的東西,政治、經濟、法律、家庭等等。所以,曼昆的經濟學定義其實是與羅賓斯、貝克爾一脈相承。

雖然從不同的視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經濟學定義,但古典的經濟學分析方法原有的四要素(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在各個定義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體現。由此,Boulding(1991)對經濟學定義如下:「經濟分析方法原有的四要素--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仍然站得住腳,儘管四個要素構成的不同部分是相互分離的。」

10個經濟學家,可能有11個關於經濟學的定義。└(^o^)┘


雖然其他人都認為是搞錢,但實際上是研究社會以及人類行為的一門學科。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reasons how people/countries get rich, through the study of allocations of scarce resources in society.


我們國家的教科書裏有一個相當抽象的定義:經濟學就是研究資源的稀缺性及其最優配置的學科。但是我更喜歡亞當斯密爵士的定義:「對於國家財富的性質及其原因的研究」(這個就是《國富論》書名的全譯)聽起來沒有那麼高大上,但是切中實際。


我可以定義,但需要確定別人是不是不知道,每個定義都是一個理由體系的體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