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夜生活豐富多樣,不經想起古人夜晚的娛樂項目聊以慰藉?


你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你考慮起牀時間是以現代人的作息時間來算的。

現代人由於夜生活很豐富,所以七八點鐘起牀很正常。但是天實際上四五點鐘就亮了啊!!!在夜晚需要耗費能源點燈的情況下,古人肯定選擇有自然光的時候就起來啊。所以古人的起牀時間大概就是四點到五點。假設四點起牀的話休息夠8小時的情況下,那麼是晚上八點鐘。以夏天7點多天才黑的情況,實際上天剛黑就睡了,哪有什麼夜生活!!


看了一溜回答。

有很多人都跑偏了。

問的是古人怎麼過夜生活,不是問古人有沒有夜生活。

咳咳咳咳。

我來。

古人夜生活,其實得分為四個等級。

最高級,王侯將相級。

第二級,達官貴族級。

第三級,商賈詩書級。

第四級,平民百姓級。

咱們先說平民百姓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古代,夜生活對於平民百姓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

因為在古代,晚上的照明設備是非常貴的東西,一般人都用不起。

平頭百姓家,一根蠟燭都得省著用,少說都得用個兩三年。

更多時候根本就不會使用火燭,有月光絕對是借著月光起夜。

桐油燈,普通百姓家,都是一個碗,一根燈芯,只會在紅白喜事的時候會點。

特別是有人過世了,點一盞長明燈守夜,燈滅了就不吉利。

而桐油燈芯,大家還記得《儒林外史》嚴監生疾終正寢伸出兩根手指不肯咽氣的故事嗎?

這是諷刺嚴監生嗜財勝命、極度吝嗇的人物形象。

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

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葯。到中秋已後,醫生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裏叫了上來。

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裏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裏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大侄子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裡,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髮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記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裏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閤家大口號哭起來,準備入殮,將靈柩停在第三層中堂內。

平民級,晚上是沒有什麼娛樂生活。

不過,在一些節日裏,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會有一些類似篝火晚會的慶祝活動。

一起載歌載舞,慶祝豐收。

商賈書生級

前面說到的儒林外史嚴監生,就是一名書生。算得上是有錢人家。

也就是說,一家人有沒有錢,除了看穿著,還可以看他們家晚上點不點燈。

對於商賈書生級別的人來說,晚上的夜生活有哪些呢?

當然,書生,也要區分窮書生和寒門子弟。

這類書生在明清時期尤為眾多。

唐宋時期,書生雖然不齒與商賈為伍,但是他們的生活卻較為相近。

狎妓。

當然,這裡所指的,不一定就都是單純的肉錢交易。

還有一些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娛樂消遣。

我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有個女孩子問老師,為什麼唐宋詩人都愛逛青樓,這些詩人有沒有是不是都逛過?

老師回答比較有意思,讓我印象深刻。

老師說,唐宋詩人,有名的,就沒幾個沒去過青樓。

但是,在古代,青樓,並不是單純的嫖娼場所。

還是一個聚會娛樂場所。

也是文人騷客附庸風雅吟詩頌詞的地方。

商賈書生級別,晚上家裡點得起燈,去得起青樓。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達官貴族

在古代,有很多朝代,都有宮妓,軍妓,官妓之分。

就是一些犯了罪的人家,或者戰爭俘虜,一些年輕女子被貶被罰,為奴為婢。

李商隱就有一首詩詞《宮妓》

珠箔輕明拂玉墀,披香新殿鬥腰支。

不須看盡魚龍戲,終遣君王怒偃師。

除了宮妓,給當官的,自然就有官妓。

唐、宋時官場應酬會宴,有官妓侍候,明代官妓隸屬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初廢官妓制。

「嘉賓能嘯詠,官妓巧粧梳。」

還是儒林外史。

到晚來,兩邊酒樓上明角燈,每條街上足有數千盞,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並不帶燈籠。

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悽清委婉,動人心魄。

兩邊河房裡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

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簾卷窗開。河房裡焚的龍涎沉速,香霧一齊噴出來,和河裡的月色煙光,合成一片,望著如閬苑仙人,瑤官仙女。還有那十六樓官妓,新妝袨服,招接四方遊客。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這就是達官貴族的夜生活。

王侯將相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啥叫夜生活。

所有人的夜生活,都是以王侯將相為標準盡量靠攏。

例如行酒令錢

有多少人,就發多少枚,人手一枚。

然後東家,也就是舉辦宴會的人拿另一套,開始抽獎,抽到誰,誰上來表演節目。

類似於大冒險遊戲一樣。

吟詩作對,喝酒,跳舞,幹啥都行。

其他娛樂節目,例如投壺,舞劍,射箭,彈琴,摔跤打架,鬥雞鬥狗,沒錯,皇宮裡也有這類節目。

古風其二十四,李白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

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蜺,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這窮人家一年到頭能喫上一次雞就不錯了,皇宮裡卻時常鬥雞娛樂。

有錢人的生活,你想都想不到。


別說古人了,不到30年前,陝西漢中,在我讀初中1993年以前,離縣城約40公里的漢江邊的山區,我舅舅家的村子還沒通電,每年寒暑假回去探親,就回到了無電時間,照明用煤油燈,為什麼不用蠟燭?因為相比煤油,蠟燭太貴。那個時候,供銷社是有煤油、燈芯賣的。

夜生活的印象有兩個:

夏天,晴天的時候,坐在院子乘涼,耳邊傳來黃金峽中漢江嘩啦啦的流水聲,頭頂的銀河像一條白幕(後來再見到白幕般的銀河,已是在新疆無人區的戈壁灘),經常會有成羣的熒火蟲在院子飛來飛去;

冬天,一家人圍坐在烤火房,房中一個淺坑,裡面堆著點燃的柴火(這個火一冬都不熄),火堆正上方,從房樑上垂下一根底部帶一個鉤子的粗麻繩,鉤上掛一裝滿水的鐵皮水壺(長嘴墨綠色,下半部分全被燻黑),底下的柴灰裏可以埋幾隻紅薯或洋芋。大人們圍著火聊天,小孩就等著柴灰下發出香味的紅薯。等壺裡冒出熱氣,開始安排全家洗腳洗臉,一天結束。

網上找到的類似烤火場景

這是我親歷過最後的田園時代


在宋朝之前,每天天一黑,就有人敲響宮城譙樓上報時的閉門鼓,好提醒大家:天黑了,別出門了,快回家睡覺吧!

從敲響閉門鼓到第二天五更三點敲響晨鐘期間的這段時間內,就是古代「宵禁」的時間,依據《唐律疏義》的規定:閉門鼓後開門鼓前有行者皆為犯夜,違者笞二十。

在這種情況下,宋朝之前的古人,其實晚上並沒有太多夜生活選項。

一般的農戶往往天一黑就要準備睡覺,因為第二天他們還要早起從事農業勞作。

學霸、公務員這些時間比較緊張的人,則有可能借著月光或者油燈,看看書、加點班之類,但時間也不會太久。

畢竟,宋代以前的照明燈油和蠟燭,價格很貴!史料記載:楊國忠每家宴,使每婢執一燭,四行立,呼為燭圍。

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連他都將蠟燭當作宴席上炫耀的資本,大家可想而知這種在當時價比黃金的東西,肯定不是普通家庭捨得用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1、宵禁期間,是禁止無故外出,如果公事急速或者私人有吉凶疾病之類,可以拿著本縣或本坊文牒給巡視士兵登記報備後,通情外出;

2、唐長安有東西2市108坊,宵禁時,居民可以在所屬坊區內自由活動,不受「宵禁」影響。一些富家公子哥,為了晚上和老友們看戲聽曲,就會提早到平康坊待著,迎接夜生活的到來。

《開元天寶遺事》卷二載:「長安有平康坊者……京都俠少,萃集於此……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

對於唐朝的居民而言,一年中最熱鬧的夜晚,應該是上元節那三天,到時候朝廷會暫停宵禁,允許民眾們舉辦上元燈會。

上元節那天,滿大街都會掛上各種蓮花燈、鯉魚燈,等到夜晚降臨時,大家就能看到一個被花燈環繞的不夜城了。

這一天,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匯聚於長安城,只為趁此機會賺上一筆。

商家們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鉚足了勁,他們帶來了各種精彩的雜技表演、珍奇異獸。

宋代的時候,由於朝廷逐漸取消了宵禁政策,所以宋朝的居民在享受夜生活這方面,格外有經驗。

我們看一下生活在北宋汴梁的人們是如何逛夜市的:出朱雀門,直至龍津橋。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熝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

這是當時州橋夜市上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古人已經有了大排檔、燒烤這些夜市的標配項目,邀上三五好友,來上一份美食,豈不美滋滋?

當然,如果忙碌一天了,覺得沒有精力去做這些項目,也可以拉上自己的家人圍坐在一起,聊聊家常,下下棋,這也是不錯的休閑方式呢。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


這個我有經驗,我們村是一直到七十年代才通電的,但通電歸通電,一直到九十年代,經常間歇性斷電,那時候很多家庭家裡的電器主要就是電燈,電視、收音機、冰箱……這種屬於奢侈品,一個村裡沒幾家人有,所以晚上斷電了,和古代生活基本沒區別,一般這種情況,冬天的時候比較冷,大家睡的會比較早,夏天的時候,村裡年紀比較大的就會去村口聽人講古(也就是講故事)吹牛,小孩則追逐打鬧,抓抓螢火蟲什麼的,村裡沒大氣污染,晚上的星星月亮會格外亮,看路是沒問題的。不過晚上最怕的事是拉屎,那時候只有旱廁,骯髒無比,臭氣熏天,大晚上光線不好,很容易踩地雷,於是我另闢蹊徑,我發現一棵小荔枝樹,枝葉十分茂密,剛好可以作掩護,於是我在樹下解決了問題,由於那裡的土壤非常肥沃,蚯蚓非常多,大便很容易就被分解,隔個兩三天就剩一堆土,基本沒有臭氣,自此,這棵樹就成了我的私人廁所,直到我離開農村搬到鎮上,這棵樹的長勢也十分驚人,可以說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