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含的話,那是什麼成分會對腎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會對腎產生什麼損傷呢?


目前沒有研究發現厚朴對腎臟有損傷,它的成分裏也沒有含有馬兜鈴酸的成分。它的主要成分是厚朴酚和厚朴新酚。


2012年,中藥材市場估值831億美元。

但同樣不容忽視的是,中藥的毒副作用!某些中草藥成分有腎毒性,但因為「中藥是天然成分,沒有害處」的觀念深入人心,腎毒性問題被很多醫生和患者所忽視。

通常,副反應報告採取的是「自願原則」,一些中草藥的毒性反應已經被記錄在案(多數報告都不是來自中國)。數據缺失給人一種錯覺,中藥腎毒性很罕見?實際上,是相關數據太少。

近期,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把具有腎毒性中藥的詳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CJASN雜誌,CJASN是腎內領域影響力較高的一個專業醫學期刊。

中藥相關腎毒性

過去20年,關於中藥腎毒性有大量的基礎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腎毒性成分是馬兜鈴酸和生物鹼。

馬兜鈴酸是一種致癌的、可導致基因突變、以及有腎毒性的植物成分。含有馬兜鈴酸、生物鹼和其他腎毒性成分的中藥清單列舉如下:

中草藥主要的腎毒性表現

中草藥主要的腎毒性可表現為: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臟病、腎結石、橫紋肌溶解、範可尼綜合徵、以及尿路上皮癌。

下面這張圖介紹了一些和中草藥相關的腎毒性反應,均有典型的病例報道:

中藥腎毒性的相關因素

並不是所有使用這些中草藥的人都會發生急性腎衰竭或者慢性腎臟病,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影響著最終的腎毒性反應。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某些中草藥本身存在腎毒性以外,還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也影響著藥物的最終腎毒性。

某些從業者不能正確識別不同中草藥的毒性

某些從業者不熟悉中草藥的藥性,不能識別不同中草藥的潛在毒性。

例如,細辛的根馬兜鈴酸含量低,但細辛整顆植物馬兜鈴酸含量非常高,錯誤使用則毒性明顯增加;類似的錯誤就發生在比利時和法國中藥減肥藥事件中:本來減肥中藥方使用的漢防己,無意中被取代為廣防己,廣防己的馬兜鈴酸含量非常高,導致成百個使用這些減肥中藥的女性腎間質廣泛纖維化,最終患尿毒症;也有人把「關木通」當成「木通」用,導致患者發生嚴重腎損害。

錯誤的處理和儲存,以及摻假

大部分的中藥成分需要經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炮製),例如曬、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式來減毒,或者提高藥效。不正確的炮製方法會增加腎毒性。

不但某些中藥被錯誤處理,還可能摻假。

例如紅花,一些人為了保持它的顏色,讓價錢賣得更高,加入染料金胺O,這是一種不可食用的工業染料,可致癌,並且有腎臟和肝臟毒性。

重金屬

由於環境污染,部分中草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如砷、鎘、鉛、汞,蓄積在人體內也可以造成毒性反應。

此前,就有部分被調查的三七樣品,查出砷和汞含量嚴重超標。部分冬蟲夏草的砷含量超標。

如何預防中草藥腎毒性?

看到這份總結,相信不少腎友已經「凌亂了」。上述介紹的某些有腎毒性的中藥中,比如雷公藤,是醫生給自己正在使用的,治療腎病的中藥。

其實,在西藥中也同樣有腎毒性的藥物在治療某些類型的腎病,比如環孢素→大量蛋白尿始終控制不好?環孢素瞭解一下!

正因為「是葯三分毒」,不只是西藥有副作用,中藥一樣會有!而且部分中藥的毒性還比較大,甚至沒有研究得太清楚的情況下,咱們腎友不要單純的認為「中藥天然無害,或者是毒副作用小」,對中藥保持警惕之心,不可擅自隨意服用,不可偏信江湖遊醫。

如何使用?怎麼權衡其中的利與弊?怎麼利用藥物的正作用,又儘可能減少毒副作用?都需要有經驗的正規專業醫生來指導。

另外,避免中草藥過量和長期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注意監測副作用,如腎功能、尿檢,過敏反應。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呼籲開展對中藥藥理學和毒理學更深入的調查研究,而不是用藥盒上「尚不明確」迴避中藥的副反應。

原始出處:

Bo Yang, Yun Xie, Maojuan Guo, et al. Nephrotoxicity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Oct 2018.


厚朴用樹皮入葯,樹皮含木脂體類化合物:厚朴酚(magnolol),和厚朴酚(honokiol),和厚朴新酚(obovatol),6-O-甲基和厚朴酚(6-O-methylhonokiol),厚朴醛(magnaldehyde)B、C厚朴木脂體(magnolignan)A、B、C、D、E及臺灣檫木醛(randainal);單萜木脂體類化合物:辣薄荷基厚朴酚(piperitylmagnolol),雙辣薄荷基厚朴酚(dipiperitylmagnolol),辣薄荷基和厚朴酚(piperitylhonokiol)及龍胞基厚朴酚(bornylmagnolol);降木脂體類化合物:臺灣檫木酚(randiol),厚朴三酚(magnatriol)B厚朴醛D、E;雙木脂體類化合物:厚朴木脂體F、G、H及I;生物鹼:木蘭箭毒鹼(magnocurarine)和柳葉木蘭鹼(salicifoline);揮髮油:含30多種成分,主要的有β-桉葉醇(β-eudesmol)17.4%,蓽澄茄醇(cadinol)14.6%,愈創萜醇(guaiol)8.7%,對-聚傘花素(p-cymene)7.8%,1,4-桉葉素(1,4-cineol)5.6%,丁香烯(caryophel-lene)5.0%,芳樟醇(linalool)4.6%,α-松油烯(α-terpineol)4.5%,α-葎草烯(α-humulene)3.9%,4-松油烯醇(4-terpinenol)3.4%,藍桉醇(globulol)3.1%及α-檸檬烯(α-limonene)3.0%等。還含芥子醛(sinapicaldehyde),丁香樹脂酚(syringaresinol),丁香樹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及1-(4-羥基-3-甲氧基苯基)-2-〔4-(ω-羥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

從上述成分表來看,它不含馬兜鈴酸。

能毒害腎的成分是兩個生物鹼:木蘭箭毒鹼和柳葉木蘭鹼,外加一些醇類。

但是這兩個生物鹼和一些醇類只微溶於水,用煎煮法很難提取到(其實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如果用煎煮來服用,也同樣很難浸出),因此傳統方法煎藥的葯汁對人是安全無害的,何況古人還會配伍枳實來減輕微量浸出物對腎的損傷。

含有厚朴或其它含馬兜鈴酸的藥材的中成藥纔是禍根,因為中成藥用的不是藥材的浸出液而是藥材本體,煎煮無法浸出的生物鹼,在磨粉製成丸藥後,會被人直接喫下去,有害物質就進入人體了。

輕易不要喫中成藥,要去藥房抓藥煎煮。

我贊同中醫藥,但反對中成藥這種近代科學化的產品。

要是用中草藥做原料,按西醫方法搞【有效成分】製成的現代藥品,嚴格講那就不是中藥,中藥不講成分。用西醫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就會把古人可以避免的一些有害物質給提取出來讓人喫,然後現代的人還不知道控制計量,比如魚腥草,傳統煎煮,一天的用量是15克,但現代藥廠製造魚腥草注射液,一次的用量居然是從2000克藥材裏提取的……臥槽!用現代科學思維去重新製造中藥,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害人而不是救人。

古人也製藥,湯劑飲片丸散膏丹,後四種都是直接喫藥材的,但古人並不是任何方子任何藥材都要製成丸來喫,有些藥材是絕對不可以直接喫的。可惜現在的人不懂。

中醫藥越是現代化,就越是胡雞巴搞。

有時候也真不能怪中醫黑太多,連搞中醫藥的都不懂中醫藥,何況不搞的呢。


您好,植物是按照形態、結構相近的一類植物羣體來劃分的,與成分結構不一定存在必然聯繫。所以含馬兜鈴酸的不一定就是馬兜鈴科植物。

指導意見:

雖然馬兜鈴酸會引起的腎臟損害,但是馬兜鈴酸不溶於水,入煎劑相對安全,更何況厚朴含馬兜鈴酸只有百分之0.0018,不會造成傷害。

以上是對「厚朴不是馬兜玲科植物,為什麼也含馬兜鈴酸」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沒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