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互联网,各种产品层出不穷,无不把用户带得越来越懒。如果为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产品用户在懒得做和勤奋地的选择上,到底会是如何?个人观点,从手写日记到博客再到微博,从书信到邮箱,QQ再到微信,互联网产品让人的沟通学习成本降低,人也越来越懒了。


不是懒,只是效率很大的提高,信息交流方式更加广泛,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只不过是互联网产品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的刚需。


泻药,不是!

1024是懒吗?

wifi万能钥匙是懒吗?

微信是懒吗?

知乎是懒吗?


其实不是懒,是提高效率,让用户尽可能地减少等待时间和多余环节,直接方便地享受需求和服务

谢邀

引用一个不记得哪本书的名言,科技是人类懒惰的产物,这句话非常经典。

互联网本质是一种科技产物,存在的目的就是让人类可以变得更懒。

所以大多数互联网产品有「价值论」,既能否为人提供足够的价值,解决人们的痛(lan)点(ai)问(wan)题(qi)。

纵观今天成功的互联网产品(我们可以把高度放在BAT体量),无一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轻松。

所以严格的说,互联网满足的是人类社会对懒的需求。

比如说,面向C端:

因为以前吃午饭吃宵夜要走出去,挺累,所以现在有了美团的外卖;

因为以前买东西要去线下,太累,淘宝京东的成功是必然;

……

再比如说,企业服务,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关例子举不胜举。

同样的,反过来看,那些没办法对人类生活、工作的懒惰舒适性带来更大价值的,通常会被定义为「伪需求」。

回归问题本身提出的:用户在勤奋和懒得做的选择上。这个问题的问法是不正确的。

比如说,用外卖的APP,可以让人很懒,但是再懒你也得吃饭;

比如说,用打车的APP,可以让人懒,但是再懒你也得到达你要去的目的地。

科技只是提高了效率,并不会改变社会运转的本质。


『懒』其实是一个很难定义的词。

其实绝大多数产品是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红利起来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解决了什么需求问题。

所以绝大多数产品经理在美化自己的工作时,

总想从人类的本性开始讲故事。

『懒』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开头,它跟『星座』『血型』等等测试一样。

因为你会认同『懒』所以认同所谓的需求。

人类的终极需求就是真善美,中级需求是吃喝嫖赌,初级需求是活下去。

但凡能解决这些的公司,都是不用谈产品是不是解决『懒』这种无聊需求的。


谢邀

不是
方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