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的寶寶雖然說也要添加輔食但是還是要以奶為主。輔食可以是稀飯。麵線。麵條,米糊,等等一些容易消化的可以吞的東西。建議可以給孩子三次的牛奶中加一次是酸奶,因為酸奶有調節胃腸道的作用,也利於吸收。孩子的成長,需要特定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只存在於雞蛋、牛奶、肉類等動物性蛋白內,而在米飯、麵條、麵包裏是很少的,所以特別是對於食量小的孩子應多喫蛋類和牛奶。


謝邀~我們之前寫過一篇寶寶輔食的文章,希望能幫到你哦~

章魚王的寶貝們:輔食怎麼弄?看這一篇就夠了!職場媽媽必備(文末有福利)?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以下為正文:

寶寶慢慢長大了,要開始加入輔食了,辣媽奶爸們是不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還有點小興奮呢?是買現成的輔食泥,還是現做新鮮的?何時加入手指食物?是餵給寶寶喫,還是讓寶寶自己抓著喫?你是不是也像我們一樣買了一堆輔食的書籍,並且不忘上各種APP來找方子,並且焦慮地在媽媽羣裏,請教該怎麼做輔食?

何時引入寶寶輔食?

作為一胎的爸媽,我們按照書上的建議,嚴格執行6個月整開始引入輔食,我們前六個月是全母乳。各家根據自身的情況,可適量調整。我們比較篤信的崔玉濤和美國兒科協會都建議六個月後加入輔食,所以我們嚴格執行。

現成的輔食泥還是自己做?

如果出門旅行,我建議可以配備一些現成的輔食泥。平時在家,可以喫自己做的輔食泥。

如何在嬰兒輔食上做減法?

其實如果家裡人手夠,每頓都現做,可能是最理想的狀態。 我家的情況是,我和貝殼爸爸都是全職工作,工作日家裡是老人帶孩子,所以我們必須既保證貝殼有足夠的營養,又盡量給老人減少工作。我們查閱了《美國兒科協會實用餵養指南》、《嬰幼兒輔食聖經》、《寶寶輔食計劃每週計劃》等書,最終決定每週末我和貝殼爸爸(確切的說是貝殼爸爸),把蔬菜泥和肉泥做好,裝成小格,凍在冰箱的冷凍層裡面。週一到週五,老人解凍並加熱輔食泥,伴著米粉一起喫,其實這就是美國人比較推崇的超級糊糊。

輔食工具推薦

01 手持料理棒

很多過來人媽媽都不建議各種花哨的輔食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難清洗。我沒有入輔食機,直接買的手持料理棒,結果證明是相當方便好用的。媽媽們推薦的品牌大都是麥嘉、博朗等。我用的博朗,用下來沒毛病,推薦一下吧。

02 阿卡佳輔食盒

用於輔食泥冷凍。買了好幾個品牌的輔食盒,用下來我覺得阿卡佳的不錯。

03 NUK研磨碗

已經讓貝殼喫冷凍食物了,老母親已經有些自責了,水果還是要喫新鮮的,那研磨碗就值得推薦了。

04 蒸烤箱

蒸烤箱是比較省時省力了,如果家裡沒有,可以直接用蒸鍋。可以根據自家預算決定買什麼品牌,我們用的是BAKOLN的,用下來還不錯。

05 輔食碗套裝

各大嬰兒品牌都有,我們選擇的是貝親和Munchkin。

輔食製作方法

1. 用蒸烤箱將食物蒸熟。

2. 用料理棒打泥,根據寶寶的咀嚼情況,決定對於泥的粗細程度。

3. 裝入輔食盒。

4. 放入冰箱冷凍。

步驟1

步2

步3

步驟4

海龍王插播

  1. 對於牛肉等肉類,建議可以先用清水泡,然後再用新鮮的檸檬汁,可以去味。
  2. 鱈魚、三文魚等有腥味的食物,建議可以用檸檬汁醃製半小時,這樣蒸出來的肉有檸檬的清香。

輔食餵養方法

1. 先喂純米粉一到兩周。

2. 慢慢加蔬菜和肉類,每次只加一種,觀察3天,是否有過敏或不耐受。沒有問題再試第二種食材。

3. 寶寶適應多種食材後,可以把蔬菜、肉類和米粉攪拌在一起給寶寶,這就是傳說中有超級營養,還超級省事的超級糊糊。

貝殼菜單

到貝殼1歲前,我們喫過30種蔬菜、18種水果、6種海鮮肉類。奉上表單,供你參考哦。

在後期,我們會把幾種蔬菜混在一起,很多食材有相生相剋的狀態,一般是貝殼爸爸做輔食,我查閱書籍和網路,看哪些食材放在一起是不錯的,清單也給大家參考下哦。

推薦食材搭配

1. 毛豆+香菇

2. 豌豆+玉米

3. 西藍花+捲心菜

4. 紅薯+胡蘿蔔

6. 菠菜+蘆筍

7. 南瓜+生菜

8. 西紅柿+西藍花

9. 胡蘿蔔+毛豆

10. 胡蘿蔔+南瓜

文 / 海龍王

圖片 / 部分來自網路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公號介紹

http://weixin.qq.com/r/4zi7ozbEYmsdrXLA923x (二維碼自動識別)

章魚王的寶貝們

這裡有遍佈全球的親子旅遊、有母嬰用品評測、STEM益智玩具評測,更多的是男娃養育的經驗分享。她們是三個職場媽嗎,是海歸女、魔都女,她們最chic的身份是「男娃媽媽」


1、調整食物狀態和進食時間

 1歲以後的寶寶,已經進入幼兒期,大多已具備6-8顆牙齒,且有較好的咀嚼功能,食物的形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如嬰兒期的菜泥、肉末、魚泥可改用帶有顆粒或者固體狀的碎菜、肉丸、魚塊。因此1歲以後的寶寶多數可適應一日3餐加點心的膳食安排。1歲-1歲半的寶寶每日安排進食四至五次,最多不超過六次,每餐間隔四小時。

2、鹽類的攝入少量,以清淡為主

 1歲以後,寶寶可以喫的食物變得豐富起來,攝入鈉的來源也比1年前多了很多。但寶寶每日所需的700mg的鈉,還是可以從奶類、肉類、水果、蔬菜中獲取的。如果喫自帶天然鹹味的海龜、蝦皮,或者是一些乳酪烹飪的菜,完全可以不加鹽。在這個階段,寶寶雖然可以開始喫大人飯了,但仍不宜過鹹,幫寶寶養好成清淡飲食好習慣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小寶寶過早添加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也會影響寶寶今後的飲食習慣。

3、配方奶的攝入也不能少

 這個階段的寶寶,配方奶當然是不可少的了(如果寶媽仍繼續母乳可忽略)。配方奶對營養的比配相對來說比較全面,而且更易於吸收,每日應保證500~800毫升的攝入,而食物的攝入上趨向逐漸多樣化,除主食外,蔬菜,水果,雞蛋,魚肉,等等。寶寶之前未嘗試喫過的食物,第一次喂,應少量的嘗試,看寶寶的反應,若是不適應,下餐就少喂一些,以後慢慢增加量,每樣食物,都以這樣遞增的方法來餵養。食物樣化點,這樣纔能夠保證寶寶的營養豐富。


這樣的問題也邀請我,看來我奶爸屬性無疑了。

我兒子、女兒一歲左右我已經逐步給他們做一些軟爛的飯和菜了。

比如粥。除了用大米以外,就還要加上蔬菜和肉類。肉是提前煮的軟爛,放涼了用手撕碎。也或者放自己做的肝泥之類的,但是都是很少油鹽。

比如很軟的稀麵餅,也要放上蔬菜和肉類,煎好後還要放一點番茄醬提味。

如果是普通的米飯,則會煮的很軟爛,加上煮的很軟爛的菜。比如,一歲多就給我姑娘做軟軟的大米飯和很軟的肉燉豆角,她那天喫了大半碗,嚇了我一跳。

我這是完全個人經驗,自己家的兒女都挺適應,也都健康成長了,不一定全對,供參考。


粥啊 爛麵條兒 看著還挺好喫的 有時候我還多做點兒我自己喫(捂臉)


我們家寶寶除了奶,現在開始喫粥和碎麵條,饅頭(不加糖的),麵包偶爾也喫一些,主要怕糖太多。還有自己家做的蔬菜餅,蝦餅,魚丸。。。。挺多的,可以下個app對著做呀


一歲以內,寶寶的主食是母乳或者奶粉,4~6個月之間給寶寶添加輔食,慢慢的由一頓輔食到兩頓,輔食漸漸增多。


謝邀。一歲不到就和大人一樣喫乾飯了,我女兒從小就不愛喫粥喫糊,到她發現自己能喫塊狀的食物之後就拒絕喫糊了,我屯的好多肉泥都扔了nnd。

不過還是尊重小孩子吧,如果肉喫不了很多可以給喫魚,喫雞蛋乳酪等補充蛋白質。她長牙長得很好的


挺多的。

我家寶寶剛滿一歲,每天早上起來先要喝點母乳,再喫個雞蛋,一條營養包,主食喫稀飯麵條米糊,中間會有水果(香蕉蘋果火龍果小黃瓜等等每天會換花樣)零食(寶寶餅乾碾碎的堅果)肉類(蝦滑小肉圓等等)。

一歲的寶寶已經很能喫了,起碼我家寶寶是這樣,而且喜歡換花樣的喫,每天喫同樣的食物就會胃口不好不願意喫。


三餐飯是主食,奶變成輔食。

一歲的寶寶仍然需要有區別於成人的三餐:軟一點的米飯、麵條;蔬菜切得短、 碎一點;少鹽少油無辣.

奶方面:可以是母乳,可以是配方奶,可以是常溫奶,無添加的酸奶也是棒棒噠。


煮軟的塊兒小點的菜,粥,先不喝雜糧粥,大點再喝。適當的水果,肉蛋。不要每天貪數量多和種類多,慢慢來,根據糞便來調整輔食供給量和種類。

奶不能斷,依舊是主要的營養供給來源

晚上盡量斷夜奶


謝邀。

我們常說的主食多含碳水化合物,一般來說指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穀物(稻米、小麥、玉米等及其他雜糧)和塊莖類(土豆、紅薯、山藥等)。

根據地域的不同,日常主要主食統分米飯和麵食。南方地區一般喫米飯比較多,北方地區一般喫麵食比較多。

一週歲後,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是日常膳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日三餐。

一、主食的重要性和份量

主食能為寶寶提供一天中一半的能量來源。

1~3歲寶寶每日主食攝入量約為100~150克(此處指生重)。

二、寶寶可以喫哪主食?

1、米食(粥類:如白粥蔬菜粥魚粥雜糧粥紅薯粥綠豆粥小米粥……;白米飯蔬菜燜飯飯糰壽司紫菜卷……)

2、麵食(如麵條、饃、包子、餅、餃子……)

3、薯類(蒸土豆、紅薯、紫薯)

4、豆類(紅豆粥綠豆粥紅綠豆混合粥)

5、全谷(糙米黑米紅米精米混搭著煮粥或者做飯、捏飯糰……)

以上5種可任意按飲食習慣或個人喜好配搭,都可以。

由於每個種類的做法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各位父母可根據實際需求來做。


雞蛋,水果。


自己不擅長兒科相關問題,依照自家孩子成長曆程,這個時候的寶寶可以加輔食了。不過餵奶還是主要。


謝要!

主食就是母乳或奶粉。

其他的都叫輔食,主輔之分,在名字上就已經明確了。

1歲寶寶可以嘗試喫米粉,米粉是第一輔食選擇,然後纔是菜泥之類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對雞蛋過敏,所以,蛋黃可以盡量晚的嘗試。


這個要看牙齒髮育情況,咀嚼功能好可以多喫穀物,蔬菜,肉蛋,咀嚼功能不完善還是喫奶為主。

小孩存在個體差異,以牙齒功能為基準。


應該是奶,無論母乳還是奶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