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國家,公司...都是人自己想出來的


夫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你現在的迷惘就是因為,看到的知識跟以前以為的不一樣,卻沒有深入思考,只能空陷於矛盾無處使力。

你被人灌輸了『這些東西都是假的,是人造的』,卻沒有去思考,沒有這些東西以前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要造這些,以後這些東西又會變成什麼樣; 進一步的,你該用什麼態度面對這些東西,接納哪些,捨棄哪些;如何利用它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如何在捨棄它們之後依舊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不喜歡這種太理性的思考方式,那也可以去想像下這些『人造的東西』就這樣支撐著脆弱的人類社會渡過幾百上千年,數十億人仰其鼻息。文明本身就是人類所創造的最宏偉的奇觀。

說到底,是人造的又如何,不是人造的又如何,不要陷入虛無主義,如果你不做學術研究也不進行藝術創作的話,這事兒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別太在意這些無關的事情。


瞭解事物的本質後,你才真正的建立了你的三觀,多數人的三觀都是不完整的的,你與他們交談這些,他們是說不出個所以然的。

當你對世界建立了基本瞭解之後,還有更多有趣的東西等著你去探索,有什麼好惶恐的,知道的更多些,總不會是壞事。


沒事的,慢慢就接受了,人的適應能力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好。另外推薦你看看《自私的基因》。另外如果你再多瞭解瞭解哲學,你會對唯物主義的信仰動搖的。也說不上動搖,只是會處於一種在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的狀態。


感到絕望說明你完全接受作者的觀點。但我不信啊→_→

數據和科學進步真的有那麼強大又會陷入悖論,你應該是主動融入數據流來參與引導社會發展還是等待數據流來預測你的行為,哪一方為主導?你會不會因為數據可以預測你,反而導致你做出反常的行為?

從哲學角度來說,你認識的世界本來就是客觀世界在你主觀意識中的映射,所以你所認知的並非真實,這在傳統哲學中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現象學瞭解一下,也可以看看科學哲學史。

完全依賴科學和理性作為社會理論基礎那是相當可怕的,希特勒在向你招手。讀讀歷史書,看看二戰前後西方社會的理性危機和反思。達爾文主義真的沒那麼好。

當我們跨過人文主義,進入現代社會,人類文明到底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其實都還存在爭論。可以看看&

最後這種網紅書到底有沒有學術價值要等很多年以後再回頭評判,但多讀讀經典書籍是肯定沒錯的。沒必要被一個作者的系列書所嚇到,畢竟只是一家之言。


未來簡史我沒有讀過,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讀一遍

人類簡史我在一個月內讀完,感覺裡面絮絮叨叨囉囉嗦嗦的

不過很多觀點啟發了我,比如說智人的一次基因突變讓他們橫掃世界

這個基因突變就是一個詞:想像力

比如,你在牆上畫一頭牛,你的同伴就知道這是一頭牛。這就是智人,可以用想像力把圖案和真實的牛結合起來

而你給尼安德特人在牆上畫一頭牛,尼安德特人人就覺得你畫的是亂七八糟的圖案而已

題主不解的點:

自由,平等,國家,公司...都是人自己想出來的

這說的沒錯啊,家庭,城市,民族,國家,文化都是想像出來的啊

為什麼所有人都會想像出來一個城市或者國家?

因為如果你的羣體沒有一個想像出來的文化或者國家,你的羣體就無法團結至百人以上

你看哪個獅羣個體能長期超過二十隻?黑猩猩羣可能多一點,但也不可能形成一百隻猩猩的羣體吧?

因為只要個體一多,就很難團結了。

換句話說:沒有想像力的羣體無法凝聚,已經被淘汰了

民族、國家、文化都是人類想像出來的,這個一點問題都沒有。區別就是有的羣體想像出來的質量很高,有的羣體想像出來的質量很低。

比如華人文化中的「祖先崇拜」,讓華人優待老人,那麼這次新冠疫情對每個華人來講都是殘酷的,因為每個華人都不想家中的老人患病死去。華人這纔可以犧牲自己暫時的自由來換取老人的安全。

而華人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何嘗又不是一種想像呢?

想像力質量不高的種羣,比如印第安人,其缺點就是難以形成有凝聚力的文化和文字。因此只能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我想題主一定是沒有讀完人類簡史,或者說只是大概翻了翻各章標題。

因為如果讀完了整本書,你會發現這本書的邏輯還是比較完整的

如果你的世界觀徹底崩塌,那恰恰是個重新建立的好機會呀

如果你陷入了迷茫和懷疑,那就重新讀一下這本書。囉嗦的話可以一掃而過,但是邏輯要看全

如果還有疑問,就去查詢資料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

最怕的就是,即不讀全書,也不去查資料;人生觀輕易的被改來改去

這樣就不是你讀書,而是書讀你了


沒事,你在讀讀他後面寫的那本未來簡史,你會更加絕望。絕望之後你就會發現,每當時代變革來臨的時候,總有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語出現,但事後來看這都是時代變革帶來的不適應感,時代從來沒有朝我們希望的那樣走,當然,從來也沒有往我們想像的絕望處前進。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歷史總是螺旋前進的,對不對先不說,至少說明未來是不可測的,不必對未來喪失希望,也不必對未來滿懷絕望。好好活在當下即可,古人說杞人憂天未必沒有道理。每當到此刻, 當下 總是很憂鬱啊。。。。。。。。。


讀完了人類簡史你應該知道了人類就是靠想像力而佔據如今地球主導地位的,為什麼要迷茫呢?想想出來又如何?全世界人都能想像並認同的纔是人類發展至今的優勢啊。未來可能不需要這個現象力了,我們可能像單細胞生物便成多細胞生物一樣,放棄了個體的繁殖機會,而形成一個更大更強更複雜的生物,為了讓自己的基因片段更好繁殖,但是那又與你何干?只是在你有生之年你不會成為這個大物體的零件。

而且未來簡史只是一種假說,別把它當作未來的地圖,多看看書你發現關於未來還有更多不同的假設。選一個你願意為之努力的願景努力不是更好?


多看看馬克思哲學吧,人類的一切社會制度發展都是基於物質的。人類社會中的不同階級也是由於物質佔有而形成,不存在所謂脫離物質的想像力,人類共同的想像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直接到利益相關就是物質),這本書誇大了共同的想像力,卻忽視了推動想像力的一切都是源於人類社會物質的發展


同樣今天剛讀完,可以告訴你的是,這本書是思想和很多洗腦方式差不多,基本上你現在所有見到的人造物都是人想出來的,不管是物品還是概念什麼的,甚至你現在提問也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書裡面說人類遵循演算法,但是這個有機演算法本身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的經歷組成了你的想法,所以不用去管它灌輸給你的這些理念,有想想就可以了,作者本身不也是想出來的這個書


同問,只能說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思想要求統一的社會中,不太能夠接受西方的多元化的思想。

吹牛逼了啊。

其實吧,我本來就迷茫,看了這兩本「邪書」後更迷茫了。

我現在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當然我也沒自殺,雖然我覺得一切毫無意義。

唉,等待聰明人對此問題的回答。


不論是誰想出來的,但這對於我們就是全部啊——畢竟我們只是個人類而已,想那麼多我們還是個人類

——來自一個實用主義的回答


這些內容初中政治課都講過的。還用得著課外書來告訴你?


  本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絕對對的,也沒有什麼絕對好的,你習以為常只是因為它們一直是這樣。究極問題,你認為宇宙中有生命好還是沒生命好?對於宇宙本身來說呢?

  你需要知道的是你是想要生活還是想要哲學的答案?生活就是這個世界中對你有意義的部分。


達爾文說我們都是類人猿變的,你信不?兩本書就讓你坍塌了,這世界上這麼多書咋辦?這麼多人活著,咋辦?


不至於吧,提供給我們一種思維角度


這些本來就是人類構建出來的呀 難道你還相信真的有上帝?

我有時間也不撿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