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請注意友善用語平等交流,謝謝

如果做不到的話,不必強答

@葉重九

如下圖,在網上能看到類似的楊廣腦殘粉論調,似乎沒有隋煬帝就沒有唐朝盛世。

想要懟上去,但是苦於知道的不夠

那麼,真實歷史上,隋朝到底給唐朝留下了什麼呢?(不分好壞)


謝邀,隋朝給唐朝留下了一千萬人囗和一個破敗得需要修養生息的天下。而且這些人囗還都在李唐的敵人的手裡!


留下了1000w的人口,這人口還要靠唐自己結束分裂自己打。至於1000w人口多麼慘呢,可以瞭解一下一個北周人口都比統一天下的唐朝多,統一北方的北周390萬戶,唐朝只有190萬。沒有李世民中原集體向突厥稱臣,李淵李建成割地遷都火燒長安。

隋粉大概是不會獨立行走了,說不過還會刪評論,隋粉屬實不要臉。五代十國用的是照搬唐朝的制度,隋比比五代就行了。

文化上:隋文帝廢除地方學院,搞文禁,李世民重視教育興建學校。唐朝投牒自薦後平民纔能夠出將入仕,隋朝仍然為五品官員舉薦的察舉制度。

經濟上:隋朝靠搜刮隱戶災年不放糧的制度,糧比人民重要這一點和唐朝以民為本有本質區別。

律法:奠定唐朝律法的《貞觀律》是房玄齡等人所修訂,其中包括很多隋朝沒有的利民政策。隋朝律法有一條為:盜一錢以上棄市的死刑律法,唐朝重視人命,貞觀時期死刑五復奏,之後為三複奏才能執行。

制度:隋朝的制度並非新創,而是承接南北朝時期制度的變遷,承接北周,制度本身是時間變遷歷史進步後就逐步出現的,而非隋朝所創,沒有隋朝這些制度一樣會存在,隋文帝所做的僅僅是把原本就有的制度略做修改用在了隋朝。

隋朝亡於暴政,這是自古公論。隋粉剽竊唐朝幾代人的努力和功績屬實不要臉。建議和雁門之恥抱著兒子哭的隋煬帝一起在突厥跳舞,別來碰瓷。


隋朝究竟給李世民留下了什麼樣的基業?

首先,楊廣統治之下,直接讓突厥坐大:「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突厥)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也。」——《隋書》

堂堂大一統王朝,繼承北周的豐厚基業,卻玩成了這個樣子,還好意思說什麼「功績和遺產」?楊廣開運河,徵遼東,徵發了近七百萬民夫,這些人死亡大半,這直接導致了中原人口劇減、隋末大亂,叛亂四起,突厥寇邊,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楊廣堪稱歷史上最坑爹的敗家子,幾年時間就把一個強大的隋帝國搞得四分五裂。到了李氏父子收拾爛攤子的時候,中原人口早已十不存一,大量漢人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甚至被賣到突厥做努力,後來為了恢復人口和生產力,李世民甚至許多年都一直在花錢贖回成為奴隸的漢人。楊家交給李家的不是什麼偉大基業,而是一窮二白、遍地烽火、白骨遺荒野的超級爛攤子。

先說人口,從人口數量來看,《隋書》地理志記載:「(開皇五年)大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墾田五千五百八十五萬四千四十一頃。」

而隋煬帝大業五年,全國有戶907萬餘,人口4865萬餘。

根據唐朝杜佑編纂的《通典.食貨》記載,唐高祖武德初年,唐朝人口「武德有二百餘萬戶」,而「大唐貞觀戶不滿三百萬」,也就是唐高祖時期,統治範圍內的人口不過一千萬多一點兒,到了貞觀年間,基本統一了天下,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唐朝開始大殺四方,人口也不過1600萬左右。

論起來,隋煬帝留下來的是一個割據林立、外敵強大的亂世,唐朝取得的成就可都是一代一代的皇帝、官員、百姓奮鬥出來的。

至於大運河,隋煬帝把歷朝歷代修建開鑿的運河連接在一起,但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大運河常年無人維護淤泥堵塞,於是唐朝先後對大運河進行了20多次大規模的疏浚、修整和開鑿,可以說隋煬帝對於大運河的開鑿連通的確有功勞,但是要說一整條運河都是隋煬帝命令開鑿挖掘疏通的,那就真是笑話了。

再說吐谷渾,608年隋煬帝攻吐谷渾,設立了幾個郡,然後很快就再度丟失,被吐谷渾可汗伏允重新收復故地還一度打到河西,隋朝除了耗費大量民力兵力物力,一無所獲。最後平定吐谷渾的卻是唐太宗貞觀朝,而吐谷渾這個再無力迴天的依託於唐朝的小政權,最終亡於吐蕃。

至於絲綢之路,隋朝極盛時期,連高昌都沒有佔領,北有突厥、南有復國的吐谷渾,僅僅依靠河西走廊就想把絲綢之路做大根本是不可能的。絲綢之路的最繁榮時期,還是唐朝。因為唐朝西出西域,兵出中亞,建了數個都護府、都督府,有足夠的兵力威懾和護衛,纔有商貿往來的發達。

最後說科舉,隋朝的科舉制與我們認知的科舉制完全是兩碼事。隋朝施行的依舊是漢朝以來的察舉制度,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詔令薦人,分為十科。大業五年(609年)又詔諸州薦人,分為四科。

然而不管是十科還是四科,都沒有進士、明經這兩個後世科舉制度最重要的考科。

真正科舉制的興起和初步完善,還是要到唐朝。因為從兩漢以來的門閥世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唐朝的統治。所以唐太宗重修《氏族志》,一方面為了打壓世家大族,同時開科舉,打擊世家大族對讀書權、經典解釋權、做官權的把持。

唐朝的科舉分制科、常科兩種,包含了一百多個科目,各行各業的人才都可以通過科舉做官,並且開創了武舉,科目面向全社會,而不是僅僅侷限於世家大族,不論出身門第。

隋煬帝或者說隋朝確實有一定的積極的因素存在,但若要說唐朝強大是隋朝打基礎就是個大笑話。如果隋朝真的那麼強大完美,何至於兩世而亡,僅僅存在了30多年呢?


除了一些新的制度和一本《開皇律》,基本什麼都沒留下,如果不是李世民這個人物太特殊,可能又是一次五胡亂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