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首先你去圖書館閱覽室看一下就知道了。心理學書籍分類在哲學(B)那一類裏。專業的心理學書籍,它們的書名是這樣的: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深奧一點的有:心理與行為數據統計分析、兒童心理危機幹預,認知神經科學等等。而市面上那種營銷的所謂心理學的書名,比如教你看透別人的心、50個心理學小技巧、做一個會交際會理財的成功女人等等。舉個栗子,對於一個和女朋友頻繁吵架的男人,他想要看本相關的書去修復這段感情,他會選擇啥?相對於人格心理學,我覺得他可能更傾向於選一本題目為《心理學家教你俘獲他(她)的心》(書名為杜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我為什麼猜他會選這本?

因為他發現,當他打開一本人格心理學,目錄上來看,入目一片弗洛伊德、榮格等等心理學派,然後是他們提出的一些概念,比如原型、阿尼姆斯,俄狄浦斯情結... 耐著性子翻了一番,發現:我沒找到答案,這本書絕對解決不了我的問題。但當他打開那本「俘獲他的心」,裡面就來了,作者通篇在其中講了或真或假的愛情故事,或讓人潸然淚下或讓人氣憤不已,不知不覺已讀了大半,書中偶爾穿插了一些專業理論比如斯騰伯格愛情理論,此時好像也不難以理解了,這時他就覺得:對!心理學太神奇了!這太有用了!就是這樣!

以上我不是說這兩種書籍誰好誰不好的意思,但是隔行如隔山,雖然心理學在大眾眼裡是一個很有趣的專業,大家普遍認為這是算命、看面相,它不僅不是,反而是一門使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行為實驗,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的學科。它和其他學科一樣,你直接去看它專業裏的書籍短時間內很難明白整個體系,這時,那些符合大眾口味、內容有趣詳實、書名又恰好說進你心坎裏的那種「興趣書」可能在實際中就更受大家歡迎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大眾對於感興趣的領域,他們為什麼感興趣呢?因為在這裡他們可能會找到他們某些問題的答案。而短時間內閱讀幾本專業書可能根本無法直接找到答案,甚至都不足以看懂,所以才會容易出現如題中所述的那種現象。


就好像IQ題和數學題那樣,通俗的IQ題很吸引人,看多了還覺得自己智商提升了不少,覺得計算就是那回事。但事實當你帶著看IQ題的心態看數學時,你會被各種各樣的定理和嚴謹的證明繞暈。


你知道正經的心理學書有多麼多麼多麼多麼的無聊嗎

社會心理學已經算好的了,你自己去把普通心理學看完了試試


因為社會心理學太理性了(偷笑)


社會心理學只是無盡心理學的一門而已,而且一般即使讀心理學深究這個的相對少,除非社會學方面的或就是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的。

所謂心理學專著應該就是指心理學每個科目領域的那種專業著作吧,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臨牀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認知心理學這種,這種科目本科和研究生課程設置都會列的很清楚。而一般所謂的「心理學」就是大眾圖書市場的營銷,那種不知道應該叫啥的東西,什麼這個技巧啊、那個高深莫測的東西啊,今天性格色彩、明天MBTI,如何擺脫這個,如何做到哪個。

如果這東西確實能有用,這世界早就不是這樣了,這確實是個比較詭異的事。很多在網上問來問去,糾來就去,這個怎麼看、那個怎麼看的事,其實很多隻要一本專門的系統化的著作(甚至不需要更多),就可以全面視角的瞭解。

至少一本專著把十幾個主流療法全過一遍的教材絕不在少數,雖然這種不可能學會,但框架、系統闡述方面都是經過至少某個領域的研究者按條理梳理過的,國內基本也是大學裡某科目的教授,國外更不用說。最低比網路上的文章系統、完整、詳盡的多。一本心理治療類專著就可以把精神分析、行為主義、認知治療、人本主義、格式塔、還有什麼森田全大概過一遍。只是正念和身體治療可能相對較新,如果老一點的,可能沒涉及。雖然這些著作學不會一個療法的真正技能,但怎麼回事,不管對錯,至少都羅列的清晰明瞭。而國內的著書立說者,往往還擅長編纂這個,雖然來實踐真格的,作者本人可能也不行,但學術、理論上,知名大學的教授不是白當的。

生物、基因、大腦、遺傳、神經結構、認知、情感、意識、潛意識、環境、教育、依戀、關係、童年、創傷、正念、身體、文化、宗教、都被折騰遍了,但暢銷書,除了專業一線國外臨牀心理學博士的治療師針對大眾寫的一些通俗的東西,根本看不出任何專業痕跡。

這是個古怪的事。

一方面是因為讀起來枯燥,人心浮躁,都想快餐消費,要魔法一般的靈丹妙藥,但這個領域不可能有的,宣稱有的基本都是騙子。

另一方面,其實,隱含的比較深的,(容易被罵的狗血噴頭,打算退網了,無所謂了。)——永遠不要相信一個哭著喊著的要解決這個、那個的,就一定是骨子裡真正的想擺脫問題,作為治療師,如果相信這個容易被來訪者騙死。

意識、理性、意志層面一般肯定是的,至少不爽啊、生不如死,甚至天天想死了。但潛意識根源你不知道是什麼動機。搞搞這個、研究研究那個,看起來很努力——這個努力本身就可能是無意識的往反方向努力。在拼盡辦法,其實無非就是做做樣子——多數是做給自己看的。——但實際是在潛意識情感根源上,保持原來狀態的力量絕不會太小,否則心理方面的東西就不會這麼艱難難解,難以攻破,強迫性重複也好,二級利益也好、阻抗也罷,迴避現實也好,不管怎麼叫,反正就那麼回事了。

這也是問題難解所在——這是需要解決的核心,但他自己未必意識到,你說他潛意識想這樣,容易罵死你。

去做心理諮詢同樣可以是迴避現實的一種手腕,去各種工作坊、各種正念靈修,也可以同樣是,表面上是風風火火,實際還沒有穿透防禦觸及真正的潛意識核心,繞來繞去,用各種無用的招數,可以原地兜圈子。既然如此,弄點沒用的垃圾暢銷書做做樣子,聊以自慰好了,不會來真格的去下大招,去搞那些複雜深厚的東西。既然書我看了,招我試了,不是我自己想這樣,那……

如果搞那些複雜的東西,一旦瞭解清楚,就必須面對真相,而真相永遠可能是殘酷的,大部分諮詢師也死在這了。即使顛倒黑白一生,也不願看見。哪怕把所有原因歸結到自己的缺陷上去,天天相信那些高敏感啊、遺傳素質啊、疑病素質啊,也可能不願意知道,要儘力否認,總沒有事實殘酷。

大部分人,喜歡麻醉式的治療招數,不願意去碰那些血腥的真相。反正騙著騙著就一輩子了。


因為他們沒有真正體驗過獲取「知識」的喜悅!


本來人家讀心理學無非兩個目的,一是讀懂別人的心,二是純粹出於無知的好奇,把人引到正規教材上,從概念定義、操作定義到前因結果調節中介,還根人家說「這個研究證據不足」,對於一個本來就不想學習而是純粹想應用心理學的人而言,這完全是最糟糕的途徑。

就算讀過兩年教材,那種教材級別的,不管是國內翻譯的還是國外的,常常會一頭霧水,無法解決實際問題。更別提他們最初讀心理學的最初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了。

相比教材,那些暢銷書的特點是一本書有一個吸引人的標題,然後整本書圍繞這個標題展開,從學術上它的確很不靠譜,但無論從記憶、應用、啟發性上看,它們都能更好地提供一些功能,即幫助個體稀里糊塗地想到了什麼(重要的不是書裏寫了什麼,而是書本身的啟發作用),然後嘗試去應用它,而不是苦於「啊,這塊我讀不懂,啊這本書好厚;啊,看那麼厚一本心理學與生活纔是個開頭?。

這可能就是暢銷書存在的必要吧。


因為浮躁 人心浮躁、社會浮躁

如果想要去找些心理學著作

那些花裏胡哨的什麼快速讀懂心理學 掌握多少個心理學技巧 等等

就是書店最容易被發現一類

也不是相信也不願意讀真正的著作吧 太難找到了

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快速閱讀的內容出現的頻率高

不過呢 也看目的 如果是學子相信一定會潛心閱讀

而其他只是因為看了什麼懸疑電影、偵探好劇而產生的想法

就可能比較隨便了 圖個新鮮好奇

不得不提 當代社會認真讀書的人太少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