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所謂的這些科學家他們到底是研究哲學的過程中穿插了一段研究科學的經歷,還是早年以科學為主業,後來轉向哲學研究的?

在牛頓的時代是還沒有科學這個概念的,那個時候對世界的研究是神學的一部分,教會在壟斷教育的同時也資助一批學者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究,包括數學哲學天文學之類的。牛頓的科學著作,名字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那個時候的科學研究被歸類為自然哲學。

那個時候的科學更多的是個人研究,教會雖然資助學者,但教會實際上對這些學者研究的東西是缺乏足夠的認識的。很多學者拿著公款做著自己的愛好,這些學者正兒八經的職業是神學家,而根據信仰世界是神創的,研究世界就等同於研究神學。

早期的科學實際上門檻並不高,你可以看到像列文虎克,孟德爾,達爾文,法拉第這些非科班出身的人都在科學史上留下痕跡。甚至有一段時期,電磁學研究成為一種風潮,大家把這類研究看做魔術一樣的東西上街表演展示。

在科學剛剛誕生沒多久的時候,大量其他行業的人參與進科學研究裡面,許多是出於娛樂社交的目的,在古生物化石領域尤為突出。這些人老年之後回歸自己的本行也是很自然的事。

而近代以來,科學越來越規範,個人能參與的研究越來越少,這種轉業做科研能出成果的也越來越少。最有名的大概是德布羅意。

如今科學也好哲學也好,都高度規範化系統化了。科學和哲學研究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精力,從17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發表重要著作的平均年齡從50歲左右降到35歲左右。過去的科學研究可能還被人生閱歷和經驗所限制,如今的科研拼的是錢,腦力,體力。

哲學領域的偉大著作基本也都是在作者中年級以前完成的。當一個人真正步入晚年,腦力和體力的下降無疑會讓他失去研究的能力。

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杜威·沃森,呂克·蒙塔尼這兩個人因為自己的不當言論在或者的時候就機會敗光了學術信譽(但是得到了錢)。科學家對自身領域之外的事也沒有太多發言權。

所以像這些所謂老了之後如何如何,無非是自身已經跟不上曾經從事的領域發展,投身新的領域自娛自樂而已。我從不曾聽說有什麼重要的哲學著作出自這些「老年人」手中的。而強行發表片面的看法,很可能就像上面兩位諾獎獲得者一樣敗光自己的學術聲譽。


科學上頭是哲學,蘋果梨子上頭是水果。


因為哲學乃科學之母。

自然科學研究世界的問題,社會科學研究人自身的問題。

人再往上還有研究神學的。


確實有很多,比如牛頓、帕斯卡、笛卡爾、亞裏士多德、畢哥達拉斯等

這個答案克爾凱郭爾會給你答案,等等,我去翻翻《克爾凱郭爾日記選》,由於他的話太長,背不下來,待續…來了,答案高能(溫馨提示:注釋的小字也要看,小字更深刻)

還有帕斯卡的《思想錄》也會給你答案,大概就是理性的侷限太大,由於這本書看的太久了,忘得差不多了,我去翻翻,待續…這個等我喫完這碗混沌,再去翻思想錄,裡面很多經典句子,待續…


科學是途徑,哲學是歸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