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幫助他 感覺幫太多了也不好 做太少了怕他病情嚴重 希望各位能提出寶貴的意見 謝謝


面對抑鬱者,你很可能什麼都做不了

很多抑鬱者的陪護者都會陷入一個怪圈,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但或許從陪護的一開始,就得明白一個事情:你很可能什麼都做不了。

如果你一開始就著急地想要做什麼,這種著急反而可能給對方壓力。很多抑鬱者都非常乖巧,你沒見過他們哭,沒見過他們發脾氣,就像完全沒事一樣。他們所有的崩潰都不在人前,他們像一顆顆沉默的石子,只想悄無聲息地滾下河岸。

也有很多抑鬱者的陪護者,會感到難以堅持。

情侶間吵架拌嘴鬧脾氣太正常了,可如果另一半有抑鬱症,吵架似乎就不再是純粹的吵架——你知道你所有的提心弔膽如履薄冰都不是因為TA,而是因為TA的病,你生怕哪一句沒說對哪個動作沒做好,可能就會傷害TA。

這個過程,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下來,有些人沒那麼堅強。但,不夠堅強只是一個人的弱點,不是缺點。

陪護TA的前提,是試圖去懂TA

  • 要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你得先學會交談

向對方表達「你對我很重要」,「無論如何我都在你身邊」,「這不意味你脆弱或者有缺陷」,或者問TA「你想聊一聊嗎?」

有時候,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TA談論困擾時傾聽,讓對方釋放被壓抑的情緒。

做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傾聽者比給出建議重要得多。你不需要試圖「修復」對方,你只需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鼓勵抑鬱者談論他們的感受,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不要指望一次談話就能達到目的。抑鬱者傾向於遠離他人,孤立自己。你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表達你的關心、溫柔、耐心,而且得堅持。

  • 這些話,請不要輕易說

「我理解。」

說這句話之前,請確定你真的理解。

如果你有過抑鬱症經歷,當TA意識到你曾有和TA相同的體驗,也許有助於TA變好。

但要知道,抑鬱症的種類、體驗是很複雜的,即使你經歷過某種抑鬱症,TA的感受也可能與你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所經歷的只是輕微的憂鬱,TA可能會覺得你輕視了TA的痛苦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承認你不清楚對方正在經歷什麼,但你真的關心。

通常,最好的說法是「我不明白,但我真的想知道。」

「你這就是懶/自私/閑的/想太多。」

這些話是重災區,不要評判他們。抑鬱症的成因常常不是單方面因素,遺傳、急性應激事件、早期童年經歷…… 先後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你不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正經歷怎樣的痛苦。

「你這就是懶出來的」這句話確實太傷人了。

「堅強一些。」

廢話也不要說,誰不知道要堅強啊,這不是堅強不起來嗎?這種時候,這句話像是指責對方「你不夠堅強。」

實在不知道說什麼,那就不要說,默默地陪伴也是一種支持。

  • 注意危險信號

當一個人抑鬱時,自殺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無論你說什麼或做什麼來幫助對方,TA可能仍然會有自殺的想法和感覺。一定要注意自殺的警告信號,知道什麼時候尋求幫助。瞭解預警信號很重要,這些信號可能包括:

對死亡的關注,談論自殺、死亡或傷害自己;

表達絕望的感受或自我憎恨的想法;

以危險或自毀的方式行事把事情安排好,交給其他人,和大家道別尋找藥片、武器或其他致命物品抑鬱過後突然的平靜

如果你相信TA有自殺的風險,首先要陪在他身邊。然後,儘快告訴對方你的擔憂。很多人不願意談論死亡這件事,或者認為談論死亡會增加對方自殺的可能,但事實並不會這樣。開誠布公地和對方談論他自殺的想法和感覺,拯救對方生命的可能性更高。陪護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萬一」。

如果你在陪護一個想要自殺的患者時,感到自己很難做到扭轉對方的想法,或者情況危急,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你可以撥打報警電話讓當事人強制住院治療,這聽起來很讓人害怕,但有時不得已為之。

  • 藏好自己的焦慮

有些陪護者在陪伴時,可能是由於太關心或者太擔心,焦慮、擔憂、煩躁會很明顯,而這會給患者壓力。

「我太沒用才給別人帶來麻煩,我太沒用才讓別人操心。」

抑鬱症的治療是個長期的事,變好很慢。你和TA都需要接受這個事實。

  • 溫柔地督促他們治療

可以主動問對方,要不要一起去醫院或者去看心理諮詢師。

但有些抑鬱者不想去醫院,不想喫藥,不想見諮詢師。

可能是因為生病導致的消沉疲憊,可能是因為病恥感,也可能是因為害怕治不好。

向TA保證,就像任何其他的醫學疾病一樣,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通過藥物治療,有很大的幾率會恢復正常。

如果對方拒絕去看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也可以帶TA去看普通科醫生,他們可能不會那麼排斥。與醫生商量進行身體的全面檢查,這可以排除由身體原因導致的抑鬱。如果不是身體方面的原因,普通科的醫生可以給TA介紹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有時候,醫生說的話會讓人們更願意接受。

幫TA預約精神科醫生或治療師。找到合適的醫生或者心理治療師可能很困難,而且通常是一個反覆試驗的過程。但對一個已經能量不足的抑鬱者來說,幫助他們打電話進行諮詢或者預約掛號也是巨大的幫助。

可能有超過1億8000萬的人,需要知道如何陪護抑鬱者

中國的抑鬱症患者超過9000萬,假設平均每位抑鬱者有兩個關係親近的陪護者,比如父母伴侶或者朋友,那可能就有超過1億8000萬人,會面臨如何陪護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問題。

關於如何陪護,很多媒體寫過很多建議。知乎上「有哪些不宜對抑鬱症患者說的話」這個問題,被瀏覽了4025446次。

但具體的陪護,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每個人都有壓力,每個人都不容易,在給抑鬱者更多寬容的同時,請大家也要記得「儘力而為」。

如果你在陪伴抑鬱症親友時,遇到對方的攻擊,請盡量不要把它當成是針對你個人的。他們不討厭你,也不恨你,他們只是在那個瞬間決了堤,而你是離他最近的那塊山林。

如果你能保持冷靜,就希望你可以繼續盡你所能去愛、去支持你在乎的人。

如果你在這個儘力的過程中,自己也陷入抑鬱情緒,沒關係,這也很正常。抑鬱症陪護者因長期提供看護服務而產生輕度或嚴重的抑鬱症的情形,並非罕見。

為了更好地陪護,每一個陪護人員都需要明白一點:

先照顧好自己。

事情總會變好的,事情總會更好的。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照顧好自己。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覈;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戳這裡「http://jdxinli.cn/2ukmmb」


類似的問題已經回答過好幾遍了...不過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學會正確對待抑鬱中的朋友:

和ta說話時,把ta的生命看作與你一樣的有價值,與你一樣的重要和美好,讓ta覺得自己就應該是、而且也可以是那一時刻的自己的模樣。


兩年前,美國相聲演員Bill Bernat應邀作了一期TEDx演講,分享了處於雙相障礙抑鬱期的自己是如何在與病友的一次聊天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被理解和被看見。

那次的經歷讓他開始留心起自己與朋友、家人互動時的心理活動與主觀感受,也和朋友們討論過他們在和自己相處時的一些顧慮,最後他在演講中給出了7條建議:

不要固執地試圖修復我們。這對抑鬱的人來說是一種壓力,就好像我們正在辜負你的期待。還有,一些可以改善部分人的心情的事情對我們可能不起作用。你不能指望用一個冰淇淋能治好抑鬱症。真是不走運,要真能這樣治好那簡直就是美夢成真了。

不要把消極反饋太當回事兒。我有一個朋友,大約一年前,給我發簡訊說他非常孤獨、抑鬱。然後我就給了他一些建議,隨之他的反應是:「不,做不到,不可能」——所以我生氣了,就好像,他怎敢不採納我這些天才的想法?然後我想起了自己抑鬱的時候,以及我是如何地堅信自己註定做什麼都將失敗,或者突然間覺得每個人都討厭我,以及之類的事情。無論多少人勸我說不是那樣的——我一概不相信他們。所以我讓那位朋友知道我是在乎他的,而沒有把他的拒絕放心裡去。

不要被他們的抑鬱狀態嚇到了。我們可以在難過的同時狀態良好。我要再說一遍。因為在社會文化中,我們學到的常識與之相悖,所以這聽起來有些奇怪。但人們的確可以在難過的同時又狀態良好。

用正常的聲音跟我們聊天。你不需要因為我們抑鬱就刻意用很沉重的語調說話,跟感冒的人聊天你也沒有一邊說話一邊打噴嚏吧。

你的樂觀和元氣不會冒犯我們。你可以做你自己,好嗎?如果你想為我們提供社會支持,明確說明你能做的和做不到的。我曾告訴親友們:「嘿,有需要隨時找我, 但是我可能沒法兒在當天及時回復你。」不為此承諾什麼也無可厚非,或者明確界限後,提供一個小小的承諾。

給我們一些自主感。像是事先取得我們的同意。我有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在我處於抑鬱期時,她給我打電話說:「嘿,我想和知道你的情況。我可以每天打個電話給你嗎?還是我每天給你發短訊,然後一週給你打一次電話?你覺得怎麼更合適?」通過徵得我的同意,她獲得了我完全的信任,至今她仍然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聊聊與抑鬱無關的事情,也即生活日常。我有一個朋友,人們擔心他的時候,他們就會打電話給他,問他是想不想去逛街,或幫助他們清理車庫——你那些抑鬱中的朋友可以是很好的免費勞動力(笑)。

我真正想說的是,邀請他們以某種方式參與你的生活,即使簡單如邀請他們電影院看場你想看的電影。

演講視頻見

一隻鹿:與抑鬱症患者聊天的正確姿勢?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補充閱讀:

1. 科爾曼. (2016). 抑鬱症: 寫給患者及家人的指導書 (雷田 譯).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 Mazzella, R.(2019, Oct 9). How to Support a Friend Who』s in Emotional Pain

. PSYCOM.

以上~

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收藏的同時,點個贊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哦~^^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段對話,這段對話來自兩位化身塵世苦行僧的佛界羅漢——寒山與拾得。講的是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憤怒之下便找到拾得傾訴,於是便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段對話看似與問題無甚關聯,其實造成這種錯覺的原因,往往在於我們太習慣將「我」當成那個接近全知全能的主體(即便這在我們理性清醒的時候很不願承認),並以此想用自己的意志和行動去掌控我們可以甚至不可以掌控的一切,而卻很少將我們自身僅僅看作是那芸芸眾生的「世間人」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太想當舞臺上那個閃耀而又光彩的分子,但卻忘了它在成為分子前的分母本性,正因為此,纔有了人世間的種種煩惱與怨念。

寒山與拾得的對話,在我看來有兩個重點:

1、我們每一個人在承受人世間他者帶來的煩惱時,其實我們往往容易忽略我們自己就是那「人世間他者」的一部分,這一點很重要。

2、當遇到煩惱時,我們要做的並非訴諸對抗和控制改變,而是保持距離用愛去滋潤TA,讓他找回自身本心,這個時間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十年,甚至一輩子,但不要管TA,一切全靠自己的修為和造化。你能做的只有遠遠望著TA,用愛和尊嚴去守護TA,然後「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抑鬱症,在我看來本質上屬於個體精神上的自我救贖,既然自我救贖,那麼外界的一切都是「世間人的他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抑鬱症患者人生路上的過客,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演繹屬於我們自己的本心本職即可,至於其他,其實皆為累贅,這一點你我在經歷歲月後應該都會有所感知。試想某日我們佇立在窗前望著落日餘暉時的寧靜,往往一幕幕湧上心頭,而能讓我們真正記住的片段有幾個是來自刻意為之的?

我們總想在世間留下點什麼東西,這是人的侷限性,無論是為自己、為他人還是為這個世界本身。但其實在這個充滿人類文明的荒誕而又有序的世界裡,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身份拼搏著,而又不斷被自己的身份制約著,這個身份更像是一種尊嚴和責任似的信仰在鼓舞著我們,也像是一道魔咒不斷把我們推向深淵。這就像電視劇《天道》(改變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裡面的一個片段一樣讓人窒息而又無奈:故事臨近結尾處,女主芮小丹(警察)開車路上遇見幾年前的那個重大搶劫案件通緝犯,在明知自己可能犧牲的情況下,身為警察的她還是選擇了自己的「使命」。在行動前,她給了男友丁元英去了一個電話告知情況,電話那頭的丁元英並沒有勸阻的意思,只是沉默不語,幾秒後電話就掛斷了。丁元英不是不想勸阻她,他是那麼愛她,只是他很清楚她的天性,而且勸阻對於芮小丹來講是沒用的,芮小丹最後的電話並不是想讓他勸阻,而僅僅是告別罷了,他們太瞭解彼此了。故事的結局很應題,也許這就是《天道》,亦或是那《遙遠的救世主》,但無論如何,它都是以丁元英這樣一個在佛門邊緣徘徊的智慧俗人的視角,默默地觀察和體會著一個在世間活得真實而又灑脫的「無為」女芮小丹的故事,他阻止不了結局,他也無意阻止,因為那遙遠的救世主的本意他也有所領會,只是他做不到而已,所以對於小丹,他只有尊敬和仰慕,至於愛,往往都易顯得慚愧。

所以,對於抑鬱症朋友,你想做什麼或者該做什麼,你都可以儘管去做,生而為人這也是無法抑制的。但你要知道無論你意欲何為,可能這些東西在他生命中甚至都不曾掀起幾朵記憶的浪花,即便多年後TA告訴你你的哪些行為幫助了TA(因為這也可能僅僅是一套客氣話,或者TA還不曾瞭解自己,也許你真正感動TA的恰恰是你那「無為而為」的行為和思想本身吧)。所以,請不帶功利地放手去做吧,反正彼此都是過客,剩下都就交給緣分吧。


如何與身邊的抑鬱症朋友相處,首先你需要先了解抑鬱症是什麼,用正確的方式對待他們,不給對方和自己施加太大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估計有3.5億名患者,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100萬人。為此我們也請到了萬有青年——心理諮詢師吳倩,來說對抑鬱症患者的誤解以及如何與他們相處。

吳倩

心理諮詢師。

從1997年起,一直從事心理學的學習、研究和工作。現在接待成年人、青春期、孩子、家長、親子的心理諮詢。沒事兒喜歡講點小課,參加點小節目,閑暇時喜歡翻譯點小書,比如《斷舍離》、《心的處方箋》、《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我們為何如此不安》等等。

1. 抑鬱症的分類和表現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抑鬱症,必須在 精神科醫生 的診斷之下,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才能判斷。

診斷標準是:

持續兩周以上,符合5條以上。其中,至少一項為1)或者2)

1)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兒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現為心境易激惹);

2)幾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對於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樂趣都明顯減少;

3)在未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明顯減輕,或體重增加,或每天食慾都減退或增加;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過多;

5)幾乎每天都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意思是安靜不下來,或者是動不了);

6)幾乎每天都疲勞或精力不足;

7)幾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或過分的、不恰當的感到內疚;

8)幾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減退,或猶豫不決;

9)反覆出現死亡的想法,反覆出現沒有特定計劃的自殺觀念,或有某種自殺企圖,或有某種實施自殺的特定計劃。

*與雙相障礙的區別: 簡單粗暴地說,躁狂的表現和抑鬱截然相反,精力旺盛,語言增多,活動增多,現在傾向於如果人生中曾經有過躁狂的階段,就會診斷為雙相; 只有完全沒有過躁狂的人,才診斷為抑鬱障礙。

另外,抑鬱症和我們平時說的鬱悶、心情不好的區別是:

遇到喜事: 比如升職、結婚、慶典等等,「鬱悶」情緒能被一下掃掉,感到高興喜悅;抑鬱症,仍然不能改善心情,感覺不到高興。

去旅遊之類的: 鬱悶能夠改善心情,抑鬱症不能,甚至情緒會更糟。

做平常喜歡乾的事,感興趣的事: 鬱悶的人可能一開始不想幹,但是幹著幹著就變得開心了,能夠忘記時間做下去,但抑鬱症根本提不起興趣,做不了。

跟其他人見面: 鬱悶的人可能會想和別人見面聊聊,心情能變好;抑鬱症根本不想見人。

發生悲傷的事: 鬱悶的人更鬱悶悲傷,可能會止不住地流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悲傷情緒會慢慢緩和下來;抑鬱症的人可能會感覺不到憂傷,也流不出眼淚。

發生讓人生氣的事: 鬱悶的人可能一下子火大,憤怒,這個時候主導的情緒是憤怒而不是鬱悶了;抑鬱症的人不會生氣,因為他們能量很低了,沒有力量生氣。不過他們的情緒可能會很煩躁。

2.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相處?

1) 陪伴

2) 不說 那些「正確」的話。

比如,不要勸他們努力好起來。

因為雖然抑鬱症的人看起來好像整天沒力氣什麼都不做,但其實他們都是很努力的,努力到耗竭了自己的精力。所以不要再勸他們努力了,他們已經努力過頭了。

3)如果他們還沒有 去專業機構醫治 ,勸他們去,或者陪著他們去。 協助他們按時按量服藥

4)把他們 當正常的人來看待 ——他們很擔心自己的病會把周圍人嚇走的,所以你要表達出你是真心的關心。

5) 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3. 抑鬱症能夠治癒嗎?喫藥有用嗎?

可以治癒。 目前學界常用治癒標準是超過一年沒有出現抑鬱,並且每一天基本上過得很滿意。

很多人都比較關心 複發率 的問題。這裡希望大家把抑鬱症和身體上的重感冒、流感之類的疾病相比較。感冒有沒有複發的可能性?太有了,而且還可能每年「複發」好幾次。

如果有的朋友可能需要一直喫藥,那麼可以把這類抑鬱症當作糖尿病、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來看待,雖然一直需要服藥,但是我們可以學著在堅持服藥的基礎上和疾病一起活下去。

喫藥的問題具體請諮詢精神科醫生, 一定按照精神科醫生的醫囑服藥 。抑鬱症藥物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進步,可以拯救很多以往不靠藥物很難治癒的人。所以對症下藥,喫藥有用。

但有的人會覺得光是喫藥效果不好,比如有的患者會說,喫了葯,我有力氣有精神了,但是我的煩心事還是那麼多,沒有解決。這並不是藥物沒有效果的原因,服藥是讓人更有力量去解決自己內心的煩心事, 喫藥+心理諮詢 ,比單純喫藥好起來更快。

4. 哪些信號表明有患病風險?

大家可以參考下圖,判斷自己是否出現了上述表現。 不需要出現全部癥狀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了一些癥狀就儘早尋求專業幫助吧。

5. 網上的心理測試靠譜嗎?

不靠譜。

靠譜的心理測驗的編製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調研、初步編製、初步施測、反覆修訂。

此外,心理測驗只是得到一個分數,並沒有多大沒有意義。個人的行為表現必須在人羣中進行對比才是有效的,因為人類的行為正常與否,很多是跟社會背景有關的,要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怪異的還是正常的,其依據是看人羣中,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有同樣的行為。

所以心理測驗要靠譜,必須大面積地施測,得到大多數人羣的數據,這樣,在某個人做了測試之後,纔能夠放到人羣中去比較。

所以一個靠譜的心理測試是需要花費大量的工作的,它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因此一個靠譜的心理測驗是有版權的,需要購買使用。目前網上絕大多數心理測驗可能很多就是隨便編編而已。

不過 如果你是在一些靠譜的科研機構、大學的網站上找到的研究用的測試,那可能是靠譜的 ,因為它可能是要通過網路手機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這種靠譜的測試都應該有知情同意書,也就是說,會告訴你,你的數據會用於哪項研究,研究是由什麼機構支持的。

6. 如何判斷心理諮詢師是否靠譜?

怎麼判斷心理諮詢師是否靠譜很難一下子和大家說明白,但我可以告訴你,哪些心理諮詢師是不靠譜的。

如果一個諮詢師拍胸脯說,「我給你諮詢,x次保準好。」 這應該是個挺不靠譜的諮詢師 。首先心理諮詢師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瞭解來訪者,而且要做好一次心理諮詢,必須是諮詢師和來訪者雙方共同努力,就算是世界上最牛的諮詢師,也不可能說靠他自己就能把一個人治好。

其次,心理諮詢師也有職業要求, 不能和來訪者有雙重關係 。也就是說,你們之間的關係,只有「諮詢師與來訪者」這種關係,不能有其他關係。所以如果你的朋友說要給你做諮詢是不行的,如果諮詢師說,咱們聊的不錯,交個朋友吧。這也是不靠譜的諮詢師。

再者, 心理諮詢有嚴格的設置 。這個設置包括諮詢室,固定諮詢的時間(一般是一次50分鐘)。要是某個諮詢師說,我今天有3小時時間,咱倆聊3小時吧,那一般是不靠譜的。

7. 如何判斷自己的抑鬱程度?

自己很難判斷,當你已經出現咱們前面說過的癥狀, 請儘早諮詢專業人士

8. 抑鬱症會遺傳嗎?

目前研究並不清晰。 抑鬱症 可能 受遺傳因素影響,但是如果抑鬱症完全受遺傳影響的話,同卵雙生子(他們的遺傳基因完全一樣)的共同患病率應該是100%,然而並不是。

重性抑鬱障礙個體的一級親屬,得重性抑鬱障礙的風險比一般人羣高2-4倍 。但這很難區分是遺傳的影響還是後天的影響。因為一個抑鬱症的父母,當他們親自撫養自己的孩子,他們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因為自己沒有力氣沒有精力,所以很難給孩子足夠的回應。孩子因此可能會產生: 「我是不值得被回應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或者「我是壞的」,「我的要求會讓爸爸/媽媽受傷」等等想法那麼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抑鬱。

9. 抑鬱症不被親人好友理解,被傷害,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網友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問題,我們來具體解答一下。

Q:難過時常會招來家裡人的指責,甚至被教育你沒有資格沒有理由難過。

A:這位朋友,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很辛苦吧。我想,暫時性的遠離一下不能理解你的環境,和能夠理解你的人呆在一起,是一個暫時有效的方法。當然,我想,最後要解決問題,還得靠自己強大起來,能夠對他們說「閉嘴,別再這麼說了」,或者,不再在意他們怎麼說。這恐怕,又需要強調的是,去尋求專業幫助。

以及,

說遠一點,不一定是抑鬱症啦,但是很多朋友覺得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從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家庭必然會對我們有很大影響。而是不是「父母皆禍害」呢?其實,父母一定、必定、肯定會犯錯誤的。有的是大錯,有的是小錯,有的是無心之錯,有的可能是有心的。

我想,對於各位已經成年的朋友, 一方面,請原諒過去那個沒有力量抗拒那一切的小時候的自己 ,你那時只是小孩子,你當然沒力量; 另一方面,你已經是成年人了,有力量了,可以找到其他的資源去幫助自己,支持自己, 相信我們最終都可以超越家庭的影響的。

此外,如果你覺得家庭對自己的負面影響比較大的話,我比較 建議各位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前,去做比較長期的心理諮詢 ,因為往往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會激起自己的尚未處理的原生家庭的問題。

Q:我女朋友老說她自己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A:問問她,希望你怎麼幫她;勸她 去看專業人士

Q:抑鬱的朋友時不時就消失了,誰都不理,我該怎麼做呢?

A: 1) 在沒消失的時候,告訴ta,你很在乎ta,很關心ta, 找不到ta的時候你很擔心,告訴ta如果ta希望獨處、保持一定距離,你很尊重ta,但是希望ta不要完全消失。2) 照顧自己

Q:沒有自信算抑鬱情緒嗎?

A:抑鬱的癥狀表現中,可以有沒有自信,但是反過來這麼說似乎不合適。

Q:我基本狀態就是不開心,算抑鬱型人格?

A:不是簡單這樣判斷啦,抑鬱型人格也不是總是不開心的,他們更核心的表現是怕給別人添麻煩,擔心自己不夠好(但憑這兩條也不能簡單判斷),但不一定總是不開心哦。

Q:我要怎樣避免把自己憤怒的情緒投向自己?

A:先意識——發現自己什麼時候又在把憤怒投向自己。 告訴自己,自己挺好的了。 如果還不行的話,再尋求專業幫助。因為有時候那種「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信念不是很頑固,靠自己意識和有意識的調整會有幫助;但有時候,這種信念很頑固,甚至是隱形的,欺騙性很強,就必須靠專業幫助,才能慢慢改善。

Q:抑鬱症喫藥得喫一個月才知道管不管用對不對症,是嗎?

A:回答這個問題我越權啦,更準確的說法請諮詢藥劑師和精神科醫生。不過從常識來看,是這樣的,精神類藥物,都得在服藥一段時間之後纔出現效果,停葯也一樣,在停止服藥後,一段時間內,血液中仍然有藥物成分起效,所以這就造成了,有時有的患者自行停葯,覺得我兩天不喫藥也沒什麼變化嘛,可能不用喫了,但是真正藥物失效要到好多天之後。

所以就因為見效慢、失效慢,容易造成不堅持服藥,但是 千萬要堅持 啊!

Q:女朋友抑鬱症,交往期間有什麼要注意的?

A: 鼓勵、幫助她按時看病、服藥 。把她看作在情緒上和你不一樣的正常人類去看待。其他注意事項請看上面視頻中介紹的「黑狗」的短片。還可以參考日劇《丈夫得了抑鬱症》

Q:抑鬱症女友,長期失眠,怎麼陪她好起來?跪求良方。

A:參見上一條。「陪她」很重要,別要求她「努力」、「快點好起來」,陪著她一起走,會好的,會好的,會好的。

Q:如何遠離痛苦,那就不要與痛苦產生共鳴。

A:聽起來你像是在說,我需要做一個罩子,把自己和痛苦的情感隔離起來。這是一種保護,但可能不是最佳的保護方法,因為可能會因此出現新的問題;再者想要隔離開痛苦,也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心理諮詢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幫助大家把痛苦的事都變沒了,也不是把痛苦隔離開,而是我們一起,想出更多的,保護自己的方法。

寫在最後

生活很難。

你看天氣總是很糟糕、收入似乎有時候也只能勉強維生度日、拐角處喜歡的店在你餓了一天滿懷欣喜走到跟前兒時卻發現剛剛關門、新穿的褲子被飛速駛過的汽車濺了一身泥點偏偏你又要去赴暗戀已久的Ta的約會...

生活也沒那麼難。

霧霾退去收穫藍天會更加珍惜、無論身家多少都有家人朋友免費的愛、生氣的離開關掉的店鋪卻意外發現路邊還有更好喫的東西、「你的褲子怎麼髒了?來的路上一定很辛苦吧?」你喜歡的Ta見到你卻擔心得率先開了口。

一切都會好的,放輕鬆。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文章源於:萬有青年燴

得了抑鬱症怎麼辦?能治癒嗎?如何和抑鬱症患者相處?--果殼精選?

jingxuan.guokr.com圖標

首先,絕對絕對絕對不要跟他們說「你又怎麼了」「矯情」「想開點」「沒事找事」類似這樣的辭彙,在保證這點的基礎上,我們再往下說。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抑鬱症的朋友

在他們面前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收起我們的「自以為是」。

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這句話很難聽。

但是,請記住,這句話是跟抑鬱症朋友相處的核心內容。

親近的人,憧憬的人,心愛的人,這些自己深深的在意著的人,得了抑鬱症。

我們會想,我們要幫助他們,鼓勵他們,支持他們,與抑鬱症對抗。

但是,很抱歉,很多時候,這些鼓勵和支持,唯一的積極作用,是帶給我們自己心理滿足:「啊,我為這位患者擔心了,並且送上了我的關懷」,而不是給她心理撫慰。

抑鬱症之所以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精神疾病,是因為抑鬱症患者是極其孤獨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只能獨自對抗病魔,但是也只有靠他們自己的力量,纔有可能跟病魔對抗。

不要認為,一些關心的話語,就可以幫助患者走出低沉的情緒,也不要覺得,一些鼓勵的言辭,就可以幫助患者重拾開朗。健康的人,是無法真正理解抑鬱症患者的感受的,他們的傷心、恐懼、無助、絕望,我們永遠體會不了。

所以啊,我們很難知道,對於他們,什麼樣的言辭纔是適當的。

我們也很難知道,什麼時候,出自關愛的言辭,會變成刺穿他們內心的利劍。

貿貿然的撫慰和鼓勵,無論承載了我們多少的愛意,很多時候,都只是把我們所愛的那個人,推向距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深淵,甚至再也回不來。

可能有人直到現在還是覺得:

抑鬱症,是中二,是軟弱,是性格弱點,然後懷著善意的去給抑鬱症患者打氣,希望他們堅強起來。可是,這些善意,對於抑鬱症患者,許多時候,是傷害。

請記住,如果你不是從事抑鬱症研究的專業人士,沒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長期與抑鬱症患者接觸過,那麼,首先承認自己並不瞭解抑鬱症,然後對自己說,不瞭解的事,不要隨便指手畫腳。相信我,沉默的陪伴在抑鬱症患者身邊,很多時候,就是對治療最大的支持。當然,沒有人會甘心沉默,甘心束手旁觀,尤其抑鬱症患者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時候。但可惜的是,要如何對待抑鬱症的朋友,很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指南,畢竟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無法簡單的一概而論。好在,總是有那麼些事情,我們可以幫上一點點忙。尤其,是在治療中,相當重要相當關鍵的一環。讓抑鬱症朋友求助,讓她堅持治療。

就像我說到的,抑鬱症患者是孤獨的,因為這種孤獨,她也是自我封閉的,她會非常輕易地去懷疑,於是也很難主動求助。

也有的抑鬱症患者,他們已經無法對自己的狀態進行理性的判斷,更不要說去求助了,身邊的人,就需要扮演那個,把患者拉去求助的人。

讓抑鬱症患者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很有可能會遭到他們的反抗,但是,這也是我們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意義,溫柔地守護,毫不動搖地堅持,直到我們所愛著的他們,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有效的控制病情。

這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也很有可能讓我們變得沮喪。

因為就算抑鬱症患者開始接受治療,也會由於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比如說發胖,腹瀉,失眠,等等,而讓抑鬱症患者對藥物治療心生抗拒,進而對整個抑鬱症治療產生不信任。

但是,合理的藥物治療,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其重要程度,甚至是可以挽救生命的,所以,在他們接受藥物治療的期間,我們也需要以溫柔和堅定去守護他們,讓他們遵醫囑,堅持喫藥,定期複診,把治療長期的堅持下去。

我們能夠做的事情,總結起來就是:

  1. 幫助她接受醫生的治療
  2. 在治療的過程中,幫助她去堅持治療,溫柔地守護,讓她知道「你需要她」
  3. 敦促她堅持喫藥,定期複診,在她身邊傾聽陪伴,直到她好起來。

在我做志願者期間,只要和患者們接觸,基本上,就是在跟他們一起散步。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旁人或許根本不相信會有效的努力,對於他們來說,也會是一種極大的力量,讓他們感覺到,還有人需要自己,他們對於自己的懷疑,或許就會少一些,那麼對於他們的病情,那就是有幫助的。讓她可以隨時找你聊聊天,談談心,想一個樹洞一樣。

記住,如果你不是醫生,不是專業人士,就不要懷著「讓我幫助你」的心情,去幫助抑鬱症朋友,而是以「我需要你」的姿態,去接近他們。就好像感冒的時候補充維他命,調動起身體本身的抵抗力來跟感冒病毒對抗一樣,我們向抑鬱症患者「索取」,也是為了調動起他們本身的精神力量,來跟抑鬱症對抗。

如果恰好你就是一位抑鬱症患者信任的人,如果恰好你就是這位患者唯一願意傾訴的人,記住,無論他說什麼,都不要忙著判斷,忙著得出什麼結論,或是忙著安慰。

只要安靜的「傾聽」,並且引導她說出更多就好。

最後,請記住:不要認為,一己之力就可以幫助她消除抑鬱症,最好的辦法,還是配合醫生,讓她接受正確的治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