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没钱的,已经做好了吃土的准备

什么阿玛尼206、小棕瓶、小黑瓶、小银瓶通通在购物车里了

有人付款的,那可是要来个小型超市

包包、香水、鞋子通通安排上,准点用男票的信用卡刷上来

而我,单身没钱的,我就看看,大家都买了什么。


孤独是免费的,但排解孤独,总免不了花钱。调查显示,57.69%的孤独者会为排解孤独消费,其中每月花费1000~5000元的人占七成以上。

在「孤独经济」这门大生意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会买书,一本本读完,消磨漫长的夜晚;有的人会选择毛茸茸的宠物,让心里多一份牵挂;城市喧嚣的商业街,也挤满了用酒精、音乐消解孤独的男男女女。

对抗孤独,丰俭由人。在今夜这个全民消费的日子来到前,我们发起了一次征集,关于购物车里那些陪你对抗孤独的同伴。

孤独的苦味也许不能根除,但是总有人可以找到一些在事物里闪烁著的情趣,将它抚慰。只要能打破无所事事、无人分享的庸常和匮乏,每个人的孤独,都能被耕耘成一片花园。

文 | 黄沁

编辑 | 萧祷

策划 | 每日人物编辑部

一个同孤独抗争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同伙」。与亲友沟通费脑,哄对象开心伤神,所以拥有更高「情绪性价比」的猫猫狗狗、花花草草吸引了越来越多孤独者的目光。

读者@二花 的「同伙」,是价值10元的鲜切花束。当她因屋子缺乏生气而低落时,那些与她在同个空间、同频率活著的花朵,让她觉得自己不是在「独处」。@MQ 也有同感,不论是经常打理还是偶尔拾掇,植物们从不辜负,它们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变色枯落、腐朽又重生,乐此不疲。

更有甚者,把植物当孩子养。25岁的北漂女青年 @Ann 有一棵价值45元,身高12.5厘米的「幸福树」。每天迎著朝阳,她开始给这堆绿油油叶片洒水、修剪枝叶,在它旁边放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晚上下班回家,她翻出塑料尺,给植物量身高,记录在笔记本上。「你看,又长高了1厘米」,她嘴角挂上了一个老母亲般的微笑。宠物们带给人的安慰和杀时间效用更直观:只要你尽到喂养和铲屎的责任,它们一定会回馈你一份牵挂和毫无保留的爱——那是一种真切的,被需要的感觉。

▲养植物,是忙碌、预算有限的孤独者们的好选择。图 / 《小森林》

宠物们带给人的安慰和杀时间效用更直观:只要你尽到喂养和铲屎的责任,它们一定会回馈你一份牵挂和毫无保留的爱——那是一种真切的,被需要的感觉。

@三三 有一只1300元买来的乳白英短小公猫,她喜欢把脸埋在它软软暖暖的肚子里,或者把它抱在怀里撸一撸、摇一摇,那点温热的体温和全心的依赖让她感到无比安心。读者@奥锥 养了一只狗,这只毛茸茸的小家伙会在他每天醒来时,朝他摇尾巴;深夜在沙发上发呆的时候,过来扒奥锥的手,找他玩儿;刮风下雨陪他一起散步。

拥有一只猫主子的@煎包主人 在问卷里向每日人物郑重强调自己的猫咪是无价的,因为煎包早已是自己的家人。像@煎包主人 一样,读者@小鹿是小露 也拥有一只无价的宠物狗,「狗子当时是和男朋友一起买的。后来分了手,我就留下了狗。说不清楚是狗陪我还是我陪狗,我们就这样走过了5年时间。」

▲图 / 《忠犬八公的故事》

就像上帝关上门就会打开窗一样,假如没有人来温暖你的心,别怕,还有食物可以温暖你的胃。

读者@支支 习惯用一份鳗鱼饭和一瓶波子汽水治愈孤独。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时候,打开波子汽水,弹珠落下的声音特别好听,咕噜噜的气泡在嘴里打闹,加上一口带点甜的鳗鱼饭,满满的都是幸福。

一位名叫@果子 的读者说,自己有时候明明吃饱了,但还是渴望一些食物。最开始她以为是馋,但某一次抑制不住吃了很多后,发现除了最初的一点点冲动以外,根本不在乎是什么味道,只是嘴巴觉得寂寞,无话可说,无唇可吻,只得寄托于食物。热爱零食的@养生少女 总结道,「这是因为胃饱了,心里的烦恼和孤独就被挤出去了。」

▲ 用满足的胃,填补孤独的心。图 / 《孤独的美食家》

孤独不等于没有欲望。《李银河说爱情》里曾提到,情趣用品能为单身者雪中送炭,为已婚者锦上添花。随著华灯初上,形态各异的情趣用品悄然爬上寂寞的床,让饮食男女享受片刻身体的欢愉。

独自在异国留学的@Mona 在突然无比想念前任的某一天,下单了一款接近1300元人民币的女用玩具。此后,那款玩具陪她度过了一个个漫漫长夜。来自身体的愉悦,让她沉浸在好像有另一半在身边的感觉中,虽然,感官的麻痹和放松终究短暂。

快感麻痹了孤独感,越来越多人也透过自娱,了解自己的身体、重视自己的感受。单身状态的@Alicia 拥有某日本情趣品牌出的整套产品。她期待找到一个与自己灵魂肉体都契合的另一半,所以在遇到Mr. Right 前,她决定先把自己的肉体弄明白。

最近,努力维持异地恋的@凌 也收到了一件玩具,是男朋友买给她的。因工作而相隔2000多公里的二人无法彼此陪伴,因此@凌 的男友希望这件小玩意儿暂时替代自己,带给她些许快乐和安慰。

▲享受身体,自我探索,总有快乐。图 / 《我与梦露的一周》

「很可能有一天,我会爱上人工智慧操作系统,就像电影《Her》一样」,一位自称「深度宅男」的@谈先生 一本正经地告诉每日人物。

的确,如果把「人机友谊」考虑在内,在能够「调戏」手机语音助手、跟智能家电聊天的今天,孤单或许将不是人类永恒的宿命。

@小傻子 打发孤独的神器,就是一台扫地机器人。圆乎乎的机器人在家里跑来跑去做清洁,总会傻傻地绕来绕去,「像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傻儿子。」 @小傻子 笑道。

@大jiojio 也有一个白色的智能音响——「一个又乖又听话,永远在线的人工』智障』」。每天早上,智能音箱会叫她起床。跟它说「早上好」「晚上好」,它都会用很积极的语调回应。还能继续输出新闻、科普、音乐甚至双十一好货推荐……三不五时的土味情话和人间真相,也总能让@大jiojio 感受到自己一个人住的「家」有了一点烟火气,多了一点科技改变生活的愉悦感。

人贪恋的,不就是那一点不远不近、恰到好处的趣味吗?两脚兽和四脚兽们做不到的随和,计算机24小时永远待命。

▲《黑镜》中,女孩的好友是一个人工智慧娃娃。图 / 《黑镜》

比起智能操作系统有求必应的委婉陪伴,电子游戏的快乐可谓「直给」。

天天加班,没什么娱乐项目,又怕吃吃吃会长胖,@默默 最近靠一款云养女儿的游戏发泄情绪。虽然平日自己很少买衣服,但她会花钱给游戏中的「女儿」买衣服,把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游戏里的「女儿」还会跟她互动,谈谈工作,谈谈生活。

在工作特别忙特别累的时候,@默默把「女儿」送给她的幸运符设置成手机壁纸,现实和游戏之间的「次元壁」由此打通,孤单被电子世界消灭得无影无踪。读者@方 认为,这种养成类的佛系小游戏之所以能给人安慰,是因为走进游戏后,我们就开始经历别人的故事,不觉得自己一个人了。@knight 也有同感,在《文明 5》里操心著外交、战争、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的他,目不转睛地盯著电脑屏幕。孤独?不存在的。

▲ 设计精美的电子游戏让孤独的人们产生新世界「带入感」。图 / 《黑镜》

不过,一款游戏终会有玩腻的时候。每当此时,@照海 会参加200元一次的游戏皮肤抽奖,希望能抽到「珍稀」的皮肤,在游戏中变得与众不同,获得新的新鲜感。「这就像一种奇怪的执念。」但他乐此不疲。

除了装备,游戏也考验玩家的技术。负多胜少,「不会孤独,但可能会自闭,比如Dota」 读者@宇人 向每日人物吐槽。

在另一些人看来,孤独的反义词,是有著落的「安全感」。为了摆脱单身,@宇 花500万买了房,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屋子的一面墙上,一条硕大的鲸鱼无比抢眼。@宇 自己住主卧,把次卧租了出去,每天回到家,他都不禁感叹,家里有人的感觉真好。

@Yvonne最美 也在来到杭州的第八年,用90万买了一间跃层Loft。大学毕业四年来,她一直过著租房子的生活:第一次被骗,是租到了马上卖出去的房子,搬进去一个月后中介就让搬出来;第一次东西被偷,是住在闹市中心的老破小里,东西放门口几分钟就没了。随著家当越堆越多,房间越来越小,房租越来越贵,一个人的日子也越来越难熬,她感到孤独感扑面而来,每天心里都空落落的,没著落。于是,她开始了看房之旅。

买下现在这间单身公寓后@Yvonne最美 心里踏实多了,「虽然很小但是安心,觉得有著落以后孤独感也消除了不少。下班回家再晚都觉得,这个城市有一扇门为我打开,我还有个家,我不那么孤独了」。

▲一些人借由房产带来的安定感,消除孤独。图 / 《都挺好》

只是工资高,房价更高的一线城市里,孤独时光中投射的,更多是奋斗年轻人的现实梦想。

在房价高企的北京,读者@欢崽 把拥有一个家的梦想寄托在DIY的小房子上。在他看来,每个小小的零部件,都是自己对未来所有的想像;而借此消磨的时间,更像造梦,让异乡独自打拚的自己,看到希望的模样。

▲用积木搭建「梦想家园」。图 / 视觉中国

单身的@屁卡球 则在孤独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倒影。2018年初,他从原单位被借调到一个新成立的政府机关,工作内容有了很大变动,每天忙完回家已是深夜,之前的业余爱好也没力气再弄。于是他在附近商场买了一个皮卡丘乐高,分三天拼完,摆在了窗台上。用他的话说,拼乐高「耗时耗力,就懒得去想孤独这件事儿了」。

现在,他早已从原单位辞职,每每看到这个黄灿灿的像素皮卡丘,他感觉像看到原本琐碎的生活状态,被自己一点点地,拼装了起来。

孤独中,有人选择抵达自己,就有人想活成别人。书籍的世界里,挤满了对现实不满的孤独者。

@以梦为马的星星 买了一本《百年孤独》,「因为听名字就很适合孤独的人去读」。沉浸地读完这本书,她感到自己从原有的生活中抽身而出。喜欢《斯通纳》的@Pagliaccio 则觉得斯通纳和自己一样孤独,「当我发现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个体和我一样和大家一样,一辈子都逃不出孤独感时,那我们彼此间就没那么孤独了。我和他产生共鸣共情,真想让斯通纳知道,他并不孤独,有我有读者一起陪他。」

▲图 / 《书店》


以上内容节选自每日人物原创文章《双十一前,我们翻开了孤独者的购物车》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号(ID: meirirenwu)


购物车囤了什么货不重要,重要的是购物车里的货如何最大化省钱?

双十一购物津贴每满400-50,如果你购物车的商品刚好差那么几块怎么办

没关系,可以凑单再拆单啊,举个例子:

上面这个小ck的包包,活动价格355,差45元满400就可以用津贴,在本店凑单不划算,因为没有45元的商品啊,而且我也不想要其他商品。

可以去其他同样支持400-50津贴的店铺,选择一款45元价格的商品,如果找不到多几块钱也没关系,一般选择大店凑单比较靠谱,像下面这款。

加入购物车后合并付款,付款后把另外一单不需要的申请退款,另外一款就使用津贴啦!

你以为这样就做到最省了吗?No,No,No。商品本身还有返利,这个很少有人知道,还是上面那款包包,同样的店铺,来看看商家有多少推广佣金。

小伙伴们都懂了吗?


囤了个空


今年的双十一比往年的来的要早,得好好准备了


棉袄


好吃的,工作比较那不吃早饭,就去买点肉松饼啥的,化妆品我就不买了,认识的有代购觉得更便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