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辭職,離開上海,咱不受這個氣


我覺得你一旦把事情直接定性為排外,你就會不自覺的把自己和老姐姐們對立起來,把自己放在被欺負的弱者位置。

但你想,對於老姐姐們來說,因為來了個職場新人,就要改變自己10幾年來的習慣,憑什麼呀?

我很好奇,你有沒有嘗試去融入她們?

你有沒有在姐姐們說上海話的時候,問她們,可不可以說普通話?因為你聽不懂,但很想知道她們在聊啥。

你有沒有自己努力去學上海話,工作之餘向她們請教上海話?

如果你都嘗試過了,但姐姐們不理你,拒絕說普通話,也不教你上海話,那麼你可以辭職了,你真的被排擠了。

不過我猜,應該沒有。因為你說了「平時老姐姐們都在工位上大聲用上海話聊天(無時無刻),我無法參與也不想參與」。


你現在就像是一個小朋友,來到一個公園。公園裡已經有幾個孩子們在一起玩遊戲了,你既想玩遊戲,又不主動開口問自己能不能加入,等了很久也沒人來邀請你。

然後你情緒很低落,「我是不是被排擠了」。

但沒準那羣孩子在想,「為什麼她不來加入我們?她是不是不喜歡我們,不想和我們一起玩?」


我(上海)大學四人寢,有兩個崇明室友。他們之間也是用崇明話交流的,那我是不是也被崇明排外了?兄弟你這麼敏感的人,就算回老家也會覺得隔壁張三家二狗家在排你。


上海人在上海和上海人說上海話不是很正常嗎,怎麼就沒有廣州人在廣州和廣州人說廣州話有問題,只有上海被拿了出來,想著被歧視纔是有問題吧


北京人說北京話,沒問題;

東北人說東北話,沒問題;

河南人說河南話,沒問題;

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

唯獨上海人說上海話就有問題,就被理解為排外,在自己的家鄉說自己家鄉話,有什麼問題?

你在自己的家鄉,不說家鄉話?

為什麼偏偏就要別人遷就你呢?

就像這次疫情,有的房東願意減免租金,那是情分,但不代表別人有義務這麼做。


來來來,不要客氣,把題主的內容改一下,代入看是否合適:

我大河南,除了鄭州一疙瘩說的是全省人民暗自嘲笑的「鄭州普通話」外其他地方都是說河南話,當然北部山西交界的幾個縣說的是其他地方都聽不懂的話,然後外地人來工作工作場合全面河南話,甚至連地方官員接受新聞聯播採訪都是河南話,

於是總理偷偷上網問:

剛到河南工作,工作生活交流裏河南同事都說河南話,他們算是對我這個安徽人排外麼?

大北京,北京本地人都北京話倍兒有意思,聊起來侃的你暈頭轉向,於是總理又上網偷偷問:

剛到北京參加工作,發現身邊的北京人在工作生活交流裏只說北京話,他們算是對我這個安徽人排外麼?

大城市鐵嶺旁邊的小鎮小瀋陽,大家都說東北話,整起來特別帶勁,於是總理偷偷上網又雙叒問:

剛到東北工作,東北同事工作生活交流裏只說東北話,他們算是對我這個安徽人排外麼?

你到四川不覺得身邊人說四川話是排外,你到陝西不覺得陝西人說陝西話排外,你到湖南不覺得湖南人說湖南話排外,但你到了廣東覺得說廣東話的人排外、到了北京覺得說北京話的 北京人排外、到了上海覺得說上海話的上海人排外。

發現問題所在了麼?

因為這些地方經濟好,而你又自卑,事先就在內心裡默默的承認自己是「弱勢的一方」,建設好了防禦的心牆。

你到了別的地方工作,這個地方的人沒必要為了你一個人去改變自己的行為。上海2400萬人,其中外來人口700萬,總體來說還是上海人佔主體地位,所以他們在自己的地界說上海話毫無問題啊!但我相信他們會在跟你講話的時候切換到普通話,否則就是不懂事了。

在上海十多年,經常遇到只會說上海話的老年人,我又是一個招人喜歡、熱心助人的社會主義好青年(現在是中年),因此經常在幫人、求助的時間發生對方只說上海話而我普通話對答的情況,沒見過哪個老年人會「翻個白眼說我鄉下人」,都是熱情洋溢的互動,有些老阿姨給她們讓座後聊天時甚至會要給我介紹對象(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更加的自信了),而不會覺得我們河南都是騙子 。

當然也有一些小癟三,把生活不如意都怪罪給外地人,心裡的理念就是「如果不是你們外地人,陸家嘴的高薪崗位不都是我們的麼?」這種傻叉想法。對這些人我的建議是別理他們,讓他們在寬頻山好好YY就好了。

「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深圳的開放包容程度當然很高,但上海前二十年其實也不差,只說是多了個前提:買了房子……現在中央要求上海控制人口總量,但上海政府對高端急缺人才仍是高度開放的。不論是居轉戶還是人才引進,都相對給力。


我去美國玩,美國人全程只用英語交流,這算是排外嗎?


要看他們有沒有和你在同一張桌子上喫飯,如果一起喫的話,他們喫豬肉是不尊重你;如果不在一起喫的話,他們喫豬肉也沒礙著你啥事


如果把題主的問題修改一下,變成:外地人遇到廣東(寧波/四川/蘇州)同事日常工作生活交流只說廣東(寧波/四川/蘇州)話,這算排外嗎?這個時候,相信大家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個地域排外問題,而是職場新人難以融入新公司的問題。

所以我們不妨跳出原來的思考角度,重新審視一下題主本身的問題所在。我們都知道,初入職場,會面臨忐忑、緊張的情緒,害怕被領導罵,擔心被同事孤立,陷入各種未知的職場潛規則中等等。下面舉幾個例子。

場景1:被同事冷落

當事人自述:新工作剛上班不過半天,我就開始坐立不安了。原因我的座位被分配到兩個女孩子中間,而這兩個女孩子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閑暇下來就會聊聊天,分點零食喫,她們簡直把我當透明人處理了。聊天時完全不會顧及我的存在,分零食也從不叫過我,導致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錦囊君分析:老人不理新人,新人可以主動和老人搭訕;老人不分新人東西喫,新人可以主動分老人東西喫,沒有攻不破的老人,只有不努力的新人。新人在適應新公司或新部門的環境時,原來的老人也同樣要適應一位新同事的存在。為了讓老人更快地熟悉新人,也為了讓新人更好地融入工作中,上班第一天,新人大可以主動一點,帶點小禮物、做個有趣的自我介紹、主動搭訕等,積極融入新部門中。

場景2:被安排瑣事

當事人自述:我是一名中小型企業的新員工,本應該為得到一份新工作而高興才對,可是我卻始終笑不起來。原因就在於身邊「老人」總愛惦記著我,不知是嫌我沒事幹,還是故意捉弄我,總喜歡在我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打斷我,要求我做些和我手頭工作不相關的事。如果只是公事也算了,就連倒茶送水、繳費充值、清潔桌面等份外事都要我來代做。

錦囊君分析:新人剛上手時,給他們做一些基礎性工作,往往會嫌重複簡單,從而不動腦筋不思考,機械地完成任務,難以悟出這些基礎性工作的要義——只有完成每一項基礎工作,才能充分接觸到這份工作的各個層面,對工作職責有更透徹的理解。至於分派一些與工作無關的瑣事給新人,比如換個桶裝水、訂個團隊活動的餐廳,這可是新人表現親和力和凝聚力的好機會。你能給老闆泡壺滿意的茶,漸漸摸透老闆的喜好,何樂而不為呢?熟練和老練都是需要慢火燉出來的。

場景3:「新想法」碰到「老觀念」

當事人自述:我在一家網路公司的視頻直播部門工作,已經上班三個月了。碰巧有一回主持人要出差,主管決定讓我做當期的節目。我特地「推陳出新」加了點自己想法在節目裏,自認為節目做得挺順利,主管卻對我處處挑錯:「你的髮型、著裝習慣、訪談風格都不太符合這檔節目的定位。因此團隊決定還是讓你先做前期的準備工作,等你適應了這裡的一切再做調整。」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得到臨時替補的機會!

錦囊君分析: 新人內心充滿著各種新鮮觀念,想以此讓自己脫穎而出也是一個好想法。但其出發點在於要遵守原來團隊的工作風格,一個團隊成熟的工作風格勢必有其存在的道理。熟悉工作流程,瞭解部門的行事風格纔是新人應做的首要工作。而「讓合適的人做適合的事」則是管理者提高團隊合作效率所堅持的一項原則。新人應當理解、服從領導的工作分配,而非一味地追求自我。

場景4:要不要提負面意見

當事人自述:我當時是在一家食品公司市場部實習,剛進去沒多久我就和部門一起開會,討論的是將產品怎樣打到一個二線城市中去,而據我瞭解,這個市場推廣活動並不符合當地人的口味,當時公司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也未見起色,所以當主管試探性的問我意見時,我直言這個計劃是失敗的,當即主管的臉色就變得鐵青,因為我不知道,這個項目是上司力排眾議,才把它做下來的,而現在被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小朋友批得體無完膚,主管的臉色自然不好看。

錦囊君分析:根據此前前程無憂關於 「新人開會類型」調查,65%的新人在會上一言不發,但不發言的新人易被同事領導視作沒有主見,所以我們鼓勵新人在會議上應多多發表意見,但當新人剛剛進公司,什麼都不瞭解就貿然直說一些負面的意見,未免就不太妥當了。這樣做,第一因為不瞭解前因後果,觀點難免會有偏頗;第二容易得罪人,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新人可以在開會初期,先觀察同事的舉動,等到摸清開會流程、同事習慣後再開口。

Tips:7招快速融入新團隊

  1. 先把工作做好

不要急著去融入一個新團隊,首先把工作做好,這纔是職場生存的第一步,有了生存纔去談融入團隊。

2. 主動參與甚至發起組織集體活動

下班後和同事一起喫飯、打球等,可以快速消除和同事之間的陌生感,為融入新團隊起到很好的破冰作用。

3. 平時可以送同事一些小禮物,或者和同事分享零食

送一些小禮物,特別是當你出差、節日等回公司時帶點小禮物或食物給同事。這樣對方會感覺自己被別人重視了,那麼相處就會容易很多。

4. 利用工作午餐時間與同事打成一片

這是一天中最長的休息時間,也是最融洽的時間,中午就和大家一起喫飯,可以得到很好的交流。這個時候一定要表現主動,積極回應同事們的話題。即使飯菜真的不好喫,也先忍忍吧!

5. 微笑面對周圍的每個人

新人剛進公司,不管對誰都要笑臉相對、客客氣氣。讓大家都覺得你還蠻容易接近的。既然有了這種印象,會有利於後面的進一步接觸!

6. 不站隊,不拉幫結派

和各方同事相處都要掌握分寸,不過分親近,也不過分疏遠,不要向外界散發出你是某一方的這種信息,因為這樣的話你總會招來對立方的敵視。

7. 主動與老員工交流工作心得

要記住,新人最忌急於表現自己。儘可能多問,最好的員工不是事事都懂的人,而是那些虛心求教的人。即使你知道,還是適當向老人們請教一些業務上的問題,顯示對老人的尊重。

寫了那麼多,如果你覺得還不錯,記得點贊+收藏哦~


上海話很好懂的,他們聊天的時候安安靜靜在旁邊聽,不出兩周你肯定能全聽懂。如果他們對你說的上海話你不懂,就禮貌的請對方用普通話重複一遍,不用多久你就能徹底頓悟上海話的發音方式,雖然會說有難度,聽懂是毫無壓力的。

別給自己設定一個被排擠的預設立場,就抱著多學一門方言方便將來工作生活的態度,你也開心別人也開心。

我記得我是本科實習的時候頓悟上海話的,之前雖然在上海讀大學好幾年,一直沒徹底整明白,十幾年前的上海醫院,從醫生護士到病人幾乎都是上海人,語言環境到位了,大概也就一兩周就完全聽懂了,從此生活工作方便很多。


人家都是老員工,這是多年來的工作方式,憑什麼要因為你一個新人做出改變?你覺得這都不能接受就趕緊換工作吧,這不算排外,也絕對沒有欺負你,是你自己的問題。如果他們背著你的時候其實是講普通話,那才叫刻意排擠你。

如果這是三個日本人,工作只說日語,開會的時候用中文給你簡單的解釋幾句,你會不會覺得有問題?你恐怕還會積極的學習日語吧?性質完全一樣,別人說母語,你看不慣,那你就走吧。

總覺得現在老是有些人把得不到別人的特殊照顧當成別人排外。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本人不是上海人,大學也不是在上海就讀,從小不在上海生活,但是畢業後卻進了一個大多都是上海人的單位上班。平時大家交流用上海話,開會用上海話,我剛進去一度聽不懂大家在說什麼。一開始總會和人家說我有點聽不懂,人家就會切換普通話和我交流,但是慢慢的,你心裡明白你不可能一輩子在和人家討論工作或者領導安排工作時打斷人家說聽不懂,漸漸的我就默默認真聽,聽不懂偷偷後面問關係好的同事,開會的時候錄個音,回去慢慢聽,反正經過半年的磨合期我大概都聽的懂上海話了,現在在上海兩年了,甚至會講一些上海話了。

我講我的經歷是想說,我從來都沒有產生過他們排斥我的心理,而是我既然已經在這,我要努力去與環境融合,與大家融合。既然當初我選擇了這份工作,選擇來到上海,這些東西我都已有心理準備的。所以我覺得排斥這個說法有點無稽之談,反而是樓主已把自己放在所謂同事的對立面,不去適應環境。再說了,多學一門方言又有何壞處呢?


所以他們是相互交流還是對你說話?如果只是相互交流,沒有對你說話,他們有什麼義務為你改變多年的母語和交流習慣?


留學生遇到美國同事日常工作生活交流只說英語,這算排外嗎?

外國人來中國喫飯,遇到中餐館只有筷子調羹,這算排外嗎?

小明拿著手機出門買東西,遇到小店的老爺爺只收現金,這算排外嗎?

你到別人家做客,遇到對方只燒了自己喜歡喫的飯菜,這算排外嗎?


害,想多了吧。

我也是外地人,我組裡同事幾乎都是上海人,我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景,在我看來她們就是習慣了或者有些話不知怎麼表達就自動上海話了。

另外你不能先心理上設定人家排外,一旦你這麼想,不管她們怎麼做你都會認為是排外,而且找各種蛛絲馬跡證明她們排外,大家都是求財,工作做好了就行,此外能處就好好處,不能處就面子上過得去,沒必要糾結細枝末節。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家兩條狗沒事互相對著叫,我從來不在意它們想表達什麼。

我一向是周圍環境只要不影響我賺錢和自身提高,就無妨。如果你不太習慣獨處那當我沒說。


看情況,我覺得頂多叫不禮貌。

設身處地我們公司有挺多外國人的,我們自己私下聊天和他無關時用中文,和他聊天時肯定用英語啊,不然不是欺負人嗎?

工作時如果有外國人參與,能講英語的肯定也用英語啊,你用中文是故意不想讓工作好好開展嗎?再說公司裏的工作語言就是英語和中文,幹嘛非得故意讓工作夥伴聽不懂?

所以換個角度,我個人認為私下聊天人家講上海話無可厚非,和你無關的聊天為啥要讓你聽懂?但是如果會講普通話,和你聊天時還有工作時故意不講普通話,我覺得就是不禮貌+腦子有坑了。


先不說排外哈 這個詞太大了 也不能以偏概全 就說你的情況吧 以我幾年工作的經驗外地人來說 既然能在一個公司上班 個人背景素質也不會差太多 如果你覺得自己人還不錯的話 那她們經常說上海話百分之九十幾的原因就是習慣了 肯定大部分都是在平時閑聊中才說 總不至於開會也一堆人說上海話吧 我的經驗就是閑聊時加入大家 試著聽一聽 時不時提個問題呀 不要怕 你提出問題 她們肯定要回應你的 而且會用普通話回復 不至於你普通話人家上海話回復你吧 一來二去 熟絡了 她們可能變成說普通話也有可能呀 畢竟你的存在感高了 意識到身邊還有個聽不懂上海話的 如果你一直不加入她們 有些人可能連你是外地人都不知道

最後說一點 如果你真的覺得沒辦法融入她們 那就換工作吧 但是你要想好了上海這樣的上海話工作圈子還有很多很多 尤其是中小型企業 只有那種超大型的公司整個上海員工幾千上萬的情況會好點


看情況吧

你看看他們是不是偶爾和你交流,開頭也是說上海話?

我和一些上海同事,日常交流就一直是上海話,有時候對著外地同事也是上海話開頭,直到同事一臉懵逼的說聽不懂才意識到自己說的是上海話。

刻意和不刻意,相信還是能察覺的。

感覺不能融入的話,就努力學習吧,不管是為了能融入,還是為了跳槽到其他公司。


從問題日誌裏的描述,同事並沒有可以排擠你,起碼和你產生交流的地方還是會用普通話。

那麼老姐姐們聊她們的天,沒必要遷就一個沒有參與進去的你而切換成普通話。

你越是覺得被排擠,你的心思也就越敏感,一件很小的事也會被你腦補成孤立你的大事。你也不想參與進姐姐們的對話,你這不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了麼? 人際關係是要你自己去維繫的,而不是你坐著,別人跑過來找你。

你喜歡上海嗎?還是上海只是你實現人生目標的工具? 好吧 這兩個問題其實對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態一定一定要放放正,老覺得有刁民想害朕,那你未來一定會過得非常抑鬱,不是周圍同事讓你抑鬱,而是你不健康的心臺在害你。

大家都不過是討生活,沒有利害關係,別人不會無緣無故的愛你和恨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