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辞职,离开上海,咱不受这个气


我觉得你一旦把事情直接定性为排外,你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和老姐姐们对立起来,把自己放在被欺负的弱者位置。

但你想,对于老姐姐们来说,因为来了个职场新人,就要改变自己10几年来的习惯,凭什么呀?

我很好奇,你有没有尝试去融入她们?

你有没有在姐姐们说上海话的时候,问她们,可不可以说普通话?因为你听不懂,但很想知道她们在聊啥。

你有没有自己努力去学上海话,工作之余向她们请教上海话?

如果你都尝试过了,但姐姐们不理你,拒绝说普通话,也不教你上海话,那么你可以辞职了,你真的被排挤了。

不过我猜,应该没有。因为你说了「平时老姐姐们都在工位上大声用上海话聊天(无时无刻),我无法参与也不想参与」。


你现在就像是一个小朋友,来到一个公园。公园里已经有几个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了,你既想玩游戏,又不主动开口问自己能不能加入,等了很久也没人来邀请你。

然后你情绪很低落,「我是不是被排挤了」。

但没准那群孩子在想,「为什么她不来加入我们?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不想和我们一起玩?」


我(上海)大学四人寝,有两个崇明室友。他们之间也是用崇明话交流的,那我是不是也被崇明排外了?兄弟你这么敏感的人,就算回老家也会觉得隔壁张三家二狗家在排你。


上海人在上海和上海人说上海话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就没有广州人在广州和广州人说广州话有问题,只有上海被拿了出来,想著被歧视才是有问题吧


北京人说北京话,没问题;

东北人说东北话,没问题;

河南人说河南话,没问题;

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唯独上海人说上海话就有问题,就被理解为排外,在自己的家乡说自己家乡话,有什么问题?

你在自己的家乡,不说家乡话?

为什么偏偏就要别人迁就你呢?

就像这次疫情,有的房东愿意减免租金,那是情分,但不代表别人有义务这么做。


来来来,不要客气,把题主的内容改一下,代入看是否合适:

我大河南,除了郑州一疙瘩说的是全省人民暗自嘲笑的「郑州普通话」外其他地方都是说河南话,当然北部山西交界的几个县说的是其他地方都听不懂的话,然后外地人来工作工作场合全面河南话,甚至连地方官员接受新闻联播采访都是河南话,

于是总理偷偷上网问:

刚到河南工作,工作生活交流里河南同事都说河南话,他们算是对我这个安徽人排外么?

大北京,北京本地人都北京话倍儿有意思,聊起来侃的你晕头转向,于是总理又上网偷偷问:

刚到北京参加工作,发现身边的北京人在工作生活交流里只说北京话,他们算是对我这个安徽人排外么?

大城市铁岭旁边的小镇小沈阳,大家都说东北话,整起来特别带劲,于是总理偷偷上网又双叒问:

刚到东北工作,东北同事工作生活交流里只说东北话,他们算是对我这个安徽人排外么?

你到四川不觉得身边人说四川话是排外,你到陕西不觉得陕西人说陕西话排外,你到湖南不觉得湖南人说湖南话排外,但你到了广东觉得说广东话的人排外、到了北京觉得说北京话的 北京人排外、到了上海觉得说上海话的上海人排外。

发现问题所在了么?

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好,而你又自卑,事先就在内心里默默的承认自己是「弱势的一方」,建设好了防御的心墙。

你到了别的地方工作,这个地方的人没必要为了你一个人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上海240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700万,总体来说还是上海人占主体地位,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地界说上海话毫无问题啊!但我相信他们会在跟你讲话的时候切换到普通话,否则就是不懂事了。

在上海十多年,经常遇到只会说上海话的老年人,我又是一个招人喜欢、热心助人的社会主义好青年(现在是中年),因此经常在帮人、求助的时间发生对方只说上海话而我普通话对答的情况,没见过哪个老年人会「翻个白眼说我乡下人」,都是热情洋溢的互动,有些老阿姨给她们让座后聊天时甚至会要给我介绍对象(看著镜子里的自己更加的自信了),而不会觉得我们河南都是骗子 。

当然也有一些小瘪三,把生活不如意都怪罪给外地人,心里的理念就是「如果不是你们外地人,陆家嘴的高薪岗位不都是我们的么?」这种傻叉想法。对这些人我的建议是别理他们,让他们在宽频山好好YY就好了。

「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深圳的开放包容程度当然很高,但上海前二十年其实也不差,只说是多了个前提:买了房子……现在中央要求上海控制人口总量,但上海政府对高端急缺人才仍是高度开放的。不论是居转户还是人才引进,都相对给力。


我去美国玩,美国人全程只用英语交流,这算是排外吗?


要看他们有没有和你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如果一起吃的话,他们吃猪肉是不尊重你;如果不在一起吃的话,他们吃猪肉也没碍著你啥事


如果把题主的问题修改一下,变成:外地人遇到广东(宁波/四川/苏州)同事日常工作生活交流只说广东(宁波/四川/苏州)话,这算排外吗?这个时候,相信大家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地域排外问题,而是职场新人难以融入新公司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妨跳出原来的思考角度,重新审视一下题主本身的问题所在。我们都知道,初入职场,会面临忐忑、紧张的情绪,害怕被领导骂,担心被同事孤立,陷入各种未知的职场潜规则中等等。下面举几个例子。

场景1:被同事冷落

当事人自述:新工作刚上班不过半天,我就开始坐立不安了。原因我的座位被分配到两个女孩子中间,而这两个女孩子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闲暇下来就会聊聊天,分点零食吃,她们简直把我当透明人处理了。聊天时完全不会顾及我的存在,分零食也从不叫过我,导致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锦囊君分析:老人不理新人,新人可以主动和老人搭讪;老人不分新人东西吃,新人可以主动分老人东西吃,没有攻不破的老人,只有不努力的新人。新人在适应新公司或新部门的环境时,原来的老人也同样要适应一位新同事的存在。为了让老人更快地熟悉新人,也为了让新人更好地融入工作中,上班第一天,新人大可以主动一点,带点小礼物、做个有趣的自我介绍、主动搭讪等,积极融入新部门中。

场景2:被安排琐事

当事人自述:我是一名中小型企业的新员工,本应该为得到一份新工作而高兴才对,可是我却始终笑不起来。原因就在于身边「老人」总爱惦记著我,不知是嫌我没事干,还是故意捉弄我,总喜欢在我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打断我,要求我做些和我手头工作不相关的事。如果只是公事也算了,就连倒茶送水、缴费充值、清洁桌面等份外事都要我来代做。

锦囊君分析:新人刚上手时,给他们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往往会嫌重复简单,从而不动脑筋不思考,机械地完成任务,难以悟出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要义——只有完成每一项基础工作,才能充分接触到这份工作的各个层面,对工作职责有更透彻的理解。至于分派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琐事给新人,比如换个桶装水、订个团队活动的餐厅,这可是新人表现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好机会。你能给老板泡壶满意的茶,渐渐摸透老板的喜好,何乐而不为呢?熟练和老练都是需要慢火炖出来的。

场景3:「新想法」碰到「老观念」

当事人自述:我在一家网路公司的视频直播部门工作,已经上班三个月了。碰巧有一回主持人要出差,主管决定让我做当期的节目。我特地「推陈出新」加了点自己想法在节目里,自认为节目做得挺顺利,主管却对我处处挑错:「你的发型、著装习惯、访谈风格都不太符合这档节目的定位。因此团队决定还是让你先做前期的准备工作,等你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再做调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得到临时替补的机会!

锦囊君分析: 新人内心充满著各种新鲜观念,想以此让自己脱颖而出也是一个好想法。但其出发点在于要遵守原来团队的工作风格,一个团队成熟的工作风格势必有其存在的道理。熟悉工作流程,了解部门的行事风格才是新人应做的首要工作。而「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则是管理者提高团队合作效率所坚持的一项原则。新人应当理解、服从领导的工作分配,而非一味地追求自我。

场景4:要不要提负面意见

当事人自述:我当时是在一家食品公司市场部实习,刚进去没多久我就和部门一起开会,讨论的是将产品怎样打到一个二线城市中去,而据我了解,这个市场推广活动并不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当时公司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也未见起色,所以当主管试探性的问我意见时,我直言这个计划是失败的,当即主管的脸色就变得铁青,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项目是上司力排众议,才把它做下来的,而现在被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朋友批得体无完肤,主管的脸色自然不好看。

锦囊君分析:根据此前前程无忧关于 「新人开会类型」调查,65%的新人在会上一言不发,但不发言的新人易被同事领导视作没有主见,所以我们鼓励新人在会议上应多多发表意见,但当新人刚刚进公司,什么都不了解就贸然直说一些负面的意见,未免就不太妥当了。这样做,第一因为不了解前因后果,观点难免会有偏颇;第二容易得罪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新人可以在开会初期,先观察同事的举动,等到摸清开会流程、同事习惯后再开口。

Tips:7招快速融入新团队

  1. 先把工作做好

不要急著去融入一个新团队,首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职场生存的第一步,有了生存才去谈融入团队。

2. 主动参与甚至发起组织集体活动

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吃饭、打球等,可以快速消除和同事之间的陌生感,为融入新团队起到很好的破冰作用。

3. 平时可以送同事一些小礼物,或者和同事分享零食

送一些小礼物,特别是当你出差、节日等回公司时带点小礼物或食物给同事。这样对方会感觉自己被别人重视了,那么相处就会容易很多。

4. 利用工作午餐时间与同事打成一片

这是一天中最长的休息时间,也是最融洽的时间,中午就和大家一起吃饭,可以得到很好的交流。这个时候一定要表现主动,积极回应同事们的话题。即使饭菜真的不好吃,也先忍忍吧!

5. 微笑面对周围的每个人

新人刚进公司,不管对谁都要笑脸相对、客客气气。让大家都觉得你还蛮容易接近的。既然有了这种印象,会有利于后面的进一步接触!

6. 不站队,不拉帮结派

和各方同事相处都要掌握分寸,不过分亲近,也不过分疏远,不要向外界散发出你是某一方的这种信息,因为这样的话你总会招来对立方的敌视。

7. 主动与老员工交流工作心得

要记住,新人最忌急于表现自己。尽可能多问,最好的员工不是事事都懂的人,而是那些虚心求教的人。即使你知道,还是适当向老人们请教一些业务上的问题,显示对老人的尊重。

写了那么多,如果你觉得还不错,记得点赞+收藏哦~


上海话很好懂的,他们聊天的时候安安静静在旁边听,不出两周你肯定能全听懂。如果他们对你说的上海话你不懂,就礼貌的请对方用普通话重复一遍,不用多久你就能彻底顿悟上海话的发音方式,虽然会说有难度,听懂是毫无压力的。

别给自己设定一个被排挤的预设立场,就抱著多学一门方言方便将来工作生活的态度,你也开心别人也开心。

我记得我是本科实习的时候顿悟上海话的,之前虽然在上海读大学好几年,一直没彻底整明白,十几年前的上海医院,从医生护士到病人几乎都是上海人,语言环境到位了,大概也就一两周就完全听懂了,从此生活工作方便很多。


人家都是老员工,这是多年来的工作方式,凭什么要因为你一个新人做出改变?你觉得这都不能接受就赶紧换工作吧,这不算排外,也绝对没有欺负你,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他们背著你的时候其实是讲普通话,那才叫刻意排挤你。

如果这是三个日本人,工作只说日语,开会的时候用中文给你简单的解释几句,你会不会觉得有问题?你恐怕还会积极的学习日语吧?性质完全一样,别人说母语,你看不惯,那你就走吧。

总觉得现在老是有些人把得不到别人的特殊照顾当成别人排外。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本人不是上海人,大学也不是在上海就读,从小不在上海生活,但是毕业后却进了一个大多都是上海人的单位上班。平时大家交流用上海话,开会用上海话,我刚进去一度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一开始总会和人家说我有点听不懂,人家就会切换普通话和我交流,但是慢慢的,你心里明白你不可能一辈子在和人家讨论工作或者领导安排工作时打断人家说听不懂,渐渐的我就默默认真听,听不懂偷偷后面问关系好的同事,开会的时候录个音,回去慢慢听,反正经过半年的磨合期我大概都听的懂上海话了,现在在上海两年了,甚至会讲一些上海话了。

我讲我的经历是想说,我从来都没有产生过他们排斥我的心理,而是我既然已经在这,我要努力去与环境融合,与大家融合。既然当初我选择了这份工作,选择来到上海,这些东西我都已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我觉得排斥这个说法有点无稽之谈,反而是楼主已把自己放在所谓同事的对立面,不去适应环境。再说了,多学一门方言又有何坏处呢?


所以他们是相互交流还是对你说话?如果只是相互交流,没有对你说话,他们有什么义务为你改变多年的母语和交流习惯?


留学生遇到美国同事日常工作生活交流只说英语,这算排外吗?

外国人来中国吃饭,遇到中餐馆只有筷子调羹,这算排外吗?

小明拿著手机出门买东西,遇到小店的老爷爷只收现金,这算排外吗?

你到别人家做客,遇到对方只烧了自己喜欢吃的饭菜,这算排外吗?


害,想多了吧。

我也是外地人,我组里同事几乎都是上海人,我也遇到过同样的情景,在我看来她们就是习惯了或者有些话不知怎么表达就自动上海话了。

另外你不能先心理上设定人家排外,一旦你这么想,不管她们怎么做你都会认为是排外,而且找各种蛛丝马迹证明她们排外,大家都是求财,工作做好了就行,此外能处就好好处,不能处就面子上过得去,没必要纠结细枝末节。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家两条狗没事互相对著叫,我从来不在意它们想表达什么。

我一向是周围环境只要不影响我赚钱和自身提高,就无妨。如果你不太习惯独处那当我没说。


看情况,我觉得顶多叫不礼貌。

设身处地我们公司有挺多外国人的,我们自己私下聊天和他无关时用中文,和他聊天时肯定用英语啊,不然不是欺负人吗?

工作时如果有外国人参与,能讲英语的肯定也用英语啊,你用中文是故意不想让工作好好开展吗?再说公司里的工作语言就是英语和中文,干嘛非得故意让工作伙伴听不懂?

所以换个角度,我个人认为私下聊天人家讲上海话无可厚非,和你无关的聊天为啥要让你听懂?但是如果会讲普通话,和你聊天时还有工作时故意不讲普通话,我觉得就是不礼貌+脑子有坑了。


先不说排外哈 这个词太大了 也不能以偏概全 就说你的情况吧 以我几年工作的经验外地人来说 既然能在一个公司上班 个人背景素质也不会差太多 如果你觉得自己人还不错的话 那她们经常说上海话百分之九十几的原因就是习惯了 肯定大部分都是在平时闲聊中才说 总不至于开会也一堆人说上海话吧 我的经验就是闲聊时加入大家 试著听一听 时不时提个问题呀 不要怕 你提出问题 她们肯定要回应你的 而且会用普通话回复 不至于你普通话人家上海话回复你吧 一来二去 熟络了 她们可能变成说普通话也有可能呀 毕竟你的存在感高了 意识到身边还有个听不懂上海话的 如果你一直不加入她们 有些人可能连你是外地人都不知道

最后说一点 如果你真的觉得没办法融入她们 那就换工作吧 但是你要想好了上海这样的上海话工作圈子还有很多很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只有那种超大型的公司整个上海员工几千上万的情况会好点


看情况吧

你看看他们是不是偶尔和你交流,开头也是说上海话?

我和一些上海同事,日常交流就一直是上海话,有时候对著外地同事也是上海话开头,直到同事一脸懵逼的说听不懂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是上海话。

刻意和不刻意,相信还是能察觉的。

感觉不能融入的话,就努力学习吧,不管是为了能融入,还是为了跳槽到其他公司。


从问题日志里的描述,同事并没有可以排挤你,起码和你产生交流的地方还是会用普通话。

那么老姐姐们聊她们的天,没必要迁就一个没有参与进去的你而切换成普通话。

你越是觉得被排挤,你的心思也就越敏感,一件很小的事也会被你脑补成孤立你的大事。你也不想参与进姐姐们的对话,你这不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么? 人际关系是要你自己去维系的,而不是你坐著,别人跑过来找你。

你喜欢上海吗?还是上海只是你实现人生目标的工具? 好吧 这两个问题其实对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态一定一定要放放正,老觉得有刁民想害朕,那你未来一定会过得非常抑郁,不是周围同事让你抑郁,而是你不健康的心台在害你。

大家都不过是讨生活,没有利害关系,别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爱你和恨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