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是鄔徳和冉耀啊。


評論區的朋友提到了其他幾個稱呼,這是我疏漏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話,歡迎提意見~

————————————————————————————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兩廣攻略篇開始前(張岱訪臨高為止)該人物的名字在文中出現的次數。如果懶得看分析的話可以直接翻到答案的中下部位置加黑的部分

因為不是智能系統,比如馬甲、江山這類的作為固有名詞而出現也被誤計算在內的也有若干次(因此在後面加上「-」表示至多,有些稱呼容易搞混而沒有統計的加上「+」表示至少),還有蕭主任打錯字導致漏過去的。所以該統計只是反映了大致趨勢,作為參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一下執委會裡誰出場的最多。

一、舊執委會9+1巨頭

文德嗣 985 +文主席 43+文德斯 3+文德四 2+文得四 2+文總 368=1403

馬千矚 828 +督公 134 +督工 7+馬國務卿 11+馬千竹 2=972鄔德 986 +阿德 22+趙德 19=1027蕭子山 994 +蕭主任 28=1022王洛賓 445+王工 52=493展無涯 232程棟 146司凱德 283

何鳴 269

馬甲 689-
  1. 蕭子山

因為《臨高啟明》整體是使用POV的手法所創作的,而蕭子山作為作者,第一章整個就是從蕭子山本身的角度出發寫了一個整章,之後很多穿越眾生活裏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蕭主任親自登場,因此蕭主任實際上是直接出場次數最多的執委。但是因為出場的過於分散,所以大家覺得後面「蕭子山怎麼沒了」,也很正常。

2.文德嗣

文德嗣作為整個穿越事業的組織者,元老院第一任主席,第一章中算是男二號,此後整體工作和海軍建設中也不斷露臉,出場機會相當多。加上文德嗣又是整個政權的代言詞,在歸化民和偽明統治者的口中提到的次數也最多,而且元老一般提到最多的還是「文總」,因此是總體出場和被提及最多的執委和元老

3.鄔德

根據上面的統計反映,誠如樓主所說的鄔德的戲份的確在《臨高啟明》中也是數得著的重,第二章節大部分劇情都是圍著鄔德如何從一個普通元老發家,晉陞入執委會成為馬千矚的左膀右臂,並且抱得美人歸而談起的,人物刻畫的也很有趣,但是成了企劃院院長後戲份就少了很多。如果算上第一章醬油階段還叫做趙德的時候,鄔德實際上是刻畫最多、總體出場最多的執委

4.馬千矚

督公戲份也相當的多,但是相對前面三位直接出場的幾率稍微低了一點,在執委中排第四,但是作為「督公」被提及的次數卻是第二多的執委。這也是元老中馬千矚派系人數眾多所帶來的優勢。

三叉戟大概是被馬督公黨羽壓下去的。

5.

馬甲有相當多的POV視角,在海關和法學會以及普法審判等等中露臉比較多,因此比派去三亞後上千章沒出場,突然多了四個孩子的王洛賓主席要出場的多得多。

程棟應該是執委裏出場最少的一個,始終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POV,刻畫很不突出,露臉不算少但是每次只有一兩句話,只能說是最早的組織者之一勞苦功高,所以力壓金融組其他成員成為財政相。

二、其他坐鎮中央的元老

錢水廷 384 +錢議長 19=403

席亞洲 490明秋 142陳海陽 431冉耀 326單道謙 64劉牧州 134胡青白 148

吳南海 909+

1.吳南海

其他大領導裏出場最多的顯然是我們呼聲最高的農相啦!

吳南海直接出場實際上比馬千矚還多一點,在目前內閣裏排第四。新進入內閣的成員裏排第一。

估計農相還是那句臺詞:

「莫要害我。」

2.席亞洲

席亞洲出場談不上特別多,不過在陸軍裏排第一。

而且出場基本上沒點好,全都是偷雞啊,佔小護士便宜之類的,所以給人深刻的印象,導致編笑話出場概率僅次於文德嗣和馬千矚,後來被派去三亞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場,直到大陸攻略。

3.

冉耀戲份不是很多,只有救文總和前期登陸階段出場比較頻繁,後面坐鎮中央後,被女警察慕敏搶走了大量的戲份,只能像一臺破收音機,時不時響兩聲體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單道謙大概是目前內閣裏出場最少的,胡青白好歹在芳草地經常刷存在感,明老爺子出門打仗大有寶刀不老之勢,而他和劉牧州都沒什麼特別重要的劇情。

三、其他元老

雖然在知乎上被提及最多的是文馬王蕭,但是實際上書中出場最多的反而是基層和外派元老,下面的統計截止到300次提到此人,說實話我也被統計的結果給驚到了。

趙引弓 1362

劉三 1198劉翔 1149+劉縣長 1+劉主任 7 +劉大府 11=1168林佰光 874郭逸 704 +郭東主 96=800張應宸 648+張道長66+單純的「道長」=714+慕敏 634

薛子良 586 +維尼 16=602

勛素濟 593文同 475-常師德 473時裊仁 417午木 391朱鳴夏 389熊卜佑 387杜雯 381周洞天 363

蘭度 358+

魏愛文 333諶天雄 320獨孤求婚 315馮宗澤 308北煒 304

上面這些元老都是有若干次屬於自己的POV視角,當然還有趙曼熊、丁丁、鍾利時、盧炫、程詠昕、姬信、東門吹雨之類的我們較為熟悉的角色,但是出場沒有到達300次。

1.趙引弓

目前為止正兒八經出現最多的元老居然是——趙引弓趙公公!!

趙引弓作為黃石大帝的國舅(霧),一個「大宋武夫」,居然在臨高啟明裡做了一次「主角」……

趙引弓雖然出場比較晚,作為外派元老應該是著墨最多的,應該是靠同人投獻,前期建設鳳凰山莊以及與張岱、復社等的交流,江南的動向和影響等等,佔了相當多的章節,總體來說十分有趣。但是,此後在郝元蠶喫人而鬧革命情節裏舉措十分睿智而遭到讀者的唾罵,這段同人是不是他自己寫的我就不清楚了……這段情節相當的冗長而且吹牛各種拖更,貼吧、北朝和讀者羣裏基本上是崩潰的狀態。

趙公公此後再也沒登場……趙引弓應該是目前為止露面最多的元老,甚至超過文總等人,當然被提到名字的次數相對較少,更多是被不點名的批評有單飛的嫌疑。

2.劉三

劉三出場第二多這也是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了……

劉三在《臨高啟明》裏是唯一一個學中醫的元老,應該有同人投獻,也和趙公公一樣打扮成明朝人的模樣,所以去十三村考察、去佛山遇到小姨子、和李洛由會談等等情節出場很多,當然最著名的還是他移情別戀和母大蟲烏雲花成了第一對離婚的元老夫婦。

最近他又在廣州治理篇出場了,真是哪裡都有他……

3.劉翔

劉翔劉主任完全是靠同人投獻出來的,從瓊山縣縣辦主任寫成廣州知府,甚至將來有成為劉主(xiu)席(yang)的可能。劉大府的情節大多數是地方治理處理問題的,因為其時而高產時而難產而導致蕭主任跟著一起難產(高產是不可能高產的)。

劉翔大概是目前最有可能超越趙引弓成為出場最多的元老的角色。

4.林佰光

林佰光主要是策反諸彩老手下的部分出場較多,展現出了他超人的勇氣與智慧,此後在幾次多外偵測、綁架任務包括廣州治理篇中都有登場,比江山這種自吹自擂卻躲在後方搞女人的屑要強多了。

5.郭逸

郭逸早期出場較多,特別從上(髡)賊船到在廣州的工作,在偽明也有相對較高的知名度。在火燒五羊驛後幾卷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最近又露了一次臉。

6.張應宸

盜泉子寫的同人前半部分和趙引弓聯繫在一起,後面則是單獨的大戰南無量教的情節。整個來說辣手摧花而又gay裏gay氣,再往後因為和馬千矚觀念不合而退出創作。以後大概只能活在崔漢唐的同人裏了。

7.慕敏

慕敏作為一個女警察,當然制服誘惑比冉耀之類的老爺們有趣多了。慕敏是目前出場最多的女元老,也是明家人中出場最多的。當然他老公明朗雖然官比她大,但是出場的最少。

8.

薛維尼是出場最多的軍人。因為是前馬潤並且正兒八經打過伊拉克戰爭的緣故所以到處頂鍋,出場比較頻繁。

勛素濟寫了一部分食品廠的同人,包括和土著老婆結婚,下鄉等等,露臉較多。

文同和常師德基本上都是一起出場,前者出場的稍微早點,但是後者戲份更足。後面對付祝三爺的時候元老院派來一個諶天雄。

杜雯在第二三卷出場很多,但是屬於自己的POV只有十三村剿匪部分,還是和董薇薇、劉三一起登場。其他時候大多數是喊喊革命口號。

根據以上的統計,戲份最多的前二十名的元老是:

1.文德嗣

2.趙引弓

3.劉三

4.劉翔

5.鄔德

6.蕭子山

7.馬千矚

8.吳南海

9.林佰光

10.郭逸

11.張應宸

12.馬甲

13.慕敏

14.薛子良

15.勛素濟

16.王洛賓

17.席亞洲

18.文同

19.常師德

20.陳海陽

單純算出場頻率而不算提及的排名大概是:

1.趙引弓

2.劉三

3.劉翔

4.鄔德

5.蕭子山

6.文德嗣

7.吳南海

8.林佰光

9.馬千矚

10.郭逸

11.馬甲

12.張應宸

13.慕敏

14.勛素濟

15.薛子良

16.席亞洲

17.文同

18.常師德

19.王洛賓

20.陳海陽


四、土著和歸化民裏出場最多的角色

鄭芝龍 862

林銘 841李洛由 736李子玉 717黃稟坤 521 +黃秉坤 71+黃二少爺 17=609+李永薰 393+小姨子 80-=473-高舉 401 +高老爺 29=430郝元 423卓一凡 411+卓少俠 7=418陳明剛 375符不二 369孔有德 343李華梅 321劉大霖 294劉香 294吳明晉 288+黃安德 288祝三爺 227+祝安 59=286西華 280何如賓 273+施十四 245+施奈德16+施耐德 8=269李絲雅 258 +李思雅 8=266苟承絢 257 王兆敏 245練霓裳 241曾卷 227苟二 149+苟循禮 68 =217鍾小英 217符富 213李逢節 205黑爾 198+黃熊 198張岱 188+賈樂 162梁存厚 141郭芙 125石翁 120田涼 90符有地 55

1.鄭芝龍

鄭芝龍作為穿越眾曾經最大的威脅,成為本書目前提到的最多的歷史人物。不過鄭芝龍正面出場其實很少,大多數時間都是活在穿越眾的嘴裡。出場不久就撲了街,酷似《新少林五祖》裏的陳近南。

2.林銘

林銘作為石翁最初的候選,和小姨子一起登場。身份設計的很有意思,又是錦衣衛又有五房太太,最後追蹤小姨子被捕投髡,又帶著兩位後勤元老探訪兩廣,最後擔任佛山鎮副鎮長,相當傳奇的人物,是正兒八經著筆描寫最多的土著+歸化民幹部

3.李洛由

李洛由是一個被塑造出來的文學形象,是個肯睜眼看世界的憂國憂民的明朝大商人,中前期從他的角度描寫臨高的建設工作比較多。當前出場最多的未投髡的人。

4.李子玉

走到哪裡哪死人的李柯南。廣州治理篇主場作戰。出場最多的基層歸化民。

5.黃稟坤

黃三少爺作為頭號反髡義士,卻一直扭扭捏捏,在黃苟黑反動分子中出場的最多,所以排第一名。

6.

小姨子李永薰是目前出場的最多的女土著+歸化民

李華梅和李絲雅雖然是令人喜聞樂見的角色,卻很久沒出場了。

陳明剛和祝三爺分別是《秋賦》《甜港風雲》兩大章節的反一號,戲份頗多。

孔有德應該是歷史人物中出場第二多的。

苟二苟循禮出場的次數比兒子苟承絢出場的還少,但是卻成為頭號反髡義士,不得不說作者對這個人物的刻畫可以說是非常極致了。

黑爾出場的次數遠比郝元要少(當然蘭度模仿《基督山伯爵》的文風很少直接說人名也有關係),但是被渲染的是最厲害的,也是穿越眾數得上的威脅。《日本切支丹運動始末》同人的渲染估計也有一定的功勞,同人裏他也沒有直接登場,而是作為背後的革命導師。其實,蘭度自己寫的部分裏黑爾只是個半吊子而已……

最奇葩的是符有地,上一次正面出場還是在第二卷,文中大多也只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戲份少的令人髮指,卻成為了澳宋暴政的代名詞,惡名從蒸包局傳到蜉蝣地羣島無人不曉。其知名度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元老和百分之百的歸化民,對此,同人應該有很大的貢獻。


不意外的話,將是永遠的的反髡參謀,苟二爺。

兇殘的臨高眾,以及更兇殘的苟二 - 臨高啟明 - 灰機wiki?

lgqm.huijiwiki.com

苟二無語的看著空中降下的鐵坨

那東西看起來像長了幾個細腳的有稜有角的鐵桶,上面有些地方金光閃閃有些地方則有花花綠綠的文字,底下好像還有些眼在隔三差五的噴下氣,就這麼直挺挺的向他的位置掉下來。苟二爺雖然以前沒見過這東西,但他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古怪東西是誰造的。又來了,他悲憤的想著。很多年前在廣州就是這樣,在南京和京師也是,在遼東和塞外也是這樣,在大食和佛郎機也是這樣,每次他在一個地方安頓下來後,髡匪就會尾隨而至,每次都帶著比上一次更多更古怪的玩意,打垮一切抵抗他們的義師。苟二爺見過大鐵船,排槍,爆炸噴火龍,轉管連發槍,裝大炮的鐵車,丟震雷的鐵鳥,綠色的毒煙,白色的飛船。眼前這個鐵桶也一定又是髡匪的新玩意。有著豐富反髡經驗的苟二爺躲到一塊大石後面,想先看看這次又是個什麼東西,以便以後找到本地反髡匪的義士時,提醒一二,雖然到現在他還沒見到一個本地人。這鐵桶不停扭動後居然穩穩的落在地上,除了吹起一些塵土外連個聲都沒有,雖說這地方挺幽靜的,無風也無雨,但也頗令苟二驚訝,因為以前髡匪的東西都是一個比一個吵鬧,越厲害越是如此。過了一會,鐵桶中間開了個門,等了一下鑽出個人,一看就是髡匪打扮,一身白色大棉襖,還戴了個玻璃頭套,看不清面目,只見頭套明晃晃的閃人眼睛,看上去就想引人犯罪,苟二壓抑住衝上去敲碎那頭套的衝動,繼續觀察,只見那人走了一步卻不動了。苟二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耳力好,就會聽見那人在自語「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


嘛……


苟二義士。諷刺的是,這位一生為推翻澳宋帝國而努力的義士將與帝國同生同滅,只要元老院的統治還存在一天,苟二義士的幽靈就將在整個帝國上空回蕩。

突然想看李思雅X文總的18+本子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