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關係上是一家人,都是從宇文泰建立起的北周背後的關隴集團的家族,而且有非常密切的親屬關係:隋文帝楊堅老婆獨孤伽羅是唐高祖李淵的七姨。

同時隋朝作為長期分裂後大一統王朝例行橫死,但是給唐帝國的興盛做好了制度準備以及基礎建設,掃清了障礙。


  1. 隋朝宗室是弘農楊氏,唐朝宗室是隴西李氏。兩家發跡都在漢朝都因為軍功,隴西成紀李氏是李廣後代,弘農楊氏是赤泉侯楊喜後代,跟著劉邦混最後因為分了項羽一塊屍體而封侯。
  2. 隋唐能建立,兩家積累主要在北魏和西魏。李淵的七世祖李暠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建立了漢族政權涼,但到了他兒子李歆手裡被沮渠蒙遜滅了(但北方最後都被拓跋燾及其兒孫統一了),然後李暠兒孫一部分跑去新疆,一部分跑去北魏了,在北魏出仕,有的混到各地太守,有的則混到六鎮軍官。同樣的,楊家的祖宗也混到六鎮當軍官。
  3. 然後到了北魏後期,因為六鎮叛亂,最後分裂成東魏西魏了,東魏就是渤海高氏掌權。西魏則是宇文家。楊家,李家都跟著宇文黑獺混。李淵他爺爺李虎是西魏八柱國,楊堅他爸楊忠是八柱國獨孤信手下,是十二大將軍之一。後來宇文把拓跋篡了,是為北周,柱國將軍家族有一個更響亮的名稱: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4. 獨孤信這人打仗厲害,生女兒更厲害。一個女兒嫁給宇文家的皇帝當了皇后,一個女兒嫁給手下楊忠的兒子楊堅,也當了皇后,生了楊勇,楊廣等五個兒子,楊廣就是隋煬帝。還有一個女兒嫁給同事李虎的兒子李昺,生了李淵,是為唐高祖神堯大聖大廣孝皇帝。
  5. 所以,楊廣和李淵是一個外公的親老表。李淵他姨媽很照顧他,自己家族實力也強勁,所以在隋朝混的很好。煬帝末年,天下大亂,李淵留守晉陽也反了,攻下長安,楊廣孫子禪位,建立了唐朝。
  6. 李世民有個楊妃,是楊廣的女兒,生了個最像李世民也是李世民最喜歡的庶子吳王李恪,李二評價「吳王英武類我」,一度像立為太子,最後還是立了嫡子李治。而李元吉妻子是隋宗室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最後被李二納了,生了曹王李明。


隋唐兩代實際上,就是隴西兩大軍閥頭子,對待門閥世家的不同政策的結果。隋和唐因為其皇室血緣上的關係,實際也可以看作是同一勛貴集團的一體兩面。可以說是南北朝武將軍團政治的延續以及門閥最終架空皇室的結局。所表現在,最終唐朝也是通過不斷的藩鎮戰爭,將門閥打殘,儒教文官集團從此走上歷史的前臺。北宋的存在更像是前期皇室軍頭想利用前朝末期的弱化版的門閥,儒教世家文官集團,遏制掉尾大不掉的武將軍頭勢力,從而試圖達到某種政權上的權力平衡,但是由於皇室的繼承者基本長於深宮,北宋的后妃有能力,有知識的相對更少,導致文官集團基本能壟斷國家經濟、壟斷皇嗣教育、皇嗣先天就對武將勛貴勢力警惕和排斥,使得政權的權力平衡失效,國家武力、技術、經濟、民生被全方位的遏制。

隋朝因為楊廣上位以後繼續楊堅的強勢激烈動作,想通過更加激烈的手段,剷除掉山東貴族,並同時削弱掉隴西除了皇室以外的其他武將軍頭勢力集團。隋朝的滅亡更像是隴西軍頭勢力內部自相殘殺。山東世家在裡面撿漏,獲取更大的利益。唐朝李淵吸取了教訓,保住關中這個大本營,在隴西軍頭勢力內訌的初期,坐山觀虎鬥,在他們各自重傷的情況下,交好突厥,穩定後方,佔據關中。然後在河東以東的山東世家各自捧出來的代理人戰爭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揮師東進,剿撫並用,在楊廣死了以後,伺機各個擊破。

但是從李世民選擇李治作為繼任者以後,後期李治因身體原因在朝政上的放縱,導致一定程度上山東文官世家集團在朝政上佔據較大的優勢,最終將武則天捧出來做代理人。繼而再來了一次隴西門閥與山東門閥的,以政權政變形式解決部分問題的戰爭。最終的結果是有天分的皇嗣繼承人並沒有獲得治理帝國的機會,反倒是權鬥,無盡的權鬥成了唐朝中後期的主旋律,嚴重削弱了中央的掌控能力和帝國的武力。


隋朝打好了地基,剛準備起房子,遇到了各種天災人禍,老闆死了。來了個接盤的老闆,雖然是爛尾樓,但是地基打得好啊


隋文帝楊堅的老婆獨孤伽羅,是唐高祖李淵的大姨媽。

沒錯,男人也可以有大姨媽。


簡單來說,就是表兄篡了表弟的位。


唐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承襲隋朝,經濟以其為基礎上將中國推向全盛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