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5、畢業三年,坐標成都,就職於某教育培訓機構。

心理學專業,三流師範類大學。 草草畢業沒有考研,所以並不掌握什麼謀生技術。

不是語文數學師範類也不是幼師,而是尷尬的三流心理學畢業。

所以做不了學科類老師。

如今這個教育機構是培訓孩子能力的,也就是學習的專註力、記憶力、課堂規則,運動的協調、平衡、力量。打的旗號是練好基礎能力,所以技能都能學好,成績也可以提升。所以才能接受心理學專業的,或者說不限專業。

但是其實是以服務為重點,感覺沒有出路,永遠是服務員,沒有核心技術,去其他公司就沒用了。

所以現在很迷惑,要怎樣才能在成都立足。

一個25歲,沒有技術,學歷二本,家境貧窮的普通男性,不能靠嫁人改變命運。

也在積極去思考了,只是成長環境導致的眼界缺乏,還找不到出路。

大概能想到的是,考入編製、回老家、業餘時間學一門技術轉行。

問題是,考上公務員是不是就一定能買得起房? 回老家又能幹什麼。 學技術來得及嗎? 學什麼。

這一切都是問題。 有點迷茫。 但是也在思考。

所以虛心求教,求點建議。


選擇發展方向,是多數年輕人較為苦惱的事情,經過總結百次以上同類型問題,有幾個共同點。

1.不擅長自我總結分析。

2.欠缺個人內在驅動力的建設

3.缺乏專註力

事實上把這三條原因放在題主這裡,依舊適用。

通過描述內容,能獲知大概的工作經歷,但是並沒有描述關於題主本人優缺點或者工作心得一類的內容。原因在於,日常不注重自我總結分析,對於工作和個人的發展,沒有建立必要的聯繫思考。只是人云亦云的路過時間。

另外,個人內在驅動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是,慾望與好奇心不足造成。作為一個年輕人,無欲無求,過於佛系,不是一件好事。適當給自己樹立一定的物質或者精神目標,有利增強自我前進驅動力。例如,今年的賺錢目標,或者學習某項技能,或者建立一個興趣諸如此類。

再者,專註力的缺失直接帶來的後果,是職業深度的欠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獲取信息渠道過於便捷,如何保持自己對職業發展的專註力,不陷在垃圾信息堆裏,是一件被大眾忽略的事情。

題主的迷茫,並不在於知道的信息過少,而在於知道的垃圾信息太多,所以無法抉擇未來。

規劃建議

1.按照上述三點問題,對自己進行必要改變,最好養成日常的行為思考習慣。

2.單一小眾的專業背景,可以通過學習其他技能,拓展自己就業面。例如銷售、運營、策劃、人事這幾個崗位相關技能知識。

4.如果能考上家鄉的公務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祝好


有三件事情是我個人比較建議你現在做的。

第一件事情,說出現在這份工作你不喜歡的地方以及理由,最好是有說明案例。比如現在根據你給的信息,我獲得了「做服務沒有出路」這一個點,我想知道理由是什麼,為什麼會覺得「永遠是服務員」,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案例說明?比如,你在現在這一機構中看到比你早入行三五年的人一直都是現在的工作內容嗎?比如你能說說這段時期離職的同事(如果有)去做能什麼嗎?還有就是像你現在這份工作明顯特徵是需要跟人打交道,尤其跟小孩子打交道,那麼你是否不喜歡這一特徵呢?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以及是什麼讓你這樣認為的。或者我們在這個回答下面交流這些信息。

第二件事情,瞭解自己身邊人從事何種職業,最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這份工作有哪些槽點是讓他不吐不快的,又有哪些優點是讓對方堅持下去的,轉入這份職業有什麼樣的要求。哪怕對方說就是為了錢,至少也能說明這個收入能夠維持自己的日常開銷。通過職業訪談,你可以對身邊的職業有著更為直觀的瞭解。由於不同的公司、行業情況不太一樣,同一職業可以多問幾個人。

第三件事情,做一下職業測評。職業測評並不代表你就是什麼樣子,但是可以作為瞭解你具備什麼特質的手段。常規的霍蘭德興趣、MBTI、多元智能,都可以試一下,然後分析一下哪些描述符合你,差距太大則不能作為參考。可以作為參考的,看看它推薦了什麼職業,去網上查一查這些職業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是什麼,它們在你所在的城市和你家鄉的薪資待遇如何等等,去獲取更多的信息。

以上三件事情完成後,再決定後面的行動。


你好!讀了你的提問,我發現你沒有看到自己揣著寶貝呀。

你學心理學專業,現在工作的機構是「培訓孩子能力的,也就是學習的專註力、記憶力、課堂規則,運動的協調、平衡、力量」。這些工作內容,結合到你的心理學專業,不是正合適呢?當初你能入職這家機構,是否就是因為你的心理學背景呢?這三年,你有使用過心理學技能嗎?

好像你不太看得上服務工作。可是想想,哪個職場人不需要服務他的客戶呢?我是職業規劃諮詢師,每次職業諮詢都是我的服務,力求對方得到啟發。就像現在我回答你的提問,也是一次免費服務,但我一樣要具備專業態度,儘力答疑解惑。

看到你對自己的評價比較負面:專業、學歷、家庭、職業、收入,似乎沒有哪點你覺得滿意。雖然這會激勵你向上,但也會打擊你的自信,經常這樣想,會讓你沉浸在負能量中,往前走總是喫力。

所以,既然有想到積極面對,那就給自己更多鼓勵:心理學專業,本科,順利找到工作,在成都這座大城市自給自足,工作是專業對口的,能用上你的心理學技能,如果你願意,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發簡單的、易被孩子接受的有關專註力、記憶力的培訓課程。

所以,當下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給自己設立小目標,比如每日複習一個心理學知識點並把它用到工作中,或者,下半年開發1-2門小課,講給孩子們聽,又或者,爭取年底成為這家機構的優秀員工。

這樣,你的每日工作就有了動力。對標優秀的同事,從學習、模仿,到成為下一個。

以上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啟發。

我是職業規劃諮詢師原芳。一起成長,更好地長成自己。


迷茫的時候,思考是沒用的,思考只會讓你越來越迷茫。

之所以迷茫,有兩大主要因素:

一是因為對外界和對自己都不瞭解,所以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二是出於對生活的美好嚮往與自身現實條件之間的差距,導致想做的沒機會,有機會做的不想去做;

要解決這兩大因素,都是在實踐中去感悟的。你又沒有眼界,又沒高人指路,自己空想是沒用的。

迷茫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嘗試,你不管一件事對你今後會有怎樣的影響,先把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事情做好;你不管一個機會是不是很珍貴,先把你能抓住的機會把握住,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步對自己有越來越清晰的認識,也會對外界有直觀的感受,從而可以更明確的確定今後的路。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除非運氣特別好,否則普通的年輕人,必然會花費相當的時間去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路線。所以既然知道自己是普通的一份子,就千萬不要老想著一步登天這種事,你不太可能遇到那種讓你突然就飛黃騰達的機會,要用時間來換取發展空間。

多問問自己:

我現在有什麼?

我想要什麼?

我可以開始著手做什麼?

為此我要付出什麼代價?

如果失敗,這個代價我能接受嗎?


什麼行業有資源,就幹什麼。


嗯其實對我來說,嗯,我沒有很明確的職業規劃。並且由於身在上海的原因,有可能我對第一份職業的要求是穩紮穩打。所以我選擇了一家國企。其中不乏對這家國企歷史文化的欽慕。但是也由於本身呢不太安分。所以選擇的部門是屬於那種比較。有挑戰性的國際業務部門。

我覺得職業規劃這種事情是需要你先去了解然後才能做的。然後在工作中你慢慢了解了自己的個人傾向。慢慢了解了自己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這個時候你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去做職業規劃了。嗯,想一想你想完成什麼事情?你必須完成什麼事情?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可做可不做的?這樣優先順序分出來,你就會知道那一條路該怎麼走。並且這件事情其實是有互相遞進的關係的。

還有一點是與同行業的前輩們去做一些瞭解。


興趣、特長、需求,三者合一。


今天邀請的怎麼都是職業規劃相關的

規劃一般就2個大方向:往上爬,創業。

首先,考慮自身情況以及喜好。因為我沒學歷,所以我投身對學歷最不排除的互聯網行業。比如我很討厭加班,所以我不當程序員。可能你有學歷你有所顧忌,但不一定師範大學的就一定要投身教育行業。

然後,研究招聘啟事,需要什麼技能,能提供什麼待遇一目瞭然——甚至你會發現一些你從沒聽說過的行業和職位。基本上你就能看到自己最多能到哪一步,如何走到那一步,考慮下能不能讓你滿意。比如像我這樣沒學歷的就沒得選,往上爬天花板很低,所以必須隨時尋找創業的機會才能翻身。

選對行業真的非常佔便宜,換行業,代價太高,所以一定要趁早考慮好。


做職業規劃不能孤立的考慮職業,要先有人生規劃或目標。

人生目標,很難確定終極目標,確定了可能也會很快變了。建議像一些書籍的方法,分解成幾個部分:個人身體、個人知識、個人情感(靈魂)、家庭、職業、社交、理財、休閑。八個方面,定好三五年的中期目標,半年一年的短期目標。

定期回顧一下,看目標實現的偏差在哪兒,原因。也許目標不合理,也許行動了不夠,適時調整。

在此基礎上,希望職業規劃能減少部分迷茫。

但是總體來說,迷茫是難免的,不知道自己想去哪,或者囿於條件,難以成行。一邊思索人生意義,難得其衷,無奈先出去看看,而對多數人,忙於生計,無暇抬頭,別說去看看了。

有點亂,湊合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