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了Yoga 14s,本小白对这方面不懂不懂,请问有人科普一下吗?

(以上消息是在官博下看到的,百度搜不到通俗易懂的固态硬碟资料,本人秉著学习心态来的找科普的...谢谢各位大佬了)


我来中立一波

盘点一下常见的本子用的满速固态硬碟,也就是pcie3.0x4的介面,满血的主控通道,缓存内能接近3000的那种,机械革命那种号称pcie3.0x4实则pcie3.0x2的pm8512之类的就不算数了。以512G为例

  • 三星pm981:大概有22-24G的slc cache,缓外600--650M/S,她的零售版是三星970 evo
  • 三星pm981a:零售版是三星970 evo plus,缓存22g,缓外800-850M/S
  • 海力士pc611:512G版有40G的slc cache,缓外速度750M/S
  • 海力士pc601:5g缓存,缓外800m/s
  • 海力士pc601a:没找到512G的评测,1T版本的有8g缓存,1.3G/S的缓外,512G大概最多是砍半,弱于pm981a和sn730
  • 西部数据sn730:缓存不到20G,缓外接近1G/S,五零售版,相当于sn750plus
  • 西部数据sn720:零售版是西部数据sn700,缓存7-8g,缓外800-850m/s,和sn750性能相近
  • 英特尔760p:6-7g缓存,缓外500m/s

可以看出来,缓外没有孬种(除了760p),虽然缓存有大小,但是即使缓存用完了也不怎么影响日常使用。缓内测试诸如as ssd那种的意义不大,是个硬碟就爆炸

对比一下台式机那边爆火的sn550

首先sn550介于半速盘---满速盘中间,缓内速度没法和上面比,再者大多都上1t版,而1t版的sn550缓存12G,缓外800m/s,500g的砍半

而好些的sata盘,顶天了也就400-500,相当于满速m.2掉速后一半的速度

而给你一个sata盘,你日常使用是体会不出和满速m.2的区别的,特别是系统响应/打开应用速度/玩游戏等方面

https://b23.tv/WAZ7pS?

b23.tv

总之,pc601在满速盘里边属于不怎么样的。缓外这个速度非常不错,但是缓存太小了,结果就是拷东西的时候,如果这个东西>5G,那速度肯定就会掉,虽然掉速后的速度也非常快,但对比别家动辄20G的缓存还是没什么优势,完全不如pm981a和sn730,sn730缓外太逆天了

一般来说,混用=同级别,降级=不同级别,就像那种摸到海力士内存就去嚷嚷著不是三星内存的属于无理取闹,但pc601和pm981a,我个人感觉,差距大了点,虽然都是满速盘级别,但满速盘里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就像没人说三星970 evo plus和英特尔760p是一个级别,而且我甚至认为西部数据sn750和三星970 evo plus以及铠侠rd10都不是一个级别

所以结论是,这个硬碟不怎么样,相比sn730和pm981a以及pc611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不影响你正常使用,多是心里膈应的慌。如果你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天天拷这个拷那个,那不管哪一个都不好使,建议你买回来之后把硬碟拆下来,换上个2t的三星970pro之类的。而至于这算不算抽奖,这个不下结论,自己去琢磨,觉得只要不影响日常体验就去买,觉得膈应的慌就去喷


如何看待?

还不是没钱惹的祸,预算加到333万能有这种无病呻吟的问题?

商品详情页并没有像几年前华硕玩家国度GX501那样醒目的在商品详情页写著【搭载三星SM961固态硬碟,极速读写,性能优异】,联想只字未提跟SSD型号有关的宣传栏位,他只提到了『512GB NVMe PCIe SSD』,那么它用PC601也是完全合规的,哪怕用了阿斯加特甚至光威这种杂牌硅渣也没错,虽说这么做完全是自掘坟墓就是了,他也不会做这种傻事。企业不是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考虑法无授权不可为。你没法处决韭菜收割者,你也会赞扬顾客至上者。作为消费者,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议价权。不平等的事情多了去了,每天都有毫无认知的兔子去电脑城撞树墩,你救得过来么?碰见不合适的机器,不买立省100%,等一年预算翻倍还能考虑更好的机器,一举两得很难么?

我这边倒是建议联想考虑一下做一批YOGA『对赌准系统』,直接硬碟空置,硬碟仓盖板独立分割出来,不提供Windows10家庭中文版OEM授权,定价多降一些,比如降到4000,让那些『一定要闹出点动静』的客户自己爱装什么装什么。作为对赌协议的代价,一切因客户自选SSD造成软/硬体故障导致的召唤售后,每次收取500元服务费,上门服务再加500,物料费另算。如果有非要某些机型出厂搭载三星内存(暂且不提是不是B-Die、BIOS支不支持DRAM OC)的寻衅滋事者,也可以提供同样的『对赌准系统』。玩的就是刺激嘛~ヽ(。ゝω?。)?

事儿β们,敢赌么?敢富贵险中求么?

也就是联想这几年意识到用户至上带来的好处,疯狂输出挽救口碑,能给你们提供这么好的机型。比烂的年代,这就是厂家的极限了,请好自为之,不要妄图『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我都不是厂家的亲儿子。换成华硕?你还有资格挑肥拣瘦?头都给你打烂掉,然后Intel 660/665p掉速安排一波。当年JS把G50卖到8000块,今天我阿苏斯把硅渣不混用吹到上万块,不是问题。

Intel 660p/Micron 2200v抽奖,反正都是硅渣不混用京东去购买?

说真的,要想随心所欲,还不如去买ThinkCentre-M920X/Dell OptiPlex-7080MFF/HP EliteDesk-800G6,从CPU到内存网卡SSD想装啥装啥,屏幕尺寸任君选择,随手进包,只需要找一个220V电口即可满足你的自由意志,不香么?

什么?你就是没钱还想啥好处都占全,还不敢富贵险中求自己改装或者收购二手?那恭喜你碰到悖论了,你这辈子都买不到称心如意的电脑。


先下结论,即使他真的用了海力士,依旧不影响他作为五千以内同定位最强丶最值得买的轻薄本。

关于混用

1:海力士这款固态仅从规格上看和三星981A西数720/730都属于TLC颗粒,pcie3.0X4速率,因此可以认为是同级别的物料,并不是ufs和Emmc的差距。不论是从实际体验还是从消费者想要的「一赔三」的角度都是合格产品。

2.有没有必要抽奖,个人认为是没有,前几天我一个哥们买了Y7000P,6.23号到的货,6.24我过生日来找我吃饭,结果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懂。

最后因为875多的核心对他来说没意义,所以就没有换。换句话说,我个人观点如下:作为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你要看的是用途,抓住关键问题。

你要玩游戏,重点关注显卡和散热。

你要办公,重点关注做工外观和续航。

像游戏本的外观,轻薄本的性能释放这种,属于细枝末节,能做上来当然好,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最后,作为消费者,你永远是对的,这点毫无疑问,但是有时候你也得去妥协,比如2020前半年如果你要AMD游戏本,基本只有天选可买,纵使他这儿不行那不行,他就是同定位的唯一。去年的7590/7591同理。

所以,一边希望厂商能够做出更好的产品的同时,也希望消费者能够更加理性,不要因为一个莫须有的说法而纠结。


从 @Pa1nk1LLeR 范老师的时间线那边过来,想了一下题主和范老师的描述,我改了一下题主的原提问——

从知乎社区的提问逻辑上来看,已经是属于【主观判断】的提问形式

小管家目前已经锁定了这个问题

当事机YOGA 14s我自己买过一台作为备用机——

YOGA 14s 2020(R7-4800U 16G 512G 100%sRGB 人脸识别)京东去购买?

  • 14寸,整体外形和键盘手感和C940比较像,切换的使用区别比较小
  • 游戏性能和温度控制比C940更愉快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486941?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这里秉著学习心态进行科普——

貌似这个提问下面好像没有科普~

【目录】
1、固态硬碟
2、缓存速度和缓外速度
3、跑分软体的数据代表的涵义
4、PC601和PC611的使用区别
5、一些回答说的」使用没有区别「是指什么?

1、固态硬碟

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

是一种储存器

主要部件包括:

主控晶元:硬碟的大脑,处理数据读写工作,不同的主控对硬碟的读写速度、稳定性有影响

快闪记忆体晶元:硬碟储存内容的地方,常提的TLC,QLC是指快闪记忆体颗粒的类型,不同颗粒的寿命和读写速度有区别缓存晶元:速度会比快闪记忆体晶元更快,

此外,固态硬碟采用不同协议不同介面,会有设计上和性能上的区别

  • NVME协议、AHCI协议
  • M.2介面、SATA介面、NGFF介面

不存在某一种介面/协议绝对比另一种介面/协议更好的情况

只存在某种场景下某种介面更合适

存在为了缩小体积在surface上用的板载固态

也存在为了提高速度采用的PCOe 4.0固态)三星860Evo卖得比很多NVME硬碟更贵

2、缓存速度和缓外速度

不同颗粒的速度和寿命是不同的,这是颗粒内储存单位物理层面上决定的

  • 简单理解:SLC、MLC、TLC、QLC,寿命递减,价格递减

如果目前的硬碟均为纯SLC固态,我相信题主大概率像我一样,买不起,比如 三星983ZET

为了降低硬碟整体价格,目前的消费级固态使用TLC/QLC快闪记忆体晶元+SLC缓存(低速+高速)

  • 使用更高速的缓存,可以显著提高4K随机读写速度,使【消费级别实际体验】并不会有明显差别

以我手上的PM981a为例,跑分看著那个数字这么高,缓存跑完也就600MB-1000MB

简单理解,缓存是加速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让车跑得更快一些

3、跑分软体的数据代表的涵义

从涛叔那边借张图——

看!2885MB!好强哇!是不是数字越大越好啊!我是萌新,只知道1+1=2,2<3,,1和2我不知道,不过3他肯定好!

来看数据啦

来看下这个8个数字的横列和竖列的划分——

  • 左读/右写
  • 上二,顺序(SEQ)/下二,随机(RND)
  • 4K/非4K

文件系统每次访问的最小单元是4K大小的簇,同一时间会访问数以万计的簇)

1M/512K/4K表示的是测试文件的大小,不同大小的文件反映了不同场景的表现

顺序持续读写(SEQ1M Q8T1):

用多队列和多线程的方式进行顺序读写测试,其中Q=8,T=1,即使用8个队列数,1个线程。反映在Q8T1场景下,持续读写大文件的速度(马拉松)

顺序持续读写(SEQ1M Q1T1):

用单队列和单线程的方式进行顺序读写测试,其中Q=1,T=1,即使用1个队列数,1个线程。反映在Q1T1场景下,持续读写大文件的速度(长跑)

4K随机读写(RND4K Q32T16):

用多队列和多线程的方式进行随机读写测试,其中Q=32,T=16,即使用32个队列数,16个线程。反映在Q32T16场景下,模拟日常场景随机读写小文件的速度(日常工作)

4K随机读写(RND4K Q1T1):

用单队列和单线程的方式进行随机读写测试,其中Q=1,T=1,即使用32个队列数,16个线程。反映在Q32T16场景下,最直观地展示最基础地随机读写小文件的速度(绩效比赛)

IOPS (Input/Output Per Second)

每秒的输入输出量(或读写次数),反映硬碟读写快慢的主要参数

4KB随机读取访问IOPS是SSD根本性能的直接表征

Windows启动的时候,往往是多个服务一起运行,都需要访问硬碟上的数据,这个时候需要看硬碟的【多线程】【深队列】4K随机性能(即流畅性看RND4K Q32T16

真正影响日常使用流畅性的是4K随机读写速度(乒乓球)

顺序读写速度差别主要体现在大体积文件写入中(马拉松长跑)

——快来一起学习哇——

https://zhuanlan.zhihu.com/p/93032287?

zhuanlan.zhihu.com图标

4、PC601和PC611的使用区别

日常使用没区别,都过槛儿了

10GB-20GB的大文件读写有区别,PC611的缓存容量更大,缓存内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当文件数量和空间比较大的时候,缓外速度都一样

5、一些回答说的」使用没有区别「是指什么?

前面我们提到了大文件持续读写4K随机读写

  • PC601,5GB缓存,缓外顺序读写800左右
  • PC661,40GB缓存,缓外读写750左右

日常使用场景,我们的实际文件持续读写速度在50-300左右,实际持续读写文件量在500以下,并不会跑满固态硬碟的缓存

地球人对硬碟极限性能的差距,无法感知到区别

我目前认知中,消费级场景下,这俩固态能让人感知到细微差距是——

  • 【20GB】以上【4K视频剪辑】中的导入输出预览环节
  • 拷贝20GB以上的素材时(一般是视频文件)(从移动SSD中拷贝)
  • (即使是缓外,一般的手机和内存卡也跑不满缓外的速度)

范老师的回答确确实实说明了一个情况:

【硬碟混用】和【硬碟降级混用】是两个意思

每次联想发新机器,都会出现硬碟混用的」新闻「,还能经常上热榜

信息不对等产生的误解,【达克效应】产生的偏向性理解

是这类提问绝对不会消失的根源

非常羡慕会使跑分软体的「固态圈大佬」

俺在绝望之谷待得老久了~真的啥也不懂

真的。看多了。迷惑了。

老亲切的提问了!

我来理一下【混用】几个矛盾点:

  1. 凭什么先买的有更好的PC611,我等了两个月只能用PC601?(不患寡换不均)
  2. 就问你一个问题,把我出邮费,咱们换换硬碟怎么样?
  3. 七天无理由,我退到满意为止
  4. 啊!这个硬碟不是PC611,去买660P可以吗?


二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光嫌人家混用,给人家惹急了吧


这是联想再一次的双刃剑宣传。

在以前的时候,几乎没有厂商会公开物料,所以讨论一直都局限在爱好者圈子内。

从18年后半年到19年初这段时间左右,联想拯救者开始公开一些「专业」信息,来换取「数码爱好者」的信任,赚取口碑。

其中确实有不少有成效的举措,获得了大量正面反馈

比如由手机圈引起关注「调光方式」,联想很快做出反应,宣布国行拯救者全部使用「DC调光」

混用网卡引起热议后,拯救者宣布全系使用「AC9560」在众多平台色域引起关注,各方面科普72%ntsc弱于100%srgb(标称色域)时,联想也是最早大量使用标称srgb屏幕的厂商之一。19年,联想使用大量PM981和PM981A,所以公开硬碟物料,赚取口碑

可以看到,种种公开行为已经为联想赚足了声望,曾经一度成为通杀小白和爱好者「最热门」机型

现在打开联想各种笔记本的电商宣传界面,依然能看到「DC调光」「100%srgb」「全系标配AX200」等字样。


但是作为代价,就是当联想不再使用顶尖物料时,就会被公开物料拖累,不管公开与否,消费者的目光都已经聚焦于此。

如果不继续公开,公众只会自行深究,最终被发现后反而显得心虚。

所以联想只能继续维持公开,承担混用物料的负面影响。


其实大家的心理都好理解

就是同样价格,哪怕几乎用不出差别,但是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那个。

举个栗子,我拿手里的pc601换你的PM981A,你也肯定不会换对不对?

所以这件事,理性看待就好,一个产品值不值得购买,是多维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果你非常介意,

完全可以把这个作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你最后一个理由去选择其他竞品。

如果你不介意,或者算上这个减分项yoga14s依然是最适合的,

那么请将心理预期下调至pc601,这样就可以念头豁达,心态平和的购买了。


最后,其实物料混用真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不过大部分厂商不说,也没多少人关注,闷声发大财了,把事情上升到道德败坏之类的层面确实是过了。

当然,该骂还是可以接著骂的,

厂商供应风险是厂商的问题,我作为消费者只看结果,结果就是确实存在(大量消费者认为)物料抽奖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你不解决我就不消停。

骂声一片是厂商进步的阶梯(加粗狗头

PS:

其实我个人来说是非常支持联想公开物料这个行为的,混用前多平台通告怎么也比一言不发偷偷混用来的强。

前两天给朋友老本子升级固态拆到的某厂商送测机均为pm981的零售机的原装固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