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勸人讓座,以前叫正義,教孩子分享,以前叫好家長,勸人寬容莫鬥狠,以前叫真朋友。現在統稱聖母婊。


瀉藥。

首先題主說的是錯的。

勸人讓座,現在還叫正義,教孩子分享,現在還叫好家長,勸人寬容莫鬥狠,現在還叫真朋友。

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勸解」。

勸解是什麼呢?是我建議你這樣做/你最好這麼做,但是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我很無奈,但是也可以。我可能以後還會在你耳邊一遍一遍地說,但是做與不做依然取決於你。

逼人無條件讓座否則批判之,這叫聖母婊。

逼孩子分享否則就斥其缺乏教養,這叫聖母婊。但凡別人不夠寬容就舉起道德大旗批判之,這叫聖母婊。這些就已經不是勸解了,而是綁架。你必須這麼做,否則你是沙比。全世界都必須按照我的腦迴路轉,否則全世界都是沙比。切莫混淆。

聖母:

對(相對於自己而言的)弱者寬容——善良,寬恕

勸人向善,並以身作則——散播愛

因為心裡的善念願意自我犧牲,滿足自我,感動別人——大愛無疆

聖母婊/偽聖母/聖母病:

叫比自己弱的人對別人寬容——偽善利用各種手段逼別人『行善』——道德綁架因為形勢所迫做出讓步卻以『自我犧牲』自我麻痹,感動了自己,噁心了別人——懦弱,逃避現實

之所以,現在社會對『行善』不那麼友好,一方面有社會風氣的問題。現在流行的是『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大家普遍也更接受這種思想。你非要出來宣傳『分享精神』,『犧牲精神』,當然不討喜。

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真正擔得起『聖母』二字的人沒幾個,『偽聖母』遍地都是。高風亮節的人大家都喜歡,但是,道德綁架別人的人才是大多數。正如有答主提到的,聖母是自己行善,引導別人一起行善。偽聖母/聖母婊則是叫/逼別人行善。當你被偽善噁心到了,難免會波及你對『善良的人』所持的看法,畢竟,誰也沒興趣花大把時間從一堆『偽聖母』中找『真聖母』。

本身就跟自己的『利己主義』衝突,還有可能會為了成就別人的『善良』犧牲自己利益,這種虧本買賣沒人喜歡的。所以,倒不如直接排斥這種人。

一個人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會分享,大概沒有人會反感的。但是,別人家的孩子不肯分糖給你的孩子,你去教育別人家的孩子『要懂得分享』,沒幾個人會喜歡。


一、時代變化了,主客體不一樣了

二、社會多元化了,不確定性更高了二、聖母讓人陷於非黑即白而沒有中間選項的情況

比如勸人讓座,以前叫正義

一是現在好多老頭老太太仗著老人卡公交不花錢,為了省這點休閑的錢到早市買便宜貨,擠佔本就稀缺的高峯時段公交資源,而好多苦逼白領其實更需要座休息,實在無法簡單的判斷到底誰更應該坐,讓座的主客體都有了變化。好人只是表示:讓座我為你鼓掌,不讓座也正常。道德b是:讓座應該,你不讓我就罵娘。

教孩子分享,以前叫好家長,

以前大院裏或者街坊都比較熟悉,甚至一棟樓都是一個單位的,孩子一起玩,分享很正常。現在住大樓公寓的有幾個認識很多鄰居?你誰啊我都不認識你孩子就要跟你分享?好家長是:我建議你嘗試一下分享,不分享也可以。而道德b是分享就是應該的,不分享就罵娘。勸人寬容莫鬥狠,以前叫真朋友。

這個題設就有問題,不論什麼事都勸寬容的固然不對,什麼事都勸鬥狠的也不對啊。

不禁讓我想起了這張圖:


個人覺得,自己可以讓座,可以有更高的道德標準,但是不能要求別人也一樣。

大多的「善」是在「損己」的基礎上,自己的利益自己決定,就那麼簡單。

如果強加與別人,那是道德綁架。
最起碼先百度一下再來問吧?
勸人向善並沒有被稱為聖母婊。勸人損己纔是聖母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