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民歌,戲曲,或者說像《梁祝》那樣,或者說fusion,RB,Swing等,或者是「那種好聽的」音響?或者說「聽完特感動的」……就是總之與「噼里啪啦」相反的音樂音響?我沒有說「誰好誰不好」,只是談談這種現象。


我自己本身是聲樂這一塊的學生

自己本身本身是學古典主義or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居多

本身自己唱的作品全是調性音樂

當平時耳朵習慣了調性音樂

在聽一些無調性or新音響的時候

就像接觸到新的事物 會有很大的不適應

甚至無法在其中聽出什麼來

當我選修了一門20世紀音樂的課

感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各種各樣新奇的音色湧入了我的耳朵

我現在也只能說有點理解 但是有些還是接受不了

建議你可以買一下

《20世紀西方音樂》鍾子林

《新音樂:1945年以來的先鋒派》史密斯布林德爾,黃枕宇

除了音樂 還必須從歷史入手 還要結合作曲家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環境 各種各樣的藝術門類 比如說美術 舞蹈等的發展去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音樂

先了解浪漫主義後期調性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限的地步 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我認為是標誌著調性的崩解的開始 人們對於情緒的表達越發強烈 傳統的和聲已經不足以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接著的表現主義和印象派 然後到勛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的產生讓人感覺調性已經崩塌了

推薦一部記錄片 真的講得很好

《遠離家園》是由西蒙 拉特爾主講 基本上可以讓你理解到後來人們為什麼要追求新的音色

這個答案算是拋磚引玉 希望能夠有一個能給你講明白的人出現吧


從題目上看,題主可能聽了不止一場音樂學院作曲系音樂會。那麼我假設題主對於先鋒派音樂有一定的概念,也對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教學寫作風格略知一二。

僅就題目中「作曲系音樂會沒有其他風格」這個問題談一談。

我想說的是:題主,你還是聽作曲系音樂會聽得太少了。

我知道這麼說可能顯得不公平,除了那些倒霉的作曲系老師,沒有哪個人願意天天去聽作曲系的音樂會(包括我也是)。

但是,僅從我這幾年聽過的音樂會來看,雖然大家的風格大都以「噼里啪啦」、「機里哐啷」、「嗚哩哇啦」為主,

再但是!

每一場音樂會,幾乎都有一部或者多部作品,並非先鋒派刺耳的音響效果卻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記憶最深的,是一場本科大三學生音樂會,一個男生親自彈奏他寫的鋼琴奏鳴曲,風格模仿的是卡普斯汀!那首曲子簡直可以用令人震驚來形容。

除此之外,模仿印象派的作品也有不少,還有採用了傳統戲曲素材的作品,甚至於,據說我們上一屆作曲系音樂會有人直接領著搖滾樂隊上台唱了一首朋克…

總之,並不是每個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每一場音樂的每一首作品,都一定是刺耳的現代派。年輕的作曲家們相比上一輩人,明顯腦洞更大一些,風格也更多樣化一些。


因為是學院,追求學術最前沿。期末了你散文寫的再好也不能當論文交呀~就醬


題主應該不是學音樂的...起碼不是學作曲的

「好聽的音響」、「聽完後特感動」這些從來都不是作曲研究的內容。作曲講究的是技法,通俗點說就是你不能光說好聽,感動,你得知道它好聽,感動背後的音樂邏輯是什麼才行。

其實作曲專業研究的方向是嚴肅音樂,現代先鋒派音樂是嚴肅古典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所以當你擁有一定的古典音樂知識後自然會開始進行現代派音樂的學習,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音樂進步發展的需要。

至於其他風格的音樂,並不處在這一發展道路上,自然不會去進行研究(電腦音樂作曲方向需要)。


不是沒有其他風格,而是他們想要追求和尋找更前沿的音樂,為新的風格開闢道路。

舉個例子,當時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首演,不也是被其他人說很難聽嘛,但是現在他風格,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了

不過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了,雖然我也覺得挺多人寫的不好聽……但是說不定以後會覺得好聽呢


作曲一直在嘗試尋找新的風格,這算是一種學術研究吧我覺得


謝邀,學院就是研究最前沿的理論,知識,技術的地方。

「好聽」的音樂就像家用電腦,雙核處理器就足夠了,玩個植物大戰殭屍哐哐的。

但你不能因此抱怨大學裡研究每秒33.86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勞什子幹嘛,費腦子費時間費錢,還不能讓遊戲體驗增加多少。


有,不過少,因為老師沒本事,所以只會教學生寫現代派,多得很,凡是本科一上來就教學生寫現代作品的老師都是庸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