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網路武俠這種「爽感」的來源。網路武俠新增了那些爽點(比如扮豬吃虎一類)!謝謝


我以前號稱單機遊戲的攪屎棍,不管玩什麼遊戲,第一反應是在網上找外掛。比如《植物大戰殭屍》,同一個坑裡通過外掛種上二十棵機槍射手種滿一排,前面加一排火炬樹樁,然後開無盡模式,一動不動看我單方面虐殺。爽嗎?爽啊!然後過了半個小時索然無味就把遊戲卸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已經一開始就通過非常規手段見識了這麼強大的火力,對過一關解鎖一種植物的常規打法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大多數網路小說讓人爽,也是類似的道理。那種開場一窮二白的臭吊絲因為一些奇遇一路上不斷地扮豬吃老虎,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順便抱得美人們歸,這不就是我們普通人意淫過的場面嘛。那些讓人一開始就高潮迭起的網路小說,絕大多數其實都是同一個套路。這也就是為什麼容易看進去,看得爽,越來越爽,爽到後來索然無味。不信看看周圍有多少人是看這種小說看到一半就棄坑的。

沒有前戲只有高潮的爽文,想要持久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能保證後面的高潮始終比前一次的還要爽。

第一次答題,不知道算不算跑題了,請見諒


我試著來說說。

網路武俠我的確是讀過的,斗破蒼穹,誅仙,還有一個唐家三少的什麼書。

斗破蒼穹沒看完,感覺主角升級跟以前玩私服傳奇一樣,滿級後還能轉世接著升。。。好像一部永遠沒有頂的電梯,我懷疑作者就是照著遊戲打怪升級的套路寫的。

誅仙看著還有點意思,主要是小時候看過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誅仙還是有那麼點味道的。最近誅仙拍電影了,還特意拉太太去看了一場,看完被太太嚴重質疑我的品位。。

唐家三少的那本書名字忘了,現在只記得男主角好像有把開掛的鎚子。。。。所有的人物情節什麼的,一概都想不起來了。

網文看著還是真的挺爽的,大腦處於半放空狀態,跟著情節一路划水,明知道作者水平也就那樣,這種信息密度極低的東西千萬不能動腦子,你一動腦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文筆啊邏輯啊情節什麼的問題,必然會卡住。所以看網文千萬別想,千萬別動腦,像坐滑梯一樣全身放鬆就行了。實在滑不動就算了。

看名著有時候就是個累活,先不說看懂看不懂,理解不理解,光是能看進去可能都要費點功夫。百年孤獨我在網上找了三個電子版都沒看過10%,還是去買了本紙質的(有版權的),才徹底看完了,然後又過了一遍。 黑塞的玻璃球遊戲,看到一半還沒看出味道,直到快看完才有滋味出來。。有時候跟朋友聊讀書,我都不好意思說,中國五大名著,金紅西三水,有的讀了好幾遍。唯獨紅樓夢根本讀不下去,每次翻開看到一堆小屁孩在一個大院里膩膩歪歪搞來搞去,都忍不住惡從心頭起,完全不對路,完全看不進去。所以我從來不跟人聊紅樓,怕露餡。這些歷史沉澱下來的大部頭,基本都是硬菜,對腸胃是有要求的。

近代名家的東西但凡正經點的,看完了都會影響心情,陳忠實,莫言,路遙,賈平凹,王朔,馮驥才,王安憶,池莉,蘇童等等他們的東西看完了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心情,人生坎坷,社會艱辛,大歷史里小人物的掙扎,等等,有的看完了就糟心。尤其是蘇童,蘇童被王朔誇獎是現代作家文筆第一,他的作品實在太陰暗了。。。。當初看完難受了好幾天。這些名家的書就是名菜,苦辣酸甜咸,才是好菜,料下的也重,能不能吃的了要看味覺系統。

金庸的就開始水了,雖然金庸的書里各種詩詞歌賦,歷史人文的抖機靈,整體故事框架沒脫離開古希臘神話,莎士比亞,中國傳奇小說。金庸筆力很強也很巧,借的不著痕迹。但是要把金庸書里的梗都能看明白,還是有點門檻的。金庸是不甘做一個流行作家的,總想在書里搞一些微言大義,歷史,人性,民族性,社會性的東西在裡面,要深刻一下,升華一下。可問題是武俠世界的元素實在太單一了,解決問題的手段也太單一了,見面打一架,倆人打架解決不了就打群架,構成元素很單調,都是非社會主流的邊緣人士,江湖幫派,會道門。。這些嚴重影響了金老的發揮。所以有了鹿鼎記。金庸已經是甜點了,基本上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吃了,但是想砸么出更多味道,還是要有點文化基礎的。

所以看起來,網文是最爽的,就像一碗冰粉,或者龜苓膏,或者果凍,或者布丁,你嚼都不用嚼,禿嚕一下就吃進去了,味道也還可以,至少有甜味。這種感覺就叫爽。

我一點都不覺得看過網文有什麼丟人的。

我看過怎麼啦?


受眾不一樣。

你不是金庸小說的目標受眾。

舉個例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女性讀者讀了超級爽,但是男性讀者讀了會吐。

因為男性讀者不是他的目標受眾。

就我個人來說,狂神和倚天屠龍記是我讀著最爽的兩篇爽文。但是斗破蒼穹我就讀不了,我是男的。

有的人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可以爽到飛起。我覺得太中二。

有人讀到大丈夫相交,為仁俠,為義氣。覺得智障。我覺得很爽。

金庸沒有裝逼打臉,扮豬吃虎嗎?恰恰相反,他正是爽文鼻祖,套路之王。

甚至連爽點的密集度,金庸小說都比現在的網文要高。不要忘了,倚天屠龍記才八十萬字,網文這點字數,可能還沒出新手村。

但是他的連載平台是報紙,所以他的受眾,是讀報紙的人,多數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港台中年人。而網文的受眾是本世紀大陸中小學生。

這兩個群體,基本上不存在交集。

所以喜歡網文的人不喜歡金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金庸寫武俠貌似就不是為了讓人讀起來爽的吧,起碼不是以爽為目的。

有些讀者不滿《鹿鼎記》,為了主角韋小寶的品德,與一般的價值觀念太過違反。武俠小說的讀者習慣於將自己代入書中的英雄,然而韋小寶是不能代入的。在這方面,剝奪了某些讀者的若干樂趣,我感到抱歉。

話說回來,沒準不少人把自己代入韋小寶了


扮豬吃老虎,莫欺少年窮,遍地收後宮,是爽文三大要點。題主覺得爽,不能因此怪題主欣賞水平低——別人也覺得爽,甚至金庸自己都知道這個東西會讓人爽,所以他也在不停地使用這個技巧。令狐吳將軍不就是扮豬吃老虎嗎?神鵰俠楊過不就是莫欺少年窮嗎?明教張無忌不就是四美同舟嗎?原因在於,金、梁二老寫武俠,是為了提升報紙銷量的,他自己本身就是前輩級爽文作家,題主你說的這些,人家都懂。

但是,但是來了哦。

首先是一個審美疲勞問題——扮豬吃老虎,莫欺少年窮這種技巧,是爽,但是一個故事裡你用一次兩次,也就夠了,用多了就會讓人覺得煩,看不下去。因為看來看去也就是看個扮豬吃老虎,把故事外皮扒了之後,就是關了燈都一樣,沒什麼意思。

金庸從不濫用這種技巧,他只在關鍵的時刻,來一次順水推舟的扮豬吃老虎。剩下的地方,能不用就不用。令狐沖坐斗田伯光,鬥智鬥力斗奸計,一點沒有扮豬吃虎,但是仍然精彩絕倫,爽點頻出。

這就牽扯到第二個問題了。扮豬吃虎爽是不假,但是這個技巧很低級,誰都會用——王者段位開個小號去青銅局炸魚這種事,非常常見。但是虎吃虎怎麼寫的爽,那就看筆下的真功夫了。喬峰血戰聚賢庄就是一個例子。他不爽嗎?也爽,但是非要用扮豬吃虎才會爽嗎?對不起,喬峰是天生不會扮豬的。

第三就是很多答主在討論的一個文學性問題。

可以這麼說,嚴肅文學,跟爽,幾乎就是衝突的!

你覺得靜靜的頓河爽嗎?九三年爽嗎?罪與罰爽嗎?都不爽。因為他是嚴肅文學,他首先要做到從故事裡反映一種或多重社會現實,而現實世界裡沒有那麼多扮豬吃老虎的故事,反而大多很陰暗,所以很難做到爽。這也是金庸,大仲馬這些人文學地位受到爭議的一大原因。

當然,有反例,施耐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