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打开评论全是什么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

而且这句话还不是太宰治说的。。。。

我当然不否认网易云很有归属感,很有温暖。

我也很喜欢网易云音乐,用了5年多了。

我不是刻意针对真正的抑郁症这些。

我只是看著有些人莫名其妙的丧。清一色的刷同一个句子,这些人的评论基本一毛一样。

而且还有很多自称抑郁症,然后一直在那编故事 。。。

如果我伤害到了真正的抑郁症,请联系我,我马上删除,我不是有意的。谢谢。


毕竟是网抑云音乐,你不发点抑郁的怎么混的进圈呢?(对于真正抑郁症的我们应当给予关爱,这种人均抑郁的就离谱


谢邀。我现在看见谁引用「太宰治」就生理性反感,估计他们思考太浅,见识太少,于是把一些广为流传的丧句当作宝贝。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人的挎包上印了很大四个字「人间失格」……这就像一个人的挎包上印「三国演义」或者「小时代」,一样的喜剧,只不过他们把太宰治当作一种个性……或者他这是在反讽什么……那当我没说……

反正网易云评论区已经看不得了,原本好好的一首歌,看了评论区你的脑子只有「丧」「失恋」「自杀」「生而为人……」,我都无语了……

我就是在最丧的时候也只有实话实说而已,没才华还硬拗或者直接复制粘贴很辣眼睛……当然没什么对错……我只是觉得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在追逐一种潮流……


因为抑郁症患者的比例真的很高,一个数据,目前全球的抑郁症患者的比例大概在11%,你身边很可能就有抑郁患者,只是表现的与普通人无异。且抑郁症的发病率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攀升的越来越高,并逐渐低龄化,是世界四大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

最重要的是,抑郁症这心理疾病现代医学连发病原因都还没摸清楚,治疗起来十分困难,且患者自身心态的改变是治愈的关键(听起来是不是很玄学?但目前情况真的就是这样,可参考"安慰剂效应")。并且大部分人也并没有接受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大部分患者也没有去医院检测过自身是否患了抑郁症。

想一想,985、211的比例只有4%,但上了知乎却仍能感受到985211遍地走的假象;而抑郁症这种发病率远高于前者比例的疾病,当某个曲调悲伤的音乐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而聚集了一批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发表评论,导致一些旁人感到"网易人均抑郁症"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有些人可能的确仅仅只是短暂的心情低落而跟风自认为抑郁,但即便如此,我认为"觉得自己有抑郁倾向"的非抑郁症患者能够对抑郁症有所察觉与警惕,多了解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做好预防也是件好事,因为人们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会间接导致或加速抑郁症的产生的,比如"压抑自身的情绪不愿/不敢吐露"等。就像得了艾滋病才知道要带套那就晚了呀,多多提前了解与改正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可以降低抑郁发病的可能的,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对心理疾病知识了解甚少。

对于不喜欢与厌恶"网抑云"的某些忧伤调曲子下评论区环境的人,不建议冷嘲热讽,会引起许多人的反感。我也不认为嘲讽这种行为是一个成熟善良的人喜欢的做法。建议不予关注、不予评论即可,或者正常陈述出你的不满,表明你不喜欢这种充满负能量与现实的语句罢,大家会理解并少传播一些负能量的话的。

因为,那些负能量多或含抑郁等字眼的评论大多都应该是出现在那些本身就比较忧伤与压抑的乐曲底下,正常人谁愿去听这些曲子啊,没人会故意给自己找不愉快吧,故不予关注即可。那么为什么还要特意去那里感受负能量的氛围并嘲讽一句走人呢?留一些尊重吧,不予评论即可。毕竟很多人生活中难以与他人倾吐情感,若网上也被限制不允许发表一些生活忧愁的言论的话,那他们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倾诉呢(日记倒是一个很棒的选择)。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相互之间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善良会更好。


时髦

算了,认真点回答吧

大概就是因为在这个地方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导致的无力感,得到了承认,能够得到宣泄吧

至于太宰治……不去研究精神内核或者写作技巧的话,但就字面来看,估计就是觉得贴合自己的心境吧,其实也没那么贴合,就是在看见自己的所谓「代言人」的时候强行共鸣。

还有就是那种氛围跟人相互作用吧

还有一些不好意思说的带有主观偏见的原因,我就闭嘴了

对了,其实也没有很多……

电音区和旋死都是哇塞太刺激了太好听了,或者扯两个术语。

经典一点的乐队都是大家在抒发对乐队的喜爱或者对这首歌的解读。

抑郁症和太宰治一般都是文不对题复制粘贴……

也有例外,我记得有几首歌下面评论真的很棒,有一首纯音下面都是别人在写诗。虽然我听不出来纯音的内容跟诗有什么关系……差距吧……


有真的释放自己的人,也有跟风扭捏造作的人。

我挺郁闷的,我算是太宰治的书粉,看到一群人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啥的真的特尴尬。


作为一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我本人其实有些烦这类言论,网抑云许多热评大多都是装抑郁,爱说"人间不值得"之类的话。抑郁症患者真的不是每天都在想那些"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句子,这是一种奇怪的流行起来的丧文化。听到情歌,不点开评论都能猜到热评,一大堆引号引出来的句子,私以为跟抖音那些文案没有区别。

而我个人看评论是真的不想看到那些特别消极的话语,我也不会写评论,我想从歌里,评论里看到的是一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结果一大堆人给我来一句人间不值得???所以近期也准备删掉这个软体,莫名其妙的丧令人感到抗拒。

那些所谓的"抑郁"很多点开主页,发的也是符合抑郁身份的句子,文字干瘪,空间各种图片全黑。大多是由于许多追求丧文化的用户跟风导致


他们一直都存在著 只是在那个当下感觉到了共鸣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罢了


音乐具有共鸣,


你试试在网易云里搜索框里输入「自杀」,就会知道为什么是抑郁症的栖息地了。

没办法知道一个人是否是真的痛苦或者有多痛苦你大可选择沉默,而不是批判。

也包括那些假抑郁博关注的人,如果生活真的让他们感觉丰富美满不孤独的话,他为什么会在乎离他那么遥远的又可能只是随手给的几个赞?

最后分享一个视频 你看过最丧的视频是什么? - 是骏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677116/answer/944120430


可怕的不是抑郁,可怕的是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已其为成熟,别致的思想。


....现在全网嘲讽网易云音乐了,称为「网抑云」我曾经听过一些歌的产生共鸣评论的,还被拿出来群嘲....之前喜欢喊著生而为人,和现在嘲讽的永远是一批人,他们都渴望得到关注。


因为这种矫揉造作的东西在网易云里最能骗赞啊。高考癌症生而为人,网易云评论区三大巨头。

歪个楼,这句话不是作为二十世纪旗手的副标题吗?也算是太宰治说的吧?还是说这是别人加上去的?emmm不太了解呢,希望指点。


音乐如同文学,是厌世者的天堂。


匿了,怕刺激到患者的玻璃心。

不只是网易云,知乎不也这样么?

抑郁症多牛13啊,你想想你一介凡人,出去吃个米线都得被人骂一句臭屌丝,说给自己查出个病就查了,比中医都狠,无根之水,厉害不厉害?

我今天就要说实话。

自己看看知乎抑郁症话题下有几个真正带有医学背景的人发表评论就行了。

现在抑郁症这个话题就是个伪命题。

早些年国内对抑郁症的检测是要做内分泌检测和脑CT的,当年国内对抑郁症的确诊是必须有相关病变才能确诊的。

因为所谓抑郁症的所有测评方式几乎都是国外流传过来的所谓心理咨询型问答表。

误差大就不说了,我就说心理咨询这玩意儿有多不靠谱,在心理咨询泛滥的欧美,都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这玩意儿是傻13。

美国的很多刚工作不久的医生,工作期间不小心有病人术中死了,怕心里受刺激,都是强制要求去心理咨询,就这都一群人不愿意去。你就说这玩意儿多不靠谱吧。

国内一说中医就不科学不靠谱,照我说比国外的心理医生差远了,国内的这些大夫好歹也是你说你有病才敢跟你掰扯,但我就没见过哪国的科学是靠聊天就给好端端的人聊出病来的。

绿斯林都没这么邪乎。

这块说太多,说回抑郁症。

之前检测我个人认为还是靠谱的,这看病讲究个对症下药,你说你病变都没有,这症总不能全靠你张嘴就来吧?那还要大夫干啥,你自己开个方去抓药不就完了。但是病人不乐意啊,我也不知道为啥不乐意,要是有人跟我说我没病我能乐的跳起来,反正就不乐意,天天知乎网易云我有病,没人理解我,要抱抱要自杀。

反正甭管怎么样,现在这事是整明白了,你哪怕失恋了,崴脚了,只要你心理难受,就去查吧,十有八九就是抑郁症,不是也给你安排上。

体检倒是还有,不过那玩意儿现在就纯是看图给药了。啥毛病没有最低端的舍曲林走你,反正这玩意儿基本也没啥副作用,配点防副作用的当毛豆吃吧。毛病多的就文法拉辛,度洛西丁,一般到这步都是深度怀疑是抑郁症了,基本都是三种药起步。再严重的就安非他酮,心理治疗,回访全安排上,这就是真正儿八经的有重大自杀倾向的抑郁症了,很多医院都会有助理医师定期联系你的。

不说这些求医流程了,就说现在这市面上的抑郁症患者排起队来都能大楚兴陈胜王了,忽悠谁呢?

最大的证据就是比例,我长这么大头一次见到有什么东西比例内部都讨论不清的,有说5%的,有说8的,还有11的13的。

不是我说,你们学学数学就这么难么?10%什么概念?你上班做个地铁你身边那个提著裤头子抠屁股的臭屌丝说不定就是个抑郁症。

你信么?

我说到这肯定又有圣母要跟我说什么不相信请放过,你们好难好难的。

我寻思关心你们你们又不需要同情,不关心你们又嫌弃社会冷漠,骂你们那肯定是不乐意,怎么就这么难伺候呢,意思是我得了个抑郁症全世界人都得喊我爸爸才行?

我尤其不明白一个病号,还要做心理辅导的那种,开一次药一般就够俩礼拜的,上哪来这么多时间求抱抱的?

再说了,那些每年患病率百万分之二的我也见过,还是在协和见的,这医院够大吧?结果那人数比精神科的人都多,你们这治疗也不太积极了,是指望沙雕网友给你们治好么?

真正的抑郁症我也见过啊,啥样的都有,连一脑门子就想著自杀,直接捆在床上的我都见过,就是天天盯著个知乎抱团取暖的我确实是孤陋寡闻,没见著。

别觉得我冒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了,说个难听话,人家根本不关心你们的鼓励,社会不理解也就是那些轻症多少关心点,毕竟你们没进过病友群,确实不懂,病友都是互相帮忙的,你买不到药我帮你买,哪个大夫好跟你说说这种,鼓励抱抱是什么?能吃么?你去鼓励个胰腺癌患者,上帝都给说活了,耽误他只能活半年么?抑郁症来回就那么几个药,能治就能治,不能治也没别的办法可想,还用得著你鼓励?

所以说,你们就直说不想上学不想上班就行了,还抑郁症,这么清新脱俗呢?吓坏宝宝了。

你们是不是很气?但是你们又拿我毫无办法,只能在评论里写论文,抒发一下心中的愤懑,结果我给评论关了!哎?开心不开心?



「我喜欢的音乐」里的歌陆陆续续断断续续接连不断地变成了VIP歌,令人抓狂 ヽ(`⌒′メ)ノ(可能是我自身不是VIP的原因)


想了很久还是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网易云现在丧文化已经变成一种风潮了,那就是取一些丧的名字然后粗糙的做一些歌曲跟风,曲子和歌词真的太差了,我很少会用差这个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取向我不喜欢用好坏来定义。但是有些歌你是真的一下子就能听出来它是不是只是在复制销售情绪,甚至质疑 这种水平的制作和说唱怎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追捧。我以上说的仅仅是在消费丧文化的一批制作人。

但是,也有些歌曲并不是在消费抑郁症和丧文化,只是在这个社会的大体情绪下自己的情绪反映,它们是制作人的情绪。我们喜欢听是因为从歌曲里面我们能引起共鸣或是反思。所以我不太喜欢说这首歌曲制作简单所以它不是好歌,这个想法太偏激。

我个人歌单里什么都听过,百老汇 古典乐 交响乐 摇滚 迷幻乐 emo 我叫不出的分类我都听过,在七八年前的时候我在虾米上听过一张专辑那就是里面的歌都是女生的呻吟和哭声,在当下社会这种已经不算什么小众了,可是在当年 那张专辑基本上没有什么听众。我想表达的是,大家音乐的接受度越广但是在音乐上却更偏激,那就是一切都得 丧。我听了很多emo hiphop 但我现在引起共鸣的歌越来越少了 那是因为 很多人的一些音乐已经走向了同一化,你甚至都能猜到下一个节奏和歌词了.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听大量的歌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神享受和情绪的消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就像我不怎么爱听流行乐 但是如果有好歌吸引我我还是会去认真听一样。

网易云我不喜欢的就是把抑郁症当做一个酷的标准,大家甚至互相攀比,你没有吃过这个药你凭什么说你得了抑郁症,你看 这个社会疯狂吗?当年恨不得谁都不能发现 饱受这些折磨却还是要伪装成正常人但是现在却有那么多十几岁的小孩觉得它是对这个社会叛逆的最好表现。

其实看著十几岁的小孩在那不谙世事的复制著语句然后粘贴到评论里 觉得自己抑郁了 觉得自己饱受了爱情的苦的时候 偶尔觉得矫情偶尔觉得是不是我们曾经也这样 只是没有平台展现呢?

我只想不要引导那些年纪小的人觉得它多酷,因为 它一点都不酷。真讽刺 曾经一个个都伪装著不敢被人发现 现在却恨不得谁都能发现。

我也会在网易云留一些评论 但我发现 我从来不留自己的真心话.


感觉网易云人均抑郁?!。不排除真的有部分用户是比较敏感比较脆弱的,但肯定有部分是跟风矫情,想要表现自己刷存在感吧。


说实话,软体本身挺暖的, 网易云这么大,也不可能没有真正的抑郁症,但是,人均抑郁症就nm离谱


真抑郁有,我一个粉丝我是无意间点进去的,因为他已经成为注销用户了,我一点点翻下去都是触目惊心,他在发想死的话各种歌曲分享每天都在试图活著,直到最后一条坚持不下去了,我当时只是无意间在看有哪些粉丝翻到了这个已注销账号,这是我第一次认知到网易云的抑郁症有时候真的离我很近,但我在那之前都以为网易云的抑郁质半真半假都离我很远,可能一开始网易云里面真的有很多抑郁症的存在,但是直到现如今所谓的装病为了博眼球,网易云混入了太多太多假的抑郁症,才把他们衬托的极为稀少,说白了装抑郁症的人不外乎为了博关注、为了上热评,把抑郁症变成各种利于自己的借口随意编写,而网易云就是因为有真正的抑郁症人群所以他们的混入不会太过于突兀,只是突然间就会惊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郁抑症患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