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年輕的爸爸媽媽,初為人父母,責任重大。一定要不斷學習成長,學會教育孩子。

特別要注意避開一些誤區,家長朋友自身一些不良習慣,或舉止引發的「無意之過」,更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會左右孩子的一生。御貓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幼教經驗,給大家來一份避雷指南,希望大家在一些原則性和常見的問題面前,可以避免一些誤區。

①.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指的並不限於「抽煙、喝酒、熬夜」等個人生活習慣,更多的其實是一些平常你看似不在意的行為。比如說:常看電視,或長時間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有的時候你是因為上班回家累了,或者無聊了,於是打開電視往沙發上舒服的一躺,從第一個節目開始看到在沙發上打起呼嚕,又或者把手機遊戲打開,玩一晚上手機遊戲,無視坐在旁邊的孩子。想像一下,這時候孩子在你的面前注視著你,而他一直感受不到你對他的關愛和注視,他覺得你被別的更重要的東西吸引過去了,心理會受到怎樣的傷害?有的孩子會在這種情況下開始模仿父母,從此迷戀上看電視,看手機。這樣的會影響他的視覺發育和限制想像力的發育;有的孩子則會從此與父母產生隔閡,認為他並不是家長眼中重要的事情,漸漸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②.負面的言行舉止

父母們如果想要教導孩子基本禮儀、禮貌,那麼就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典範和榜樣,一個帶著孩子在大街上與路人惡言相向的爸爸,怎麼可能讓孩子聽自己的話,使用禮貌用語?

父母腦中一定要有根弦,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學著你,所以你的行為還必須都要適度。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你與伴侶之間的爭吵或辯論,也許是正常的事情,但絕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激烈的爭辯。這樣侵略性的一面,展現在孩子面前,不但會嚇到他,更會讓他喪失對你們的信任。又或者你和情侶之間習慣親密的肢體接觸,但也不要過度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因為孩子會聽學你的一切。在孩子面前適度的表現一些親熱的狀態,有利於增強孩子潛意識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但太過親密的舉動,則不宜在孩子面前放縱,竟孩子是缺乏判斷力的,他們會模仿你的動作,並以此作為道德的標準。

③.不當的教育方式

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很多喜歡看育兒教育的書籍,學習的態度是正確的,但是切記不要用書中的規範標準和案例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天生是好奇寶寶,總會用各種各樣的問題來刁難父母,當書中的知識沒有告訴父母怎麼回答的時候,有的家長就會反駁或者阻止孩子。孩子腦筋活躍是一件非常讓人欣慰的事情,大人要做的就是把他往正確的方去引導,雖然你可能回答不上孩子的問題,但你可以陪著他一起去尋找答案,千萬不要因為你的一時尷尬而制止孩子想像的空間。

同時,教育是一件及其需要耐心的事情。你學會了不代表孩子一定能學會,你示範做得快,不代表孩子不能做得慢。有的時候教孩子做什麼事情,他就是學不會,很讓人煩躁。但這並不代表你教育孩子就失敗了,別放棄的太早,應該做的是:陪伴他,鼓勵他,用正面的言語和行為,讓孩子堅持下去。尤其是你給孩子下過的許諾,或者規定,如果因為一時的受挫而終止了,那麼孩子將永遠不再把你說的話當一回事。【更多的育兒知識每天更新,請點個關注吧!】

@知乎親子


挫折教育啊,懂教育的都知道孩子不能一味的貶低,要多讚揚


家庭教育誤區太多了,家長不相信孩子,家長用成人的思維及標準去衡量孩子,搞題海戰術,對孩子的高期望,孩子就要聽父母的,我都是為了你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尊重孩子


就是那種,不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格,當然家長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想著以自己所認為的好去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去尋問孩子的意願想法,總是抱著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怎麼就不能按照我說的去做呢的想法。

簡單來說就是不懂的換位思考,孩子教育是需要引導而不是定規則


缺乏民主、自私狹隘、片面教育、盲目教育


當今社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家長們每天要花很多時間陪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包括檢查作業和默寫等。80%以上的家長都為孩子選擇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即便如此,家長還是有操不完的心,因為孩子的成績還是像溫度計的水銀柱一樣,上上下下起伏不定,這讓家長煩惱不已。在和大量的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之中,目前家庭教育所普遍存在的五大誤區,這些誤區導致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產生了一些問題。

第一,家長對孩子能取得進步的信心不足。

  由於孩子的學習長期處於中等狀態,家長在嘗試了很多辦法後也都沒取得預期的效果,長此以往令家長感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從而潛移默化地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但是,家長要引起注意的是,這種行為和想法可能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業前景信心不足。

  

第二,家長用自己成人的思維模式及標準去衡量孩子。

  現在的孩子的確見多識廣,信息接觸相當豐富,但他們畢竟是身心都未發育健全的未成年人,仍然需要大人的耐心引導,大部分家長只是簡單地將結果或後果告知孩子,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缺乏耐心,並提出很高的標準,動不動說「我們讀書的時候怎樣怎樣」,這樣的教育最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結果也可想而知。

第三,有的家長認為題目做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

  目前市面上的教輔書籍鋪天蓋地,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家長跟風買來了大量參考書給孩子作為「家庭作業」。然而,學校的功課已經很多,再加上家長的題海戰術,學生苦不堪言。另外,隨著學生知識點的加深,家長在輔導功課時覺得力不從心,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掌握學習中的難點,再加上平時其他的輔助教育也做得不太合理,這會使家長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地位有所動搖。所以,選擇適合的量,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非常有必要。

第四,家長急功近利,沒有長遠目標。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計劃,學到哪裡算哪裡,發現有漏洞了就「眉毛鬍子一把抓」,通常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家長心裡的預期隨著學生的成績起起伏伏猶如坐過山車,長此以往,學生考試沒把握,要麼沒自信,要麼盲目自信。

  所以建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家長和教育專家一起為孩子量身定製合理的近期、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纔是正確的做法。

第五,家長缺乏溝通和心理疏導。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要通暢、平等,不要動輒用「粗心、不努力、不專心」等空洞的字眼來形容自己的孩子。時間長了,家長和孩子容易對立。特別是有些畢業班學生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除了喫飯、睡覺就是學習,不應該有一丁點兒的放鬆,甚至是孩子填報志願也往往由家長包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時刻注意尊重孩子,努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並留出時間讓孩子體驗大自然、鍛煉身體等。只有掌握了勞逸結合,才能提升學習力,孩子才會學得輕鬆,學得精彩。  以上五點是常見的家庭教育的誤區,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給孩子自主權,信任孩子,欣賞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樣纔有利於發揮孩子自身的長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從而達到生活和學習良性循環的效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