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學了個open water,貌似我的耗氧量少得連instructor都覺得奇怪… 每次都比別人少用一些。我背的是3L還是4L的氧氣瓶,不確定,反正比較小的那種。其中一次bottom time:38mins,depth:11m,下水前spg顯示210bar,上岸spg顯示140bar。 我的buddy背9L的瓶(這個也不確定,比我的大1/3左右,走之前忘記問清楚了) 下水前也是210bar 上岸顯示80bar… 我是女的正常身體重,肺活量3400左右(不知道有沒有關係)。buddy是高胖的大叔,一起潛的還有instructor和兩個20歲左右的男生,都是高而且健壯的。他們4個用氧量都差不多。想知道耗氧量差異是什麼原因,還有是什麼原因導致耗氧量少的?

謝謝


水下耗氧量由以下這些因素影響:

1. 是否劇烈運動, 如果踢水效率不高, 總是上竄下跳, 耗氣更快

2. 本身的新陳代謝, 肌肉壯漢會比瘦弱女子更耗氧, 肺活量大也是個問題.3. 阻力大小,如果本身姿態不平或者身上有東西增大阻力,比如大相機,掛太多東西,都會更廢氣4. 緊張,過度呼吸, 這個是新手常遇到的問題, 隨著經驗增加會漸漸好起來

5. 配重過重, 在水下需要頻繁用BCD充放氣來調節中性,也是浪費氣的

以上這些隨著潛水時間越來越久 大部分人都會漸漸改善. 等到一瓶氣可以45分鐘還剩50bar的時候就不用太在意了

千萬不要刻意憋氣,會缺氧頭痛的,這個得不償失

另外氣瓶常見的是12L的,大一點的是15L的,

代謝低,動的少,保暖好。

沒了


耗氧量跟肺活量無關。氧氣是用於人體活動才消耗的。那幾個男的比你體重大,細胞數量多、肢體運動幅度大,皮下脂肪少、熱量損失較大,如此類推,很多因素都會導致他們比你耗氧量大。
氣瓶有3L的?最小的氣瓶給兒童用的都是8L的,一般的是12L,15L。


自我的控制吧,反正我第一天下水上躥下跳的基本半個小時左右就紅了,第一個用完,第二天拉長呼吸,注意呼吸的節奏,動作穩定下來後,別人紅了,我氣才用了一半
姿態控制,維持好trim之後不要做無謂的調整,別上躥下跳,合理利用海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