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界面算是藝術作品嗎?UI設計師算是藝術家嗎?換句話說,古人設計花瓶,瓷器,甚至懷錶也都是為了更方便的使用,如今精細的瓶瓶罐罐和懷錶等當年的工具也都成了藝術品,在百年之後今天的UI設計會成為藝術品嗎?


看到大家都說不是藝術我就放心了…

Ui本身是個設計行當,設計本質上是為瞭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是帶來收益

這就是個賣苦力賺錢的事兒,沒有藝術家那麼高端…


UI設計不是藝術,他是一種商業設計主要服務互聯網公司,有藝術審美能力可以幫助你做好UI設計,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


UI設計不是藝術。

先摘一下維基百科對UI和藝術的定義。

UI(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是系統和用戶之間進行交互和信息交換的介質,它實現信息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用戶界面是介於用戶與硬體而設計彼此之間交互溝通相關軟體,目的在使得用戶能夠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體以達成雙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藉助硬體完成之工作,用戶界面定義廣泛,包含了人機交互與圖形用戶界面,凡參與人類與機械的信息交流的領域都存在著用戶界面。

藝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羣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劃重點,UI設計的目的是使用戶能夠方便有效率地去達成交互。也就是說,UI要使產品易於理解和便於使用。而藝術的目的是沉澱和展示想像力、美、情感與意識。設計是客觀的,而藝術是主觀的。

漂亮的界面很容易做,但UI設計的核心是交互,設計師在設計頁面時,不應該只考慮到視覺的美觀,而應該提供舒適的設計,能讓用戶關注內容的設計。或許界面會沒有那麼華麗,但設計內在的亮點會讓用戶感到舒適和好用。

喬布斯就曾經說過:「有人認為設計就是要決定產品的外觀,但是一旦你深入下去就會發現它確定的是產品的工作方式。」對於UI設計來說,好用是最重要的。

UI設計能夠產出美學價值,但它和藝術背後的工作過程是大相徑庭的。UI設計師在工作時有系統的工作路徑,需要進行用戶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品牌客戶交流、關注成本、關注業績,最慘的是,還要考覈KPI。

搞藝術需要考慮這些嗎?不用的。

最後,以德國的平面設計大師庫爾特·魏德曼(Kurt Weidemann)關於藝術和設計的真言結尾。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嘗試翻譯一下。

設計不是藝術!

設計也不是工具化的藝術!藝術帶來起源。設計創造系列。藝術本身就存在。設計起源於需求的滿足。設計需要足夠的客觀性。而藝術是主觀的。設計做出明智的妥協。而藝術從來不會。

設計注重於可行性。

而藝術是烏託邦。設計必須是可以理解的。而藝術不是。設計有既定的做法。而藝術不需要。

之前編譯過一篇UI/UX設計的趨勢文章,非常值得一讀,推薦給大家。

DinLab:2020,我們一起開啟設計的下一個十年?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藝術專業:詩詞歌賦、繪畫、攝影、電影、音樂、剪紙、陶藝、雕塑等等

藝術:求創新,求突破,求前無古人,求登峯造極

設計:天生為問題和目標而生,是一種完成既定目標的手段和方法,只是大多數的方法和表現形式,用了藝術專業的技能,所以兩者會有交叉,實際精神內核是不同的

UI設計:UI設計是依附於產品的,為了完成產品的某些目的而進行設計的,所以跟藝術完全是不一樣的


UI不是藝術,是設計。

設計和藝術有區別的。

設計就是創造一個產品、一個東西,用以解決某個問題,說白了具有工具產品屬性。

比如我們常說的工業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建築設計等,UI設計也屬於這一類裏。

所以UI裏經常會說用戶體驗,因為你設計出來的東西,對別人來說一定是要有用好用的。

再說藝術,藝術是一種表達,甚至是更多的是自我的表達。

表達內心的情感世界、表達價值觀、表達情緒。

藝術本身沒有什麼實用價值,藝術家進行創作時,也不需要去考慮是不是對誰有用。

那為什麼總是把藝術和設計放一起比較呢。

因為從某個方面來說,他們使用的創作工具是一樣的。

簡單來說就是:設計是發掘問題,並解決問題,不僅僅從我出發,還要從所有使用這個東西的人出發。理性思考,感性創作。

藝術是:從我出發,表達自我,通過藝術品具象抽象的精神情感世界,所以有時候如果一件藝術品,讓你有情緒共鳴,可以說藝術家幫你把人類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了。

以上,個人見解。


遊戲是藝術嗎?

如果有的遊戲可以稱為藝術品,那她的UI也是;

如果有的遊戲只是商業化產品,那UI也一樣。


不是 。

藝術是什麼?你看那些藝術作品,無一不都表達著作者自己的情緒,觀者感受到共鳴,就會產生下一步買賣或者其他行為。

但UI是依附於產品的一種外顯表現,是像使用產品的人、未來會使用產品的人,傳達產品本身的視覺方面的調性,所以Ui是協助產品的,屬於服務,屬於設計,有需求才有了設計,設計是以需求為原點開始的一系列行為。

兩者如果混為一談,那就很危險。代價就是設計出來的東西不能為商業所用,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希望我轉達明白了,你也懂了。


設計的核心是用戶

藝術的核心是自我


UI(用戶界面)不算藝術作品,算商業產品的其中一部分;UI設計師不算藝術家,就是設計領域一個小分支,頂多有點美術素養;


首先給出明確的答案:UI設計不是藝術

從問題詳細介紹來看,可以細分成兩個問題:

1、UI設計是藝術嗎?

2、百年之後,UI 設計的成果會不會像古董一樣成為藝術品?

第一:我們先說第一個,UI設計是不是藝術。

其實在工作中觀察了很久,很多人不瞭解UI設計,即使是跟UI崗走的很近的相關崗位的人士,更有一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都不太清楚。所以這裡給大家說一下設計和藝術的區別:

藝術是啥子?藝術本質上是個人主觀情緒的表達

今天是艷陽天,天氣美不美?我可以說美,也可以說不美;天空中一朵朵的白雲,我可以說他像棉花,也可以說他氣球,沒人說你不對。可以說,從我們人類出現的時候藝術這個東西就存在了,只是環境和認知的侷限,大家沒有認識到而已。

但設計不一樣(ui設計只是眾多設計中的一小塊),設計本質是解決商業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的。

例如,一張海報,他的目的是啥,目的是把需要傳達的信息快速高效的傳達給相關的用戶。

這就要求設計師不是為自己設計,也不是為特定的個人設計,更不應該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設計師要做的是平衡商業價值和用戶需求,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公司、用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設計的產生是要有一定的社會環境的。我們大多在說設計時,會忽略這個東西:那就是社會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生產和經濟,尤其是當時的社會中存在了某些商業競爭情況,才催生了設計這個東西。

只有在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大家的勞動有了剩餘,比如今天我手編了4個菜籃子去換別的東西,發現別人編的菜籃子換的東西比我的好還多,那我是不是得考慮下怎麼改進下,讓自己的籃子更有競爭力,這就是傳統設計。當然現代設計也同理,只是產品都是工業化、標準化生產的而已。

第二:百年之後,UI設計的成果會不會成為藝術品,這個需要時間來告訴我們。

以前的花瓶,瓷器,懷錶在當時確實是一種工具,現在成了藝術品,都被收藏起來了。

是因為他本質發生改變了嘛?沒有!他依然還是一個工具,只是歷史的發展、某些工藝的失傳等原因造成他的稀缺和文化屬性,正是這種稀缺性、文化屬性使他有了收藏研究價值,因此才成為藝術品。

就這樣吧?


是技術。嚴格說是商業美術。


認識現實和定位。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可有可無,對產品沒太大價值,在資本面前就是螺絲釘。

雖然說的比較悲觀,但是還有什麼辦法呢?人總要活著。


沒任何意義!!!


目前在一處ui培訓機構學習,剛過去兩周,我沒有專門學過美術,但是意識中能夠理解透視與簡單光影,足夠自己用軟體臨摹圖標界面時保持一般水平,後面具體自己創作繪製時有美術功底的同學自然有些優勢,這是對於打算走UI視覺工作方面的學員,UI另一個方向是交互,包含APP結構,邏輯,商業戰略,所以我之後的目標方向自然是注重交互這塊,視覺方面我們非繪畫基礎的學員只能通過大量臨摹,掌握軟體表現技法來彌補,預算充足也可以找時間報班學點基礎素描之類。

對UI是純藝術的誤解是考慮到有許多有繪畫基礎的學員,但走交互方面理科生或許也有系列優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