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集體利益,只有個人利益,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博弈妥協的結果


但說說利己這事,不在這個上面加標籤。

利己=自私?

什麼是自私?

什麼是無私?

為什麼利己不好?

為什麼利他就是對的?

在什麼情況下會覺得自私?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說,自私是天性是有害的,只要有道德就可以約束它。約束≠束縛。一般情況下,自私會從他人口中說出,來評判他人。自私在中國的社會語境裏絕對不是一個好詞。很多人都是在他人的嘴裡第一次聽到這類的詞。

這是個好人國,定義好人的權力不在自己而在他人手中。只有好人才可以活,壞人都得去死,而自私顯然是壞人的標籤之一。在承受個體的攻擊時,同時承受羣體傷害。

在華夏民族的語境裏,無私是損己利人的意思,為了讓這樣的精神更高尚,換了個新身份→捨己為人。

利己真正有這麼不好嗎?未必。當收益對象是個體時,自我保護就是有效的呈現之一。當收益者是羣體時,成就的是小自我。

單一的利己(只對自己好,他人不收益)自然是不好的,但雙贏就不同。

利他……我們換個概念,防人之心不可無,再降維→自我保護。當你做出利他的行為時,為的是不傷害他人,從而不傷害自己。

一切的利他,都為了不傷害他人為出發點,傷人者必自傷。

自私的反面重來不是無私,而是善良。

真正的好人是極少的,這樣的人只會被一次次啃食殆盡,要麼下地獄,要麼被清理。大多數都是不好不壞的普通人,這其中有個利字在哪裡,一旦涉及到利益,好人亦壞人,壞人亦好人,從來都是稀里糊塗的,就那樣幾千年 。

而你說的精緻利己的人,在不好不壞的人裏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不過是誰對誰,誰看誰。還是那句話,評判標準決定誰好誰壞,而主動權都不在我們自己手上。


要理解利己主義,必須理解其對立面是什麼

基於自愛的利己主義,其對立面不是那種基於集體主義考量的利他主義,而是那種使我們逆著自己利益而行動的嫉妒和憤怒。


嗯…

可能有點偏題

利己和利他大部分時候都是獨立的兩個維度=可以同時存在的。(一個人可以兩個傾向都有的)

只有在一部分情況下 比如利他會發生自己的cost 或者利己會損害他人的cost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追求共贏。

如果你說的利己主義者指是純粹他人的cost一點都不考慮的人,那至少被他損害過利益的人不會喜歡他。沒有被他損害利益的人知道他是這樣的人也不太會想搭理他,因為其實大家都有利己的成分不想自己利益受損。;3


我寫過一篇文章 點我主頁看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