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注人 事物和世界的本質 只看表面 好些的是批判 為什麼不說本質的 這就是我們和歐美的差別 看看我們的青春電影 叛逆 很貧窮 要不就是富人的孩子 。這些都青春的外在,不是內容。我看了美劇 畢業生 很感動 因為這形象實在的表現了我們年輕人的心態。這和你的家庭,人種都關係不大,這是每個人成長都要經歷的

娛樂不是藝術

光談文化是不信得

人有多大膽 地有多大產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句話要反過來地有多大產 人有多大膽

我覺得一個牛逼的娛樂文化就必須得建立在有一套很完善的商業環境中

你沒有你說老子要用文化做純粹的娛樂 那你是瞎掰
連自己都沒有愛 怎麼可能讓別人有愛
天草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
當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把自己傳承了幾千年的文明,思想(信仰)統統顛覆、拋棄以後(最近100年來,尤其是最近的61年以來尤甚),你還能指望什麼呢……


近代生產力,科技落後,帶動文化上的滯後。搞藝術,開拓新的藝術領域也是要錢的啊。你畫畫流派,藝術流派也是需要材料耗費啊。老早飯都喫不飽你搞毛藝術啊啊啊啊啊啊?研究文化的不看歷史政治經濟就是耍流氓。

歐美娛樂文化的強勢如果按照教科書上的解釋那麼應該是藉助強勢經濟地位進行文化輸出的結果。

但我們都知道這個答案是不靠譜的,講個故事或許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喜羊羊的製作人曾經被人問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雖然你們的喜羊羊很受歡迎,但畫面質量其實不高。為什麼你們要把動畫片效果做得那麼差,離粗製濫造只有一線之隔?他回答:因為在中國這種環境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勉強掙到錢。 另外,這只是天朝的情況。日本的娛樂文化實際上也是很強勢的。


國人解決溫飽問題還沒二十年~文化產業這種東西,得全民生活水平、道德水平到一定程度才能培育出合適的土壤~日本富裕了一百年了,美國富裕了幾百年,這種長久富裕的環境才能讓現代藝術包括居民整體素質和社會整體秩序發展起來。文化自信最後還得根植到物質水平的強勢。 古時中國文化能傳揚四海是因為儒家文明武裝起來的中國能吊打周圍的蠻夷,後來日韓歐美文化的強勢是民主自由武裝起來的文明國家能吊打全世界的封建國家,這纔是文化強勢的真正落點,大部分人忘了本質而去追求表面的解讀,文化失落在所難免~中國經濟軍事照這樣的速度再多奮鬥一代人的時間,形式就會出現平衡。中國保持富強兩代人的時間,形式就會逆轉。

音樂是藝術的一類,那就有一個問題,藝術生存的土壤在哪?我一個同學在音樂學校,她告訴我學校裏長得好看,唱歌又好的太多太多,但是,你不上位,不潛規則就是不讓你出名,出錢,出身體纔行,這種條件下,再優秀的藝術都要被扼殺

拍個戲,女的得被男導演潛,男的還得被女導演潛.........

再說藝術環境,廣電總局瘋狂封殺國外優秀作品進入大陸,學清朝在娛樂文化方面閉門造車,閉關鎖國,還指望藝術有什麼發展?

音樂不單單是唱歌那麼簡單,歌者的個人素養,包裝,舞臺效果,MV的手法,特效,內涵......這是一個綜合的多方面的領域,現在可好,一味的封殺國外先進作品,同時又不重用有能力有思想的人,當然不可能有發展,這是中國

其他國家都在模仿美國,但是在模仿的同時,又丟掉自己本土的特色,當然不可能獲得美國一樣的成功

同時,也要看到,音樂是給廣大民眾觀賞的,當廣大民眾成天糾結在物價飛漲,樓市高居不下等等現實問題的情況下,社會不斷的拜金化,這種環境也不適合藝術的生長,民眾沒有心思搞藝術,因為搞藝術的前提是,物質發達,物價穩定,雖然外國失業率高居不下,但是中國沒工作的大學生更多,同樣是失業,美國物價非常穩定,所以,還是有閑心搞藝術,搞搞滿足基本生活之外的東西,中國則是找不到工作,被迫啃老,同時又面對父母下崗失業,這麼揪心的國情下,老百姓的幸福感極度低下,怎麼有心思搞藝術?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怎麼搞藝術?

藝術只傾慕自由的國度
亞洲普遍潮流都是從歐美引進過來的,有一個笑話:美國興起一個時尚,先是傳播到歐洲,接著傳到日本,再傳到香港,接著傳到大陸。所以論娛樂文化也是一樣滯後一些。
限制頗多,規則頗多,種類頗多,內容全無
亞洲人在憂慮溫飽,歐美人在享受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