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中是不是有偏心眼兒的現象存在?


東北虎還是有保護的。有一個很大的森林公園專門針對東北虎,在吉林。

大熊貓的數量恢復了,但是野化和棲息地重建還是很困難的。所以要持續保護。

經費和人力有限,很多時候通過明星物種,保護一片棲息地,然後再形成保護區網路。是非常可行的方法。


懟 @狐步 的內容在後半段,來觀戰的朋友可以先去評論區看對線記錄(已精選,已改名 @流蘇 ,精選第一條)

動物保護是環境保護的一部分,保護環境,要保護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這不是初中生物的內容嗎?

保護這三個多樣性,不就是為了智人這個物種能存活得久一點?這才是終極利益。

狐步錯在哪裡了?

經過跟 @天囈 的討論,我突然明白 @狐步 的錯在哪裡了?

他只說了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短期利益)去侵佔動物的棲息地,卻忽略了人類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希望保護那三個多樣性。

他又不明白,動物保護總體資源有限,而人類「天生偏心」,保護者就利用這種「偏心」去最大化保護效果。這就是旗艦種和傘護種的作用。

而在他的描述下,就成了:人類為了自己,必然會破壞自然(這是事實),只是因為旗艦種有直接的經濟利益,才被保護。

旗艦種和傘護種,只是保護者逃避保護其他物種的借口。

為了說明這些,又臆造了很多不實信息。


大熊貓一千多隻,不算多。第一次大熊貓野調(1974-1977)統計全國野外大熊貓2400多隻,最近的一次,四調(2011-2014)結果是1864隻。

仍然需要保護。

東北虎只是老虎的一個亞種,就虎這個物種,全球有3800多隻(2016年)。東北虎的保護絕不是無人問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成立比大熊貓國家公園還早。

大熊貓和老虎都是旗艦種,傘護種。查一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錄,那些看到名字,一臉懵的,才叫無人問津。

動物保護存在「偏心」嗎?存在。

哺乳類 大於 鳥類 大於 兩棲類,爬行類,魚類 大於 無脊椎動物

陸生 大於 水生。

一個直觀體現就是動物園。

為什麼?這個問題其實跟下面這個差不多。

為什麼國家不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穿山甲??

www.zhihu.com圖標

旗艦種比一般種關注高,旗艦種之間也有不同差距,大熊貓最高無疑。

旗艦種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招人喜歡。

看看上面的偏心鏈條,就是人類對不同物種的喜愛程度。看到一隻死猴和一隻死魚,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這種喜愛的不同,自然就會傳道到動保,就導致有關部門的保護力度不同。

僧多粥少,保護資源有限時,如何選擇,顯而易見。

但是要說他們「養寇自重」,為了稀缺性,有意控制野生大熊貓數量,就是冤枉他們和高估他們的能力了。

要是對「陰暗內幕」感興趣,去讀《最後的熊貓》,知乎就有。

最後的熊貓 - 知乎書店?

www.zhihu.com圖標

這是國際知名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對自己參與的大熊貓保護項目的回顧,第一手資料,絕對「高層內幕」,裡面指名道姓地批卧龍的領導。

保護大熊貓和保護其他動物是同一主題,這些糟心事,其他動物絕對不會少,甚至更糟心。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

如果你喜歡東北虎,你了解東北虎的保護現狀嗎?你為東北虎做過什麼?

下面這個答案,可以了解東北虎的保護現狀:

東北虎?

www.zhihu.com圖標

有些答主認為:大熊貓比老虎好養,老虎因為獨居肉食,所以不好保護,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大熊貓比老虎好養?

開什麼國際玩笑 !

2010年,光黑龍江一個東北虎繁育基地就有1000多隻圈養東北虎,那年全世界的圈養大熊貓才剛超過300隻。

群居,食素就容易保護了?

梅花鹿表示反對 。

保護野生動物,不僅僅是增加個體,更重要的是要保住它們所處的生態系統。人工繁育是必要的保護手段,棲息地的保護才是最關鍵的。

全國人工飼養的梅花鹿有100多萬隻,但是梅花鹿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物種。因為全國25個保護區的野外梅花鹿,加起來也只有7000多隻。


談談兩個關於大熊貓的錯誤認識。

竹子開花,大熊貓挨餓?這不是真的:

在大熊貓的棲息地,大片竹子開花會危及大熊貓的生存,這是為什麼呢??

www.zhihu.com圖標

沒有人類幫助,大熊貓終將滅絕?這也是假的:

截止到18世紀,為什麼始熊貓到大熊貓歷經800萬年都沒滅絕??

www.zhihu.com圖標


@狐步 的答案有些錯誤不忍直視。

為何大熊貓這樣的動物都破一千頭了還這麼小心地保護,東北虎一類的動物都個位數了卻無人問津??

www.zhihu.com圖標

一、關於大熊貓的錯誤認識

1.1 竹子開花,大熊貓受困

1.2 沒有沒有人類干預,大熊貓會很快自然淘汰絕?!

這兩點正是上面提到的兩個過時的,錯誤的認知。

1.3 大熊貓的生殖系統有缺陷?!

在其評論區,還這樣的講:

所謂大熊貓繁育三大難,只存在於圈養大熊貓,野生大熊貓愛生,能生,會養。這是潘文石教授團隊在秦嶺大山,追蹤研究大熊貓十幾年的研究成果:

對於大熊貓的野外生殖研究我們也是在秦嶺做的。我們沒有把下一代算進去,光嬌嬌和她的孩子,大熊貓野外的年增長率是4%,而北京人口的年增長率是千分之二左右,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是盧安達,也只有3%,所以熊貓比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地方還要快。那麼為什麼有人會得出前述的結論呢?因為他們沒有進行野外研究,這種研究是非常艱苦的。他們只是根據動物園的大熊貓得出了結論。

其實,圈養環境下,很多野生動物繁育困難,大熊貓並不特殊。比如雪豹,獵豹。

四大家魚,在劉筠院士攻關突破之前,在至少六百年的養殖史里,也無法人工繁殖。

難道,因此就能說四大家魚生殖系統有缺陷?難道,因此就能把四大家魚跟其他魚的區別,歸結為缺陷的原因?

「魚院士」劉筠,讓中國人的餐桌多一條魚,2015年1月逝世

圖片來源:當代封面|以時間換空間,36期封面記錄水產業近3年的變遷

在發出這條評論的兩天前,他在另一個回答的評論區,發表類似言論時,我就給他解釋過。

在發出這條評論的一天前,我在此答案@了他,提醒他1.1,1.2 。1.2的鏈接里就有對此的解釋。

此事還有後續,在本問題評論區里,又給他解釋(已精選),至今相關內容,還存在。

1.4 大熊貓的數量變化不大?

看看WWF的數據,野生大熊貓的數量,既大量減少過,也大量增加過。

再看看綠圈裡的文字,是不是一絲陰謀論的味道。

二、分不清旗艦種和傘護種,曲解傘護種

所以他答案里的旗艦物種,要視作傘護種理解。

2.1 傘護種

他不僅把旗艦種當作傘護種,還曲解了傘護種。

傘護種傘護的是同一生境的其他物種的種群,生境之外是傘護不了的。

大熊貓可以傘護其棲息地里的小熊貓,但是小熊貓的棲息範圍,遠遠大於大熊貓的。川陝甘之外的小熊貓,大熊貓是傘護不到的。

更傘護不了普氏野馬,白暨豚這些棲息地不重合的。

不在大熊貓保護區,但在金絲猴保護區里的小熊貓,能受到金絲猴的傘護。

不在任一保護區的小熊貓,也就受不到任何傘護。小熊貓還深受盜獵之害。大熊貓瀕危降易危,小熊貓卻從易危升瀕危。跟大熊貓伴生的中華亞種(2020年最新研究認為,應獨立為種)只有約3000隻。

想要保護好小熊貓,光靠其他物種傘護,是絕對不夠的,一直都有聲音呼籲,應建立小熊貓保護區,升為國一,加大對小熊貓的偷獵和貿易的打擊力度。

古有葉公好龍,今有狐步好九節狼。

白鰭豚,本身就是傘護種,它吃誰的傘效應紅利,「我吃我自己」?

江豚也是傘護種,又一個「我吃我自己」。

江豚,揚子鱷,雲豹出現基因多樣性缺失

能給出這個的資料出處嗎?

小熊貓受到大熊貓和金絲猴的傘護,但是仍然保護不足。

根源在於,保護資源有限。旗艦種和傘護種,就是在這種客觀現實下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最大化保護效果的手段。

@狐步 誰拿旗艦種和傘效應搪塞你了?在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這個問題的排第一且最高贊 @李昂 的答案怎麼寫的:

保護存在偏頗的根源在於經費和人力不足。怎麼增加經費和人力?

2.2 旗艦種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

旗艦種的作用就是吸引人們關注和支持動物保護事業。

因為旗艦種的宣傳作用,形成了動物保護的政治正確,或者說,給很多人打上「我們應該保護瀕危物種」的思想鋼印。

很多人,連那些不知名的保護動物長啥樣都不知道,但是因為知道它們是保護動物,如果遇到一個為它們開展的保護活動,也會慷慨解囊。

下圖為WWF為藍鰭金槍魚的宣傳海報:如果我是大熊貓,你是否會多愛我一些?

@狐步 你難道不是先被旗艦種吸引,關注動物保護,才關注到其他的保護動物的?

場面話?

@狐步 你認為某種動物的保護不足,就應該去了解它,關心它,為它做些什麼。

可是你呢?你自稱喜歡小熊貓,卻不知它「保護不足」的現狀,認為它是「吃傘效應紅利可以挽救的」。

2.3 當旗艦種,傘護種自身難保。

一個物種的保護成效取決於破壞力和保護力的對抗,當保護力跟不上破壞力,成效就顯現不出來。

動物保護,講到底,當然都是利益。但是跟經濟發展這個大利益相比,大熊貓觀光業帶來的利益算啥。

白暨豚,與其說是「水中大熊貓」,說它是「水中華南虎」更妥帖些。它們的棲息地都在人口稠密地區,對棲息地的要求都很高。當破壞力過於強大,旗艦種也會自身難保。傘護力對抗破壞力失敗,傘變殘破,就沒有意義嗎?再破的也是傘,如果沒有傘,就真的一點保護沒有了。

這種事也在大熊貓身上發生過,為什麼70年代到80年代末,野生大熊貓數量腰斬?就是因為一方面在保護它,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對其棲息地造成了破壞。不過大熊貓的棲息地在西部山地,破壞力跟長江中下游的白暨豚的棲息地面臨的,不是一個級別的。

動物不怕人類發展,就怕人類發展太慢。當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保護力會增強。

大熊貓先等到了。1998年之後,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開始實施,大熊貓才算比較安全了。

如今生態文明寫入「四位一體」布局,對長江生態的重視力度也在變強。

當然,白暨豚的保護力度不如大熊貓是事實,為何存在偏頗,就因為公眾的關注度不同。人們要是像關注大熊貓一樣,關注白暨豚,有司對它們的保護也會一樣,這樣就使得白暨豚的保護更大,取得成效也會比今日更大,或許白暨豚人工繁育就突破,或許天鵝洲能留住少數白暨豚。

是的,白暨豚一直沒有實現人工繁育,按照 @狐步 的鬼理論,白暨豚的生殖系統是不是也有問題?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這句話已經出現很多次,希望閱讀此文的人,能留下印象。

吸取白暨豚的教訓,給江豚更多關注,讓它獲得更大的保護力度,讓這把傘的作用發揮得更大。

白暨豚了解不多,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三、虎

3.1 貼張雪豹為哪般?

這張圖前後沒有提到雪豹,為何配一張雪豹的圖?難道是把雪豹當成白虎了?

3.2 東北虎林園往事

東北虎林園的「光輝事迹」, @流蘇 你要是不知道,就敢說出上面這段話,就是無知,就是蠢,要是知道,就是沒良心,就是壞。

其他槽點,在想法區#狐步笑話#,持續更新。

我想到一個比喻,他的部分觀點是對,但是證明過程里有不少1+1=3的錯誤,所以你覺得總體八九不離十。但是那些明顯的錯誤能視而不見嗎?熟悉這些內容,自然知道這些很荒謬,但是不熟悉的人呢?

我也不知道高鼻羚羊沒有滅絕。

下面這篇文章可以了解高鼻羚羊和那場瘟疫:

一個男人在流浪:天災與人禍:從2015年的哈薩克,到2020年的新冠治療方案「紫雪散」

他那個答案,滿紙荒唐言,故作驚人語:

為何大熊貓這樣的動物都破一千頭了還這麼小心地保護,東北虎一類的動物都個位數了卻無人問津??

www.zhihu.com圖標

他已降臨本答案評論區,歡迎圍觀


今天順著評論進來,看到 @狐步在2020.04.14 竟然修改了答案。

第二大點,關於旗艦種的內容,被它刪掉了。可這樣一來,它那個答案只留著開頭那句話,孤零零地呆著,就很有意思了。

開頭那句話也從「就是」變成了「可能」。

但是第一大點,關於大熊貓的錯誤認知,又引入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狐步笑話# 又有新樂子了:

#狐步笑話#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

2020年06月30日 更新:

今天進來一看, @流蘇 在2020.06.24又修改答案,上面第一、三大點的錯誤還在呀,也不知改了啥。倒是在評論區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開水煮鴨子,肉爛嘴不爛。肉都爛了,你就繼續嘴硬吧。


國內野生東北虎沒有一個確切的數目,根據各方數據樂觀估計,國內的野生東北虎數目不超過50個。但無論如何,野生東北虎數目已在上升中,比20年前的情況好多了。20年前真的只剩個位數。

東北虎和大熊貓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東北虎對棲息地的要求更為苛刻,圈養的東北虎野放比大熊貓更為困難,儘管國內對東北虎的保護每年都在進步,但目前中國尚無野化放歸東北虎的成功經驗

而在保護觀念上,國人對東北虎的重視也的確及不上大熊貓。國內野生東北虎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盜獵,第二是棲息地被破壞。而你很難聽說有人會盜獵大熊貓。

2018年10,國務院放寬虎骨貿易(國務院關於嚴格管制 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經營利用活動的通知),於1993年印發的《國務院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宣布廢止。其後因反對呼聲愈烈,又表態說「已推遲對犀牛角和虎骨的有限利用」。你肯定也很難聽說有人在賣大熊貓皮和骨,而虎骨酒卻是國內虎園長期公開售賣的特色商品。

虎園高管、相關官員和部分動物保護專家有自己的「道理」——虎園入不敷出、所用虎骨來自自然死亡的老虎、所得收入用於東北虎的繁育和野化,卻對虎骨酒的藥用替代品垂手可得、虎骨貿易刺激和洗白老虎盜獵等問題閉口不談。

2015年山東青島市某人大代表非法馴養3隻東北虎,因其中一隻老虎從大廈墜亡被曝光。最終該位人大代表被罰款3000了事。你何曾聽過有人非法飼養大熊貓致死,最終只罰款3000。

東北虎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我們嘴上說著「對東北虎的保護有進步」,卻要知道當中進步的很大部分,來自俄羅斯對東北虎的保護。東北虎在國際上有一個名字,叫西伯利亞虎。經過俄羅斯的保護和恢復,西伯利亞已有大約540隻野生東北虎,還不時有那邊的東北虎遷徙到中國。俄羅斯的東北虎是中國恢復野外東北虎種群的重要希望。

俄羅斯也是唯一有東北虎野放成功經驗的國家。

在東北虎保護方面,我們不要求向大熊貓看齊,但起碼,應該向俄羅斯學習。至少俄羅斯沒有虎骨酒。(俄羅斯的虎頭牌草藥酒,原料不含虎骨,但因為包裝印有老虎的圖案,被中國奸商當成虎骨酒進口到中國,也是一樁怪事。)

希望這種美麗威武的大型貓科動物可以繼續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繁衍。


因為東北虎的確沒那麼受關註:國內外都是如此,對比微博、b站等話題熱度很直觀,每一隻熊貓寶寶們的粉絲數量都大的可怕。

收益更小:大熊貓是少數有收益的保護動物。一年帶來的收益和國家所投入的資金技術估摸夠東北虎數年。具體數據試著找了下,不夠全面就不發了。

保護難度大:保護虎對於生態系統的高度完整性是個考驗,東北虎食性、東北氣候等地理特徵都決定了註定保護難度要大一些,而且黑吉兩省經濟日益疲軟,兩地卻又是中國最大的玉米等糧食作物大省,每隻成年虎所需要的棲息地面積換成種植糧食作物可以多養活30萬人……

二者的棲息地都被嚴重破壞:可以看出熊貓歷史分布於華北、東部、東南部,以西南部和華中秦淮地區最為密集,如今僅存四川盆地和甘肅陝西南部的秦嶺一帶。(虎的歷史分布遍布全國每個省份。)

圖源:可視化星球;製圖:王朝陽

而虎的歷史分布範圍大的可怕,大陸地區內每個省份都有分布。華中、華東、華南最為密集。20世紀下半葉,經過官方打虎行動、大興土木等資源急劇萎縮,如今僅存於藏南、雲南南部以及東北長白山區、三江平原和小部分大小興安嶺林區。

圖源:可視化星球;製圖:王朝陽

同樣的中國的豹家族們也危如累卵。曾經在中國廣泛分布,除新疆、台灣、海南等少數地區外,幾乎有山林的地方就有豹,中國也是世界上豹亞種數量最多的國家——全球九個豹亞種,中國就有其中四種。

(順便補充一句,大熊貓並不多啊…其他答主都分析並列有數據。野生種群依舊屬於極其稀少的境地,只不過IUCN評估是個非常複雜的綜合分析,熊貓的受關注程度讓這個物種很難走向滅絕,因此降低了危險程度至易危。再順便吐槽下最高贊提到的高鼻羚羊並沒有野外滅絕,種群恢復一度達到了25萬頭,雖然被一場氣候變化導致的瘟疫又把4/5的種群帶走了。)

我這邊有個前幾日的回答可以參考下為什麼我國野生虎保護舉步維艱,不過這個回答據評論反應掛掉了點不開……接近三萬字……肉疼。

朱一龍問:拒絕非法野生物貿易,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以東北虎(我國主要的野生虎)案例,講解為什麼東北虎保護是個難題,文章主要介紹東北虎林園販賣虎製品的一則新聞以及保護區面臨的問題:

20世紀,野生虎的種群數量下降了95%,其中三個亞種已經滅絕。

可以看出虎家族命運坎坷,其中東北虎生存環境不斷惡化。

為了對東北虎進行更好地保護和科學研究,1986年,我國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橫道河子鎮成立了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這是我國最早的東北虎保護機構,從此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人工飼養繁育和科研保護東北虎之路。1996年,哈爾濱市松北區成立黑龍江東北虎林園,通過開發利用東北虎的旅遊觀賞價值,用「以虎養虎」的方式,支持保護、科研和野化訓練工作。目前,該園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飼養和繁育東北虎基地,超過一千隻大貓在這裡繁衍生活,佔全國登記註冊的東北虎數量1/3,同時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建設成為了一家集保護、科研、飼養、繁育、旅遊、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1981年,我國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虎作為十大瀕危物種之一被嚴格禁止貿易。1993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刪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虎製品,對於虎製品貿易明令禁止。(當然,穿山甲等依舊有合法存量)。然而就是這樣一家野生動物為特色的著名景區多次公然違法出售國家禁售瀕危野生動物製成品

2012年以前,東北虎林園長期售賣虎骨酒,就在園區入口處,一頭成體虎的骨骼標本浸泡在裝有高濃度白酒的巨型玻璃缸中,非常震撼。而小小的展館內部卻售賣無數的虎爪、壯骨酒、心酒、鞭酒等,其中復方極品壯骨酒售價高達2800元/斤,瓶中裝有小塊虎骨,據員工介紹,每瓶酒中數塊虎骨,共重量約3克。銷量最好的880元/瓶的單方壯骨酒,酒瓶包裝數有著「東北虎林園榮譽出品」、「橫道河子東北虎酒業有限公司製造」(繁育中心旗下企業)字樣。面對記者對於虎骨酒成分和相關審批手續的質疑,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殖中心即東北虎林園黨委書記殷洪斌笑言:「這是商業及精密,如果不經過審批,不敢在虎園門口明晃晃做廣告。」而記者追問生產廠商、地址、成分來源、能否參觀都被婉拒。殷洪斌反倒向記者大吐苦水,說到省市政府對於保護區和虎園的投資極其有限,事業發展長期受阻,而大型貓科動物的伙食費、科研經費都是不菲,企業卻要承擔政府、社會、甚至是生態系統和人類的責任,虎林園難以承擔。

但實際上早在2010年3月30日,由於瀋陽野生動物園11隻東北虎集中死亡事件將虎推向了熱點,《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也多次曝光哈爾濱東北虎林園賣虎製品的情況被報道後,園區下架了動物骨骼的玻璃酒缸等醒目商品刪除了網站中虎製品的廣告,但依舊在園區內暗自售賣,導遊和園區員工也在宣傳。2018年10月,園區還因為遊客交50元可以抱、撫摸、合影等方式接觸虎崽而推上風口浪尖,省林業廳於10月13日約談並且追責負責人,對方談到虎崽活動長期舉辦,但僅限於特定季節和虎崽日齡,合影選取的都是虎媽不會照看或者棄養的個體,從小人工餵養,與人類親近,而為了保證雙方安全,遊客必須穿戴手套並嚴格要求飼養員要求操作。對方提到,這項活動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帶來了不少收益,對於違反《關於對野生動物觀賞展演單位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活動進行清理整頓和監督檢查的通知》相關規定,負責人承諾並不再開展相關活動,全面落實整改,履行企業主體責任。

而我國多地動物園均有付款認養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的違法行為,上海某動物園認養活動甚至高達六七位數,依然淪為

林業廳公告

目前,我國境內的野生東北虎數量約40隻。其中位於「中國東北虎豹之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綏陽管理區的野生東北虎10隻、東北豹18隻。插個嘴,東北豹全球存量不足百隻,極危。那麼問題來了,東北虎林園的存欄量如此龐大且譜系可考,那麼何不將東北虎野化以補充野外種群?首先,想要野化需要實現以下幾點:

  1. 來源鑒定,研究分化,避免基因庫污染。
  2. 隔離檢疫必須要做好,避免病原體感染到野生種群
  3. 康復救助和野化訓練必須充分,放生就死違背初衷
  4. 具備生境質量、面積和免受人類干擾等因素。

前三點,我個人認為園區可以做到,但是第四點很難,原因如下:

1.棲息地狹小。東北林區的濫砍偷伐現象和盜獵問題嚴重,虎豹棲息地嚴重受威脅,林區面積劇烈萎縮至4000平方公里,正常情況下一隻東北虎需要120平方公里,才能滿足食物需求,而小小的4000平方公里卻生活著35隻野生東北虎和70隻野生東北豹,超出資源承載力3倍。更危險的是,這是它們的唯一棲息地,向北是廣袤的農田和濕地、東部南部是日本海,只有大小興安嶺林區才適合它們繁衍生息。

東北虎歷史分布區和現今分布區

兩隻活蹦亂跳的小胖豹,和腹部明顯有隆起、體型健碩的豹媽媽:

2013年10月9日,工作人員在查看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架設的遠紅外相機時,發現了「一豹帶兩崽」的珍貴影像。此次所拍視頻共計10秒,是國內首次拍到一豹帶兩崽的野生東北豹實體影像,在世界範圍內也較罕見。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中的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東北虎豹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區之一被列為東北虎保護第一優先區。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受到國內、國外保護組織及學者的廣泛關注。

2.相關物種的受影響造成食物匱乏、生態系統惡化。前文提到的林區萎縮迫使虎豹的主要獵物—大型有蹄類動物北遷進入遠東地區或與人類居住地鄉鎮地區密切接觸。(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來總有人認為野豬泛濫了,實則根據相關數據和報道來看,野豬並不是泛濫了,而是被逼下山。過去人類很少採集紅松子、蒙古櫟種子,現在藍莓種植、東北人蔘等藥材種植、農田逐步逼迫野豬進入農村搶奪食物。而且野豬目前沒什麼有效控制方法,致死性方法能減緩衝突,但絕不是最優解;非致死性的人工投食、電圍欄、篝火、模擬天敵東北虎聲音氣味的生物防控方法等卻效果甚微。況且野動靜實在太大,幾隻野豬入村彷彿上百隻家豬賽跑一般)。

野豬作為森林原住民,是森林的耕耘者,拱土、糞肥,每隻野豬每年平均每公頃掘土面積達1260平方米,長白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朴正吉對1000個1*1米小樣方做統計調查結果顯示,每個樣方平均更新苗數量為0.739±0.048株/平方米,而無野豬干擾的樣方更新苗平均數量為0.255±0.047/平方米。無干擾的對照地是野豬取食地之間的森林更新數量的三分之一。冬季,野豬清理地表雪層的同時,會幫助紫貂、黃鼬、狍子、鳥類等提供便利通道和雪層下的食物來源,物種間奇妙的互利關係保障了動物們度過惡劣的寒冷氣候。因此能得出結論,野豬是影響植物長期演替變化、物種波動、生態系統重要因素,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關鍵物種

圖源貓盟

捕獵也是野生動物資源迅速衰減的主要原因。一線的林區朋友曾告訴我,偷獵嚴重的山區,一座山裡能撿到上萬個套子,有時候經驗老道的護林員甚至都會中招。作為東北虎豹的故鄉,黑龍江省卻也是最嚴重的盜獵區之一。林區廣袤、經濟落後、沒有基礎生態觀靠山吃山的落後觀念等都是原因。同時野豬是東北林區最為常見的大型獸類,每頭成年東北野豬體重就能超過300公斤,是最理想的大貓主菜。

花尾榛雞生活在北方針葉林中,由於個大肉多、味道鮮美,俗稱飛龍,是東北地區最受喜愛的野味之一,且人工繁育較困難,幾十年來種群數量估計下降90%。松雞在森林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幫助植物傳播,還是蒼鷹、紫貂、赤狐、猞猁等動物的主要食物之一、東北虎的優秀零食。

在北方動物密度較低的森林裡,這些獵物們的數量降低將會影響到其它很多動物的生存。請問,連大貓的食物都沒有,家也被破壞,資源承載能力已然超標,怎麼野化放歸?


目前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跨黑龍江、吉林兩省,這造成了多個林業局、林場、市縣、鄉鎮、村屯等利益衝突、關係冗雜,即自然資源由多個部門、多個行政區管轄,保護和管理嚴重分離、體制執行不到位、管理漏洞大等問題。

其次國家公園區域內耕地、參地、牧場、水庫、工礦企業、高速公路、鐵路穿插,虎豹棲息地碎片化極其嚴重。

【「綠盾2018」專項行動第三巡查組對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69個問題點位進行巡查,發現多個違法違規開發建設問題未整改到位。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問題台賬不清,整改時限滯後。巡查發現該保護區諸多問題,遺漏上報的問題台賬中遺漏了如核心區違規建設別墅,緩衝區內煤礦仍在開採,核心區和緩衝區存在多處毀林種參等。整改方案不具備可操作性,部分問題的整改時限推至2020年。

二是部分點位仍未整改,生態恢復效果差。該保護區核心區和實驗區部分規模化養殖場仍在違規運營,核心區採石場生態修復效果差。

三是保護區邊界未落地,無序開發嚴重。巡查發現該保護區功能區邊界未落地,許多林場和草場被個人承包,無序開發利用嚴重。

四是有關部門在保護區監管上不到位,整改力度不大。琿春市有關部門對自然保護區工作不夠重視,存在等待、觀望心理,整改力度不大。緩衝區內大量工礦企業在正常運作。】

用保護生態學解釋就是:有效生境面積減少、留下的斑塊相互之間距離增加、生境質量在小斑塊中惡化、邊緣對斑塊的面積增加、沒有受干擾的內部生境減少,異質種群(metapopulation)在片斷化生境中形成。而在斑塊中的異質種群遷入率越高,風險越低,但如果片斷過多、距離過大,那麼會導致局域種群難以遷入率導致異質種群持續時間降低,滅絕概率大幅提升。簡單說就是【保護區的人類活動極大地壓縮、分割了東北虎豹生存空間。】

個人建議退耕還林,棲息地企業、居民補貼逐步搬遷,整頓當前吏治問題。

1.要將保護區東北虎豹生存營造安全、舒心環境作為唯一目標,當作重要生態任務和政治任務來抓。

2.擴散生態廊道和潛在分布區以保證生態系統完整性和自然性已經是迫在眉睫,廊道和分布區要盡量避開人口稠密區和經濟活動頻繁區的同時滿足東北虎豹種群發展需求。

3.動用高科技力量準確掌握東北虎豹信息,不斷加強虎豹調查監測工作,並積極與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科院院所合作共同實施保育計劃。

4.保護區面對各方企業的糖衣炮彈和地方的經濟壓力的確很容易動搖,中央也應提供相應政策鼓勵轄區內居民遷居。成立體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增加森林管護能力。

5.可以將東北虎作為黑龍江、吉林的吉祥物進行宣傳以人文和自然結合的形式提高公眾關注度。如同廈門市將白鷺作為市鳥、廈門也被稱作鷺島、廈門航空標誌為白鷺、多個公園以白鷺為主題等等,喚起公眾對於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讓無數市民主動參與到集體種植白鷺喜愛的相思樹、拾撿水域中的垃圾、定期籌集善款等形式保護它們。

之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廈門白鷺保護與人文社會緊密結合

說的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對東北這日益放緩的經濟來說.....而且,大夥都知道東北基層保護人員的待遇和生活環境相比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實在是……接近半年漫長寒冬的室外環境下,的確對人的身心都是巨大考驗。

長白山雪景。攝影:李雲貴

而東北虎作為備受關注的大貓其實已經算很引人注目的了,像我之前參與過的、其他文章也多次提到過的諸如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兩棲爬行動物保護就已經鮮有人關注,更不用說無脊椎動物和植物了;更有甚者認為毒蛇、老鼠應該人為的滅絕。(相信很多人都碰到過持這種觀念的人吧?)

生態經濟學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合理利用動植物資源與保護動植物資源並不衝突。希望早日能夠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參考資料見原文鏈接。


這就是旗艦種的意義啊

不是動物保護者,和動物保護宣傳者偏心眼兒,畢竟遠東兩類大型貓科動物,都是旗艦種,也都被極其重視。

但人們更多的還是覺得哇好威風啊,小老虎小豹子好可愛哇,然後關注度高,也有限,這還是小時候又萌又可愛,長大了又威武又漂亮的動物呢,那些在看臉黨眼裡又不好看又不可愛的動物怎麼辦?

但旗艦種中間還有旗艦種,說白了就是保護宣傳的對象是偏心眼兒的

卧龍也並不只養熊貓,但養熊貓的生態宣傳效應最好,就像中國又不只有足球,可是其他的運動哪有足球這麼高的關注度呢?是不是中國球迷偏心眼兒呢?但是體育總局要搞其他平時不受太大關注的項目(往往聯賽路人緣差,只有奧運拿牌的時候大家才有熱情),足球經濟的轉移支付就有必要了

熊貓的生態效益也在轉移支付,拿大熊貓賣萌換來的錢和保護區屏障以及資源,就可以讓其他的非旗艦種生存條件更好一些嘛

誰讓大熊貓這麼萌呢

問題是這些肉墩子真的不是只有我們覺得可愛啊,全世界人民都是這麼覺得的,這是多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