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隨便說一下,大體來說,首先崇禎年間清軍是七次南略,四次攻入華北平原,造成的巨大人力物力損失,我在這裡不贅言,但是為什麼造成如此龐大的損失,而清軍客場作戰,千里奔襲,本應是強弩之末,卻基本上沒有特別重大的傷亡又能屢殲明軍(後期幾次想殲滅明軍都找不著人),大體來說明朝有如下幾個問題;

清軍南侵的情報基本沒有,往往破口之後處置措手不及,清軍進入華北平原之後,情報一樣有很大的問題。

指揮權混亂,兵力分散,北京周邊兵力雄厚但是分佈各地,沒有統一的戰鬥力。

清軍騎兵強大,軍團的戰鬥力比明軍普遍要高很多。

大量兵力在各地剿匪,無法迅速馳援北京,因此調動了更多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兵力給清軍送菜。

總體來說,明軍從未在清軍破口之前嚴陣以待,而開戰後卻指揮權割裂,明軍兵團各自為戰又戰鬥力低下,戰略上,我沒見過有一個整體的戰略安排,或者安排了卻趕不上變化。

以我所見,明軍比較好的辦法,首先在於情報方面,如果能夠瞭解到清軍的風吹草動,就要開始備戰,增兵了,大概的戰略應該是破口之後,委派某名長官總理全局,在有足夠的情報支持下,在清軍入侵的戰略方向堅壁清野,重點防禦,並且積攢優勢兵力,和清軍進行野戰決戰,削弱敵人。

但是這種戰略在明末,不太可能達成,首先從後勤來看,清軍入關只能靠搶,這讓他的糧草難以為繼,但是清軍可以搜刮任何漢族百姓的糧食而不同負任何責任,對於地方的破壞,也不用承擔責任,但是明軍不行,明軍是政府軍,有維護地方秩序,守土安民之責,雖然逼急了還是會動手搶糧,但是程度上和清軍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因此明軍的糧食籌措,技術難度上可能比清軍還要高,這也使得明軍很難集中優勢兵力(而且在清軍面前,即使有數量優勢也不能完全掌握戰局),而且明軍是政府軍,主觀上是不能主動放棄城市的,這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因此明軍的兵力又必須分守各地,而判斷清軍的攻擊方向卻很難。

政治方面,全權的明軍北方野戰軍司令,在明末也很難想像,這是政治問題,不拉開了說。


要塞推進收復失地的戰略未嘗不可,當年以步兵為主的北宋對西夏就採取此戰略,令西夏政權頭痛不已。但前提條件是軍隊有一定的野戰能力,執行彈性防禦政策。

但晚明的明軍過於腐敗,野戰能力與清軍差距太大,導致孤懸塞外的幾座據點成為清軍圍點打援、殲滅明軍主力的誘餌。最著名的戰例就是洪承疇率領的13萬明軍精銳進行的松山戰役,最終大軍灰飛煙滅、主帥被俘後投降成為千古貳臣。

對比甲申之變後的兩個現象:

一、南明軍大多望風而降,成為清軍平定南方主力,而抗清主力則是當年的流寇(大西軍、大順軍)和海盜(鄭軍),甚至1664年大陸最後一支明軍在湖北茅麓山殊死抵抗清軍圍剿,最終為華夏盡忠殉國,而該部李來亨將軍及其部下正是當年逼死崇禎帝的大順軍。

二、降清的南明軍因利益分配不滿和民族大義而反正,原先的所向披靡立刻變成屢戰屢敗最後戰敗身死,可見軍隊後面的雙方政權組織和效率。當然,不是清朝多厲害多清明,而是南明政權完美繼承了晚明的各種劣質基因,雙方比爛而已。

綜上所述,要塞推進戰略如果放在明朝其他時期,效果會很顯著。但崇禎時期,政局積重難返、黨爭腐敗嚴重,皇帝又剛愎自用、志大才疏,最終影響了軍隊建設,導致該戰略最終失敗。

對比兩宋的對手:遼、夏、金、蒙,後金起初不過是西夏級別的幾十萬人口小國,最終在二、三十年的時間裡坐大,併入主中原、滅亡體積和能量高於當年兩宋的大明,個中緣由,實在應該讓今人好好思考和研究。


要怎麼說呢?充分表明明朝從萬曆末開始,一如既往的拆西牆補東牆的操作,終於在崇禎二年開始起到了明顯效果。

曾經在戚繼光手中固若金湯的薊鎮,才幾十年的功夫,到崇禎二年十一月,從龍井關到遵化,就被清軍輕輕鬆鬆的搞定那裡的一票被從遼東「清汰」來的老弱病殘孕。然後九邊被欠餉的各鎮援軍餓著肚子從駐地支援北京,還被一日三調。宣鎮2名夷丁因為肚子餓搶掠被抓住砍了,山西兵沒飯喫乾脆嘩變了。

而農民起義的起點延綏鎮,作為一個嚴重依賴軍事體系才能存活的地區,幾乎家家都有喫餉的兵,一人當兵全家不餓。結果從萬曆末到天啟崇禎每年都欠餉,終於來了個天災徹底過不下去了,延綏明軍與農民家屬七大姑八大姨們一起來了個起義,這就是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中有個明兵就叫張獻忠,還有個驛卒叫李自成,他們都來自延綏。

於是在朝廷一如既往向遼東砸錢時,關寧兩鎮拿著一兩四錢一斗米的月餉,而延綏宣大等地的士兵連幾錢銀子都不能保證。當遼軍欠了幾錢馬料就吵吵,當寧遠欠了區區四個月餉銀就鬧嘩變時,最西邊的延綏已經欠賬論年計算了。

然後崇禎七年清軍入寇時拿著厚餉,被朝廷寄予厚望的關寧兩鎮援兵剛入關就潰散了一堆回去。

你問我怎麼評價?

我不知怎麼評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287261/answer/620219716

參詳我以前的回答。清軍數次入寇是明朝戰略選擇錯誤的果,自己作的死,沒藥救。

正常的朝廷,當一方有大規模戰事,朝廷中樞應該調動起來,統籌全國力量,或戰或守或和,花多少錢,派多少兵力,地方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可以有建議權,可以出謀劃策,但是在大的戰略方嚮應該由中央來統籌規劃,各地方軍事策略統籌規劃,錢糧統籌調配。

但是明末偏偏形成了一個不正常的局面。短短不到10年死了三個皇帝,又登基了一個中二病。從皇帝到內閣到六部,整個中央對遼的謀劃政策沒有一個全盤統籌規劃,更無一個人才可以做到全盤統籌,中央朝廷陷入黨爭幾近癱瘓的狀態,完全失去了一個中央朝廷該起到的責任,任由地方督撫牽著鼻子走。 於是你可以看到明末的遼東軍事鬥爭策略,就是靠熊廷弼、孫承宗、王在晉、袁崇煥這票人做決斷做規劃。他們站在復遼的責任上,視角有限,難以兼顧全局,朝廷卻完全依之,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修堡就修堡,要480萬就給480萬,拆了九邊的西牆去滿足遼東這個無底洞。終於不黨爭了,八千女鬼一統江湖了,人家卻忙著修房地產,忙著立生祠,連薊遼總督閻鳴泰都拉著袁崇煥一起立生祠,以為弄個所謂的吹著天花亂墜的寧遠大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等煤山戰神一上臺,聽幾句吹牛逼就激動的差點跪拜列祖列宗滿懷希望五年平遼。

這怎麼玩?


那清軍繞路來黑寧錦防線是不是有點想當然?

蒙古雖然已經被滿人征服,但終究不是大清根基所在,滿人不可能像經營東北一樣經營蒙古。所以入關士兵和後勤物資就都得從東北調入,不能就地取糧。

而繞路蒙古會拉長入關部隊的補給線,這種情況下,單純劫掠還算湊合,來去如風,不容易被拖住。但想這樣攻城掠地,那就是在玩火。清軍真要那樣玩,關寧鐵騎就會成為入關清軍側翼的一把利刃,進可以騷擾清軍後勤,退可以配合北京守軍夾擊清軍。清軍真要是一不小心被抄了後路,那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清軍真的想入關有所作為,還是得老老實實突破山海關,保障自己的後勤。大明加強寧錦防線沒有錯,錯的是死賴著北京不走,搞得明軍忙著勤王救駕,白白把主動權讓給大清。


像一百年前漠南蒙古一樣的掠邊搶劫2.0加強版。

故曰,百萬之眾不用命,不如萬人之鬥也。萬人之鬥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奮也。

17世紀的重度天災帶來影響不止明朝,後金一樣。後金不搶劫活不下去,搶劫了就是造反,不懟住明軍一樣活不下去。皇太極需要的是把一羣拚死活命的人協調起來,而明朝這邊又不是不搶劫活不下去,則需要通過國家機器進行利益分配把人協調起來,然而運行了260年的王朝+連續17年的重度天災,從資源調配率和資源量兩個方面大幅降低了協調性。總之凡是事物發展,都是按客觀規律來的,找不出其客觀規律,只是大談XX牛或者廢,這是韃子思想水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