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ME協議性價比較高的要數西數藍盤SN550了,採用的是自家的主控和顆粒,3D TLC無緩存設計,性能雖然相比前代SN500略有下降,但日常使用還是很不錯的。跟SN550接近的有東芝RC500、金士頓A2000,都是主打性價比的產品,大廠的質量、售後都是有保障的。主流容量大多為500G,基本上是1元/G的價格水準。

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500GB SSD固態硬碟 M.2京東去購買?

東芝(TOSHIBA) m2固態硬碟500g250g M.2 SSD京東去購買?

金士頓(Kingston) A2000系列M.2介面NVMe協議京東去購買?

如果對性能要求較高,還可以選擇西數黑盤SN750、三星970evo等型號,這些盤性能更強,當然售價也會更高,大概是1.2元/G,970evo plus是升級款,也會更貴一些。

三星(SAMSUNG)500GB SSD固態硬碟 M.2介面京東去購買?

三星(SAMSUNG)500GB SSD固態硬碟 M.2介面京東去購買?

西部數據(WD) 250G/500G/1T/2T ssd NVMe固態硬碟M.2京東去購買?


家裡的一臺舊電腦,日常作為作圖和娛樂使用,存儲的圖片越來越多,機械硬碟導入導出圖片都很慢,何況現在大作遊戲基本幾十GB,RAW格式的照片幾十MB,4K素材視頻也是以GB起跳的,再用機械硬碟傳輸的話真的是折磨人,所以考慮電腦的硬碟該升級了。

固態硬碟非常普及,不管是筆記本電腦還是臺式電腦基本上都採用固態硬碟作為標配配件,這樣可以得到比機械硬碟更快的運行速度,再也不用忍受蝸牛般的速度。目前主流固態硬碟主要分2大類:SATA3固態硬碟和NVMe固態硬碟,兩者對比肯定是NVMe固態硬碟的速度更快速,所以優先考慮選擇NVMe固態硬碟,可是舊電腦的主板侷限性大,但是沒有M.2介面,無法直接使用NVMe固態硬碟。偶然的機會發現有M.2轉接卡,通過PCIe介面來接入NVMe固態硬碟使用。下面通過這次電腦小升級,來分享一下沒M.2介面的老電腦是如何用上比SATA3固態硬碟更高速的NVMe固態硬碟。

這次作為升級電腦的硬碟是選擇了:鎧俠EXCERIA RC10系列 NVMe固態硬碟 500GB(以下簡稱:鎧俠RC10),500GB版本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是1,700MB/s 和 1,600MB/s,隨機讀寫性能分別是350,000 IOPS和400,000 IOPS,它作為中端級別的固態硬碟,對於舊電腦升級來說已經足夠了。鎧俠這個品牌就是原來的東芝存儲器,自從在東芝分離出來後,就在2019年10月1日更名為鎧俠(英文為Kioxia)。

鎧俠(Kioxia)(原東芝存儲)500GB SSD固態硬碟 NVMe京東去購買?

鎧俠RC10採用的佈局:緩存-主控-四顆NAND快閃記憶體,緩存是三星K4A4G165WF-BCTD,主控是TC58NC1202GST,NAND快閃記憶體是96層堆疊BiCS TLC顆粒。鎧俠RC10使用M.2 2280尺寸標準,它是沒有預裝散熱馬甲的,不管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都通用,現在很多的高端主板自帶散熱片,另外如果預裝了散熱馬甲可能很多的輕薄筆記本電腦就無法正常安裝,另外使用PCIe 3.0*4介面,支持NVMe協議。

鎧俠RC10使用了單面PCB設計,保證了纖薄外型規格的前提來滿足不同平臺安裝需求,雖然沒有散熱馬甲,但是它的整體溫控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前面提到的舊電腦使用PCIe轉M.2的轉接卡,這樣就可以使用NVMe固態硬碟了。轉接卡我選了佳翼冷雨燕NVMe轉接卡,全鋁外殼包裹,這樣可以加速硬碟的散熱,讓SSD穩定運行單盤轉接,另外它是真滿速PCIe X16。

佳翼(JEYI)NVME轉接卡 NVME硬碟盒 NVME散熱器 PCIEX京東去購買?

使用附帶的螺絲刀工具把鎧俠RC10對位插入M.2插槽,並使用螺絲固定好硬碟,最好蓋好外殼擰緊外殼螺絲,就可以安裝完成了,幾十秒的事情,非常簡單方便。

最後工作就是把轉接卡接入舊電腦主板的PCIe插槽即可,接下來就可以準備體驗舊電腦性能的飛躍了。

安裝輕鬆,順利啟動。我舊電腦的配置為i5-4590+Z97M主板+DDR3 2400 8G*2 ,WIN10 64位系統。進入系統的磁碟管理,可以看見系統順利識別出鎧俠RC10這塊硬碟了,可用容量為465.76GB。

CrystalDiskinfo 信息顯示鎧俠RC10支持NVMe 1.3標準,雖然使用的是PCIe轉M.2的轉接卡,但是成功運行在PCIe 3.0*4傳輸模式下,說明通過轉接卡升級用上NVMe固態硬碟的方式是沒問題的,也讓舊電腦迎來了春天,起碼可以再戰幾年。

原來東芝存儲旗下的系列產品都有配套的SSD Utility軟體方便用戶直接查看硬碟運行狀態,同樣改名後的鎧俠也配套有SSD Utility軟體。可以直觀的查看磁碟容量狀態,硬碟的健康度,實時溫度等數據,便於實時掌握SSD狀態情況,避免遺失寶貴數據。通過軟體還可以針對SSD進行性能測試與優化,例如固件的更新、擦除硬碟、S.M.A.R.T檢測、硬碟的詳細信息等。

因為是通過轉接卡的升級的關係,所以我最關心的還是鎧俠RC10的實際速度表現到底有沒有影響。CrystalDiskMark測試,鎧俠RC10的順序讀取為1753MB/S,順序寫入為1682MB/S,已經超過其標稱的數據,而且這樣的數據表現也從一方面說明瞭:通過PCIe轉M.2的轉接卡來升級給舊電腦使用上NVMe固態硬碟基本不會對其性能表現有太大的影響。

TXbench和CrystalDiskMark都是針對NVMe固態硬碟做了較好的優化,本身都可以更好展現NVMe固態硬碟的並發讀寫性能。經過實際的測試,順序讀取為1753.25MB/S,順序寫入為1629.49MB/S。可以看到4K隨機讀寫方面是有很明顯的優勢,4K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為43.18MB/s和135.52MB/s,以這樣出眾性能面對我日常的圖像處理或者是娛樂玩遊戲都能變現得得心應手。

以前使用機械硬碟傳輸58G的4K藍光電影,經常要等待15分鐘左右,如果是零碎數據文件就更久了。這次使用鎧俠RC10複製58G的4K藍光電影只用2分鐘左右就完成,並且傳輸是全程穩定的,沒有出現任何寫入斷崖不穩定,說明這塊固態硬碟在經過轉接卡後,在數據傳輸中依然能保持很不錯的穩定性。

在遊戲體驗中,類似使命召喚、GTA5、古墓麗影等大型的單機遊戲安裝在鎧俠RC10盤內,就可以感覺到相比以前的機械硬碟有非常明顯的遊戲載入速度提升,機械硬碟安裝的遊戲在每次打開運行都是漫長又折磨人的等待時間,現在舊電腦娛樂體驗終於可以改善:過場載入明顯縮短和提升遊戲運行流暢性,帶來更好的遊戲沉浸感。

另外鎧俠RC10通過轉接卡走的是PCIe 3.0*4傳輸模式,要比SATA3固態硬碟走SATA傳輸模式有更高速的傳輸,特別是當我在使用Lightroom導出大量處理後的照片數據,導出時間從以前的7,8分鐘縮減到只有2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整體上舊電腦的升級用上NVMe固態硬碟過程還是相當簡單順利,讓沒有原生M.2介面的舊電腦「老樹逢春」繼續再戰。經過跑分與實際體驗,都可以看出鎧俠RC10的兼容性和穩定性都很不錯,測試數據也基本是與官方標稱的水準一致。如果小夥伴們有舊電腦繼續服役,介於SATA硬碟不夠快,又想用上NVMe固態硬碟的,可以考慮這樣簡單的轉接升級電腦。在這裡提醒小夥伴,如果使用這樣的方法來升級,要確認主板有空餘的PCIe插槽,另外就是插槽需要是X8和X16,如果太低,會影響NVMe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

現在NVMe固態硬碟在市場上越來越多,價格走低的同時市場也出現不少的充斥著各種黑片、白片甚至回收片的固態硬碟,它們質量參差不齊、普遍掉速等情況。這次給舊電腦升級的鎧俠RC10,各方面還是比較放心的,雖然改名了,但是使用的顆粒依然還是原來東芝和閃迪合資的快閃記憶體晶圓廠,所以在質量方面自然還是有保障的,也提供了5年質保。希望這次分享能給小夥伴們的舊電腦升級有所幫助。


追求性價比的的話選500G的鎧俠RC10,有活動的話淘寶最低到379,拼多多最低有339的時候。

西數的SN550性價比也很好,1T和500G都可以選。

要性能更高的,可以選三星的970 evo plus,或者pm981a,或者西數SN750,鎧俠RD10,這些算是高端貨吧。

要最高端的,現在市面上唯一的MLC固態,三星的970 evo pro,當然價格非常高了,其實一般人也沒必要買這款,還是看自己的需求了。


帶保修:

sn550 1t,鎧俠rc10 1t

西部數據不帶保修:

西部數據sn730 1t, 三星pm981a 1t

1t永遠比500gb性價比高,因為主控都需要,而加容量可以簡單理解為加快閃記憶體晶元(當然還有緩存等等但是不重要)

而且1t永遠會比500gb要快,而且快至少40-60%,其他答主很多都推的500gb,但是我真的認為1t帶來的快樂和提升真的爽,而且500gb大多高於1元/g,而1t做到0.8元/g很容易

不帶保修的閑魚或者淘寶找個信用好的,都是原廠盤,出問題的幾率很小,可以當系統盤


我M2的SSD退役下來的有四塊了,長的2280的、短的2242都有,放著喫灰浪費,入手3個M2的硬碟盒全改PSSD了,目前全部運轉良好。三個牌子都是ORICO,介意品牌可以不用往下看了。這個回答後半部分,我就把他們家這兩年做得挺有聲色的透明款M2 NVMe SSD硬碟盒的使用和測試情況粘上來給大夥參考。

前半部分說說外觀和性能,後半部分實測傳輸數據。

事實上,我過年前曾也秀了好幾個透明硬碟盒的評測,不過都是2.5英寸版本的,一般適合拆機HDD或者替換下來的SATA 3.0 固態硬碟。現在M.2(NVMe) SSD後浪推前浪,SATA盤我是真的看不上了,再玩PSSD(移動固態硬碟)還是選M.2的香,DIY的亦如是。本文的主角,是透明帶紅馬甲散熱片的小巧款式M2 NVMe SSD盒子,這篇就跟大夥說說實測體驗。

這款PSSD硬碟盒來自ORICO,型號TCM2-C3,你看到C3後綴,就應該猜到它是Type-C口。

之前我寫的SATA3.0硬碟盒就曾有網友吐槽,說MiniUSB的落伍了,是啊,我現在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挑非C口的,而且要USB3.1 Gen2 10Gbps,要的就是通用且不降速,選就選能把SSD性能極限發揮出來的盒子。

全家福一覽,除盒子外,1螺絲刀,2線,還有M2 SSD的固定螺絲釘和導熱貼、保修卡說明書等。之前我也寫過阿斯加特AN3 SSD,提到2TB容量即將成為主流,這款ORICO M2 SSD的盒子支持容量最高也是2TB,基本上這幾年的M2都兼容。

C口盒子配兩根線,分別是A to C和C to C,方便不同臺式機、筆記本使用(Win/Mac/Linux都支持),也可以直插Type-C充電口的手機,變身手機存儲外置擴展,不用再藉助OTG轉接線,可以直接插的外置硬碟,備份騰挪文件方便不少。

可以透視的硬碟盒,就是這樣充滿科技感,內部鋁合金魚鱗紋散熱片「紅馬甲」還可以是藍、銀、黑三色,不同款型按自己喜好選就可以了。

Type-C開口位置居中,這一側也有ORICO的標誌。做工方面細節可圈可點,讓人很容易想到ORICO此前的「透明」系列,不止是想打造一個家族,大有「透明帝國」的預兆。

同樣是免工具拆卸,抽拉式隨意拆裝SSD盤芯,我之前的M.2 2280 SSD阿斯加特AN3和ORICO的一款迅龍V500該當PC倉庫盤的主內,該做外置的也已裝盒,手頭有個曾經做了備用PC系統盤的M.2 2242 SSD已經卸任,就塞入這個盒子裏完成PSSD變身記吧。

這款M.2 2242 SSD來自建興Liteon,型號為T11 Plus,容量256GB,為了加上紅馬甲得先貼導熱貼,所以之前的產品標籤就要揭掉了,處女座內心糾結萬分,特別不喜歡這種裸露晶元的原始感,還好有了馬甲罩著更好看。

建興T11 Plus 256GB發佈於2018年,保修3年,用了2年還未出現降速掉速,性價比也不錯了。它的官標讀寫速率上限為1550、900MB/s,而這款ORICO TCM2-C3硬碟盒支持最高10Gbps,建興T11應該可以達到盒子滿速,但測試時還是會有因為具體平臺有所縮水。

所以我剛開始用中端主板平臺PC主機測試時,讀寫都是500多MB/s到頂,之後我將主板第二個M.2位的SSD臨時卸下,再用主板後面的USB3.1 gen2介面連接盒子測試,終於測到了盒子的速度上限,如下圖ATTO磁碟基準測試,與官標的940MB/s上限基本吻合,在128KB~64MB文件塊的讀取速度穩定在920MB/s,寫入速度830MB/s。

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數值一般會(相對AS)高一些,連續讀取、寫入分別為944MB/s和825MB/s。

實測AS SSD Benchmark跑分也在理想分數之內,其順序讀寫866.83MB/s,寫入790MB/s,4K 64線程讀寫接近30000iops。

跑分都是場面事兒,真實用還是看平時文件拷貝,作為外置小倉,我打算讓這款「紅馬甲PSSD」作為裝機必備、大型軟體安裝包的工具盤,隨取隨用比較方便,於是填充文件包時也順便截圖給大夥看看文件傳輸穩定性和實測速度,可以看到總容量2.4GB數十個大小不一文件包,從主板M.2系統SSD傳到ORICO TCM2-C3與建興T11 Plus SSD組成的PSSD,速度穩定在439MB/s。

像這樣的SSD最怕大量高速讀寫造成熱量聚集,裝機老司機都知道,升溫到一定程度後SSD性能的影響很嚴重,有時跑分軟體都會卡死。自己DIY的PSSD能做到這種散熱效果,自帶導熱片和魚鰭散熱片「紅馬甲」是功臣。

總結三點優勢:1是透明盒+多色可選魚鱗散熱夾,顏值黨首選;2是性能(10Gbps,900MB/s左右的讀寫能力)穩定性(傳輸、散熱、配線質量等)到位,用著放心;3,良心C口、USB AtoC和CtoC雙線配齊,電腦手機都能即插即用,做高速倉庫或備份盤,剛需可用。

奧睿科(ORICO)M2硬碟盒 NVME M.2 USB3.1固態硬碟SSD京東去購買?

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速度上限問題。如果你的SSD是那種讀寫上2k的,用USB3.1 Gen2 10Gbps的M2盒子還是會被壓到900MB/s,所以像我這種高性價比的、速度指標不是太高的SSD盤芯+M2盒子做PSSD是剛剛好的,不然還是把M.2 SSD放到主板上,才能發揮性能極致、不浪費。

第二,要透明就要考慮塑料損耗。我是ORICO透明系列的老用戶了,刮花是肯定會有的,但這材質的確比較耐用,有個1年的SATA3盒子,那麼大的平面經常在包裏、桌面上摩擦,也只是買了新的對比時纔看出一點發烏,顏值保鮮度是可以保證的。

介意劃痕可以選它家鋁合金款,鋁合金盒子,也是M.2 NVMe的,我回頭會在專欄裏補評測,這個回答就不增加篇幅了,掛個商品卡你可以自己對比(速度性能是一致的 940MB/s頂速)。

奧睿科ORICO M2 NVME移動SSD金屬外置盒PCM2-C3推蓋式京東去購買?

我是筆點酷玩,新東西,舊東西都玩,寫寫實測,給你參考,歡迎收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