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的定義是什麼,在文學和藝術上的造詣更重要還是對其內容的傾向性更重要?


說一個比較個人的標準。

過度拔高李子柒的都算偽文青。

對於文藝,我並沒有太多了解。但我認為,判定一個人是否有一個文藝的靈魂,應該先判斷他是否有一顆在亂世、鬧世中安然不動的心。

而這顆心具體來說就是兩項基本特質,一是孤獨,靈魂的無拘無束才能造就一個五彩斑斕的人,社會或者血緣的關係無法控制他們,自然無法形成有效持久的鏈接。

一句話來說就是,文藝靈魂擁有者找得到同類,找不到同伴。

二是真實,這世界有許多成功與失敗,很多人在追求這個結果的過程中確定自己的價值與社會中的地位。但擁有文藝靈魂的人從不在他人的評價中尋找自己的價值,他們總是在真實的哭,真實的笑,真實的憂傷,真實的恐懼,真實的活著,或者真實的死去。

真實是在面對人生的絕境,慷慨奔赴之時並不鄙棄曾經的懦弱與恐懼,真實是面對完全無法反抗自己的弱者時,溫和待之後,不放過一絲曾經興起的齷齪之心。


我不太清楚「色情圖片」和「藝術照」的具體區別,但是一張圖片給我看,我就能大致分清。同理,誰是文青,誰是偽文青,我相處一段時間就能夠看出來。但我還是總結了幾類偽文青特性,便於大家識別。

第一:關於「文藝」的知識量不夠,這種偽文青太低級了。真正的文青因為熱愛,肯定不會在文藝知識量上有太多短板,而出現太大的知識漏洞的基本都在標榜自己。這種偽文青往往也心裏面發虛,所以喜歡的只能是大眾認為好的,比如文學裡就常常說喜歡卡爾維諾、博爾赫斯,繪畫里就說自己喜歡梵高、畢加索,但這群偽文青們可能只是讀過幾本他的作品,實際上對他們一點也不了解,而其它作家更是一竅不通。面對這種偽文青,很多作品,你只要多聊幾句他就露餡。

第二:對文藝有一定的了解,也確實讀了不少書,但全是偷來的知識,自己不會用,知識全不成系統。這種偽文青就是耍小聰明的,所以經常走捷徑。比如,讀了一本《哲學史》就開始對哲學評頭論足;讀了一本《西方藝術史》就開始到處發表觀點。這種人的辨別方式也簡單,不要聊觀點主義,因為他偷來的觀點肯定論據挺充分的,你就和他聊具體作品,具體細節,這樣他很容易露怯。

第三:對文章了解非常多,自己也能說會道,說話做事也像模像樣,但就是不熱愛文學的。這種偽文青往往都有很強的自我認同感,他們覺得自己很強,不想被人詬病藝術審美有問題。這種區分起來的方法也比較簡單,熱愛是欺騙不了人的。你就和他說起一些文藝的事,對方眼睛裡如果光,大抵是真文青,如果對方在思考怎麼回答你,那他基本上就是偽文青。

第四:這種很高級,叫做教養,也就是說文藝是他們必須要做到的,不僅僅是了解還有要活成這樣。他們被訓練成文藝的樣子,但內心中並沒有熱情,這種太可怕了。區別的方法也有,就是你看下他所受到的教育,再他有什麼輸出。如果他輸入的東西和他輸出的東西,嚴重不成比例,那很有可能,他並不熱愛文藝。

第五:也熱愛文藝,也很勤奮,也很了解文藝知識,但一旦談到思想或者某些觀點的時候就總感覺他們走了歪路。這種多半自我感覺良好,但審美上有很大的問題。他們勵志成為作家、畫家或者什麼家,但是他們好像就是太用力了,而且一直沒進步。這種,太難分辨了,需要提高自身審美,更加深入了解文藝,才能練就成火眼金睛。當然,這種你只需要等待,這個社會從來不會讓金子埋沒。

另外,我希望這個世界能對偽文青好一些。對文藝的熱愛需要一個契機,而一開始的目的往往並不單純,起初我們對文藝的理解也不夠透徹。如果你遇到了偽文青,如果你熱愛文藝,麻煩你去引導他們,而不是著急批判他們。如果,他們沒有任何改變,在不斷消費文藝,真正熱愛文藝的人們,應該站出來,像是弘揚佛法一樣,告訴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文藝。


從郭敬明之類的作家開始,到現在大冰之類的偽文青新寵

能被他們割韭菜的可以算偽文青,整天抄書裡面的酸話拿來發pyq,是挺噁心人的


文青是文藝愛好者

偽文青只存在於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里


偽文青是個什麼情況 我還是頭一回聽到這個詞

而且文學青年需要去界定么。

你有文采 你就是文青啊

不過文青這個詞反倒更像描述一個人的氣質和類型而存在的 用文青來比對文學就有點不太相關吧

就比如我腦子很好 算賬很快 你來問我數學的內核是什麼 之類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