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接受自己願意理解的東西。

我以前以為這不是個普遍現象,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舉個例子,玩HIFI的,正經電聲學的東西不願意看,老燒一說他就信。

看歷史的,正經著作他不信,一聽地攤史學就來精神。

做音樂的,正經技術他不學,一說誰誰棚里放了個神秘硬體,過一遍那個聲音馬上就驚為天人,他就信了。

看電影的,分析鏡頭語言他不喜歡,一說ZZ隱喻馬上就爽了。

大夥就喜歡這個,你得理解,較真是跟自己較的,不是跟別人較的。


作為一個滄州人,我跟無數外地人解釋過:紀曉嵐是大大大地主,丫不是什麼正義的好官,腐敗的很,

我們不吃什麼獅子頭,

乾隆沒有微服私訪,丫的每天的實錄記載的行程實打實的。

人家有兩招,可以在於年輕人辯論過程中獲得永遠的勝利。

我多大年紀了,我什麼沒見過?小孩子家家的。

我年紀大了我哪懂啊。


正史很多都是春秋筆法,甚至有時候你讀起來彆扭比如《晉書》里頻繁出現「天子使帝……」這個天子是魏明帝,帝是司馬懿。到了《三國志》里帝成了魏明帝,司馬懿成了宣王。

再比如史記韓世家記載「八年,申不害相韓,脩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轉過去下一句就是「十年,韓姬弒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來拔我宜陽。」這才多少年就被打了。

所以一個普通人去閱讀四級史料,是非常費勁的,且不談很多人的文言水平看個三國演義原著都夠嗆。而且官修史書里有大量的年表數字,這在普通人看來都是枯燥無味的。而且無論是紀傳體還是編年體,都是一個個獨立故事,而非像地攤文學把故事都一鍋燉了。可讀性大大降低了。

而且正史和民間流傳的故事往往都有出入,你要跟小老百姓講沒有桃園三結義,趙雲就是雜號將軍,你看老百姓怎麼跟你辯論。

這就像劉寶瑞先生的兩段相聲《劉羅鍋》和《解學士》都是民間故事,歷史上子虛烏有的事,但是人民群眾愛聽,大家就願意相信劉墉能斗和珅,斗皇上。而不願意相信紀曉嵐是和珅嘍啰,都是一樣的道理。

人會選擇性的相信一些東西。尤其是一些作品給人以先入為主的東西後,人們就越發不願意相信正史了。比如《啞舍》就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且不談作者玄色是不是個棒槌,這一下就讓很多讀者覺得就是這麼回事。一直很火的《明朝那些事》讓大量讀者覺得,這才是歷史正向相,而去否認正史。

有人說正史也有問題啊,也不全對啊,是啊,誰讓你就看正史啊,三國志還是裴注了,那麼多學者寫了那麼多集注校對,你不看,光看正史,活該看不明白啊。


野史給人的感覺是醬紫:

正史給人的感覺卻是:

為什麼會這樣?

二者的目的不同。

正史的目的,是講述真實的事件,並起到借古鑒今的目的。

野史的目的是借著歷史事件的外殼,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所以,野史一般都比較帶有作者的主觀臆斷。

在主觀臆斷的過程中,作者為了提升自己著作的被關注度,一般都要摻一些「猛料」,誇張一下。

舉個例子:關雲長月下斬貂蟬。

最離譜的版本是:

曹操攻打呂布獲勝後,將貂蟬賜給關雲長。關雲長擔心美女迷亂自己心智,本打算殺了貂蟬。

結果,他跟貂蟬聊完之後,發現貂蟬是個集美貌與善良於一身的好女子,於是將自己的青龍偃月刀靠牆根放著,打算開門放貂蟬逃跑。

結果,青龍偃月刀在關雲長開門的時候倒下來,斬斷了貂蟬的影子。卻不知為何,原本逃跑中的貂蟬也在影子被斬的同時就死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於是大家都覺得,當年關雲長至少應該和貂蟬發生過什麼吧?

實際情況呢?

上述這段,不過是元代雜劇《關大王月夜斬貂蟬》里的故事。

根據真實史料《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關羽在曹操攻打呂布一戰的戰前,就向曹操提過一個要求:戰勝後,把呂布屬下秦某的老婆賜給自己。

但是曹操戰勝呂布之後,曹總變卦了,自己把秦某的老婆留下來受用……

所以真實情況里根本就沒貂蟬什麼事,這不過就是兩個喜好「人妻」的男人分贓不均的破事而已。

然而關羽正直無邪的人設已經立好了,所以當然是《關大王月下斬貂蟬》的故事,比粗俗無聊的正史順口多了。

自然而然,大家更喜歡用雜劇里的情節來聊這段歷史。

反正聊天嘛,也不用對真實性負責。

結果就發生了「三人成虎」的效應。

話說,歷史上甚至根本就沒有貂蟬這麼個人……

電子書關羽:神化的《三國志》英雄作者 渡邊義浩去查看?


還真不能怪死老百姓,因為正史寫得就挺像野史小說的啊。

我隨便列幾段。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原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里,醉,因卧。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聞而辟之。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卧不動。

隋武牙郎將宋老生屯霍邑以拒義師。會霖雨積旬,饋運不給,高祖命旋師,太宗切諫乃止。有白衣老父詣軍門曰:「余為霍山神使謁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東南,吾當濟師。』高祖曰:「此神不欺趙無恤,豈負我哉!」八月辛巳,高祖引師趨霍邑,斬宋老生,平霍邑。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後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學騎射,輙出人上。嘗試惡馬,不施銜勒,馬逸上城斜道,額觸門楣墜地,人以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馬騰上,一無所傷。又嘗與韓令坤愽土室中,雀鬪戶外,因競起掩雀,而室隨壞。

更不用說野史小說還有說對了的時候,

比如說專家學者研究歷史檔案信誓旦旦說死於憂鬱和疾病的光緒,

最後一驗屍,急性中毒死的。

所以也怨不得老百姓相信野史,這正史資料也是人寫的,這人能寫,人也能編啊!

要是當年光頭贏了,拿本日記出來,估計很多事迹也成野史了不是。


因為按道理人們就應該相信野史而不是正史。

除非這個人認真學習過歷史,具備一定的歷史素養,或者從權威渠道了解過正史。

否則他往往就會相信野史多於正史。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正史往往是不連續,不真實,不生動的。

而野史,生動形象,完整全面。

而人通常對於一個完整的故事,和隻言片語的陳述,選擇的是前者。

更多時候一些人願意相信正史,只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的經歷,不斷接受這些是正確的觀念罷了。

如果不是如此,把從未接觸過的正史和野史放在一起,最後人們大多會選擇野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野史更可信。

因為人通常需要更容易接受的信息才能做出判斷。


因為一般來說,正史出於嚴謹性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可讀性。

而大部分人只能相信他能理解的東西,可讀性是能理解的一個重要前提。

其實正史內部也一樣,比如同樣一部《史記》,大部分人寧願相信本紀和列傳,也不願意相信表和書。


因為人們都偏向於認為符合自己原來認知的是正確的,與之相悖的就是錯的。

更何況一些人認為「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野史比正史更有猛料,更真實」,在這樣的觀念熏陶下的多數人也就不相信專家學者的研究,認為野史更準確可信。野史嘛添油加醋的多了,有衝突,矛盾多,戲劇性衝突多,看點大,不費腦筋,和網文一樣刺激人,爽。大多數人也是求放鬆,求爽,自然不會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去啃原文,去翻大部頭,去讀論文。

當然寧願相信野史、小說、謠言,也不相信正史,也和正史編纂中確實做了很多手腳、隱晦做法有關。但一般人把瑕疵擴大化,認為正史都不足信了。正史讀起來除了前四史特別《史記》,其他讀起來就和讀今天的人事檔案一樣,並不吸引人,何況還有志書、表等等。相比穿越類的、逆襲類的爽文、宮斗權斗的野史小說自然刺激小一些,更費腦筋。


剛好在時間線上,看了幾個高贊,幾個回答答的都挺好的。

但我覺得還有一個點:就是很可能相信野史的人,他/她不知道正史細節…

這麼想就是,大部分人是不會去看正史原文的,都是文言文,很大可能直接看不懂。那麼所有的歷史細節(或者說故事細節)都是通過他人轉述、報刊雜誌或者影視節目了解的。

千萬別低估大熒幕對信息傳播的影響

很多年前港台劇(國產劇)非常流行戲說XXX,很多人對歷史細節來源於這,那先入為主加潛移默化,自然認為這些事件是正確的。

我小時候看《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人物和歷史信息在我沒認真了解的話,我也會默認劇里演的就是對的。

就連四大名著這麼出名,又有多少人完整的讀過呢?最明顯的西遊記,大部分人對情節與內容的認識是不是不來自於原著而是小人書、連環畫、電視劇、動畫片呢?

所以除了其他高贊答主分析的,還一個點別忽視,就是很多人真的小時候看的都是野史演繹,沒看過正史,怎麼去相信正史呢,對吧


題主先分清什麼叫野史還是正史。由官方編寫的以紀傳體為編寫體例的叫正史,私家編撰的叫野史。野史不是胡編亂造或者坊間傳聞,正史也不是確鑿無誤,史料也要分一手和二手。所謂相信正史無非是想誇耀自己掌握著真理,拉倒吧。不管是官修正史,還是私修野史,多少都會摻雜自己主觀意志在裡面,你能說這是真正的,確鑿無誤的歷史?


更新做個普及:關於歷史這塊,不是說正史就是對的,野史就是錯的,也不是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所以正史不可信。不管正史還是野史都是史料,史料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作者作為當時社會事件的直接見證者,具有相當高的真實性,大家所批判的野史不少是一手;二手史料作為事件的轉錄,傳抄或研究者,真實性不一定高。其次,小說也是史料的一種,雖然內容有虛構,但一定程度會反映當時的社會風俗和文化,代表作就是金瓶梅,紅樓夢。說到正史,作為官方命人彙編的史集,來源里有多少就是那野史呢?你說我當朝之人是怎麼能了解前朝之事?這種對於史料的不清晰認知,對內表現為正野之爭,對外表現為外國無信史


說句作死的話 你覺得XX社發布的新聞(官方擬定的正史)還是當事人偷偷鎖在小匣子里的日記(野史筆記)更讓你願意相信呢?(狗頭保命)


因為人們只會相信自己覺得合理的東西阿

這裡只針對有研究過歷史的 歷史盲不說 因為他們大部分聽的可能都是戲說

如果說大部分會相信野史的話 我覺得應該是野史當中有某些言論或者是說某些猜想能夠彌補正史中有些沒辦法解釋的清楚的現象 所以有人選擇相信它

(舉個例子:朝鮮的《李朝實錄》中記載了清朝的某些歷史 且裡面大部分甚至可以稱得上狗血 現在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 因此有人覺得很扯不相信 但換個角度的話《李朝實錄》算正史也算野史 所以這些東西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 )

但正史有為了掩蓋真相或多或少而編造的假象

野史也有實打實的真相也有為了引人目光嘩眾取寵添油加醋的假象 個人認為如要相信野史最好是有相互印證的比較可信

後世其實無法斷定誰真誰假 史書都是人寫的 你也不知道那時記載時人們是否加上自己主觀臆斷 就好比現在我們還會說現在某某國的歷史書掩蓋真相什麼的 更不用說當時封建時代 所以不管正史野史都不要「十分」信


野史陰謀論玩得賊溜,編的有鼻子有眼,信不信還在其次,聽起來就圖個樂。

看正史,一不小心就冒出幾個不認識的字,多糟心人?

聽別人講正史,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覺,誰特么受得了!

嗯,說的就是我。


因為正史可以有很多解讀,野史就是其中一種。

就比如我始終都覺得苻堅是一個混蛋,因為我沒見過哪個好人把親姐弟一起弄過來玩雙飛,我也沒見過哪個雄主在活著的時候手下人紛紛反叛,如果不是他混蛋到一定的程度,會發生這種事嗎?

同理還有唐玄宗李隆基,一個跟自己兒媳婦扒灰的玩意兒,把他奶奶給他打的大好基礎活活給作沒了。就這個老鱉犢子還有人吹開元盛世,我沒見過哪個盛世的皇帝被打的屁滾尿流滾出皇宮的。他太爺爺沒有,他爺爺沒有,他奶奶沒有,他爸爸也沒有。只有他,跑的那叫一個狼狽,就這樣還叫明君,不知道他明在哪裡。

以上我所說的都是有史料做支持的,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就認為我說的是野史。因為這與他們學過的歷史有很大出入。然而,因此就說我說的是錯的,這就對嗎?

所以並不是大部分人寧願相信野史,而是不同的人對於歷史有不同的看法。就像易中天講的《三國》一樣,他把曹操洗成那樣,把劉備黑成那樣,有人說他講的不是歷史嗎?歷史總有不同的側面,也有不同的解讀,我們要做的是求同存異,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最後,我仍然堅持苻堅是個混蛋,這就是我對苻堅的歷史解讀。


因為大部分人就是從野史小說之中了解歷史,而並不是從正史之中學習歷史。

首先,正史和野史小說的服務對象就不一樣。

早在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班固眼中的小說,指的是街頭巷尾的那些言論,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野史,畢竟現在有個成語叫「稗官野史」,而且班固似乎瞧不起小說野史,說它是「芻蕘狂夫之議」,不值一提,君子是不屑為之的。然而他也承認「然亦弗滅也」。儘管統治者可能並不喜歡野史,然而野史還是客觀存在的,為什麼?因為群眾就是通過野史來認知歷史,將歷史的記憶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一代代傳播下去。古代的老百姓,要認知歷史大概只有靠野史,他們根本就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去閱讀卷帙浩繁的正史著作。

因為正史的閱讀對象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正史也不是為了老百姓而寫。像司馬遷,就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宋神宗在為司馬光《資治通鑒》寫的序言中說:「存王道之正,垂鑒戒於後世者也。」可見正史為帝王將相之書,是為了吸取前代的經驗教訓,更好制定政策,來避免重蹈覆轍,起到了勸諫的作用。而野史,雖然也有教化的作用,然而也有滿足普通老百姓的好奇心,豐富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只要老百姓覺得有趣,野史便是能得到傳播的價值。譬如,作為普通百姓,你是覺得閱讀隋煬帝時期的奏章有趣,還是覺得隋煬帝艷史有趣呢?那當然是後者了。

其次,正史與野史並不是完全涇渭分明的,史學家在寫作正史的時候,有時不得不求助於野史。

其實史官在寫作正史的時候,為了可讀性,還有某些歷史事件過去很久了,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已經模糊了,有時必須採取小說化的寫法,發揮想像力,彷彿自己當時就在現場。他們也必須收集稗官野史,甚至可能不辨真假,直接就當正史對待了。這種做法屢見不鮮。

比如說司馬遷寫作鴻門宴,寫作烽火戲諸侯,繩池會,其發生的年代,連最近的鴻門宴都已經一百年之久,司馬遷當然不可能在現場,所以他會採取小說化虛構的方法,更何況司馬遷遊歷天下,本來就接觸了不少民間野史;再比如說,南北朝范曄的《後漢書》講述了王昭君的故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然而漢書並沒有昭君主動出塞的說法,只是說漢元帝將王昭君賜給單于。所以大致可以肯定,范曄吸收了當時的野史小說的說法;再比如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本來就是個大亂世,怪力亂神本來就豐富,而且那個時期許多政權都時間很短,由於戰亂等因素史籍散失很多,正如《隋書經籍志》所說:

而當時臣子,亦各記錄。後魏克平諸國,據有嵩、華,始命司徒崔浩,博採舊聞,綴述國史。諸國記注,盡集秘閣。爾朱之亂,並皆散亡。

所以唐代人寫晉朝,肯定要參考不少野史記錄,所以《晉書》不僅有怪力亂神,還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羊獻容嫁給劉曜後,皇后本紀說她生了兩個孩子,而劉曜載記則說三個,那到底是兩個還是三個呢?出現這樣的矛盾,很可能就是記錄的來源不一樣所造成的。

所以歷史學家所要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辨別真偽、考鏡源流,從不同的史料之中尋找最接近真相的答案。然而野史卻降低了這樣的負擔,野史可能是真事,也可能是假的,野史也是可以考證的。然而野史的首要目的,並不是考證真假,而是迎合老百姓的心理預期,符合他們的審美趣味和道德觀念,具備長久的生命力的野史,才可以代代傳播下去,變成膾炙人口的東西。

第三,從歷史上來看,野史的傳播路徑豐富,而且統治集團越來越重視野史的傳播與發展。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了「《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今所見漢人小說」,』「六朝之鬼神志怪書」。其實所謂漢代小說,許多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的。因為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審美大發展的時代。然而那個時代的野史傳播路徑相對比較單一,發生巨大變化的是從宋代開始的,市民社會的誕生,讓普通老百姓能夠更多地接觸到野史小說。

那個時代適合市民休閑娛樂的項目增多,產生了平話,說書,南戲等多種娛樂形式,也產生了不少有名的說書藝人,還產生了勾欄瓦肆等專門的娛樂場所,南宋百姓成群結隊前往勾欄瓦肆觀賞戲曲等藝術,了解歷史。我們知道,一個歷史事件,會產生正史敘事,民間敘事,文學敘事三種互有影響然而略微有差別的敘事模式,而說書藝人就是要把這三種結合,創作出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從而使得野史在更廣範圍內得到傳播,而這是正史著作無法達到的。

到了元明清時代,則是通過戲曲、小說等白話文形式,同時說書藝人如柳敬亭,贏得了不少百姓的青睞,這些都讓百姓了解歷史。而這樣做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讓百姓知曉忠孝節義的道理,完善他們的道德,創造出儒家理想的世界。一句話,這些野史小說,本來就蘊含著儒家學者們治理天下的願望,本來就是要讓百姓們相信的,本身就經過了他們的加工。所以你現在問一個普通人,誰是劉備?他能跟你說上幾句,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本身就是忠義的化身,包含著道德和理想,本身就是再加工的結果。

所以說,野史的傳承和流變,往往是民間和讀書階層統治集團共同作用的結果,膾炙人口的野史小說作品往往是經過較長時間的沉澱而形成的。像《三國演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既符合民眾對安定和平生活的願景,又符合了讀書人治國平天下的願望,再加上統治集團對忠孝節義的推崇,從三國到明朝,幾千多年不斷傳承,這才有了《三國演義》的誕生;另外,文人也是要親近民間的,他們在堅守自己的理想的同時,也不斷吸收著民間的養分。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楊貴妃故事的傳承。其實在正史中,唐玄宗固然對貴妃有感情,然而史官們的主要角度是抨擊楊貴妃的驕奢淫逸。然而自從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以來,楊貴妃的故事就逐漸變成了一個帝王的愛情悲劇,並且為民間所接受,而元明清時期的文人們,就接受了這一民間敘事,創作出《梧桐雨》、《長生殿》等作品,廣為流傳。這就是典型的多重因素導致傳承演變的結果。

所以,許多人相信野史小說,並不是說這個野史就是真實的,而是,符合某一時代普通民眾真實的心理預期、審美趣味、主流意識,也是文人集團、統治階層等多重推動發展的結果。就如同,不少人覺得《陸貞傳奇》好看,本身就是因為喜歡看小女孩的愛情故事,或者迎合瑪麗蘇而已,不知有多少人,真正在乎歷史上那個真實的奸臣陸令萱呢?


在二十世紀有一個著名的概念叫作者的死亡讀者的誕生,其中就講到讀者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存在一種主觀傾向,這種傾向有很多因素,在我看來對中國人來說,當我們討論三國時很多人的主觀傾向都傾向於蜀國,那麼如果蜀國真的勝利了那就滿足了他的傾向,甚至說對於蜀的人物塑造都是在滿足這種傾向。但是事實並不會一直滿足讀者,但野史小說會,比如說滿足獵奇。


因為這讓他們可以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從而滿足自己


因為正史複雜啊

你要從正史里了解一個事,得看多少典籍、多少分析、多少評論

抽絲剝繭找出事物的細節,運用邏輯工具分析事情的因果,結合政治理論得出最終情況

就這,看到的還大概率不是最後的真相,沒過幾年有點新研究成果了,還可以從三觀上給你重新整一次

而野史小說呢,他就直接告訴你,這事這樣吧,是一個有陰謀有組織的大棋

兩相比較,你說你容易相信誰


謝邀。

一是野史能滿足一個人的獵奇心理,或者說,滿足一個人的心理,比如正史中不是寫到才子就寫佳人,正史一般不會寫這種東西,但野史就會寫。

二是反正統思想,因為正史一般都是官修史書,而且是修自己前代的,所以有的人可能認為這些正史會帶有偏見,但其實正史一般比較客觀,反而野史更隨意,也更主觀。

三,還接著一說,有些東西,正史不敢寫,,而你又想看,這時候野史就是最好的選擇。(一是不想寫,三是不敢寫,但都與獵奇心理有關)

最後個人認為,野史真實性還是不如正史,想認真的了解歷史還是看正史吧。


怎麼說呢

光緒被慈禧毒死這事,正史無論如何都不會記載

但野史一直有這樣的傳聞

結果

現代檢測之後

光緒真是被慈禧毒死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