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啥寫啥。

1.普通人:看到水溫表指針時刻指向90度位置,覺得自己的車水溫恆定穩如老狗。工程師:只要不太過分,稍微偏高一點或者偏低一點都無所謂,一腳地板油下去,出水口溫度上升十幾度也是很正常的,畢竟石蠟節溫器反應慢嘛。

所以問題就出現了,用戶如果看到自己水溫飆升十幾度,一會又驟降十幾度,會覺得自己車壞了,於是工程師們索性讓水溫表一直指在90左右不動,眼不見心不煩。同理,暖車的時候也故意會讓水溫表更快指向90。

2.同樣道理,某些車型在換擋的時候轉速表哧溜一下就把轉速變完了,某些用戶就會覺得自己的車擁有一款牛氣衝天的變速箱。然而真實情況請參照上一條。

3.某些用戶在車裡貼大量的止震墊,也就是傳說中的全車隔音。但是在聲學工程師的眼裡,這種方式的隔音原理就不對,所以收效甚微,反而會帶來車重增加的弊端。正確的隔音應該是在重塗層下方增加阻尼層,方可起到阻隔聲音穿越介質傳播的效果。

4.普通人:改更硬的避震,降低車身高度,換更粗防傾桿=操控提升。工程師:懸掛幾何全變了,阻尼和行程都對不上,前後軸側傾剛度都只能目測,容我先做個cae。。。

5.同理,普通人會認為換更大的剎車卡鉗=更短的剎車距離。工程師(請自動代入藤原文太表情):壓力來自輪胎。

6.普通人:超過5000/8000/10000公里不換機油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工程師:什麼,才一萬?一萬五千公里機油耐久實驗給我安排一下。

7.同理,發動機轉速太高會嚴重損害發動機壽命之類的問題,甚至很多人為此從來沒踩過地板油。耐久實驗一樣給安排一下。

8.用戶:原廠的車輛中控屏幕才7寸,解析度還這麼低,辣雞,我ipad可以秒殺它n次。工程師:零下50到零上50正常工作要求,可視角度校覈,反光校覈,抗電子幹擾能力。。。。。

9.普通人:車門鐵皮軟=偷工減料+黑心車企。工程師:覆蓋件鈑金料厚降低=輕量化+成型難度增加+省錢

10.普通人:淘寶買了個節油神器,省油30%耶!工程師:呵呵。

11.普通人(包括以前的我):新輪胎一定比舊輪胎省油,安靜,抓地。米其林輪胎工程師:舊輪胎由於橡膠塊高度降低,行進過程中摩擦阻力下降,因此更省油,也更安靜。同時因為花紋深度下降,接觸面積上升,所以抓地力也會上升。

12.普通人:自動啟停難用,雞肋,騙錢的。工程師:油耗法規逼死人啊,這東西太好用了。

13.普通人:我的倒車燈/霧燈就亮一邊,一定是壞了or偷工減料。工程師:法律只要求霧燈亮駕駛員側即可,沒問題啊。

14.普通人:循環換油機=高端大氣上檔次+換得乾淨無殘留。工程師:白瞎了這麼多油喲,這玩意效率老低了,還不如重力換得乾淨呢,算了售後部門你們有錢賺就好。

15.普通人:原廠的氙氣/LED大燈總成大幾千上萬一個(是一個不是一套),外面改燈店只要小几千一套,原廠車燈垃圾,騙錢的。工程師:燈光亮度校覈,照射角度設計,燈總成熱管理以及通風性模擬,壽命及耐久測試,高低溫實驗,殼體幾何尺寸控制,每一項都要整個團隊幹個把月,都是辛苦錢啊!

16.普通人:這車撞個人保險槓稀碎,保險槓里居然還是塞的泡沫,質量太差了,偷工減料,不能買。工程師:這個行人保護做的不錯。

17.普通人:日行燈這個東西費電,大白天開燈有啥用。工程師:led燈泡本身功率就很小。同時歐盟法規已強制要求日行燈,可有效降低事故率,因為某些條件下相比之下可以更容易發現有日行燈的車輛。

18.普通人:扭力梁垃圾,獨懸秒殺所有扭力梁。psa底盤工程師:我就看看,不說話,你開心就好。

19.工程師:這款車我參與了研發,擁有xxxxxxxxxx特點,良心好車,不買不是人!普通人:呵呵。

20.待續


聊點比較硬核的。

汽車銷量排行榜

每個月乘聯會這些汽車流通機構都會發布汽車銷量數據,經常成為話題,不過車迷媒體和從業者的看法就完全相反。比如同樣都是某款車9月銷量異常暴漲:

車迷和媒體的反應是:臥槽,XX牛逼,9月賣這麼多,肯定很暢銷。

從業者的反應往往是:臥槽,完犢子,9月廠家發這麼多車,4S店要怎麼辦。

不繞圈子,這個就是數據來源的問題。一般人認為9月銷量數據就是終端實際銷售數據,但實際上現在公開平臺能看到的排行榜都是批售數據。

批售和實銷有什麼區別?

畫了個流程圖,簡單來說就是國內普遍採用4S店體制,廠家和消費者中間隔著4S店。廠家先把車賣給4S店,4S店再把車賣給普通消費者。所以批售是廠家9月賣給4S店多少臺,而不是9月有多少人買了這車。

真正可以知道實銷的是保險公司上險數,買車就要上保險,保險公司是相對準確的信息源。不過保險數據價格不菲也不好拿到,往往廠家才會內購。

所以批售更多的是趨勢,而不是結果。批售的時間差是很明顯的,實際上絕大部分9月批售的車都不是9月賣掉的。

具體來說,原因有兩個:

1是來不及賣。1日是9月,29日也是9月,甚至廠家說是批了,物流都不一定開始。即使開始運也有時間週期,比如我以前還在賣大眾,佛山高爾夫基本4天就到,速騰和邁騰生產基地在長春,老大眾銷售應該還記得物流掛車到山東很容易被扣,經常是10~15天才能到店。

2是賣不掉。就像流程圖寫的,4S店現在賣車更多還是按任務賣車,而不是實際銷售情況賣車,中間就會出現冗餘庫存的問題。比如這個季度要求批售不少於200臺,但是大環境不好,4S店只能賣120臺,這就多了80臺,而且隨著時間增長越剩越多。

那能不能按照實際情況進車?不行,因為指標往往是定死的,沒完成批售很有可能被踢出4S店體系。典型案例就是英菲尼迪退網事件,義烏和溫州兩家當地唯一的英菲尼迪4S店沒錢找廠家買車,被官方停了4S店資質,直接導致數千名被波及失去售後質保服務的車主集體維權。

更直接點說,大家能看到的銷售數據不是結果,更多是廠家的規劃。

既然說是規劃,就可以通過批售來預判接下來的銷售政策和行情。

廠家批那麼多車,4S店能否消化?怎麼消化?結合新車產品力,4S店數量,庫存壓力,具體銷售情況,廠家對應銷售支持和市場廣告投放,市場前景如淡季還是旺季等等因素,就能大概判斷接下來的行情。所以一些廠家也有像銷售策略這種細分部門,專門研究其他競爭對手和自己品牌產品的銷售情況,實時調整銷售策略。

回到最開始的例子,為什麼異常銷量數據增高往往不是好事。

因為就像前面說的,銷量增長是產品、渠道、市場三方努力的整體結果。如果出現三者不動,而銷量異常增高,絕對是廠家惡意超額批售壓庫存,是飲鴆止渴的自殺行為,時間越長危害越大。

最直觀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賣不完的庫存車就意味著大量現金流被佔用。行業有一個衡量4S店生存環境是否健康的標準,就是「庫存比」。

庫存比越高,4S店經營狀況越差。比如捷豹路虎去年很多店庫存比超過4,就是說月銷賣50臺的店壓著200臺的庫存,意味著幾千萬流動資金被毫無意義的壓在車庫裡。直接結果就是資金鏈緊張,發不出工資,做不了銷售活動。

而4S店為了回籠資金快速出車,只能跨區域賤賣,而被低價傾銷後,當地4S店只能同樣賤賣搶客戶,然後也跨區域繼續更低價傾銷,而哪裡捷豹越好賣,所有人越會往那裡傾銷。最直接結果就是陷入越賣價格越賤的怪圈,出現大量6折豹,7折虎。

第二,即使不賣,也會虧本。因為4S店買車也是找銀行借的錢,借錢就有利息,庫存時間越久利息越高。這時候又出現了一個經常出現的認知差別,普通人說長庫齡指的是生產日期,但是4S店常說的長庫齡指的是這輛車找廠家付錢買車的那天。

4S店老闆每天看著庫裏那幾百臺車,晚上愁的都睡不著覺,尤其是那些放到雜草叢生的,利息已經單臺每月上千的長庫齡。只會高優惠,高提成的要求抓緊賣掉,來達到割肉止損。

說到底,世界上不存在產品沒提升,渠道沒擴張,市場沒廣告,銷量和利潤蹭蹭暴漲的好事。不要長遠瞎壓庫存沖業績的企業去年很多了,JEEP、菲亞特、捷豹路虎,今年無一例外渠道和客戶口碑體系受到重大打擊。包括最大的笑話觀致,從2018年上半年銷量暴漲412%到今年銷售體系完全崩潰,本質上問題都是一樣的。

人的直覺往往會比片面的數據更準確,如果有一款車你自己覺得產品不怎麼樣,身邊也沒人買,平時身邊沒什麼廣告,只有汽車媒體鋪天蓋地的媒體好評,異常高的銷量數據。

不用懷疑,這車真的不行,過段時間會更涼的。


說點相關的內容吧,汽車工業中的輕量化工程。

人是怎麼減肥的?

先控制飲食,喫點清淡低脂的食物,減掉身體中多餘一些水分和脂肪,然後減掉一些體重後,你發現再控制飲食也減不下去了。

再運動,通過增加代謝,配合控制飲食,來燃燒身體中的頑固脂肪。

等水分和脂肪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你還想減,怎麼辦?

只能掉肌肉重量了,對吧?

你會願意減掉肌肉嗎?肯定不願意,因為對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人減肥也是要遵循基本法,過度的減肥對身體是不好的。

那汽車是怎麼減重的?其實思路也和人減肥差不多。

先換材料(控制飲食),汽車也換換口味,改喫一些新型材料,主要是低密度材料和高強度材料兩種。

比如大家熟悉的高強鋼、鋁合金材料、以及各種工程塑料和複合材料,當然還有高端一點的碳纖維材料。

通過更換材料(控制飲食),可以達到第一步的減重目的,保證強度的同時,把車上多餘的重量減掉。

然後會發現,再換材料,強度保證不了了呀,成本控制不住了呀,還有別的辦法嗎?

那就再從輕量化結構設計入手(提高代謝水平),利用 CAD、CAE 技術進行車身佈局設計和車體結構優化,對各構件的形狀、配置、板厚進行強度以及剛性的計算和分析,在保證達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零部件壁厚減薄、數量精簡和結構的整體化、合理化設計。

一般是從佈局、尺寸、形狀、拓撲四個方向入手,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佈局方面,前置前驅的佈置形式可以減少大量傳動系統零件,從而達到減重的目的;或者是經過形狀優化,將原來30多個需要焊接而成的零件,直接使用鑄鋁衝壓工藝做成一體成型的,也可以達到減重的目的。

等到結構不能再優化了,再優化CAE工程師要猝死了,怎麼辦?

還可以提高製造工藝來減重,比如激光焊接、熱衝壓成形、液壓成形、鋁合金壓鑄等新工藝來減少零件的數量,控制板材厚度等,這裡面每個工藝都可以單獨拿出來說一大段、這裡就不展開了。

那還想往下減呢?跟人只能掉肌肉一樣,汽車也只好從舒適性配置下手了,我們知道,電動座椅的電機是很重的,加熱模塊也是很重的,中控那些金屬和皮革也是很重的,隔音材料也是很重的。。。

你還願意減嗎?同樣的,汽車輕量化也是要遵循基本法,影響到車主用車,那就不能再減了。

主機廠的工程師們,為了能讓車重降下來,提高車身動態表現和安全性,不說熬的快猝死了,至少髮際線也得上移一公分。

工程師們端詳著自己的作品:嗯,太完美了,車身又輕,動態表現又好,油耗還降低了,C-IASI測試裏還能拿到全G評價,真是太棒了,工業科技與人類智慧的結晶。

親愛的消費者看到這款車的時候:

哎這個車尺寸這麼大,怎麼這麼輕啊,還不如隔壁國產品牌,你這個車偷工減料了吧?(輕比重更難啊消費者朋友)

這麼輕,跑高速肯定飄,不安全。(高速穩定性只和懸架幾何還有空氣動力學有關啊喂)

你看這個機蓋,用手一按就凹了,垃圾,以後我還怎麼坐在機蓋上維權?

工程師和消費者對於輕量化的理解,真是有意思呢。


這問題問出來,還真把汽車設計師們給懵住了一下。說到汽車設計,白話一點說就是汽車的顏值。

車的顏值,到底看什麼呢?

對於普通人來說,看的更多的是某個大特徵,比如非常誇張的格柵、極致犀利的各種特徵。

如果舉一個距離比較近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的,奧迪在00年代初切換到全家族大嘴格柵,可以說是獲得了整個市場的認可。

所以從設計的角度上說,是消費市場反饋推動了設計。但從設計師角度看就有一些不同。汽車設計師更在意整體的比例、姿態,有些喜歡說英文的經常會說proportion和stance。這裡舉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就是寶馬3系。

按照畫車輪的比例圖來看,3系擁有B級車教科書級的比例。作為一臺偏運動的sedan,整車高度只有2個輪子多一點。前懸大概半個輪子左右,後懸稍長一點。另外津津樂道的兩個點就是A柱的延長線指向前輪輪芯,一般來講這是縱置後驅的車纔有的漂亮比例;霍氏拐角正好在後輪芯正上方。這樣的佈局正好使得整車視覺重心在中間稍微靠後,形成比較蓄勢待發的姿態。

而這裡的反例就是剛才提到的大嘴A6 C6。由於當時奧迪還沒有解決發動機佈置問題,所以發動機的安裝在前軸之前,導致那時候的奧迪有一個輪子長的前懸,顯得頭重腳輕。所以在C7解決掉這個問題後,整個車看起來輕盈運動了不少。

對於日常對於汽車的觀察,可以看汽車的Y0線,也就是汽車側面的輪廓線。整個車的側面很流暢、前後的比例看起來比較適中,這樣的Y0線基本上能為一臺車的顏值打下一個基本盤。流暢的Y0線其實就是大家愛溜背車的深層原因。

既然上面舉了不少燈廠的例子,這裡也說下燈。很多人認為車燈越亮越好,但其實是要有一個限度的。

車燈真的越亮越好嗎?

我們每天開車都能接觸到的:遠光燈。有些人嫌近光不夠亮,所以就開著遠光,給對向車造成的眩光引起的安全問題這裡不再贅述。

因此這個現象催生了ADB遠光的誕生。ADB可以關閉一部分區域的遠光「像素」以避開前方的車。對於這一技術,不同主機廠有不同的叫法:「矩陣式」、「幾何多光束」、「AHB」指的都是一個東西。

說完遠光說近光。一些配置比較低的車經常能看到有對近光直接做氙氣或者LED改裝的,導致近光燈超亮。對於駕駛者來說,由於視線內的亮度對比太強,反而對燈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更看不清;對於相向的車來說,也有很大的眩光。如果做個類比的話,比較像對向來個電瓶車開著燈的眩目效果。所以要改裝大燈的話一定要加透鏡,並選擇大廠的解決方案。

霧燈也是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霧燈是一個頗有實用性的配置。並且對於很多特定車型來說有一些情懷感,比如MINI加個拉力燈等等。

在寶馬的SUV系列裡面,霧燈是一個傳統標配。但實際上對於現代的車燈技術來說,在大多數城市路況裏,霧燈的功能已經可以通過如今更強大的LED大燈實現。

不過對於國內市場的消費者來說,霧燈還是一個經常在clinic裏被提到的點,於是國內的主機廠們也不得不加上實體霧燈。

比如以上三個。WEY和傳祺好在還是LED的霧燈,造型還可以做得比較犀利。而榮威在這裡只有鹵素的霧燈,工程上要求有非常大的縱向開口,所以這裡的造型被整個霧燈填滿了。從造型上來說,下格柵兩側的霧燈區域如果做成比較純的網格或者橫條,其實可以很有質感;做成比較強的造型,或者剎車進氣口,類似奧迪的RS6這種,則可以很運動。

車真的配置真的越高就越好嗎?

前段時間知乎有個問題,大意是問,如何看待iPhone 11 Pro Max的BOM成本人民幣3493元?有一部分人說,蘋果賺取了8k人民幣的巨大利潤;另一部分理性一點的人說,光BOM成本就已經這麼高,已經算良心了。

同樣的,汽車的售價和純物料成本是有一定比例的,畢竟還要算上研發、市場推廣、利潤等等費用部分,所以配置這個事兒啊,得理性看待。比如某個車,10萬不到的售價給了你19寸的大輪轂、真皮配大屏的內飾、全LED的燈、甚至7個座椅……可想而知在配置表裡找不到的地方被減配成了什麼樣。畢竟阻尼片、隔音棉這類東西是一般人看不到的。

廠商選裝不值,自己後期都可以改?

其實原廠選裝配置是一個主機廠、供應商和消費者三方共贏的事。供應商給主機廠的供貨價常常連市場價的一半都不到。打個比方說,比如b廠Brembo的剎車,我們去市面上去買4活塞的入門款也上萬了,但主機廠拿貨可能只有2k,然後作為一個7k的選裝加在配置表裡。所以主機廠在這裡多賺了錢,而需要這款剎車的人又剩了幾千塊,供應商又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大家都開心。

一些配置還是選擇原廠的最好。除了後期改裝有難度、要拆裝的原因外,還有費用問題。比如有一臺C260L,我們自己去改裝店去改一套柏林之聲,淘寶價格要13k,而且這些喇叭、功放我們也很難分辨真假。而原廠選裝的話和氛圍燈在同一個8.7k的選裝包裏。

配置表上相同但用起來不同

比如大家都是7座的車,坐起來尤其第三排差別還是很大的。而內飾的東西其實總是要用過、最好在開車時候操作感受一遍才知道的。例如全液晶儀錶、中央觸控大屏。其實這兩個名字只是兩個區域的「表現形式」,而不能代表是否好用。

比如全液晶儀錶,就有很多種:

有的做成了功能強大的人機交互界面,有的做成了只是屏幕化的指針儀錶。

再比如觸控大屏,那就更多了:

這些在駕駛過程中高頻使用的東西主要依賴於HMI的設計,包括車載系統的供應商以及主機廠的HMI設計師,以及內飾和零部件設計師的配合。就像當初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變化一樣,汽車的中控也從一堆按鍵和旋鈕都集成到了如今的大屏裏。但設計上,是把所有功能合理安排還是一股腦的塞進去,結果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使用上來說,這種集成化的配置有的做得很優秀,讓人感嘆技術的日新月異;也有的讓人在駕駛過程中操作感覺太危險。

事實上,汽車設計也不只包括外飾和內飾,今天說到的車燈、中控、乃至配價比也都是設計師需要考量的。不知不覺說了這麼多有的沒的了,我們下個話題再見~


以前覺得搞輪胎配方的是這樣的:

這樣的:

其實他們大多數都是這樣的:

關於輪胎選購的問題,我做了一個視頻,推薦給大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479883/?

www.bilibili.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