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部影片名字的含义,千与千寻实际上指的就是女主,只有女主而已。千寻是女主本来的名字,千是女主在神隐世界时被改掉的名字。为了救自己的父母,千寻不得不留在汤屋与汤婆婆签下协议,所以汤婆婆抹去了她名字中的一个字,改为了小千。

神隐世界里的人都是神灵,但是这个世界和现实的人类世界是相似的。例如剧中出现的无脸男,他总是默默的隐身于人群中,不受到重视,也不被允许进入汤屋。可是千寻给了他这样的机会。无脸男代表的正是这个世界上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他虽身在社会,却被人排斥。但是无脸男在吞了青蛙会说话之后,却变得不像自己,这是因为他有了欲望,一种会驱使人左右人思想的欲望。在吃了河伯的药丸吐掉青蛙后,无脸男又变回了从前安静温暖的样子。这时的他已经无欲无求,虽然会被人忽视,可是回归了自我。

剧中白龙一直在默默帮助千寻,帮助她救自己的父母,帮助她找回名字。可是白龙又为什么这么做?

大多数在神隐世界的人都是作为汤婆婆的打工者,他们已经遗忘了自己的名字,被权利和金钱迷失了自我,忘了最初的本心。白龙也是如此,但是千寻帮他找回了自己,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所以白龙从始至终一直帮著千寻,而千寻代表的正是世界上那些不忘初心的人,白龙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他只能帮助自己喜欢的在意的女孩,让她的生活回到正轨,让她从千,变回千寻。

我想这是这部影片的本意。告诫那些在繁华都市,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渐渐迷失自我的人们。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电影的灵感

来自于我童真的朋友们所以如果看完千寻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能高兴的话那么爷爷就赢了我是想要认真地一决胜负」

——宫崎骏

《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是我从小学一直看到现在的电影,每当心情不好我都会看一遍,随著年龄不断增加,经历不断的丰富所以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下面我就单纯从我个人角度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或许你也可能从这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段影评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多了,每一次看都会往里面加一点自己的感受)

希望你能找一个安静独立思考的地方然后再抽出一小段时间来阅读本文,本文涉及面有电影中容易忽略的细节、时代背景、映射、自我理解,也有点长希望你有耐心。

希望我提出的每个问题你能先独立思考,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发出你的看法,而不是仅仅只有我的看法!

老爷子手写宣传

如果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守护者

你认为他们都会守护谁?

▲人物海报

守护者——————守护的人

千寻——————父母+白龙

白龙——————千寻+河流、

汤婆婆——————巨婴

钱婆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名利

无脸男——————千寻

小玲——————远方

锅炉爷爷————专注

后文会有解释,这里不多废话

在你心中无脸男象征著什么?

「如果社会有一类人是他们

你认为是哪类人?」

无脸男

「我的金子,

只给小千」

无脸男

「没有脸,身体黑色偏透明有点像人的灵魂」

看法一

每个人心灵深处看不见的灵魂,人的天性(善良or邪恶);

剧中设置为迷茫、孤独、小心翼翼在这大千世界渴望得到一些东西(比如:爱)拚命去对别人好或者去迎合别的喜好,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者因为别人拒绝而做出一系列过激行为(剧中被拒绝的无脸男)或者心理活动(列如与父母吵架,在内心会出现些过分想法,如果我去死我父母会怎么怎么样,要是没了我会怎么怎么样;失恋了,我自残会不会使他后悔,我自杀了是不是可以让他永远不会忘记我,但这些想法可能最后会被理智打败,更多的人可能只是在脑海想一想,然后继续生活吧)。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的灵魂就会像无脸男从小心翼翼,害怕、彷徨变成贪婪、欲望

如果能够克服这个社会纸醉金迷,那么便可安稳度过一生,

如果不能,就会像剧中无脸男身体不能承受那些食物(欲望)开始膨胀,头顶长头发,折射出人类丑陋的灵魂,但也并非不可逆回的,也可以通过吐出食物(欲望),洗尽铅华。

看法二

象征著社会中存在的那些默默无闻的隐形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被别人注意到,且与众不同(在出现的第一幕中众人都直行,唯独他一个人逆行且注意到千寻,这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

可是他们也有著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向往,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通过拿出别人的需要(金子)来换取别人的注意与尊重;

又通过吃食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过对于这种剧中确实给出归宿与结局,多去关心下这类人,不要忽视,又或是坚持自我,不要迎合世俗,无需讨好别人,坚持本心。

看法三

面具单词为persona 「人格面具」「伪装」「外表象形」 不同的面孔下有著灵魂和人格,除去外表我们剩下的是什么?空洞而又无趣的外表?还是丰满的内心?

这都跟外表无关,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的灵魂深度,所以这个人设更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宫崎骏也曾回答到「他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无脸男是一种象征,是每个人心中秘密存在的力比多。」

结合当下多少人心甘情愿是做舔狗,卑微,讨好无望,求之不得,还不如做回真正的自己。而他最好的守望也是最好的归宿。

(图片来源于网路)

看法四

当我第n遍看时,突然又想到人类一出生就教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与别人相处,与父母、老师、朋友、上司等等相处

可是唯独没有教过我们与自己相处,与孤独相处,我们这一生与我们相处最长时间的是我们自己,

反观国内,特别是学生时代的女孩子,无论下课上厕所或去餐厅吃饭总要拉上一个人陪著,如果没有,有些女孩甚至宁愿饿著,她们总觉得在校园里一个人行走、吃饭是被孤立,被欺凌

虽然话这样说,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去一个人呢?我想我们应该试著与自己相处,去取悦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勇敢的表达自己,去赞美自己,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要适度)

我想孤独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的吧,可是没有谁教过我们如何去克服,在大人眼中小孩子的孤独不过就是父母多陪陪孩子,孩子多去跟别的小朋友玩玩就过去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孤独是与生俱来,如果没有办法克服,那就要学会去相处,在孤独中其实我们更容易思考,成长的更快,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孤独。

「千寻与白龙是什么关系?

算是爱情吗?」

我个人认为应该算是「人」与「神」间的爱,但这种「爱」说不上算不算是爱情,毋庸置疑的是他俩之间肯定有爱。(白龙是神,而千寻是小孩子,据说只有小孩子才能看到神明)

白龙对千寻的感情

第一次相遇:在千寻小的时候,白龙救了她,那会涉及自己的身份(河的守护神)救千寻可能只是出于内心的责任与善良。

第二次相遇:白龙对她隐隐约约有些熟悉(前面救过她),又不想她走自己的老路,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

后面的一系列事件中白龙是否会对千寻产生了感情? 我想应该是会有的,毕竟相处中总会惺惺相惜,相互扶将。况且在帮助千寻的同时,千寻也在拚命帮助他。

千寻对白龙感情

在千寻最无助最恐怖的时候,白龙从天而降,出现在千寻身边帮助她指导她保护她教她成长。(第一次在河里救她、第二次在异世)

可能在她心目中白龙是英雄,有著仰慕之意,但是否有著爱情爱慕就无从而知了; 这也可能是初恋少女对爱情的憧憬

但千寻在很努力的帮助白龙也可以看成报恩

他俩之间即使算不上爱情,但也有著人与神之间的帮助,体现出一种「真」「善」「美」。

但是在剧中也隐隐约约有个小铺垫,就是白龙的印章为什么会被解开了呢? 这个印章被下了魔法,偷印章的都会死,但是河神的丸子只有催吐却不能解咒,在千与千寻的英文版中有一句解读(what happened to my spell? Only love can break it?) 也许是爱解除的咒语,说不定千寻认出父母也是源于生生不息的爱?后文会提到,这里不多叙述,锅炉爷爷和钱婆婆也都有过暗示。

在剧中白龙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白龙原本是琥珀川的龙,但因河流被掩埋,自己无家可归而选择跟汤婆婆学魔法,受汤婆婆控制,这有点算是被迫无奈又不了解世俗,无人引导走上了一条歧路,第一次选择可能是被迫,但当第二次选择可以回去,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去。

人生就像是一个个无数的选择,被迫也好,心甘情愿也好,没有对错,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人生中一抹色彩,就像是通向钱婆婆家的列车,只有去程没有回程,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做过的事情都是最生命最好的诠释,所以不要纠结对错,认真大胆选择,并且坚持到底。这不仅成就了你与他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当然我们也能从中总结出一个个经验

白龙被迫去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渐渐自然在这个世界迷失了自己,但他仍然保持了内心那一丝善良去保护心里想要保护的人,自然内心有著柔软的地方而他想守护的人正是千寻。

同时里面也蕴含了关于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的意义,无家可归不就是人类对河流的破坏吗?还有腐蚀神原本是河神,可是当大量垃圾蕴含在身体里面时,他不得不拖著厚重的身体来到这里希望恢复原本的样子。毕竟这是理想化的一种体现,他可以来到汤屋洗,可是真正的海洋,被污染的土壤,动物腹中的垃圾又该如何清理?风水轮流转,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如果不加以保护总有一天人类也会如此!这也呼吁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别到污染严重时再想办法保护!历史已经给我们太多太多的警告(1952伦敦烟雾事件、1953日本水俣病事件、1983 原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1986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千寻的成长史

让你想到了什么?」

「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 这不正是老爷子对当今教育的期望吗?

千寻的每一步路都是她自己走的,而白龙,老爷子,小玲不过只是他的引导者,没有因为她的害怕而陪她走下去。自己走过长长的楼梯,想方设法躲过人群来到汤婆婆的屋子。这些不过都是告诫父母放手的重要性,孩子能够自己走的,你终归还是要放手。

千寻刚出现时,是个胆小害怕,甚至有几分不讨喜,没礼貌,但是通过这一系列事物后,她似乎变得不一样了,少了许多摔倒,少了几许眼泪,眼神里多了几分坚韧,这就是成长

千寻在刚开始时,会哭,会流眼泪,可是在一次一次的摔倒和站起来中她也渐渐的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笑容,学会了礼貌,学会了生存法则

摔倒不也是人生的常态吗?(统计电影过半中,千寻至少摔倒了七八次)一路走来不就是摔摔碰碰,在学走路时,不知道摔过多少次,幼时摔倒会哭会有爸爸妈妈或别人来扶来哄,再大一点摔倒,自己站起来拍拍灰,淡定的处理伤口,然后继续前行,这也是成长。

当她拚命揉眼睛告诉自己是梦境,拚命逃避这里时,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她知道自己只能面对,当她渐渐意识到没人保护她时,她便开始学会承当责任,努力去保护想保护的人,爸爸妈妈、白龙。在承当责任中成长

「你从锅炉爷爷身上

看到了些什么?」

NEW ARRIVAL

我觉得锅炉爷爷像极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亲人,一边总是恶狠狠的凶你,一边又用行动教会你道理帮你做事(帮助千寻找工作、给她自己收藏了四十年的车票)但又忙忙碌碌,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

为什么刚出现时看起来冷冰冰的?在这里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以前刚来时总是发善心,可是待久后渐渐麻木了,再多的善心也会慢慢收回,这里的贪婪也渐渐让他变的冷酷。(当时白龙也来找过他,他当时也劝过白龙,在我看来他就是个指路者)

放药的小柜子上面没有药名,那么多柜子他是怎么认出来的?是习惯呢?还是与日本的匠人精神有关呢?

锅炉爷爷其实也教会我们许多道理,比如剧中提到的,「既然要帮就帮到底」 「你不要因为一时高兴就把别人的工作抢去做了,不工作的话,他们的魔法就会消失。」无疑现在想想都蕴含做人的道理。

答应别人的事就要认真完成,不要做一半就放弃,要善始善终;

不要因为别人帮了你一次就去依赖别人、麻烦别人,自己的事最好自己做;

有时候你看似在帮别人,实际上却是在害别人,可能别人因为你就没有了工作;

或许你这样一直帮助别人最后让他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就像是包办一切的父母。

里面的小煤球超级可爱,在宫崎骏的漫画中似乎是个独特的存在,龙猫啊之类都有出现,而且他们对千寻很友好,主动跟她接触,在锅炉爷爷不搭理她的时候,帮助千寻保存她的东西,离别时跟她告别;而且他们也会偶尔对著锅炉爷爷发发小脾气,小玲喂他们的食物时其实也是日本中的一种糖,叫金平糖

▲ 金平糖

「 汤婆婆的教育方式

是否有现代家长病态教育的影子」

汤婆婆有点像社会中压迫底层员工的资本家,她爱钱财,但她更爱她的宝宝,为宝宝提供各种玩的吃的,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多么不好,甚至用魔法创造出一个魔法世界(白天黑夜自由调换)不给巨婴选择权,因为自己知道这个世界危险所以不想让他去接触这个黑暗世界,让他永远都是自己的宝宝,自己温室的花朵,只要巨婴一发脾气就放下手中事去哄他,在巨婴消失的那一瞬间她就顿时像霜打的茄子。

虽然有人也说过她应该是更看重钱,在白龙提醒她最重要的东西不见时,她第一眼看见的是金子,但是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她始终把宝宝保护的很好,从来没有想过宝宝会丢失,可是当她意识到宝宝不见时,面前变成泥土的金子她也没有在意呢。

巨婴的无知、任性映射出当今社会被父母宠坏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缺少独立自主的选择,任意去发小脾气,不顾别人感受,随意伤害身边的事物,反应出父母的病态教育。

在变成小老鼠后,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当小乌鸦走不动时她也会背著她走,甚至还有些小傲娇的拒绝千寻的帮助,在织头绳时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饿时吃几块饼干后继续工作,他似乎比在汤屋快乐,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满足他吃穿用喝就行,即便是外面的世界再险恶也要带他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认识这个世界的好坏,让他去体会与感受,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原比物质重要的多。

汤婆婆并非坚不可摧,即使一个人运营汤屋,也会把宝宝放在心尖,宝宝是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她守护的人是巨婴。

在剧中钱婆婆的作用是什么?

钱婆婆虽然姓钱却不爱钱,她让我想起了钱锺书那句话,我虽姓钱可却不爱钱。跟他一样默默守护著内心值得的事不越己。

「 美丽的外表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

与汤婆婆产生鲜明的对比,有著同样的容颜却有著不一样的灵魂。与繁华的汤屋相对比的是郊外的茅草屋,默默的守护著自己内心的净土与原则,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愿意给千寻指明道路,看出无脸男的内心,愿意给他提供帮助与给予温暖。

用魔法一瞬间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织好一件毛衣,可她依旧坚持亲力亲为,从她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生活态度,通过大家的努力编制的发绳,仿佛有了温度也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这种方式也影响著我更愿意去做一个手工礼物送给朋友)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容颜不是决定你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因素,人内心的灵魂才是,你选择了什么,就会有怎样的生活,也希望你可以选择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和喜欢的生活方式。

「千寻的父母又反应出什么社会现象?」

「是否有某些社会成功人士行为习惯?」

从剧中设定中开奥迪车,说话行为习惯大致可以看出是相对成功的人士。

因为自己有钱就可以刻意去破坏规则?(加速行驶小道、不经允许就吃东西、信用卡现金随便用等语气)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表面是为了孩子好但考虑过孩的子感受吗?是否能够接受新环境的学校,喜欢那些东西?刚开始千寻坐在车上,旁边有一坨纸团,应该是刚刚哭过。

从一开始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可以看出千寻不能独自面对困难,胆小怕事,即使在接受锅炉爷爷的帮助下也是在小玲的提醒下才说的谢谢,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从宏观上看也是日本教育的一个缺失;

另一个方面,父母闻到食物就立即扑上去而那些食物更是象征著金钱、欲望、暗指这些人为了到达目标而不择手段极具讽刺意义,小孩子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欲望破坏心灵,所以她的灵魂还很纯洁、善良与大人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千寻父母刻画,从人变成猪是灵魂的丧失,欲望不断膨胀影片中出现有人拿著鞭子抽他们时,还在不断吃,当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会变得六亲不认(当千寻回去找到他们时,看千寻的眼神没有任何的波动,平淡如水,仿佛如同一波波澜不惊的湖水)灵魂和理性正是一个人高贵的体现,也是区别动物的一个标志。

「千寻是怎么认出父母的?

千寻从几头猪中

辨认出都不是父母

这是为什么呢?

剧中曾有俩次出现过类似铺垫

第一幕是白龙带著千寻去找父母,父母无意识、无知的存在

第二幕是千寻拿著河神给的丸子去找父母,栏中所有的猪听见后可以变成原型,顿时贪婪占据了整个眼神

而这次千寻辨认的猪都闪著无知的眼神,没有贪婪,没有意识,或许千寻那未被污染的灵魂感受到的吧。也许人与动物的一个行为或是一个眼神,就能够表现出他的潜在目的,所以人不要有太多贪欲,物极必反!

另外一点就是源于爱爱能够解除一切魔咒。解除印章的魔咒就提及过,为解除这个魔法,千寻的爱让魔法都失去了功效,也符合影片的主题。

「汤屋生存法则是否让你想到了当今的社会法则和职场生活?」

汤屋生存法则——人前人后的态度

为适应汤屋生存环境,就得产生不同的人格,简单点来说就是人前人后的态度,类似于当今社会职场

白龙面对千寻温柔但一面对汤屋的人时就变成另一个样子,千寻曾疑惑的问到「这里有俩位白先生吗?」小玲对汤屋人说活或者当著汤屋人面对待千寻态度也是不一样,汤婆婆对待宝宝前后态度也不一样,面对不同客人态度也不一样。汤婆婆身边那只会飞的小鸟,形象类似不就是暗指狐假虎威的人吗?但是当他化身为小乌鸦时反而却多了几分欢乐。

反思当下

难道只有表现的不一样或遵循社会法则才能生存吗?

难道就不能活的简单和通透一点吗?

汤屋生存法则——没有工作就会变成猪

千寻来到汤屋后白龙和锅炉爷爷告诉她在这里你必须要有工作,包括在汤屋没有那个人是游手好闲,小煤球不工作就会变成煤灰,

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更是事关重要,人类劳动和动物劳动还是有区分意义的,哲学上所说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动物劳动都是无意识的,天生就有的,比如蜘蛛织网,而人类劳动凝聚了自己的智慧与精华

也正是因为劳动,让人能够直立行走,让人在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人不劳动就会失去本身价值,劳动创造出智慧与人独一无二的灵魂,所以人被称为高级物种,也是高级动物。

如果人不劳动那么就会变成原始状态,任人宰割。变成猪也意味著轻松生活,毫无追求,却忘记了没有汗水和梦想的生活不再是生活。emmm即使向往平淡,无欲无求也是一种梦想式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当时有个小的社会背景2001上映时,日本就处于大的失业潮,失业率多达上百万人,这时候播放有一定安慰人心的作用

「剧中名字的作用是什么?」

勿忘初心,名字可是回家路的通行证啊

来到汤屋后,被汤婆婆抹去了名字也拿走了人其中最珍贵的东西,

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才重新找回自己的名字,得以找回最初的自己,

来到工厂后,每个人都似乎只有代号,小千、小玲、白先生。名字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礼物,也是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与祝福,也象征著我们不要忘记初心。

列车又是代表什么?

仔细发现你就能注意到列车又是异于人类世界和汤屋世界的又一个分界点

上面的人细看会发现是人的原型,可能是人死亡时乘坐的列车,这一段旅程中下的站可能是他们在人世间真正的成就点或者就是他们被分配应该去地方,通往终点的方向而你又会是在哪?

而这个列车只有单程没有回程不也意味著人生吗,没有回头路,人生不容错过!

「剧中有哪些背景小知识?」

创作背景一

剧中提到的信用卡也是一个时代背景,来源于泡沫经济

父母进入这个地方时,父亲判断出这个是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爆发破坏的主题公园。原型是江户东京建筑物园

八十年代经历了资本主义极度繁荣后,九十年代的日本出现「礼崩乐坏」社会现象,泡沫经济破坏后,经济长期不景气,旧的社会体制难以改革,国民对政府内阁强烈不满,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当时就有认为日本社会不会再回到以前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而不是利益主导一切。

我想宫崎骏也是以这个为社会背景创造,即希望能够唤醒国人的内心,也同样能牢记历史,吸取教训。

八九十年代高压环境下,换来的却是使年轻人压的喘不过气来,社会犯罪率上升,自杀人数居高不下,色情行业空前爆发式增长, 所以日本就推行宽松教育,减负,考试不发排行榜等等,然后就导致了孩子从小就有人护著宠著,这样的环境使他们有些人不思进取,甚至被冠上平成废宅的藐称,千寻这样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

创作背景二

宫崎骏曾经说过「迄今为止,我还没有拍过一部10岁小女孩看的电影。」这是为小朋友而创作的也是宫崎骏自己的童年影像。

当时他了解到十多岁的女孩子看的漫画大多都是俗不可耐的浪漫爱情故事,大致内容多为如何吸引男生的故事,所以他思索和认为这些故事并不是孩子的索求,为什么我们不能创作一些可以引起她们共鸣的故事?

于是他重拾画笔为孩子创造,在没有被恋爱打扰的年纪中去感受童年的快乐,同时他没有放弃过去的理论,尽量有所批判、思考、批判。

说起这个年级段我们接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美人鱼》里面的公主美丽又漂亮,性格nice最后与王子在一起,显然再让十多岁女孩子看,早已不能满足她们又或是说并非所有女孩子都是公主,美丽漂亮又多金,而更多的是像千寻这样普通,长相平凡,开始时懦弱,无精打采,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可能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人物设定,旅游让这样的女孩去寻找和发现自我潜能,去创造,同时也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反思

宫崎骏也曾对记者说过「我拍这部电影时,就希望看了这部电影的孩子们长大了、老了,还会想带自己的孩子重看这部电影」

创作背景三 关于片名

神隐?

日本版《千与千寻的神隐》直译应该是千寻的神秘失踪。

在日本文化中,神隐指事物被神仙藏起来了,叫人找不到的意思。

台湾版《神隐少女》

大陆版是《千与千寻》

英文版《spirited away》

这与剧中的整个环境背景一致,故事发生在神仙享乐的澡堂,而开篇多次提到洞内与洞外的不同之处。

π树枝

搭建在树下,有许多小房子,千寻还问到这是什么,妈妈回答道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个也是日本的一个类似于鸟巢的文化)

门前的石像

即意味著是人类是神明间的界限,也暗示著人类不要乱入。

乱入

剧中汤婆婆说到「又开了一个不好的先列」 可能意味著在千寻之前也有人进去过,出来后搭建树枝和石像警戒人们。

钟表

剧中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塔上有俩个时钟,时间不一样,出现过三次,这也意味著是俩个世界的交界地带。

小白的绿眼

小白应该属于日本人或是说亚洲人可是眼睛却是西方人的绿色

东方式建筑却有西式壁炉

汤婆婆的屋内西式装修下有著东方精致陶瓷盘子

体现出浓浓的中西融合。又或是异界的不同,增加神秘色彩。

而汤屋原型也是宫崎骏小时候的印象,在日本是有原型的,但是当时查询资料记录的小本本找不到了,后面查到再补录。


看了18年,才发现「千与千寻」在骂日本!《千与千寻》内地公映,

首日就以5500万票房C位出道,第二日轻松破亿。

这个成绩有多棒?

18年年底《龙猫》在内地公映,4日才破亿,最终票房1.7亿。

同样是宫崎骏的代表作品,《千与千寻》的战斗力堪称王者。

票房方面,它是影史最强。

或许会有人说,《你的名字》以337亿日元,碾压《千与千寻》的304亿日元。

这里面需要注意到一点,前者有内地5.7亿的票房加成,现如今《千与千寻》也在内地公映,它轻松碾压《你的名字》,没有任何悬念。

票房能打,口碑也极其亮眼。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有史以来第一部获金熊的动画片,安妮奖上得到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配乐四项大奖。

《千与千寻》用实力证明,啥叫冲出日本,走向世界。

18年来,《千与千寻》在内地的人气也是王者段位。

豆瓣Top250榜单中,它位列第7名。100万+用户,打出9.3的高分。

观看这部影片,有人感动,有人伤心,有人说很多中国人看不懂,

「又是个成人动画,估计大部分中国观众很难体会什么」。

说《千与千寻》是成人动画我很认同,想要了解这一点,需要从影片细节入手。

事实上,宫崎骏就是运用丰沛的细节,为《千与千寻》构筑了丰富的解读空间,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故事。

青少年看到的是成长,关注身材的人看到不要多吃,情侣们看到的是爱情,上班族看到的是工作不易……

在观赏完大银幕版《千与千寻》,我发现它确实隐藏了太多秘密。

比如说,影片开头,千寻家驱车进入「国道21号」。

是不是感觉平平无奇?

接著,我们会看到千寻家的车牌号是1901。

这两个数字大有玄机。

它们构筑了影片的寓意空间,1901是20世纪的开始,21国道,是进入21世纪的象征。

千寻一家迷路,进入神隐之地,她爸爸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

如果对日本经济略知一二,就会发现,影片中的这句话非常写实,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危机。

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与美日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定》有很重要的关系。

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千与千寻》通过一些很幽微的细节证明。

其一、车票。

千寻为了救白龙,在锅炉爷爷那里拿到车票。

锅炉爷爷说,车票是40年前剩下的。

影片创作于2000年,四十年前就是1960年。

就在这一年,美日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

这项条约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让其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二,汤婆婆

在影片中,汤婆婆几乎是以反面形象存在的。

她是汤屋的直接领导者,搞经济赚大钱是她的职责所在。

而汤婆婆极有可能是美国的象征。

千寻去汤婆婆家中时,影片有个特写镜头——鹰鹫的形象。

这是汤婆婆巡逻时的样子。

有没有发现在,汤婆婆的头顶是白色的。

在美国国徽上,就有白头鹫。

说这是巧合,但影片中的巧合未必太多了吧。

其三,千寻家的奥迪车

作为日本人,千寻家没有买日本车。

家里的车是奥迪,德国车。

德日两国都是在二战中站起来的发达国家,同样签订了《广场协定》,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而德国依旧屹立不倒。

同样是战败国,两国的差别还是特别大的。

千寻家开德国车,象征著德国经济的繁荣,暗示日本经济的衰退——千寻父亲提到经济泡沫也是明证。

宫崎骏有这样的设定,极有可能是对日本走捷径误入歧途的反对。

《美日共同合作安全条约》为日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加深了日本对美国的倚重。

最明显的结果就是85年《广场协定》后日本的泡沫经济。

而德国也是《广场协定》的签约国,经济却没有像日本这样一蹶不振。

这应该也是日本家庭千寻家开德国车的深层原因。

《千与千寻》中,还有宫崎骏对于日本走捷径会迷失的思考。

影片中用很多细节证明这一点。

其一,千寻家想要走捷径,迷路了。

其二,河神被污染,是日本先发展经济后搞环保思维下的恶果。

其三,通过法术变金子的无脸男,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的象征。

致富捷径并没有让他幸福,在汤屋中,无脸男身体越来越膨胀,心灵的空虚寂寞几乎要吞噬他。

当千寻问他「从哪里来」,他会很痛苦,心灵迷失的人,会本能地拒绝思考这种问题。

当然,对于《千与千寻》这部动画佳作,每个人都自己的思考,以上推论也只是我的一点小思考。

观点无所谓对错,看能否自圆其说。

正如鲁迅所说,

同样是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举个例子讲,同样是无脸男,我觉得他是消费时代在物欲中迷失的可怜人(我们大多数人的样子)。

而有朋友却表达不同的观点,分享如下,

其实无脸男代表的恰恰是来城市奋斗的穷人。从一开始被汤屋管理者嫌弃,到学会了某种技能挣钱(把土变成金子),然后被千寻拒绝,最后回到钱婆婆家。完全就是穷人刚进城被嫌弃,然后学了本事赚大钱但是却没有买到女神的欢心。自暴自弃之后发现金钱不过是尘土,最后回到乡下老家的历程。


没啥含义,日语原名: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意思大概就是千(剥夺原名字后的名字)和千寻(本名)的神奇失踪遭遇。感觉只是对故事的总结吧,非要说深意,大概就是两个不同的名字,表现出千寻本人的改变和成长吧。千寻通过小千的这段经历成长为了成熟的千寻…

中文名的翻译,没有了事件,只保留了人名,怎么说呢,会给一种一头雾水的感觉,可能觉得这里面大有深意,其实你只要知道本来应该是,小千和千寻的神秘失踪故事,这样你还会觉得有什么深意吗?就少了很多感觉吧


女主本来的名字是千寻,

千是女主在神隐世界时被改的名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