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1Q84》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你們是不是除了村上就不認識別的作家?


村上寫的是小情節,

內容很少涉及社會現實,感覺上像是對主角的精神分析,更接近意識流的寫法

他是用極限的技術在描寫無聊的內容(對評判們來說)

所以沒得獎,但他的作品在未來的一百年都將是經典


這個陪跑我一直沒太明白

奧斯卡是的的確確提名了,才會有陪跑一說

諾貝爾不是說提名保密五十年嗎,哪來的陪跑


村上春樹年年呼聲很高,《挪威的森林》受到千百萬少男少女的熱捧,但年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備胎,千年老二的帽子基本戴得牢牢的。村上春樹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諾貝爾在他的遺囑規定了文學獎的評定原則:理想主義傾向之最傑出的作品。那麼什麼是理想主義呢?

在英文裏,理想主義與唯心主義是一個詞,意思是: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理想主義不是現實主義,也不是浪漫主義。我們不在名詞術語裏轉圈,可以簡單理解為理想主義是著眼於全人類未來的理念,是一種政治制度的構想(也就和經濟、人文等有關聯了),不重視現實(只是不重視,不是完全忽視,所以理想主義也分三六九等)。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相對。強調個人獨立和自由。

簡單說,理想主義側重人類未來的政治制度,而浪漫主義是一種文藝創作手法;理想主義是一種引領,浪漫主義是一種個人的意志。

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與現實主義相對的,但又有不同。

諾貝爾文學獎設立的主旨是,頒發給對文學思想有啟發引導作用的人。評定原則是:理想主義傾向之最傑出的作品。

那麼這是不是諾貝爾本人的意思呢?我們看一下諾貝爾本人的簡單情況:

諾貝爾不僅在炸藥方面做出了貢獻,而且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諾貝爾的一生中,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 除了炸藥,諾貝爾對於使用硝化甘油的導火線、無聲槍炮、金屬的硬化處理等,都有很高的成就;在人造橡膠、人造皮革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創造。

諾貝爾創作過小說,還正式出版過戲劇作品《復仇的女神》。

諾貝爾在少年時代深受英國詩人雪萊的影響,對文學的愛好與他對科學的愛好,是諾貝爾的兩大精神支柱。

諾貝爾也喜歡哲學,他比較喜歡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哲學,他曾準備寫一些論文,可惜因為繁忙,只列了目錄和提綱。

諾貝爾對發展科學竭盡全力,自己卻在艱苦中度過。

評論家認為,諾貝爾具有空想的詩人及夢想家本質,他對人生常保持著詩人的態度。

從上述文字,我們並不能準確判斷諾貝爾理解的理想主義的準確含義。

那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理解又是什麼?

鑒於諾貝爾文學獎文學會從沒有正式解釋過理想主義的含義,評論家們也有各種不同的理解。我覺得還是看判詞是最靠譜的:

1901年普呂多姆獲獎,作品是《孤獨與沉思》,獲獎理由——最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 和含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1938年賽珍珠獲獎,作品是《大地》,獲獎理由——她對於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以及她自傳性的傑作;

1964年薩特獲獎,作品是《蒼蠅》——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發生了深淵影響。

1970年索爾仁尼琴獲獎,作品《癌病房》——由於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因之它,他繼承了俄國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

2012年莫言獲獎,代表作《蛙》《生死疲勞》等——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事件與當代北京融為一體;

2015年阿列克謝耶維奇,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會議:核災難口述史》——她的復調作品是對我們時代的磨難與勇氣的紀念。

綜合判詞、原作的研讀、對諾貝爾思想傾向的理解,我們大致可以認為:諾貝爾文學獎中「理想主義」原則是關注全人類的未來(不論宏大花捲,還是小中見大的作品)、對人類的幸福的熱烈渴望(不論是批判現實,還是寓言式的表達)。

理想主義和理想主義者是兩回事。理想主義是抽象的,理想主義者是具象的。理想主義者可以同時是(有時候是)現實主義者。

理想主義在文學中的表現,有著浪漫主義的色彩,但目標是引領人類對理想的追求,而不是個人的表達。

簡而言之,理想主義能引起大眾對理想的熱情,而浪漫主義則帶來個人審美的追求。

理想主義是政治的,這也是我們常常批評諾貝爾文學獎有政治色彩的緣故。村上春樹哪一點政治不正確?《挪威的森林》是理想主義色彩不夠濃,還是作品不夠好?

到底是不是有政治色彩,需要等到日後評獎委員會的評獎過程解密,方能一探究竟。

總而言之,一部作品是否能獲諾貝爾文學獎,和作品好不好有關,和是否能引起大眾對理想的熱情更有關。這也是很多成就很高的現實主義作家、浪漫主義詩人不能獲獎的主要原因。比如一直呼聲很高的村上春樹,多年落選,我想和他作品中的理想主義色彩不夠濃厚有關,不代表其作品文學價值不高。也許村上春樹該去龔古爾獎碰碰運氣,因為該獎的評選標準是「作品的美學品質和價值」,它和主義沒多少關聯,所以有的評論家認為龔古爾獎是比較公平的。可惜龔古爾獎的獎金太可憐了,10法郎,不夠《挪威的森林》一頁紙的回報。

?????????????????????????????????????????????????????????????????????????????????


村上能在國際舞臺代表日本文化嗎?他寫出了日本文化的獨特性和民族性了嗎?他是日本這一代人中最明銳的觀察者嗎,他洞悉了這一代日本的問題了嗎,他又寫了出來了嗎?除了政治因素,村上不會得獎,他能力不夠


村上的作品比較容易懂 就好像一個人在你耳朵邊白話念給你聽一樣的文學寫作風格不太討諾貝爾文學獎的喜愛 諾貝爾文學獎比較偏愛紀實類文學 要有重量 村上的寫作風格近幾年有所轉變字裡行間有了重量 但還是缺一點 再等幾年吧 還是希望他能得一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