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杜魯門·卡波特,年少得志,一生的故事起轉承合都有,最後鬱鬱而終。

19歲時寫的第一部小說,就拿了歐·亨利獎。以及後來著名的《蒂凡尼的早餐》。但《冷血》是一本非虛構題材的小說,進退適宜,虛實得當,進可以寫實,退可以寫虛。像是《文學回憶錄》裡面的木心用來形容「屈原」的原話——「他守得住藝術和非藝術的界限」。

但這是一本會左右你心緒的書。你很難安然與它共處。在「死神來臨前夕」、「不明人士」、「水落石出」、「角落」······一個起起伏伏卻娓娓道來的故事。但歷史終歸於歷史,如同塵歸於塵,土歸於土。故事的結束,是一場悄然在墓地裏開始的遺忘,曾經發生過的悲劇不再被記得,當年的人也紛紛開始新生活,故事便真的緩緩落幕。

故事裡的「冷血」不是「麻木」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理解的「沒有人性」。就主角「佩裏」的個人成長經歷看,造成」冷血「的是一種情感上的缺失。就佩裏所處的社會關係看,造成「冷血」的是一生難測的命運。而就那些鋪滿幻想的細節,甚至是在跟自我對抗的精神鬥爭中,「冷血」其實是一種毫無理由的傷害。

「你為什麼要那麼做?」回答這個簡單問題的難度很高,它並不只取決於傷害發生的那一刻,也取決於傷害發生之前幾十年漫長歲月裏許多微小細節。」

——「光輝之路,條條通九泉。」

——「所有犯罪的本質都是盜竊。」

——「他們一家人也許註定要幫別人還債。」——「繼往開來的兄弟們,請別對我們太殘忍;因為如果你們憐憫我們,上帝也將賜予你們更多的憐憫。(弗朗索瓦·維庸《絞刑犯之歌》)」

卡波特受《紐約客》之邀,歷時六年,在六千多頁案件調查筆記的基礎上,卡波特將傳統小說的想像力和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首創「非虛構」小說的概念,前無古人,後則有許多模仿者,至今則深深影響了新聞特稿的寫作,在我們熟悉的「冰點」,以及南周調查性報道,都能看見卡波特的影子。似乎透過時間,仍能在紙頁間看到卡波特帶著雷朋眼鏡調皮地吐舌頭。在新聞與文學的交集處,卡波特佔據了面積不小的地盤。

談及非虛構性寫作,不得不提的是《2666》,智利作家波拉尼奧長篇鉅著,全景式掃描,在第四部分《罪行》中,以極簡且冷冽的筆法描寫聖特蕾莎連環殺人案,是全書篇幅最長亦最黑暗的部分。波拉尼奧將百餘起殺人案的詳情以類似警方調查報告的形式一樁接一樁按時間順序記敘,像新聞報道的拼接,也和卡波特「非虛構寫作」的概念相隔半個世紀而呼應。《2666》中描述的連環殺人案取材於發生在墨西哥的真實事件,書中的聖特蕾莎其實是墨西哥北部邊境城市華雷斯城的化身。

《冷血》開篇描寫暴風雨來襲前的異樣平靜,鎮上居民的無辜善良反倒讓人讀得內心翻江倒海,就像我在岸邊,稍稍聽到從深海處有些低沉悶濁的爆炸聲,當我想留神時滔天巨浪已經劈頭蓋來。佩裏和迪克犯下兇殺案後在各州間逃竄,開假支票,企圖在搭車途中對單身瘦弱男子再下毒手。後來經獄友的供詞,警方抓捕兩名罪犯,真相一步步水落石出。回到堪薩斯州,在眾人唾棄之下鋃鐺入獄。後半部分穿插著補充了許多關於迪克和佩裏犯案前的人生,冷血殺手其實也是普通人,鎮上居民口中痛罵的「無惡不赦的壞蛋」,被妖魔化的外表之下,亦是普通人。

佩裏聰明,心懷夢想,從不放棄對美和尊嚴的熱愛,但最後的結局讓人唏噓。在殺害克拉特一家之時,直到下手前的那一刻,佩裏對南希、克拉特先生都帶著尊敬和喜愛,而促使他扣響扳機的,是自尊心的受挫,他無法面對僅僅搶劫四十美元現金這種奇恥大辱,而趴在地上撿一個孩子的硬幣,如同觸電一樣擊中了他的心靈。

在像狗一樣逃亡的途中,佩裏心知很多東西都已破滅,他「不知道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盼頭」,和夢想一樣消失的還有那個他為自己取的名字,他幻想有朝一日可以用這個名字在舞臺上表演,但是以這個名字命名的自己還有沒出生就死亡了。一個讓我印象極深的細節,是佩裏在離開墨西哥旅館之前,挑選要隨身帶走的材料,有父親和姐姐寫的信,有高中文憑,還有他的個人詞典。不難發現,他對知識充滿敬仰,帶著驕傲的意味看待周遭的世界,對和妓女隨便發生關係的二流子迪克表現出不屑。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六年的寫作過程中,卡波特和佩裏產生了極深厚的感情,佩裏揚言自己是「特殊」的,而卡波特毫不謙虛地自稱是「天才」,在與佩裏的交往中,他帶給佩裏希望,最後又把希望收回。有人說卡波特帶著偽善的「友誼」從佩裏處換取寫作的素材,但我寧可相信的是,在他們之間產生過真正的同情。兩人擁有相似的身世和性格,家庭都帶有暴力、酗酒的因素,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強烈的自尊和自卑並存,他們常常把自己幻想成巨人,卻又在一分鐘以後,徹底鄙視自己的存在。在講述自己和佩裏的關係時,卡波特說:「我與佩裏像是在一個家庭裏長大的,他從後門出去,而我走了前門。」

電影《卡波特》重現了卡波特採訪殺人犯、進行調查、寫作小說的過程。電影本身出於對真實性的遵循,表現得剋制、平淡、冷靜。霍夫曼的出色演技獲得奧斯卡,他用腔調和神態詮釋卡波特的個性。卡波特也在糾結中被塑造成為一個矛盾體,他交際廣泛但又孤僻封閉,他才華橫溢但又自憐自卑,他觀察敏銳,卻沉溺於虛偽的讚美,他始終能在人羣中凸顯出來,誇張並且滿足於被注目,與此同時,又展現出一種近乎冷酷的控制力。像一面鏡子,在他的寫作中,對於佩裏的感情反射出了他自憐的心態,一體兩面。

正因如此,被傳媒人津津樂道的「新新聞」流派、「創造性非虛構寫作」等等所賦予《冷血》一書的各種標籤,在沉重的故事面前變得那麼卑微,這本小說亦超出紀實文學客觀敘述的範疇,而更像是卡波特的一次自省和自閉之旅,卡波特苦苦為自己打造的那副金剛不壞黃金甲,便在霍爾科姆小鎮上空的四聲槍響中,轟然倒塌。

在《冷血》成書之後,卡波特再無令人驚艷之作,直到1984年酗酒而死,或許是《冷血》的六年寫作耗盡了他的全部才華和精力。許多現代作家都是記者出身,例如喬治·奧威爾,海明威,再往前數則有狄更斯。

新聞記者在進行非虛構創作時,採用的幾種技巧可以總結如下:場景接場景的結構,對話的全部實錄,第三人稱視角,以及用眾多象徵性細節來勾畫人物。他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從一個更加客觀的角度講述故事,摘下偏頗的有色眼鏡,把細節交付讀者慢慢體味。他一如既往地展示出辛辣的觀察力,在寫作中把握分寸感。故事本身是精彩的,他亦只是個記錄者而已。但並非人人都可成為傑出作家,寫作能力建立在眼睛和耳朵的篩選能力之上,卡波特知道如何將故事進展推展到「浮生若夢」的地步,帶你走,如同追隨麥浪。


看完了《冷血》,覺得杜魯門可以說是連糟糕的翻譯都無法遮蓋他的才華的一位作家。
怎麼辦我想跑個題:楊月蓀版的翻譯非常差

一隻孤苦漂泊的小土狼,在尋找同類渴求愛的路上,舔舐傷口,逞兇而亡。


冷血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由於親情和教育早早地被扼殺在搖籃裏,佩裏自身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三觀是缺失脆弱的,極其容易在社會的衝擊下崩塌,因而會作出偏激扭曲和犯罪的舉動。

可是安德魯,父母溺愛,妹妹仰慕,受到良好的大學教育,他的學識涵養是佩裏一生都渴望擁有的東西,也是佩裏認為通往幸福正常生活的鑰匙。可是,安德魯最後也被處以絞刑。沒有原因纔是最冷血的。


我覺得冷血這部小說,雖說樸實沒有過多修飾,但卻有人性的煥發

看的時候覺得敘述方式太寫實,早就知道兇手是誰一點懸念都沒有,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

終於在堅持不懈看完以後,每想起這本書一次,都會讓我對人性的自私與冷漠有更深刻的認識。至於卡波特,抱歉,只看過這本,無法客觀評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