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祭文-------正名定統,肇自三皇,繼以五帝,曰三王、曰兩漢、曰唐、曰宋、曰元,受命代興,或禪或繼,功相比,德相侔……皇帝王之繼作,漢唐宋之迭興,以至於元,皆能混一寰宇,紹正大統,以承天休而為民極,右之序之,不亦宜乎。秦、晉及隋,視其功德,不能無愧,故黜而不與。-----敕建歷代帝王廟碑。

萬曆《明會典》對歷代帝王廟的祭祀格局有如下具體描述:「廟同堂異室:中一室祀三皇;東一室五帝;西一室三王;又東一室漢高祖、光武、隋文帝;又西一室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凡五室十七帝。」

我對元朝到沒什麼好說的,推翻很正常,但是秦始皇不上歷代帝王廟祭祀覺得很不對,秦制實為百代之師,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秦始皇創製大秦第一次車同軌書同文,為後來大一統國家打下了基礎。歷代帝王廟秦始皇最該上。

從祭文和規格看,洪武年間修建的南京歷代帝王廟幾乎是朱元璋太祖的政治宣言了,對歷史帝王的蓋棺定論,可以說確定了大明的官方意識形態了,沒有秦始皇真不合適。忽必烈陪祭或者副殿祭祀好說,成為16名主要祭祀帝王有點過了。


朱元璋一開始是沒把忽必烈放進官方祭祀名單的,第二年才增加了忽必烈。因為按朱熹的正統論,【只天下為一,諸侯朝覲獄訟皆歸,便是得正統】,當時的學術界找不到否定蒙元正統的完善理論依據,不得不妥協,並不等於明朝官方就真認可蒙元。朝野間對蒙元的定性一直都有爭議,到嘉靖時以以夷亂華的理由把忽必烈牌位移出歷代帝王廟。明末顧炎武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理論,用來否定蒙元倒是足夠完善,但當時正值神州第二次陸沉,自然就無法撥亂反正了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蒙元符合朱熹的正統標準,並不等於朱熹認可蒙元正統。朱熹本人是非常強調華夷之辨的,連北朝正統都不承認,怎麼可能承認蒙元這種徹底的外來政權?他的正統論只是對之前秦漢晉隋唐歷代王朝的總結,不可能未卜先知到蒙元的竊據

【○ 歷代帝王陵廟

  洪武三年,遣使訪先代陵寢,仍命各行省具圖以進,凡七十有九。禮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唐堯,虞舜,夏禹,商湯、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後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憲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凡三十有六。……

  四年,禮部定議,合祀帝王三十五。……其所祀者,視前去周宣王,漢明帝、章帝,而增祀媧皇於趙城,後魏文帝於富平,元世祖於順天,及宋理宗於會稽,凡三十六帝。後又增祀隋高祖於扶風,而理宗仍罷祀。又命帝王陵廟所在官司,以春秋仲月上旬,擇日致祭。】


明太祖對秦始皇評價不高,他個人觀點就是這樣,當然不會把秦始皇放進他建的歷代帝王廟。

《明太祖實錄·卷十七》:

他日,復命訓文毅,集古無道之君若夏桀商紂秦皇隋煬帝所行之事以進。曰:往古人君所為,善惡皆可以為龜鑒。吾所以觀此者,政欲知其喪亂之由,以為之戒耳。

《明太祖集·卷十》:

昔秦皇去封建、異三公,以天下諸國合為郡縣。朝廷設上次二相,出納君命,總理百僚。當是時,設法制度,皆非先聖先賢之道,為此設相。之後,臣張君之威福,亂自秦起,宰相權重,指鹿為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繼而命之,往往病及於君國者,其故在擅專威福而致是歟?抑君怠政而有此歟?校之既久,恍惚其端,特敕問之。


有啥不合適的?

外戚篡位的普六如堅不也在裡面麼?殺兄殺弟逼迫老父的李世民不也在裡面?

到忽必烈就不行了?

其實正統不正統,就是用來吹自己黑別人用的,坐穩了天下,自然有人論述本朝的正統,不正統也正統。丟了天下,正統也不正統。


祭祀和華夷之辨沒有關係。不可混淆這一點。

朱元璋作為天命的繼承者,在法統上必須繼承元朝(上一代天命)。

祭祀是沒什麼問題的。

秦始皇偉大沒有問題。有成功也有不足。

但從統治者角度,秦的制度建立是不成功的。

或者說只改了一半。

漢朝最終在秦的基礎上改造完成。

漢朝揚棄了秦制。

不做短命王朝。這應該是朱元璋的真實想法。

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終其一生,不斷地改『』制『。

力圖給子孫留下一個穩定的、可靠的制度。


歷史規律並不以偉人的意志轉移。

結果很明顯。

只有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纔是最好的制度。

家天下是不行的。


還算能夠接受的吧,畢竟入祀的條件是「皆能混一寰宇,紹正大統,以承天休而為民極,」而沒有提什麼華夷之變,忽必烈確實是符合條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