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瞭解下列書籍:

因為年輕的時候找不到好書,後來就自己寫了兩本,也可以說是一本。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千萬言,就成長自助、自我管理而言,這兩本書足以。當然,書的內容遠遠不止這些。

《個體的維度》和《作為主體的人》分別是關於個人和組織的兩本小書,或者可以說是關於自我管理與組織管理、關於個人成長與人生經營的一些個人思考,也是我作為一個70後獻給後來者最珍貴的禮物。

這兩本書可以適讀人羣為20-50歲,有一定知識基礎跟閱歷人羣,年長者也可以將該書贈送晚輩。讀者評論及相關分享可移步本人知乎文章欄。書到底怎麼樣,我的承諾是支持無理由退貨,贈運險。

附:讀者談及本書

最近發現了一本奇書,叫做《個體的維度》,鬱青

之所以稱之為奇,是因為這本書包裝十分簡潔,封面上除了書名和作者就是灰白的底色,沒有花紋或者圖畫甚至....沒有出版社;背面呢?"建議零售價:9元"就什麼也沒有了。因為這份奇特,本來去買英文參考書的我就順道把它帶上了。書很薄,但很不簡單。作者大體是在嘗試解釋140多個關於生命,個體,生活,社會......的諸多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應當說是見仁見智,但鬱青的說法,我認為有些很有道理。所以這裡就做一些摘抄:

苦與樂:

「.....在勤勞,勇敢,智慧者的生活中,痛苦與歡樂升華為深邃的幸福。

強與弱:

「事情總是有很多種可能性,強者為某些可能性而努力;弱者為另一些可能性而煩惱。「有人說『強者的生命如鍾,越是受到沉重的打擊,越是發出震撼山嶽的轟響』 富與貧「富如水,貧就是水落石出;富如雲,貧就是雲淡天青。」 敵與我『仁者無敵』並不是說仁者無人能敵,而是說仁者的心中本來就沒有敵人,既沒有對手,大家都是同路人。」信與疑「如果有什麼人或事讓你捉摸不透,你就乾脆不要去琢磨它,因為懷疑會浪費時間。」優點與缺點

「有人弘揚優點,不拘小缺,終有所成;有人克服缺點,追求完美,一無所獲。」

生與死「當生命戛然而止,戛然而至。」瞬間與永恆「時間就是現在基於過去而不斷拓展未來的過程,它既在一時,也在千秋,而且從來就沒有斷裂過。」

寂寞的自由的日誌

........無數次創傷使他日益深邃,無數次希冀使他日益純粹.他說過"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而事實是舊的世界未能徹底破壞,新的也未能徹底建成.他說過要在"靈魂深外鬧革命,"然而從社會革命到文化革命,又有多少東西真正地深入到我們的靈魂深處了呢?..........儘管他燃燒了自已,但熱量畢竟有限,甚至連溫度都是有很的.他無法超越自已而瘋狂的經歷暴露了他的孱弱.-------他無法自控,自以為偉大,卻終於連平凡都不如.

............

她厭惡婚姻的虛偽並認為那是互相束縛,然而她最終未能逃脫婚姻的束縛;她想為窮人而舞,卻終於不得不依賴為這富人而舞獲得滋養;她把希望寄託在學生們身上,而學生們首先要有自已的生活;她為了理想而奔走,卻終於在奔走中荒廢了理想................存在對於不存在的超越是野蠻而實在的,儘管我們仍然願意相信永生,但我們更願意實實在在地活著.------既是缺憾不可避免,我們就要努力地使這缺憾變得偉大.

近期在讀

鬱青的《個體的維度》複習考試累的時候讀上一小段心中又充滿了力量謎一樣的冊子裏到處充滿了謎一樣的文字力量

2006年9月1日... 餘定宇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307《個體的維度》,鬱青著。 ... 311邏輯

哲學論 ,【英】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著,王平復譯,中國社會科學 ..

2010年12月24日 ... 喜歡的品牌: KAPPA NIKE LEVIS, 其他興趣愛好: 攝影, 寫字:畫畫···, 喜歡的書:

《個體的維度》, 喜歡的運動: 籃球, 羽毛球啦, 喜歡的品牌: .

最後是一本叫做《個體的維度》的書。

我很奇怪為什麼百度不出來,而且竟然圖片都沒有。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作家應該被了。然後我又用

谷歌、維奇百科試了,還是沒找到詳盡的介紹。不過我看作者是個,應該不是被hex了。這本定價九元印刷簡介到不行的小冊子像一個謎一樣,到處充滿了文字的力量和厚度。講的都是很簡單的一些人性的思考,但字字觸動內心。讀著這本薄薄的書我感覺就像捧著一本聖經,它隨時可以幫你解決任何疑慮。 作者鬱青大體是在嘗試解釋140多個關於生命,個體,社會等的諸多問題。這本書真的很有用,作者的見解樸實卻一針見血。 雖然這些生命情感倫理上的問題應當說是見仁見智,但鬱青的說法,我認為很有道理。其實讀起來有一種讀《論語》的感覺,不過比起讀《論語》,這本書趣味性強多了。

很深刻的一本書,我覺得年輕人應該人手一冊

鬱老先生,您好,最近拜讀您老的作品《個體的維度》感觸頗深,祝您老身體健康,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滋養我們乾涸的靈魂!


如果僅是看問題淺顯。缺處應該是閱讀不過關,對事物的發展缺乏遠見。

閱讀理解多讀紀實文學和小說。本人當初入門是讀餘秋雨的書和外國的經典小說(如金銀島,魯濱遜漂流記,凡爾納的小說等精彩的簡單讀物)

缺乏遠見就需要大量的現實故事去判斷事件的走向。因此需要讀史。可以讀白話版的歷史書籍,也可以讀歷史小說(各種演義)。

個人推薦司馬遷的史記,柏楊的資治通鑒,陳壽的三國志。

以及四大名著,APP喜馬拉雅有一個聽說節目也可以聽。(有王陽明,曹操,朱元璋,劉伯溫等。我記得其中之一全名是:權利野獸朱元璋,找到這個其他的自然會推薦給你。)

總之,先讓閱讀過關,然後大量讀史看別人的選擇帶來的命運浮沉。然後自己自然會加深見地。


沒有推薦的書,如果單單只看推薦的書籍,肯定知識面也不會太廣。

你買100本書,可能這100本書裡面只有一本對你有用,那麼買這些書就不虧。

其他書就沒用了嗎?不是,總會在一些不起眼的時間,地點,會用上這些知識。


推薦一本雜誌給你叫《Vista看天下》

這本書涵蓋社會、時政、財經、文化、娛樂等等內容。比報紙有深度、內容覆蓋廣,比月刊有影響、更有觀點。我從高中開始看,為我高中議論文提供了不少素材。我現在已經上大學了,還是有按年來訂購(你如果想訂但是不知道在哪我可以告訴你)。堅持看(畢竟雜誌又不厚 利用碎片化時間來漲知識)會覺得自己懂好多東西,感覺整個人都會變得有內涵一點,和別人交談共同話題也會變得多一點。


讀有關歷史的書


如果真的想看書,你就隨便買經典。推薦的隨便買,只要能堅持一直看下去,網上搜完全可以搜到上百本的書單,重點是開始讀書!我這個人太懶了,我之前也有這個想法,邁不出第一步,買了書多久都沒看。最近在聽網上的,還挺有意思的,也可以打開知識面,但是還是要配合看書


平凡的世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