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多旋翼好,但是一個親戚從事無人機行業說固定翼好


謝邀。

我進入無人機行業今年是第三個年頭了,從當初的校園航模隊認識飛機,直到現在,我對飛機早已有全新的認識,我想嘗試認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若有不同見解,我們酌真探討。

我從事過固定翼,現在從事於氫燃料電池旋翼無人機。----關於無人機,我們所熟知的一般都是旋翼無人機與固定翼無人機,這個行業內現階段應用發掘得較深是旋翼機,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旋翼機可以懸停,作一個穩定的空中平臺

我所瞭解的無人機企業中,市場應用和調研做得最好的無疑是DJI大疆創新,飛機本身性能參數已較為開放,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這個飛機,它能幹什麼


我現在作為一個搬運工,搬運DJI所做的市場調研,我認為其基本已經涵蓋了無人機平臺的可行應用範圍,以至於現在新興無人機企業,甚至都不需要再去發掘市場。

這裡面,除去媒體,其他基本上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代替:數據採集(Data acquisition)

如果需要用更準確的詞來形容,那應該就是:高效準確的數據採集。相比於使用傳統作業方式,

如:用人去採集一個農場的農作物信息,用人越過高山查看電網狀態,用人進入核電站勘查,用人去收集火場信息,用人進行施工測繪等,都低效且危險。

基於這個快速穩定的空中平臺,我們可以以全新的角度,先進的演算法,全面高效地得到數據,正是符合企業需求,更符合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所以實際上,凡是需要數據採集的領域,無人機都可以用得上場。

我把媒體應用剔除出來,並不是說媒體應用沒有採集數據。當DJI推出第一款航拍精靈無人機時,無人機才慢慢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人們就是從航拍開始認識無人機,從那時起,無人機給了人們全新的角度認識世界,直到現在,航拍是無人機開發得最為成熟的應用,幾乎所有做媒體運營的都擁有一臺航拍無人機,也是無人機市場裡面最主要的大頭。

我們現在可以拿固定翼跟多旋翼比較,多旋翼在速度,航程,航時和載重有著天生的缺點,但這些缺點都被其高效率的作業方式掩蓋了,因為它可以懸停,以至於它起降條件十分低。什麼時候這些缺點實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解決,固定翼也就派的上用場,

如:大面積的土地監測和測繪、長輸電線路的巡檢、長輸氣輸油管路巡檢、超大面積的植保作業。

最後固定翼有一個天生的致命缺點:需要跑道。這幾乎把大部分行業應用都否決了,當然我們工程師一直以來都是無所不能,哪裡不行就搞哪裡,所以出現了彈射起飛和掛網降落

甚至出現了垂直起降無人機。

咋一看,好像垂直起降的無人機能解決兩者的矛盾時,新的技術難點就出現了。

1、為了能夠垂直起降,那就必須使動力系統產生的升力大於飛機重量,就是說,原來固定翼載荷大的優點被削弱了。

2、不具備矢量動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都必須帶著動力死重飛行,而具備矢量動力的固定翼,那麼矢量系統的重量也會侵蝕飛機載荷空間,所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都比相同構型的固定翼重。

3、固定翼構型面複雜,受風面積大,幹擾大;而且從旋翼前進姿態改為固定翼姿態時由於迎角問題會有技術風險,總的來說,就是需要飛控足夠強大複雜。

相比於成熟的旋翼機飛控,這種固定翼無疑就佔了下風。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新興技術和想法,都是從多旋翼市場成熟後衍生出來的,不過目前為止,就算這些技術問題解決了,我都不認為其比多旋翼更具性價比和應用前景。


我們來討論無人機另一個值得深耕的行業:植保。

植保有別於無人機的數據採集功能,顧名思義為植物保障,是為農作物,果樹等進行噴灑、播種等作業,同樣是比較傳統的人工噴灑/播種或機械噴灑,都有著高效的優點。結合十分成熟的數據採集功能,為實現智慧農業邁前了一大步。

但不得不說,鑒於無人機市場的逐漸成熟,研發無人機的門檻大大降低,甚至所有設備硬體都能夠一站式購全,導致目前無人機市場混亂不堪,他們甚至覺得,能飛起來,能載重,能噴水就能夠做植保,這種想法註定是失敗的。

一款產品的研發必須經過市場調研確定市場定位,明確需求,解決關鍵技術,突出產品特點。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敗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植保無人機的關鍵技術是植保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甚至無人機平臺都是服務於這兩者。這就好比於車企通過改一輛燃料車變成電動車,和,從電動車的構思從零開始研發一款電動車;車企為什麼要成立新能源品牌專門做新能源汽車,原因就是這個。

植保飛行器也雷同,要想設計一款優秀的植保飛機,就是要從植保這個定位出發進行研發;而不是組裝了一臺飛機,搭載這個系統。這種倒置的研發手段,往往成就的是二流產品。

目前來看,植保的市場基本被DJI個極飛兩個巨頭壟斷,這兩家都有著十分優秀的飛機和技術,他們都將植保這個詞,升級為智慧農業,要做的是生態鏈。

固定翼做植保其實在美國是十分成熟的,對於超大的作業面積,多旋翼航程航時載荷等短板就會顯露,對應我上面說的已經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固定翼機派上用場,高效始終是這個世界的終極目標。


最後我們來簡單說說,無人機行業的各個職位。

無論是多旋翼還是固定翼,無論他們的飛控系統做得多麼完善和智能,其實都離不開「人」。對應的就是飛手這個職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到如今,飛手的作用確實是被弱化了,飛手沒用了;但我不會從這種角度思考。

我認為應該說對飛手的門檻變高了,現階段飛手不但需要操作飛機,瞭解飛控系統;比如對於 測繪和巡檢,他們還需要學習這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成為與專業人員的溝通橋樑;比如植保,他們還需要學習農業專業知識,能合理規劃飛行方式,並且能給予農名伯伯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保障他們的財產安全。

所以現在,你說你只會飛,不好意思,你真的沒吊用。

人類最厲害的能力就是,會學習。我不否認在無人機團隊裏,每一個人都不可或缺,但不想被時代摒棄,請學習


哪個都好,各有各的好處

多旋翼市面上比較多人選擇,因為其簡單好學易上手。

固定翼一般單位安排學的比較多,一般是工作需要用到的


多旋翼應用比較廣泛


多旋翼應用廣泛,固定翼錢景最好,如果有錢可以兩個都學,如果經費有限,最好從旋翼開始學,再接觸固定翼,詳情可以私信MMMM

最後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請合法飛行

最後最後附圖


幹哪個都行,都得學習,知識是無窮的。

不是加入這個行業掙份工資就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