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感到无聊,而又在无聊的时候做很多毫无意义的事?怎么样去克服?


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比很多人强很多了,请记住你现在的状态。

王国维三境界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就像你的状态。

个人觉得最好的时候就是多读书,因为我们所以面对的个人心理问题,古人都遇到过,只是解决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孔子曰仁,孟子取义。每个人的方法不同,看书并不会给你个准确的方法,但是就像灯塔一样,可以帮助不看到曾经的人面对你这个问题时会做什么。

我相信,你来这里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不是单单找个答案照做就行,其实也和读书一样,参照别人的观点过自己的生活。

我个人相信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读读书,读书并不仅仅是大部头的书,所有书都可以读,站著,躺著,卧著什么姿势都可以。只有你有思考。读过后前人的想法后自己独立思考。或许你也会看清人生。


慎独是儒家说,就是「诚敬」在只有一个人时的功夫问题,也就是说,儒家说的诚敬,是真是假,在只有一个人时是最考验人的。因为人在只有一个人时,就很容易显露自己的本色-放逸。

如果不介意用佛教所说来解释,实际上就是一个浅显的四念处。

你必须首先察觉到了自己的放逸,然后才有可能对治他:诚心正意。

实际上就是用正念克邪念。这必须有长久的功夫才能明了其中冷暖。


太难了,慎独的关键我认为不是在于自律,而是认清自己。

我真的需要慎独吗。

人所有的行为背后都藏著为了利益的目的,而自律束缚自己的行为,自然会让自己得不到一些本来可以到手的利益。

这个就需要考验智慧了,如果我的行为不会给我带来任何不可预想的灾难后果,既是那种没人看见,做了也没人知道,以后也不会有人知道的,我做不做呢。

如果我做了,那我自然就赚了,我平白收获了一些利益,自然对我有利。

但是,这个时候我心里可能有点不太舒服了起来,为什么不舒服,我想起来丢失了这些东西的人,一定在心急如焚的寻找著,虽然这辈子他都不知道谁拿到了,但是拿著这些利益的我却一辈子都知道。

可能我这一辈子都因为这个而挂念在怀,它会弄的可能这辈子我都睡不感觉,图什么呢。

你要认清你自己。

不是所有人都会心里有负担的,我这里不谈什么道德,只说客观事实。

如果你觉得你有负担,那就不要拿,这也是智慧的体现,虽然后果不体现在外界上,但却报应在了你的心里,做了,一样是灾难。

然后,另外一种,你根本无所畏惧,你也不相信报应负担什么的,那你应该拿了它,既然对你毫无后果,你也会拿了它的。

你只会把它当做自身运气的体现。

除此之外的,就是你在社会里遇到一些似乎没人注意到的利益,但这块骗子属实太多,都是冲著喜欢占便宜的心思坑人的,你要自觉没那智商分辨,那就老老实实看不见还给你躲过一堆灾难。

所以总而言之,慎独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你老实本分不想多事,那就慎独就好了。

你心思胆大包天又细腻谨慎,那就注意智慧的同时选择性慎独。

你看似老实其实心里一直都有小心思,那就认清自己,再谈什么慎独。

你心思胆大,整天打著各种主意又不肯动动脑子考虑后果,按知乎的话怎么说来著,对,这叫又蠢又坏。 还慎啥啊,哪天不把自己坑进去就算好的。

关于慎独我从不把它看做是什么高贵的品质,它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

人的志向不同,决定著人的行为不同,自然慎独的选择也就不同。

从社会秩序来看,如果每个人都慎独,那自然社会治理就好的多了。

从历史人物来看,大多位高权重者,都是胆大心细又心狠手辣的,对他们而言,慎独只是用来分辨灾难还是福运的工具而已吧。

我对慎独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坏的看法。

任何时代总有人会选择慎独,也有人不会选择它。

选不选你都会得到它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只看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认清你自己。

就这样吧。


谢邀(滑稽)

本来上一条回答就是关于慎独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怪怪的,慎独本来就是自己一人,我就单纯地说我的理解。

记得第一次听这个词是初中班主任老魏单独拉我出去说的一句话,那年我初三,班排靠前(再次滑稽),当时叔叔病重,一个闺蜜跟我闹脾气,成绩下滑,听到他说这个我当时的理解就是学会自己一个人消化一些情绪,内敛于心,不要被外界所扰。高中我基本跟很多人都没有交流,只是一人解题,到了高三,蓦然发觉身边形成了一个学霸小圈子,他们交流,解题的优势逐渐体现,而我心所向,却因缺少交流无法融入,像一个被圈起来的小孩,好奇却固执。大一上学期多结交,自己的学业又没有完全顾及好。

重回主题的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家说君子慎独,是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所以朋友们哪,咱们先别追求那么多,在内心里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己所欲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现在咱们根本没有那个底气去博爱(如果宁现在事业有成,不是为了自己的温饱奋斗当我没说),现阶段慎独就强化自身,背地里偷偷超越,等到自己的底蕴和思想境界很强了(类似比尔盖茨),就像他和夫人梅琳达一样慎独,「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划重点,这里,咱们的慎独。

比尔和梅琳达的慎独


全世界都抛弃了你 以你为敌 你依旧以善意拥抱这世界 自爱 且慎独


我之前好像答过,知乎是匹配到历史记录了么?

圣人告诉我们要慎独,但是俺们常常无法做到,这个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的目标,要循序渐进。

人由理智和本能两匹马拉著前进,独处的时候,没有别人的视线,我们的理智会比较放松,这时候本能就会占上风,人的本能,懒,欲望等等七情六欲神马的,反正这时候理智是被拖著跑的。如何达到圣人的状态呢,独处且自醒, 这就需要精神的养分要足够,先修心再修身,从一开始拉不住,到跑一段意识到拉住,最后到一有这苗头就拉住。

共勉吧


只此一问便是一时的慎独的功夫,时时有此问便是时时都在慎独上用功。赞一个


《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我理解的慎独,一定是不要起心动念,无为而无不为。


心静,看淡,波澜不惊,克制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一句话

君子慎独其境也

独处的时候要做到自己克制好自己,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真正的慎独需要你长期的坚持,才能真正的达到那种境界。


慎独。慎,就是谨慎。这个没有问题。独,王阳明有个解释叫「独知」是自己的所思所念,自己脑子里的想法。这个不是身外的事了,不是看起来怎么样,而是你自己心里的念头,你自己想法如何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要慎独。

谨慎的对待你脑子里的想法,心中的念头,这叫慎独。遇到私欲杂念起来要谨慎,善意起来也要注意。


无聊还好,做无意义的事情也好,其实你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不也这样吗?有人无人都一样,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样,就是慎独了。这是我的粗浅理解。如果有心,可以查一查慎独出自哪里,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有兴趣可以读读王阳明,曾国藩。会有帮助。


慎独~是指单独一个人时,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端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我们的一言一行,乃至思想都有神灵记载著!


男人要节制,女人要学会独处


坚定著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在慎独这件事上,需要强大的内心和严格的律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