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人性的是权力,不是性别。现实社会又不是没有女子当官的,希拉里,朴槿惠,蔡英文……这些女政客在做脏活方面和男人有什么区别呢?假如红楼梦的世界里女子也能为官,无非多几个女禄蠹而已。宝钗大概会成为贾雨村,黛玉可能就是下一个贾政,要知道贾政年轻时候也是「诗酒放诞之人」。

讲真,女性在抵御金钱和权力的诱惑面前,并不比男性强多少,王熙凤就是典型的掌握了权力的女性的样子。

补充一点,不要把红楼梦当宫斗文啊,「只要向上爬,就能过得好」,这种事情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这书的主旨明明是「不管怎么爬,最终都要完」才对。


会败!

很多人说,贾家的失败是由于先帝诸皇子夺嫡时「站错了队」,导致上台的皇子(现任皇帝)打击报复,因为打击范围和力度太大所以无法幸免。这个观点,我认同,但在此不展开。

我想说的是另一个看法——一个家族如想发达/振兴,需要在同一时期内至少有两个能干的孩子!

首先,为何是「至少两个孩子」?

因为一般情况下,两个人总好过一个人,遇事有商量、有探讨、有补充。人无完人,一个人再精明能干,也有脑力或体力不济而「开小差」的时候,这时另一个人可以帮忙补位,及时矫正,避免损失。

其次,为何是「同一时期」?

原因同上。试想如果家里最能干的,是一对年龄相差20岁的堂兄弟。大哥忙活的时候,二弟还穿开裆裤;二弟起步的时候,大哥都帕金森了。如此,两个人的才能和资源根本无法整合,也就等于家里只有一个能干的孩子。

回到贾家!

原版中的贾琏想必很有体会——荣国府其实只有他独自对外,辛苦奔忙。从上往下看,贾赦是个好色的老废物,就想著跟小老婆吃喝玩乐;贾政「太正」,不是官场政界的那块料;贾宝玉别说还小,大了也不是那块料;贾环、贾兰也小,贾环不但庶出还猥琐愚蠢。贾琏其实很不容易的!贾珠在世能稍好一点,但他走学霸路线,大不同于贾琏的纨绔路线。因此这哥俩能不能处得来、处得亲,也不好说。

回到题目!

贾探春也是孤军奋战!

懦弱的二姐姐、孤僻的四妹妹都指望不上,四妹妹还会自保,二姐姐不拉后腿就不错了。薛宝钗、林黛玉都很有才干,问题是都不姓「贾」——薛宝钗要是能做官,振兴的也是薛家。林黛玉没有家了(可怜!),如算是贾家人(或嫁给贾宝玉)也可以帮贾探春,可她的人设是「药罐子」,无法操劳奔波的,出力也就十分有限。

贾探春和贾琏联手,会再支撑一阵子。此时,他们要找皇帝示好示弱表忠心。即便皇帝不追究,他们家的场面也太大,尾大不掉。在现有规模上保证收支平衡实在是太难,他们没有进项。如果通过裁员缩减开支,那贾家也就不是贾家了,属于「官方的失败」。


任何事情当然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我倾向于认为会败落,但是不会一败涂地。

首先先说探春能不能当官。

从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中,不能推敲出皇家对勋贵存在政治抵触和恶意打压。

同为勋贵的王子腾飞黄腾达;史湘云的叔叔,保龄侯史鼐也同样迁委了外省大员;甚至贾家自己,在未来也有贾兰这样,为母亲赢得一身封诰的人。

贾家问题在于没有拿的出手的人。文字辈希望最大的贾敬,中进士后无心仕途家务,一意修道炼丹。有希望的贾政,被皇帝赐了官,做的不咸不淡,也不是热衷此道之人。玉字辈中最有希望的贾珠过早去世了,略有希望的贾宝玉对功名之事深恶痛绝。其他人无不是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不败家破业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贾家最大危急是缺少一个能支撑门户的嫡出嗣子。

这一点警幻仙姑转述宁荣二公之语时已经表述出来了:

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便是吾兄弟之幸了。

支撑门户的才能必不可少。但我认为嫡出嗣子的身份同样重要。因为随著贾母离世,各房必然是要分门立户,成为护官符中所言,京中多少房中的一房。嫡出嗣子尚且可以占据一房,庶出子女最终会流散掉,享受很少的宗族利益,相应地,不承担大部分宗族责任。

探春作为一名庶出女孩儿,首先,我很难想像,在女子做官的世界观下,出嫁从夫等属性应该怎么解决。即便如男子般可以效力母家,庶出身份拥有家族权力不大。那么,她于整个家族的作用,必然不如嗣子的价值大。但是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探春在书中已经体现出来的才能来看,走科举之路,应该是希望很大的。她在管理,财政上面都颇有兴趣,也很有想法,有霹雳手段,入世奋进的欲望很强烈。可以想像,如果有发展空间,她是可以做出一番作为的。

贾家勋爵继承不到探春身上,嫡出宁国府一房,荣国府贾赦一房,在未来仍然会败落。原因应会有为非作歹之事败露(如石呆子,放高利贷等事),也会有国法家纪问题(如国孝家孝停妻再娶,宁府聚赌聚麀之事)。至于「造衅开端实在宁」的判词到底明确指向什么事,我不敢做推论。贾政一房中有贾兰,如果再加上探春,可以说是两府中结局最好的一脉了。许多红学研究认为,李纨判词中暗含对她「不积阴鸷」的批判,是指她在未来对族中之事撒手不管。探春相比李纨,对于家族的责任意识是要强很多的,必然不会放任族人流散。

如果女子能当家做官,宝钗、探春,乃至李纨,黛玉,都能对家族做出巨大贡献。

我回答这个问题,不是觉得开这个脑洞,有多有趣,而是想说说在《红楼梦》已有文字中,贾家并没有被皇家忌惮打压,没有翻身机会。只是纨绔子弟、猢狲多,承家立业之人无罢了。


可能会可能不会。

首先贾府衰败自己里面根子坏掉了是一点,还有一点是外面的政治气氛变了,贾家站错了队被ko清算了(看元春的死亡)。

女子为官是给了贾府多一种可能,多一条生路,也许女子们看清了和错误的队伍撇清了关系,也可能她们遵循父辈的关系网继续跟旧势力往来最后依然被清算,没有百分之百地保证贾家一定不会败,只是多了一线希望吧。


会。贾府不是一两个人当官救得了的,甚至也不是四五个人当官就能救得了的

甚至可以说,贾府当官的人越多,越会加快它的坍塌速度。

不过贾府其实也出不来太多的当官的,最多就是书里面这种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官衔。

原因也很简单,它是四大家族之一。而四大家族连成一脉,互相联姻互相辅助,这已经是对皇权的绝对挑衅了,皇家不会容忍他活太久的。且贾家于王家还有联姻,王家可是军中重权,这种家族还能让他继续往上爬?除非皇帝不想做了吧。

所以说不客气的说,探春哪怕能为官,就算她成为上官婉儿,贾府也一定会败。如果贾府是靠她一个人就能拯救,以探春的性格早就去做了。她没去,一方面是她是姨娘出的不受重视,另一方面就是辈分低,说了也没人听。这些都不会因为她当官而更改,她就算插手贾府内政,也不能插手太过,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不然贾府也不至于落得个「忽喇喇似大厦倾」的结局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