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s4

馬拉松嘛 又不是鐵三或戶外老鳥


當初為減肥而跑的人也來答一波。

我將寫下的不僅限於正統意義上的「運動手錶」,作為佛系跑者,先後用過各種搭配組合:

1. 蘋果手機+悅跑圈app。一開始抓手裡,跑了沒幾次覺得這樣很麻煩還容易摔機(跑出汗或沒力氣手一滑就出去了)。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去迪卡儂買回artengo護腕和髮帶,護腕戴手上、手機塞進護腕,不用一直抓著跑了。弊端依然存在:出汗多會把手機表面全部弄濕,我擔心弄壞手機,需要經常擦。所以這是個勉強湊合(不用你花什麼錢)但很將就的跑步設備選擇。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三分鐘熱度跑不了十次八次就不跑了,可以先拿這個組合試試,以免花錢入了裝備的坑又隔天閑魚見了。

2. 小米手環,便宜好用功能簡單。壞處是數據無法導出到悅跑圈app,實際上我試了試咕咚也無法導入,可能是性價比和功能無法兼得吧。其實一開始買小米手環是為了監測睡眠和平時心率,後來發現有時數據很誇張地不準,有時比較靠譜,跑步上沒起太大作用。

3. 蘋果手機+迪卡儂心率帶+迪卡儂E-coachApp 這個組合可以讓我知道自己的心率而不用戴小米手環了,迪卡儂自帶的運動app可以把基本跑步數據結合起來。但是app的使用體驗遠不如悅跑圈。

1+2+3 這個階段的收穫是開始具體瞭解自己的最基本跑步數據了,比如配速,時長,距離等,然後可以拿去跟各種有經驗的跑者數據去對號入座瞭解自己的水平和位置;但是更高級的要求無法實現。比如我在別人朋友圈的跑步打卡記錄(app是Garmin的佳速度)發現了步頻、步幅、心率、心率區間、垂直振幅、觸地時間、觸地時間平衡等。實際上有些概念我當時並不知道,有的概念至今也不清楚有什麼用、如何去改善,但我承認自己是裝備黨,功能全面強大的設備會更吸引我。

4. Garmin Fenix 3. 買這個一半是為了充分使用佳速度app的功能(可以與悅跑圈等主流運動app共享數據),一半是為了性價比,大約2000多點。如果只是為了單純便宜而又保留基本功能和數據,Garmin 235其實也可以滿足要求,fenix無非功能更強大一點,外觀上塑料感少一些。用下來也很爽,more than enough, 唯一缺點是某些功能必須配合Garmin心率帶才能測算,這是我功課不足帶來的失誤。那個心率帶每次戴上都感覺自己像女人穿上了bra,迪卡儂心率帶我不喜歡戴也是嫌麻煩。如果再來一次選擇我會加錢買fenix5.

5. 佳明與松拓我也對比過,最後選擇了佳明,兩個牌子的主流運動手錶我認為沒有本質區別,全看個人偏好。Garmin旗下的產品我也對比過比如Garmin forerunner 235/645/935等,取捨過程比較主觀,參考意義不大不再詳述。其他牌子的運動手錶也看過,比如小米的,華為的,等等,最後都沒選。我對運動手錶的最大要求是:功能強大全面+app好用。顏值不太重要、跑步以外的功能完全不重要(所以apple手錶被我閑置,平時不戴跑步也不戴)、能不能nfc,能不能通話聽歌都不重要。題主可以先了解目前主流運動手錶的產品功能發力方向和各自的特長(即先知道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可以提供),再結合自己的需求優先順序,這樣決策過程會比較快而且不複雜。買完fenix3我認為自己至少一兩年不用剁手新運動手錶了。

跑完自己記錄一下,配個圖,其實很舒服 。


618 245塊入手宜準e2,心率儀飛利浦的,gps搜星慢但也能用,支持悅跑圈...再100多買了個華為手環,可以測量觸地時間,角度等等,不香嗎


看需求。我只用過佳明的,跑團裏的同志們有都用過的,說法是佳明APP更好用些,適合跑馬。頌拓續航更好,適合越野。但是就我用佳明的經驗來說,70%的佳明用戶不會使用佳明,或者說只會看個配速和心率。單純的看配速和心率根本用不著花那麼多錢專門買表,手機手環都可以做到。再購買前,建議好好了解下支持它的訓練體系以及各種指標。


雙十二買了一個佳明235l 還可以


我目前用的松拓 拓野巔峯3,感覺非常好用。佳明的沒用過,很多跑友用,應該也還不錯。根據個人經驗,不管買哪個牌子,不建議買最低端的,容易出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