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回答

對於歐陽修和范仲淹的評價?


文採氣蘊,範文勝。

技巧風雅,歐文勝。

豪雄深沉,心懷天下,範公勝。

機敏智巧,透視功名,歐公勝。

說實話,我不喜歡歐陽修。他就是個憤青加文學天才加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以憤青立身,以文學立功,精緻利己而立命。

範公無私無畏,內心就是個布衣,但是抬眼就天下我有。近乎聖人!


俗話說,文無第一,《嶽陽樓記》和《醉翁亭記》都是文學名篇,很難說哪篇更好。不過這段時間讀了一些關於宋朝歷史的書,不小心發現一個隱性知識點,就是這倆都是宋仁宗(《清平樂》裏王凱演的皇帝)年間慶曆新政失敗的產物,甚至慶曆新政的失敗間接導致了歐陽修後來成為保守派,反對王安石變法。

《鬼臉歷史課》裏說,慶曆四年(1044)十一月,宋仁宗突然下了一封意有所指的詔書,說有些人以薦賢為名,相互吹捧,沽名釣譽,卻暗中得好處,實在深負朕望,這事不能就這麼完了,必須得徹查!

范仲淹讀完後,明白這是仁宗在暗中敲打自己,只好主動請求罷去參知政事一職。仁宗心照不宣地同意了。緊接著,富弼與韓琦也先後罷去了樞密副使的職位,到地方任職。慶曆五年(1045)五月,歐陽修企圖儘可能地挽回局面,就上書為范仲淹等人辯護,沒想到反受牽連,被貶為滁州太守;後又改知揚州、潁州、應天府。

在滁州,歐陽修寫下了那篇名揚天下、流傳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記》,也算是有失有得吧。

而范仲淹,終生都未再復出,只在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等地打轉做太守。慶曆六年(1046)九月,時任鄧州太守的范仲淹收到好友滕子京的一幅畫和一封信。畫的名字叫《洞庭晚秋圖》,信的內容是請他據圖寫一篇有關嶽陽樓的文章。嶽陽樓始建於三國,位於嶽州(即巴陵,今湖南嶽陽),曾多次損毀。慶曆四年(1044)春,滕子京因受小人陷害,被貶到這裡做太守。經過兩年治理,嶽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滕子京遂在原址的基礎上重修嶽陽樓。范仲淹於是寫了大家都熟知的《嶽陽樓記》。在《嶽陽樓記》中,范仲淹託物言志,羨慕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達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情懷,希望有更多的人與自己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然,范仲淹的希望最終也沒能實現。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死於徐州,享年六十四歲。

范仲淹死後,以前與他共同推進新政的人員則先後復出。其中富弼與韓琦在仁宗統治後期,先後被拜為宰相,但此時的他們已經有些噤若寒蟬,絕口不提與改革有關的事,甚至後來宋神宗重用王安石進行變法,他倆都曾明確表示過反對。

而歐陽修在此後思想也越來越保守,在王安石變法期間,曾向王安石開了不少炮。


從境界上來說,嶽陽樓記要比醉翁亭記好的多,雖然後者也透露出一點「與民同樂」的思想。嶽陽樓記不過是借建樓之酒杯,抒發自己的抱負,最後引出一句後樂先憂,自然就一洗萬古凡馬空。

有人說醉翁亭記對景物的描寫更真實,其實范仲淹關注的不是景物,這就好比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也不關注天姥山的真正地理環境一樣。

古者世稱大手筆,不要拿小學生作文的標尺來丈量名篇。景物因文筆而生色,成為千古名勝,是嶽陽樓應感謝范仲淹,而不是反過來說。

論文學,不可太沉溺到餖飣瑣屑章句批註中,腐儒不可談文學,秀才難以論天下。學問和知識,有時候真比不上才華和見識。


語文老師一枚,個人覺得《醉翁亭記》更好,《嶽陽樓記》相對沒有那麼好。原因如下: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擔任太守時候的真實經歷和感受,所以不管是寫景還是抒情,都更真摯,也更個人化,因此通讀起來,感覺更流暢也更自然。相反,《嶽陽樓記》是范仲淹應友人滕子京囑咐,寫得一篇文章。這種文章,有替朋友幫忙的意思,所以一般都會在裡面相互吹捧,《嶽陽樓記》也不能免俗。

更重要的是,嶽陽樓雖然以範沖淹文章而聞名天下,但當范仲淹寫下這篇文章時,他是沒有到過嶽陽,也不可能登上過嶽陽樓的。因此,他這篇文章中對嶽陽樓景物的描寫,都是根據前人的敘述和自己的想像。那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他對嶽陽樓的描寫,是粗線條的,只有大場面,缺乏小細節。這跟歐陽修寫《醉翁亭記》不一樣。

如果你認真對比《嶽陽樓記》和《醉翁亭記》,會發現後者的寫景,明顯勝於前者。因為相對於范仲淹,歐陽修是切身感受過醉翁亭四周的風景。當然,傳統文化理論中,范仲淹的《嶽陽樓記》也不以寫景取勝,反而勝在抒發抱負,也就是所謂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是,在一個並不真實的寫景基礎上,去抒發所謂的胸中抱負,又能有幾分真誠和坦誠呢?基於這一點,我一直認為《醉翁亭記》好於《嶽陽樓記》。

如有語文學習疑問,可以加我微信,我會邀請入羣並答疑,我的微信號是yuwenlizhaizhu


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醉翁亭記有點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