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管理諮詢是否物有所值?


謝邀,我是做獨立顧問的,我下面的文章或許對您有所幫助: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諮詢

程曉華

2012-12-15

昨日夜觀天象,見「嫦娥」直奔「戰車」而去,有感而發!諮詢界也如同天界,紛紛擾擾,啥人都有,依個人經驗,總結如下,希望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把目前中國大陸的諮詢界人事分為以下幾大類:

1. Famous
babies, 就是那些著名的嬰兒,如MKX,BSD等,他們在諮詢界很有名聲,但基本上都是「喫過豬肉,沒有見過豬跑」,在他們看來,豬是飛禽,而非走獸。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牌子很大,尤其是到了中國,因為多屬洋品牌,加上國人自古以來大多好崇洋媚外,故,花錢僱之,以為自此以後,粘上了洋氣,必將飛黃騰達,殊不知,自己往往是死無葬身之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如某某電腦公司,很早一個喫洋螃蟹的企業,如今早已銷聲匿跡。這些Famous babies的主要特點是「小資」,從來不會 dirty hands(弄髒自己的手),因為在他們看來,那是農民工的活兒,自己高高在上,怎麼可能去幹那種泥腿子的活兒(具體運營問題)呢?

2. Pure professors,也就是那些純粹的學院派,跟famous babies 類似,從來不沾地氣的,基本上不食人間煙火,大多錦衣玉食,裝模作樣,因為有教授的頭銜,故,動輒大道理,大概念,如同空氣、鬼魂一般,在人間遊走不定,令人費解。但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一是因為國人還是骨子裡面一直在崇尚讀書人,二是因為他們往往有驚天動地之言論,危言聳聽之本領,連官員、農民企業家都能置洋房別墅、茅臺五糧液、美女小三而不顧,而三思之,實屬人才之列,不可小覷。這樣的人有很多,如香港的狼教授,北京的張教授等等,皆屬此列。

3. Pure
practitioners,純粹的經驗派。這些人屬於諮詢界的農民,可以挽著褲腿子下河幫你捉魚的那種人。最著名的如偷壓塌的工人,到了國內也可以是兩萬美金一天的諮詢費,而且大行其道,究其原因,國人儘管天天罵鬼子,但其實骨子裡面是既怕又恨的,既崇拜又無奈的,所以,一個老日本鬼子,到了中國也可以被尊為師,上上下下都得小心翼翼地伺候之,實屬大陸一景,絕無僅有。他們的口頭語兒就是,just do it! 照著我說的做!不要問為什麼!

4. Half
Bottles,所謂半瓶水,就是我們山東人經常講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那種人。這些人的顯著特點是自己做過幾年的實際工作,也可能還掛了個名企的背景,但由於自己不能安於現狀,在企業升職無望,因為自己比較拽,比較孤獨,也沒有多少人氣,老闆肯定也不喜歡,故,憤而離職,然後在社會上遊盪。自己儘管沒有打家劫舍的勇氣,但狐朋狗友、志同道合者也還是有幾個的,所以也可以成立個諮詢公司,騙些傻子的錢花花,買點肉,打點酒,日子過的倒也快活。這些人基本屬於盲流性質,只要有人給錢,讓他幹啥都可以,it』s up to you,你說怎麼辦,我就怎麼辦,反正我是混子。

5. Gotones, 俗稱全球通,啥都懂,啥都不精,講課可以從採購講到銷售,從銷售講到財務,從財務講到leadership、執行力等等;做諮詢項目,則是什麼活兒都敢接,沒有搞不定的。總之是到了哪裡都好使,到了哪裡都打得通,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非凡人也。這種人目前國內比較多,所謂的「大忽悠」,除了趙、範二位先生,就是他們了。

6. Experienced
Experts,有經驗的專家。這類人一般一輩子就實踐、研究那麼點東西,大多混跡業界多年,起身於基層,出身於名企,做過高管者居多,然後上了點年紀,開始著書立說,或者是一邊做,一邊總結,既有比較多的實踐經驗,又有一定水平的理論高度,這類人目前不多,尤其是國內,但還是有的,如旅美的華人供應鏈管理專家劉先生等人,堪稱業界楷模。

還有其他的類型麼?

免責聲明:此文並非是為「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只是一種客觀分析,一點感想。如有曲解,並非本意。

1. Famous babies - 從業人數很多,尤其是那幾個著名的公司;

2. Pure professors - 教授羣體,有減少趨勢,因為他們更不落地;

3. Pure practitioners - 人數不多,一般人不敢玩,因為這些人往往自己沒有總結,名氣也小;

4. Half bottles –
非常多的人數,國內大多數所謂的顧問都是這個水平;

5. Gotones –
這種人培訓界比較多,真正敢做項目的不多;

6. Experienced experts –
目前人數不多,但隨著國內諮詢市場的成熟,客戶認知程度的提高,會成為趨勢。

作者程曉華先生,《製造業庫存控制技巧》第一、二版(中國物資出版社)、《CMO-首席物料官》(供應鏈管理職場網路小說)著作者,「TIM-全面庫存管理」首席諮詢師、《製造業庫存控制技術與策略》課程創始人、首席講師


瀉藥,是為了推廣這本書麼,沒看過哎,關鍵是,沒興趣看

謝邀

沒看過這本書

不過我身邊抨擊管理諮詢的人很多

實際上任何有價值的事物都有人抨擊

聰明人會為對他有利的那一部分買單

管理很重要,但是被誇大了!

管理諮詢很有用,但是被做爛了!有良知有能力的顧問很有價值,但是鳳毛麟角!有想法有方向又能理智分析的甲方很牛逼,但是萬中無一!這就造成了,一羣沒節操經驗不足的大忽悠顧問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抓住客戶急於求成的心理,胡亂交付胡亂設計!----------------------------------------------------我是分割線-------------------------------------我是管理諮詢狗!


不謝邀

沒看過這本書

管理諮詢是否物有所值?

做管理諮詢的人雖然也會質疑諮詢的價值,但主要爭論點是如何為客戶謀取更多利益的諮詢哲學、管理諮詢從業是否會限制顧問自己的成長,而非認為管理諮詢無法給客戶帶來價值。

至於僱傭諮詢師的客戶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長年的訂單說明瞭一切。

諮詢業內部的不為人知的一面

每個行業的內部都有外人不瞭解的東西。

這很正常。每個行業都有自己光彩亮麗的一面,有自己苦逼無奈的一面,也有委曲求全的一面。這很正常。任何一個行業都沒必要被神化。

諮詢不慎被神化了,所以有人針對它「不為人知的一面」起鬨——

——我說的是中信出版社。這本書英文名並不是「管理諮詢的神話」,而是「管理學神話」。

可以參考下:管理諮詢業前景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29485

--

看看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有了背景,可能方便你理解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各個行業都在發展的路上,沒有三十年的實踐不要談成功和真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