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被燒毀,這應是對於全人類的罹難,為何有些「憤青」「愛國人士」卻幸災樂禍、拍手稱快?


當年我上歷史課時也曾對列強咬牙切齒,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見到了太多現實的殘酷,戰爭的無情,以及人性的惡,以至於我對於世間僅存的美好倍感珍惜。

法蘭西確實曾經對圓明園、對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我堅持認為犯錯的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是文明中的糟粕,而不是文明中的瑰寶。

我認為美好的藝術不分國界,既屬於民族,也屬於世界;巴黎聖母院的燒毀讓我遺憾萬分,部分人過激的態度卻讓我悲痛萬分。

然而真正讓我痛心疾首的卻不僅僅是某些過激的態度,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幸災樂禍」等等的「憤青」思維以及「愛國」思維。

我在看見這次拍手稱快言論的同時,我想到了十幾年前的「打砸搶」事件,一些人打著愛國的旗號,打砸日貨,打砸日本車。

愛國的觀念是正確的,但可怕的是,有些人打著愛國的名義,幹著違法的勾當,損害同胞的利益,做著流氓的行徑,這與當年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等等的醜惡行為又有何區別呢?

仔細想想,現在有很多在網上拍手稱快的人應當還是當年那批人吧。

要知道,「憤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了道德基礎、是非標準的「憤青」。

「憤青」也好,「愛國人士」也罷,讓我真正痛心的不僅僅是現狀,更是未來,更是從背後折射出的教育失敗的問題。

現在很多中學歷史老師,更多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應付考試而教歷史,卻從不教學生應當如何正確看待歷史、應當如何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應當如何以史為鑒,將目光看向未來。

林肯曾說:一個民族如果對另一個民族長期懷著仇恨或崇拜的心理,這就是一種弱國心態。

曾經日本大地震後,同樣有人幸災樂禍(包括思想年輕的我),但有一句話卻讓震撼到了我的內心,讓我至今無法遺忘————「缺乏人性的民族意識,比災難更可怕」。

最後我還是想自豪地說出祖國的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大,早已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雖然祖國目前還是有很多蛀蟲,比如某賓士事件,比如某些冤案,但是瑕不掩瑜,我國取得的成就清晰可見,歷歷在目,讓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大國風範!

那麼我問你們,你們有什麼理由、有什麼資格用狹隘的眼光看待其它文明呢?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嚴格律己,寬容待人,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祖國變得更強大,這纔是大國百姓的風範!這纔是大國百姓的氣概!!!


你猜法國打敘利亞的時候,有沒有為了敘利亞的文物著想。


全人類?那把巴黎聖母院燒掉重建的部分放在國內好不好?反正全人類放哪都一樣不是?別吧自己放的太高了,感覺自己眼界很寬闊一樣。拍手叫好很正常,畢竟他們炸別人的文物,燒我們的東西,現在輪到他們體會這種痛心疾首,還不能高興?


他們要是生在法國,生在世界第一次大戰的時代,就是火燒圓明園的人。因為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也是打著熱愛他們的祖國的幌子,做的卻是強盜的事,你們現在打著熱愛祖國的幌子,說的卻是強盜的話,那不難推測,你們一旦有機會,條件允許,你們會毫不猶豫選擇當個強盜。

我解釋一下這句話,免得有些槓精審題都不審題,懂都不懂就來擡槓。

說實在的,這個世界就是成本太低,當愛國人士的成本太低,當文藝青年的成本也太低,以這次巴黎聖母院事件舉例:當愛國人士只要說他們之前燒我們圓明園呢,他們活該,燒得好,就行了。當文藝青年只要說,我好惋惜啊,這可是全人類的瑰寶,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和房子,就行了。

人們總在強調勿忘國恥,可是他們中大多數,連國恥具體是什麼,具體有那些事,這些事發生在哪一年,死了多少人,都是怎麼死的,虐殺還是槍殺,我們丟了多少文物,多少文明毀於一旦,都沒好好了解過。捫心自問,是不是這樣的。

簡而言之,你們只知道圓明園被燒了,可能還知道北京被佔領,他們燒殺擄掠,於是你們就覺得自己是個「愛國人士」了,有義務發表一下自己那些陰暗的觀點了。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沒想過圓明園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你們發表那些燒得好的言論的時候,也沒想過巴黎聖母院也一樣是全人類的文明精粹,所以,給你們一樣的條件,你們怎麼會不去火燒圓明園呢,反正你們跟他們一樣不在乎什麼瑰寶不瑰寶,文明不文明。

你們還不如那些「文藝青年」,他們只是虛偽一點,你們不僅虛偽,還思想狹隘,心理陰暗,你們還給那些真正愛國,真的在為國家做貢獻的人抹黑。


真的噁心,居然認為我為清廷傷心,簡直是在侮辱我,不知道這貨怎麼看出來的。可能閱讀理解0分吧,我討厭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並不比侵略我們的法國人少。當然這個人腦迴路之清奇,思維之奇葩,讓我不得不和他友好互動。

謝邀,小時候讀歷史,讀到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恨得咬牙切齒,當時總幻想有一天,中國軍隊能夠火燒巴黎聖母院,蹂躪倫敦,巴黎,把他們國家的男人殺死,女人強姦,藝術品糟蹋殆盡,文明最好也毀滅掉,就像他們對印第安人所做的那樣。

長大了才知道自己所想的不合實際。但得知巴黎聖母院被燒,心裡還是很開心的,兒時的想法終於被被實施了


不要去評判別人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你只要管好自己,發表言論或者看法都是一個人的自由。

不要去跟隨便給人貼標籤,蟹蟹。

尤其那個「愛國人士」,這跟愛國有半毛錢關係?

人家只是發泄自己內心對英國的不滿,只不過是把歷史跟聖母院燒毀這件事聯繫在一起。

巴黎聖母院的燒毀對喜歡建築的人來說會心疼,不關注建築的人,燒不燒毀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難道因為一部分人的喜歡,就要求全部人默哀嗎?

更何況,一些發著默哀言論的人,在看新聞之前,連巴黎聖母院是個啥都不知道,問他在哪他也不知道,然後就開始大肆抨擊那些「幸災樂禍」的人。

估計是鹹的蛋疼,因為跟你真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你連人家聖母院好在哪你都不知道?就知道是個藝術殿堂,哦,藝術是啥,知道嗎?

我的觀點 : 燒就燒了,那也是人家,英國人的事,都別閑著沒事管別人。


小時候看納粹的惡行很討厭,長大後稍微瞭解了一下更是覺得納粹所為慘絕人寰,對極端的民族主義產生了極大的厭惡。原本以為中國作為受侵害的國家是不會再產生這樣惡毒的思想去禍害別人的,然而這個問題下幸災樂禍的回答真是讓我對民粹主義長了見識。


哪有什麼文明是全人類共同瑰寶一說,只是安慰自己的託辭罷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拿走圓明園寶物的時候,只是挪了個地保存而已咯?我拿走別人的家傳寶物,告訴你這是全人類的瑰寶,我幫你保管一下,更何況這還不是向別人請求保管,而是直接搶

他們燒掉圓明園時沒有一點惋惜,也別想從我這裡得到一點


【喫瓜】其實我真的很不想跟他們槓 我們認為他們是狹隘民族主義者,他們認為我們是假惺惺的聖母婊,反正爭來爭去只會更偏激,自己堅持自己的立場就好咯,他們要說話我也管不著鴨……

因為在學校不能使用手機,我是在4月17號從同學口中得知巴黎聖母院被燒的消息。當時基本上全班都有些遺憾和難過,根本沒人大喊「燒的好」,也沒人拿這件事和圓明園對比。

後來我打開知乎看了一眼,真的很喫驚,居然真有其人,而且還很多。

那些狹隘的大民族主義者到底是有多陰暗,才會認為聖母院被燒給了他們極大的滿足感?別人捐點錢就打著「愛國主義」的旗號指責別人不愛國,別人是用你錢了還是拆你家樓了?

【因為我意識到自己一定會被罵,所以我並不打算回復樓中樓(○』ω』○)】

這是在另一個帖子下的回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