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態的武器vs傳統形態的武器


人類本來就可以製造大型人形機械,雖然會比科幻電影里表現的粗糙一些。以目前的狀況看,即使有高度發達的機械技術,巨大人形機械也遠不如同等規模的非人形機器適合戰鬥。現在一般認為巨大人形機械沒有在現實中列裝部隊的價值。不過做出一些民用機供愛好者收藏、娛樂是可以的,現實中已經有一些團體製造接近人形的大型機械玩具,例如水道橋重工的KURATAS。

比人體大十倍以上的人形機械存在的意義主要是在動畫·漫畫·電子遊戲·電影·電視劇中登場,滿足人們的一些浪漫情節或人類主義思想。其登場的作品要麼忽視這方面的科學性、強調巨大機械的魄力,要麼用一些非科學的設定將其存在合理化。

巨大人形機械現存的問題:

模仿人體並加以放大的這種體型本身並不適於作戰。站立高度18米的人形機械,其長寬高各是人體的10倍程度,體積與重量是人體的500倍以上(不過科幻作品裡有一些機體的重量相比體積設定得太小,會出現機體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況),許多關節的橫截面面積卻只有人體的100倍程度,腳的接地面積也只是人腳的100倍到500倍程度(一部分腿部設定得特別粗大的型號有2000倍程度),這種二足步行結構的穩定性較差,對路面的要求較高。而且,其正面面積達到了人體的100倍以上,將面臨敵人炮火的猛擊,身體厚度卻只是人體的10倍到20倍程度,防禦力無法期待。

人在走路的時候,身體會有幾厘米程度的上下起伏,跑步則可以達到幾十厘米,這對18米高的人形機械來說,就是走路時幾十厘米、跑步時幾米的顛簸幅度,駕駛員將面臨比駕駛坦克惡劣得多的條件,行進間射擊的狀況類似在小型軍艦上安裝大口徑火炮於驚濤駭浪中射擊,很難期待命中率。 如果為這種二足步行結構設計足以將其穩定住的懸掛系統和步行程序,應用同等技術的輪式車輛、履帶式車輛或多足戰車的穩定性會比二足步行的機體還要好。

如果說要以飛行來忽視顛簸,那麼人的體型受到的空氣阻力很大,不適合高速飛行。即使設定成可以變形的機體,也很難變形成光滑的流線型,在中低速下提供足夠升力的翼展也難以保證。而且,既然要持續飛行戰鬥,直接做成飛機更方便。

如果說類似人手的機械手可以方便地更換武器,那飛機的掛架同樣可以做到,坦克也可以做出模塊化的可替換炮塔,艦船更可以把需要的武器都裝在身上。況且給坦克、飛機、艦船、多足戰車等非人形機裝上很多隻機械手也並無問題,只有兩隻機械手的人形機械在這方面同樣沒有優勢。

如果說在宇宙中戰鬥對形狀要求較小、看重活動性,那人形兵器關節運動範圍的限制顯得意味不明,做成球形或裝很多萬向機械臂或裝很多旋轉炮塔會更方便。就算有高達系列設定上的利用機體姿勢幫助調整前進方向的技術,非人形機一樣可以用這種技術而且可以靠額外的肢體和構造更大範圍地應用,人形機械在這方面更加沒有優勢。

此外,如果出現機械故障或損傷導致的傳動裝置卡死、發動機熄火等情況,行進間的坦克一般不會因為失去動力而翻車,飛行中的飛機一般能在部分發動機熄火時繼續飛行、在全部發動機熄火時滑翔迫降,行進間的船舶失去動力並不會導致沉沒,而行進間的人形機械失去動力則很可能摔倒,然後駕駛員就會面臨從幾米甚至十幾米高度摔向地面的衝擊。非科學體系可以簡單地設定OO力場、XX粒子等保護機體和駕駛員,使巨大機器人不至於自滅,但此時非人形機也一樣能使用這些技術,這不會減少巨大機器人與非人形機的差距。


附:

對近年來某些「高達是一個加上手腳來實現XX功能的強力推進器,速度比普通的炮彈和導彈還快,只有高達能對抗高達」怪論的反論

1.高達在設定上的推力與移動速度並不巨大。全備重量60噸的RX-78-2的推進器總推力設定是55000千克,發電機功率設定是1380千瓦,地上速度設定是165千米/小時。即使是設定數據異常的高達機型,例如全備重量19.9噸的V2AB,其推進器推力設定是66790千克,發電機功率設定是7510千瓦,也沒有高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當然,靠現在的技術是辦不到把那樣的性能塞進如此小而輕的機體里的)。

V高達系號稱可以靠架空原理的米諾夫斯基驅動(無工質、加速時間無限制,只要機體動力不中斷就可以持續推進)獲得無法測定的推力、在太空中加速到亞光速。實際上只要有持續的推力,即使是微弱的光壓,都能將太空中的物體加速到亞光速,大推力在亞光速範圍內的意義主要是控制加速時間。

無法測定的推力在機體有人類駕駛員的情況下也只能發揮很低的加速性能,因為人體對加速度的耐受能力是很有限的。即使無人駕駛,機載電腦等部件對加速度的耐受能力一樣是有限的,只是可以做得比人體結實些,終歸是有限度的。

此外,即使設定一個推力超大、速度巨大的高達,無論它使用的是什麼推進器,使用同樣的推進器、具有跟該高達同等的重量或更輕的車輛、飛機、導彈等在各自能正常移動的環境中的速度都不會低於這個高達。無論這個高達使用什麼樣的武器,非人形機都可以用非人形的部件運用這些武器。人形沒有任何特殊的優點。

現實中不使用手腳也可以向任何方向發動攻擊,例如垂直發射單元。

現實中一台固定的推進器可以通過矢量噴口和反作用噴嘴獲得多個方向的推力。

即使談到用腿來改變推力方向,靠兩條腿能實現的推力方向改變在靈活性、精度、速效性等各方面上都無法跟同樣技術下的四到八條腿相比。

2.速度比炮彈快的人形高達,其非流線型的軀體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遠比流線型物體大。非流線型物體在介質中超音速後產生的激波、亂流等會對自己外殼上的凹凸部位和各種突出部件造成衝擊,引起局部受力不均勻、結構變形甚至損壞。現代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飛行速度能超過5倍音速,以5倍音速運動的人形高達如果不是性能極為異常的材料,自己就解體了。而具有這樣異常性能的材料在現實中還沒發現。即使有這種材料,做成飛機將會可以支持更大的運動速度。

強行靠未知材料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的人形高達會比同等規模的飛機浪費大得多的動力,速度會遠低於同等技術下同規模的飛機。而從這樣的飛機上發射的炮彈、導彈會帶有自己的初速和飛機的運動速度,從而運動得比這個高達快得多。而炮彈爆炸時衝擊波、彈片等飛散的速度還能遠大於炮彈本身的速度。這樣一來,高達是無法比大部分炮彈、導彈快的。

3.即使導彈·炮彈等的速度低於目標的最大速度,仍然有辦法傷害到目標。

導彈、炮彈並不是一定要追尾目標,而是可以從側面或正面發射的。它們與目標接觸時,目標受到的動能衝擊不止來自炮彈、導彈自身的運動,還受目標自身在該方向上的運動速度的影響。與目標相向運動的物體即使自身速度很低,與目標接觸時的相對速度也會很大,這就是鳥撞到飛行中的飛機時給後者造成明顯損傷的原因。

炮彈、導彈並不只靠自身運動的動能造成傷害。它們攜帶的炸藥爆炸會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和熱能。它們也可以攜帶化學毒物、病原體、核彈頭等非常規戰鬥部,造成各種各樣的傷害。

帶有預設定時引信或近炸引信的爆炸物只要合理分配有效攻擊範圍,可以覆蓋速度遠比這些爆炸物快的物體在爆炸前可以移動到的位置,這就是現實中許多發射到數千米高度後速度並不快的高射炮彈可以擊落飛機的原因。

目標即使總能針對來襲攻擊進行高速躲避,也無法總是避開所有攻擊。在高烈度的戰鬥中一個目標經常會面臨多個方位來的攻擊,在躲避一個攻擊時有進入另一攻擊的殺傷範圍的危險。即使目標確認了某一方位來的攻擊並有很大的全方向加速能力,也並不是一定能閃避該攻擊,因為人類駕駛員或機載電腦等機體各部件對過載的承受力、操控系統的反應速度、信號傳導的速度等都是有限的,而且預設定時或近炸引信的爆炸物即使不直接命中也能靠爆炸殺傷目標,要躲避的距離可以長到無法到達的地步。


我看環太的時候沒敢動腦子。看完出來自己心裡吐槽半天。

媽的一炮解決的玩意兒,用固定炮台好不好,用導彈好不好。。。你都能讓那麼大的機器人走起來了,能源裝置的輸出得多大?機械的設計得多強?還有背上那把鋒利無比的「保健」,特么的用目前的技術都能做到能效比遠超機甲!

更別提,破機甲連個雷達都沒有(片頭兄弟死那裡,怪獸潛水了,機甲左看右看。。),明明全身上下有更好的地方可以放駕駛員艙,卻非要把駕駛員放到最容易被攻擊的頭頂(人類是因為直立行走加眼睛需要觀察四周,機甲這貨裝個雷達或者光學觀察裝置把信號傳輸到駕駛艙不就完了?)。。。

就這個機甲,除了看起來裝13,實用性簡直是災難。。。


很簡單的問題

你看流浪者手上的那個等離子炮

nb吧?幾炮乾死一個三四級的不在話下吧?

你說造一個流浪者的錢可以造多少門這樣的炮?

把這些炮當岸基炮用,裝在沿岸鐵軌上,來一頭我幾十門炮轟過去?????

尤里卡胸前的導彈同理。


人形態的武器設計上就是不合理的。

在戰場上,那麼大的目標只是活靶子,只要來看看機甲的設計理念是多麼單純就能明白為什麼。

攻擊方式主要靠四肢攜帶的武器,近戰居多。機甲的形態也不適合抑制大威力遠程武器帶來的後坐力。那麼,只要能拉開距離,對大型人形兵器用密集火力進行打擊,那麼就是很佔優勢的

移動方式是靠兩條腿行走,太單純了。很簡單就可以讓其無法移動

人形機甲又塞不下多少裝甲,材料學的發展還不足以做強度很高的機甲。光是用導彈就能癱瘓對方是什麼感覺?

動力從哪來來,常規驅動?作戰半徑小,準備時間長。核反應堆?那玩意真要實用可老大了,一個幾十M的身子,幾乎都是拿了塞反應堆。裝甲不夠厚,癱瘓動力挺輕鬆。

打算做成自動兵器還是遠程操作?駕駛艙加駕駛員算了,相當於多加一個弱點。駕駛員也很難承受G力。而其它兩種方法有各自的對應方法。

大型人型兵器是沒有必要且沒有可能出現在軍隊裡面的。很重要的是沒有需求,有什麼需求是不是大型人形兵器就不行的嗎。

如果再各個領域都有更廉價的工具能滿足需求,為什麼還要大型人形兵器?

回答答主的問題,戰爭中的強不是只看作戰能力的,性價比也是重要考慮量。一個國家被侵略從無到有搞出原子彈,花了20年研究生產了1顆,那麼對敵人的有生力量到底能打擊多少?

考慮這個因素,大型人形兵器在各個領域是不比傳統兵器強的


有熱武器為什麼要用冷兵器?

造人形機甲為了什麼?別告訴我為了扛更大的大炮。這種邏輯跟你用腳吃飯沒啥區別。

造成人形就是為了使用冷兵器的。

你想像一下,有一把四十米長的大刀(假設你舞得動)

我拿一把ak,你打得過我我跪下喊你爺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