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片子是用50p拍攝的,剪輯也是按照50p,但是輸出的時候生成的是25p。在這過程中,運算的原理是什麼?會給輸出的片子造成多大的偏差?

另外1920×1080的短片能按照2K的參加比賽嗎?


軟體會平均的刪除掉多餘的幀,比如一秒50fps的視頻,輸出成25fps了 那麼這一秒裏就有25幀是多餘的,軟體就會刪除偶數幀。

所以說千萬別把30fps的東西輸出成25FPS 因為不知道軟體會tm刪除哪一幀

但是一般的軟體裏是以幀為絕對標準的 比如ae 在25FPS的工程裏導入1s 50FPS的素材 那麼素材在ae裏會變成2S

看你使用幀採樣 幀混合 還是光流法咯

正常幀採樣就是刪去多的 幀混合就是取平均 光流法就是算未知咯

其實正常都用幀混合就沒毛病了 只是輸出時間更長 預覽會更慢而已

也就是 你需要更好的電腦 #滑稽


試著回答一下。你這個情況在攝像裏叫降格,先50幀後播放的時候降低了幀的頻率,畫面速度應該變快吧。

2k原來是2560*1440

我還一直以為2k就是1080p。。。

關於變幀數,可以參考李安新片,我看24幀的就感覺很多細節不見了,還有一些運動的鏡頭特別奇怪,這是觀影的直觀感受。


如果剪輯的時候是50P那也就是你在創建序列的時候應該就是選的50P,但是生成是25P 那麼就是你在輸出的設置問題了,輸出的時候導出格式與幀數是需要自己選的,有的你自身是1080P的 但是你選擇AVI格式可能就成了720*576的解析度,需要自己設定。至於50幀變為25幀,貌似人眼看的話是沒有區別的,因為25幀及以上在人眼裡他看的都是流暢連貫的。至於1080P的參加2K的比賽這個我不清楚就不多說了。
壓縮了,清晰度會變差,體積會變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