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的痛風,指的是由於血液中尿酸鹽濃度太高,在關節內形成結晶,這些結晶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從而誘發急性的晶體性滑膜炎。

由於直接原因是晶體性滑膜炎,所以,癥狀主要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這些炎症的典型表現。

最常發作的部位,是第一跖趾關節,也就是這

其次也常發生於,膝蓋腳踝腳背胳膊肘等部位,總之,這些皮包骨頭的地方,由於嘗嘗溫度低於體溫,是的,尿酸鹽結晶在這裡溶解度更小,更容易析出。

痛風造成的急性炎症,尤其在疾病的早期,往往是可以自愈的。大多數持續一周左右,但是在第一天疼痛達到最高峰。

這種疼痛,可以說是非常劇烈的,有人描述,就好像針尖兒扎自己。也有病人說,哪怕腳上蓋一個毛巾都會覺得疼得受不了。還有病人形容,就算屋裡有人在旁邊走動,這種極其微弱的震動或者是氣流的流動,都會讓他覺著疼痛,早在很久以前就有醫生繪製過關於,痛風發作的形象圖,如下:

痛苦,每一個發作過的朋友,都明白。

也有些人,由於基因問題,或者長期使用會影響尿酸排泄的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如常用來治療高血壓的利尿劑)或者沒有正確及時的治療,造成痛風遷延不愈,反覆發作,變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總是感覺關節裡面疼。

那麼如果痛風及急性發作了 ,醫生一般會建議大家最好在12小時以內或者24小時以內把控制痛風癥狀的藥物給用上,這包括止痛藥或者秋水仙鹼或者糖皮質激素。至於用哪一種,要根據自己自身的基礎疾病,肝腎功能來選擇。由於本問答主要講痛風的表現,關於藥物,我就不贅述。但是一定要大家記住一點,控制痛風癥狀的藥物可不是降尿酸的藥物,非布司他,別嘌醇,苯溴馬隆,帝人痛風(日本的非布司他),這些通通都是降尿酸的藥物,是不適合用於痛風急性發作期的。

那麼廣義的痛風呢?它不僅包含了由於尿酸鹽結晶所引起的急性滑膜炎,還包括痛風石,尿酸腎結石,痛風性腎病,等等。

痛風石由於長期的尿酸過高,大量的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周圍刺激產生慢性炎症增生。他常常會導致外觀的畸形和痛風的反覆發作,嚴重者破壞關節,發生感染,致殘。

痛風性腎病是尿酸結晶沉積在腎臟,或者堵塞在腎小管等部位,刺激產生了間質性腎炎,部分患者緩慢造成腎功能減退,腎衰竭等,也有急性腎衰竭的病例發生。

尿酸性腎結石:腎結石大家都知道,我們平時經常得的腎結石是草酸鈣結石,但是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佔了所有腎結石近五分之一的,就是尿酸性腎結石了。表現嗎,就是和腎結石差不多了。


謝邀

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或者是初發痛風,或者是疑似痛風。痛風和高尿酸血症,已經成為我國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但它典型的臨床表現,卻是急性發作的關節炎,因此,患者常常將痛風和其他的關節炎症混淆。

原發性痛風的按照其自然病程進展,可以分為單純的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和慢性期。對於初次發作的痛風患者,需要了解的是急性期痛風的臨床表現。

典型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特點是,驟然起病,甚至是暴發性的,在最初的幾次發作時,一般在24小時內疼痛就會達到頂峰。關節疼痛多首發於夜間,部分患者發生在凌晨醒來下地時,少數則在清醒時突發關節的紅腫熱痛。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通常單關節起病,約有7成的患者首次發作於足部的第一跖趾關節。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具有自限性,即使不用任何藥物,也會在幾天內緩解。當炎症消退時,原來紅蘋果樣閃亮的皮膚變成葡萄色,其波及的皮膚可能會脫屑。雖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但痛風急性發作時,仍有高達30%的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因此,不能認為此時血尿酸水平不高,就不是痛風。當痛風進入間歇期後,血尿酸水平會再度升高。

確診痛風的詳細方法,可以參閱我們的這篇文章《超過8分,就是痛風!附痛風診斷新標準和治療原則》


我去年夏天急性痛風發作

主要是腳疼,右腳拇指和腳掌鏈接的關節位置,連續2天下不了地,一碰就疼

第三天稍微好一點 ,可以走路,但不能過多受力

大概一周之後就沒了

不發作的時候和正常人一樣,發作的時候就是躺在床上嚎,然後後悔不應該吃火鍋/喝啤酒/吃海鮮/喝豆漿。。。。。。。

誰曾想年紀輕輕就痛風了,我尿酸才500+,周邊上600的嘲笑我

不過痛風帶來的好處是,每次喝酒都不喝然後看著這幫人喝到爛醉,很開心;痛風之後開始注意飲食,生活規律,作息什麼的都變好了,也開始有規律的運動了。感覺這那次痛風發作徹底讓我邁入中老年養生行列


1、痛風是什麼

現代醫學認為痛風是因為身體里有嘌呤分解代謝後形成尿酸異常升高,出現高尿酸血症。痛風可分為兩大類: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痛風高發於30~50歲。尿酸若不及時排出,進一步積聚會形

成結晶。這些結晶沉積於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皮下組織、腎臟組織等,從而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痛風性腎病等。痛風是一組代謝障礙性疾病。

2、痛風有什麼癥狀?

早期的臨床表現,往往是反覆發作的急性關節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十分劇烈,多數起病急驟,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驚醒。關節呈紅腫熱痛,痛不可觸;疼痛在48~72小時內達到高

峰。發作時呈「刀割樣」、「咬噬樣」或「燒灼樣」劇烈,多數病人難以忍受,有的患者無奈之下只有「抱足痛哭」。70%以上的患者首發關節為足跖趾關節,其次累及踝、膝、 指、腕、肘關節等。每次急性發作時間約1周,其後自然緩解。

3、痛風的危害

a、多關節發生畸形,出現功能障礙

患者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日益嚴重,痛風石增多,體積增大,易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由於關節永久性畸形,影響了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給病人帶來極大地身心痛苦。

b、並發多種嚴重疾病

長期性痛風,會並發多種其他疾病,如:腎機能障礙、腎結石、高血壓、高血脂病、糖尿病、肥胖症、缺血性心臟病。給患者身心帶來嚴重摧殘。


指導回答醫師: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院副主任醫師王艷


痛風好發於成年高尿酸血症男性及停經後的高尿酸血症女性。痛風關節炎好發於下肢關節,痛風發作時,會在關節處局部發生紅腫熱痛的現象,時常合併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出現如無法走路、無法穿鞋等現象。急性痛風經常在半夜或一大早突然發作,有超過50%~70%的病人首次發作的部位在腳大拇趾的第一個關節 (第一跖趾間關節),有時候也發生在其他關節,如足背、踝、膝、腕、肘、手指間關節都可能發生,首次發作與軀幹各關節者,如髖、盆骨、脊柱、肩更為罕見,首次痛風發作侵犯兩個以上關節的也十分少見,更不會出現遊走性關節炎發作的現象。

痛風病人在不發作期間,可以沒有任何癥狀,但發作時,上述的臨床表現在24小時內即達到高潮,以後逐漸消退並完全恢復。此時病變關節局部的皮膚可出現脫屑和瘙癢,除了關節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癥狀外,病人可出現畏寒、發熱、全身酸痛不適、軟弱無力、頭痛、食慾減退等全身癥狀。發熱可為低熱、中等度熱,也可高熱達39℃以上,但在發病時沒有發熱及全身上述癥狀者也不少。有的病人只是輕微的全身不適。而主要以局部關節發炎為突出表現。

全身癥狀的有無與輕重除了與個體差異有關外,主要與關節炎的發作程度成正比關係,也就是說痛風發作時如果紅腫熱痛及活動障礙越明顯,全身癥狀也就越重,反之則全身癥狀就越輕,甚至沒有全身癥狀。

此外,在痛風發作時,如果有其他併發症存在,例如痛風石潰破後合併細菌感染、腎結石合併腎盂積水或泌尿道感染等,則可有明顯的全身癥狀。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院臨床資料證明:首次發作的痛風,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全身癥狀,隨著病程的延長和發作次數的積累,全身癥狀可逐漸減輕,而主要以局部關節紅腫熱痛為突出表現。

痛風發作時,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各個病人之間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說,發作持續時間平均為3~5天,但最短的只有1~2天,最長則可持續兩個月以上。關節炎症才逐漸消退。痛風急性發作時,即使不採用有效的藥物治療,也會自行消退。紅腫熱痛現象消失,發熱及全身不適的癥狀也隨之平息,臨床即進入間歇期。間歇期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但多數病人在一年內出現再次發作。也有很少數的病人在一次急性痛風發作過後,可以幾十年不再發作,甚至終生無事,但大多數不是這樣的幸運兒。

而痛風發病的前幾年通常是單關節發作,如果沒有適當的防治措施,發作次數會逐漸增多,發作持續的時間會明顯延長,疼痛的程度也一次比一次加重。隨著病情的進展之後可能同時侵犯多處關節,演變至上肢或較近端大關節的發作,甚至合併發燒,這一種突然的發作通常在數天到兩周內自然消退,可能一年發生數次,也可能幾年才發生一次;可因飲酒、受傷、手術、某些藥物、攝食過多高嘌呤食物、疲勞、或感染等而誘發。

急性痛風關節炎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痛,輕微的碰觸都可能會加劇疼痛,少數患者甚至會合併發燒及畏寒的現象,但合併發燒畏寒時,須由醫師診查排除合併致命性感染或潛在疾病的可能。除了急性關節炎之外,尿酸也可能沉積在其他組織,造成不同部位的痛風臨床表現;譬如當尿酸沉積在腎臟組織時,便會造成痛風性腎病變。

痛風發作持續的時間越長,對關節造成的損害也越嚴重。因此,應盡量縮短痛風的發作時間。一旦有發作的先兆就立即就醫,力求發作期不超過24小時,減少對關節損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